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综合专项训练含答案
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二7类选择题技法专项训练技法3优选法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二7类选择题技法专项训练技法3优选法含答案,共8页。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据媒体报道,2015年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
材料二 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全国吸引外资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66家,同比增长31.8%;合同外资金额3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9.4%。
1.从中国大陆撤离迁往东南亚的外资企业大多属于( )
A.原料导向型企业B.市场导向型企业
C.技术导向型企业D.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2.某些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大陆,主要是由于( )
A.中国与某些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摩擦
B.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本上升
C.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崛起
D.中国大陆产业全面升级
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山体作为突起的热岛,吸收太阳辐射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远高于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对山地植物生长的上限高度产生一定影响。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山地垂直带。下图示意秦巴山区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山地受山体效应影响最大的是( )
A.米仓山B.神农架
C.三峡大老岭D.太白山
4.图中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上限与纬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对此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土壤B.山体高度
C.降水D.太阳辐射
[2023·昆明市调研]如图示意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虚拟水的总体流向是( )
A.由北方地区流向南方地区
B.由南方地区流向北方地区
C.由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D.由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6.东北与长江中下游的虚拟水流动最不可能来自于( )
A.大豆B.稻谷
C.小麦D.玉米
7.华南、西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情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B.西北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交通条件制约了两地间的农产品贸易
读某区域示意图(左下图)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右下图),完成8~9题。
8.丙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9.左上图中甲、乙两地相同的是( )
A.气候类型B.大气环流
C.自然带D.盛行风
[2023·江西八所中学联考]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俯视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示河流东岸地层接触关系及运动情况是( )
A.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
B.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C.不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
D.不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11.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 )
A.T3>T4>T5B.T4>T3>T5
C.T3>T5>T4D.T5>T4>T3
12.若地层年龄T3>T2>T1,则该地有可能是( )
A.向斜谷B.背斜山
C.背斜谷D.向斜山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如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4.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下图示意海南岛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单位:℃)。据此完成15~17题。
15.根据海南岛气温分布特点推断,影响海南岛冬季与夏季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地形、降水B.纬度、地形
C.地形、季风D.洋流、纬度
16.图中甲地所在区域,1月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河谷地带,河流向北注入海洋
B.深居岛屿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C.地形低洼且狭长,狭管效应较显著
D.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海洋调节作用小
17.与丙地相比,乙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形闭塞,大气保温作用强
B.长期人类活动影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C.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夏季降水少
D.沿岸有季风洋流流经,增温效应显著
18.将一批粗铜矿石由昆明运到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 )
A.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
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
C.贵昆线—川黔线—长江航线
D.贵昆线—湘黔线—京广线—长江航线
技法3 优选法
1~2.解析:第1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与中国相比,东南亚国家劳动力价格较低,更具备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优势条件。第2题,我国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接受海外产业的转移,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土地价格的上涨等,制造业成本上升。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向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答案:1.D 2.B
3~4.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关键词句“山体作为突起的热岛,吸收太阳辐射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远高于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并结合图示可知,太白山海拔最高,隆起山体对内部的增温作用最明显,D正确。第4题,由题意可知,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上限与纬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因不同纬度地区受太阳辐射不同,热量条件也出现差异,说明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D错误。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以上仍为森林植被,说明与降水关系不大,C错误。土壤不是山地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A错误。气温随海拔的上升而下降,因山体海拔不同,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上限不同,B正确。
答案:3.D 4.B
5~7.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东南、华南和西南等为虚拟水主要流入地区,而东北、黄淮海等为虚拟水主要流出地区,由此可知我国虚拟水的总体流向是由北方地区流向南方地区。第6题,由材料可知,产生虚拟水的主要农产品不包括大豆。第7题,随着华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使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情况发生变化,故选C。
答案:5.A 6.A 7.C
8~9.解析:第8题,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南坡高于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结合纬度位置可知,乙地位于北半球。那么丙地位于北半球30°N~40°N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第9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乙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甲地位于同纬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二者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相同,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两地大气环流形式不同,甲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降水分配均匀,而乙地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答案:8.A 9.C
10~12.解析: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由图中信息可知,东岸缺失T4层,属于不整合接触,故A、B项错误;东岸先下降形成沉积岩层T1、T2、T3,而T4层缺失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岩层沉积时东岸抬升,没有形成沉积环境导致,所以应该是先下降后上升,故C项错误,D项正确。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沉积岩层总是先沉积下部岩层,后沉积上部岩层,所以三个岩层年龄由大到小依次是T3>T4>T5。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第1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由河流分布可知该地为谷地,故B、D项错误;岩层年龄是T3>T2>T1,说明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应该是向斜,故A项正确,C项错误。
答案:10.D 11.A 12.A
13~14.解析:第13题,选项中提到的①②③④都是森林的功能,但在不同的地区,森林功能表现不同。森林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本题涉及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湿润地区,③④应该排除。再加上此处为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故该处森林的主要功能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同时还可以净化地表径流。本题最优选项为A。第14题,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地势较高,可以避免洪涝灾害,在梯田上方可以观赏梯田美景,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河谷地带气候湿热,山顶处海拔高,降水多,气候冷湿,均不适合人类居住,半山腰以上的森林对径流起到净化作用。本题最优选项为C。
答案:13.A 14.C
15~17.解析:第15题,图示1月等温线总体上呈东西延伸,说明受纬度影响很大;7月等温线呈闭合的同心圆状,且气温中部低、四周高,结合海南岛地形中高周低,可判断影响7月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16题,图示甲地1月等温线向南凸,说明该地气温低,其弯曲方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则可能是冬季风影响所致。第17题,乙、丙两地纬度、距离海洋均相近,海拔差别也不大;但丙地位于山地的东部,乙地位于山地的西部,在夏季风作用下,丙地处于迎风坡而降水多、增温较慢,乙地位于背风坡而降水少、增温快,从而气温不同。
答案:15.B 16.D 17.C
18.解析:根据对中国主要交通方式和路线的了解可知,采用上述四个办法,都可将粗铜矿石由昆明运至上海,但该题中明确要求选择最经济的路线。要想运费最少,首先不能迂回运输,即运输的线路应最短;其次,应选择运输费用低廉的运输方式。题中要求运的是粗铜矿石,它本身价值低,且又要从昆明运至上海,运输距离较长,因此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应为水运。B项虽然经过的路程较短,顺着这几条铁路线可直抵上海,但是铁路运输的费用要高于水运,故这一方式并非最经济的。其他三项都利用了水运,在D项中,要把粗铜矿石运至京广线上的武汉后,才能利用水运,也非最经济。A、C项都是从重庆开始利用水运,费用较低,但经成都到重庆要比经贵阳到重庆远得多,故C项的路线最佳。
答案: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二7类选择题技法专项训练技法7代入法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二7类选择题技法专项训练技法6因果法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二7类选择题技法专项训练技法5图解法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