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展开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40分,非选择题部分6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Ca40 Cr52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I127 Ba137
选择题部分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塑料降解B.工业制氧C.酸雨形成D.氯气消毒
2.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便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烧碱可以用来治理酸性土壤
B.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预防煤气中毒
C.使用无磷洗涤剂可以减少水体污染
D.、、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
3.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止变质
B.用“干冰”冷藏食物以延长保质期
C.碳酸钡可做为钡餐的主要成分,检查胃病
D.误食重金属后可立即饮用牛奶解毒,再尽快就医
4.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
B.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量筒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试卷源自 每来这里 全站资源一元不到!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
5.如图分别为两种元素的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图1)和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2),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图1 图2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氧原子易得电子,变为阳离子
C.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D.镁原子与氧原子得失电子后相互结合,可形成相对稳定的化合物
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化学观念:食物腐烂变质时食物中的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B.科学思维:酸在水中会解离出,在水中也会解离出,所以属于酸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等量碘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和汽油中,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科学态度与责任: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7.如图是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a呈红色,不能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物质b比物质c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小
C.物质d可由物质c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D.物质e只能是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实验①: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B.实验②:探究水的元素组成C.实验③:验证NaOH能否和反应
D.实验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9.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可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复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化学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是溶液的重要特征
10.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NaOH溶液、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溶液、溶液、稀硫酸,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中产生的气体是B.②中沉淀的颜色为白色
C.③中不发生任何反应D.无色溶液X是NaOH溶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1.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丁的化学式是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此反应中涉及到两种有机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1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3.加入的物质
①溶液
②溶液
③稀硫酸
实验现象
有气体生成
有沉淀生成
无明显现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中的HCl气体
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干燥
B
鉴别羊毛与化纤
分别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C
鉴别尿素和氯化铵
分别取少量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少量
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中涉及.如图为NaCl、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B.结合方程式与和的溶解度曲线可得,制碱过程中先结晶析出
C.将60℃的和NaCl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时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中加入5g晶体,可得到105g的饱和溶液
14.向盛有一定质量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至过量使其充分反应(溶液始终未饱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a点时,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B.b点时,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
C.c点时,烧杯中金属固体的质量大于加入的锌粉的质量
D.d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两种溶质
15.使和CO的混合气体3.2g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将所得气体充分干燥;使干燥后的气体全部通入500g澄清石灰水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减少2.8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涉及到复分解反应B.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74%
C.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7.2gD.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为1.8g
非选择题部分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1)按要求从氯化银、二氧化硫、氧化铝、碳酸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导致酸雨的气体:__________;②一种易分解的酸:__________;
③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__________;④一种难溶于水的盐:__________.
(2)电池的发明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图1
表1:水果电池
I.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
①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铅蓄电池在充电时,溶液的pH将不断的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是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II.水果电池通常是用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做负极,用金属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做正极,利用水果汁内的有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导致回路中的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稳定的电流.
①苹果中含有苹果酸,其化学式为.苹果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②请简述用pH试纸测定水果果汁pH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学习小组用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该水果电池锌片为正极,铜片为负极
B.实验证明电极间距离越小,产生的电流越大
C.实验证明水果酸性越强,产生的电流越小
17.(12分)中国古代神话中,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们远离黑暗,点亮文明之路.
(1)点火仪式是重大体育赛事开幕式的重要环节,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炬燃料的种类发生了变迁.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雅典奥运会使用的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一种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之一)水果种类
果汁pH
电极间距/cm
电流大小/A
西红柿
3.1
1
98.7
西红柿
3.1
2
72.5
苹果
3.8
2
27.2
资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近年来科学家运用微生物电解池实现了有机物的甲烷化.假设反应过程中无其它含碳物质的加入与损失,处理150t有机物[,理论上可制得甲烷的质量为_________t.
②北京奥运会使用丙烷作为火炬燃料,请写出丙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氧化”之一).
③北京冬奥会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请写出氢气是清洁能源的原因__________.
④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低碳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净排放为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碳中和中的“碳”指二氧化碳
B.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C.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自然界的碳元素总质量变大
(2)在使用火源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时刻牢记火的安全使用,确保我们的家园温暖而安全.
①防火玻璃既具有普通玻璃的透光性能,又具有防火材料的防火性能.玻璃属于__________材料(选填“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金属”“复合”之一).生产玻璃过程中发生反应,其中属于__________(选填“酸”“碱”“盐”“有机物”“氧化物”之一),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②探索燃烧、灭火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电动自行车应在集中充电点充电,严禁违规停放、充电
B.当燃气灶出现黄色火焰,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时,应减小炉具进风口
C.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绝氧气
D.把木炭放入纯氧中,木炭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到达其着火点
18.(13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A B C D E
(1)已知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
①利用该原理制各氧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写装置字母序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以锌粒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氢气.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左到右填写装置字母序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欲利用化学方法检验反应后的剩余废液中是否含有稀硫酸,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溶液B.溶液C.酚酞试液D.石蕊试液
(3)第三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不完全燃烧生成CO;白色无水粉末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猜想二:CO、;猜想三:、C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A-F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A B C D E F
①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______成立.
②该组装置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安全角度考虑,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束,对相关装置进行称量(忽略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干扰),反应前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燃烧甲烷的质量为__________g.气球中剩余未反应的CO的质量为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19.(12分)(1)小组同学在取用药品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盖瓶塞.某小组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一:探究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甲同学欲用稀盐酸探究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请简述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猜想二:部分变质.
【实验验证】乙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进行验证.AB装置总质量/g
CD装置总质量/g
E装置中固体质量
反应前
800
600
4
反应后
807.2
604.4
3.2
①试管a中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干扰.
②试管b中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时,得出猜想二成立.
(2)化学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分别取一定量固体混合物A,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无色气体E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写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③在无色滤液F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还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若要通过实验判断该成分是否存在,可取适量白色沉淀G,进行探究.请写出实验操作的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分)人类在科技的推动下探索未知世界,金属材料的进步更迭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1)我国在夏、商时期进入青铜时代,春秋进入铁器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才有铝产品出现.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关系最大(填选项序号之一).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
(2)距今4500~4000年,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石胆(主要成分为硫酸铜)能化铁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工业上可以赤铁矿(主要成分为)和碳粉焙烧制取Fe粉,制取过程中涉及到反应.
焙烧过程中Fe粉产率随焙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添加可提高铁粉产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我国国产C919大型客机装有铜镁合金材质的天线.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某铜镁合金(不含其他成分)的性质.将4g铜镁合金样品置于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将电子天平的读数记录在下图中,当时间为时,天平示数不再发生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时间为时,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③当时间为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B 2.C 3.C 4.A 5.B 6.B 7.A 8.D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1.AD 12.BCD 13.ABC 14.BD 15.B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化学方程式均为2分,化学式或配平错误均为0分)
16.(共10分,每空1分)
(1)①(1分) ②(1分) ③(1分) ④AgCl(1分)
(2)I①减少(1分) ②化学(1分)
II①3:40(1分) ②取果汁涂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2分) ③B(1分)
17.(共12分)
(1)①不可再生(1分) 80(1分)
②(2分) 氧化(1分)③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1分) ④D(1分)
(2)①无机非金属(1分) 盐(1分) +4(1分) ②AD(2分)
18.(共13分)
(1)①C(1分) ②(2分)
(2)①BAE(1分) ②(2分) ③BD(2分)
(3)①三(1分) ②检验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1分)
③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1分)
④3.2(1分) 1.4(1分)
19.(共12分)
(1)探究一,取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氢氧化钠变质;若无气泡冒出,则证明氢氧化钠未变质(2分)
探究二:①碳酸钠(1分)②溶液变红(1分)
(2)①(1分) ②(2分) ③(1分)
④、(2分) 、(1分)
取白色沉淀G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沉淀全部溶解,则A中一定有硝酸铵,没有硫酸铵;若沉淀部分溶解,则A中一定含有硫酸铵,可能含有硝酸铵(1分)
20.(共13分)
(1)C(1分) (2)(2分)
(3)(2分)
(4)(1分) ②7.3%(1分)
③解:设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为x
生成氢气的质量:(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答: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02.2g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