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突破卷化学试卷(二)
展开化学学科(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全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6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冰水混合物B. 黄铜C. 碳酸氢铵D. 氢氧化钙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碳酸氢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氢氧化钙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B。
2. 西安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是全省唯一入选城市。以下做法不利于减污降碳的是
A. 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降低污染和碳排放
B.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C. 加高燃煤锅炉烟囱高度,把污染物排向高空
D. 城区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用电子烟花予以取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降低污染和碳排放,有利于减污降碳,不符合题意;试卷源自 来这里 全站资源一元不到!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B、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利于减污降碳,不符合题意;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高度,把污染物排向高空,污染物还是排入了大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不利于减污降碳,符合题意;
D、城区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用电子烟花予以取代,有利于减污降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测溶液pHB. 量取液体
C. 稀释浓硫酸D. 收集氧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正确;
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D、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把导气管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使空气顺利排出,错误。
故选A。
4. 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是化学学习重要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C. Fe2+、Fe3+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答案】D
【解析】【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正确;
C、Fe2+、Fe3+两种粒子都是铁原子形成不同离子,原子形成离子质子数不变,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Fe2+、Fe3+带电荷不同,则铁原子变为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不同,Fe2+、Fe3+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说正确;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是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的混合物,不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空气含有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错误;
故选D。
5. 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多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的性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在自然界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在物质组成上含有碳元素的物质都可以燃烧
C. 电解水和水的蒸发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D. 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在自然界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
B、组成上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能燃烧,如:CO2含碳元素就不能燃烧,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水的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二者根本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正确;
D、金属生锈后产生金属氧化物,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类物质,可用于金属除锈,正确;
故选B。
6.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某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 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则所有盐溶液均显中性
C. 锌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则所有金属均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某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A推理错误;
B、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但是不是所有盐溶液均显中性,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B推理错误;
C、锌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但是并并不是所有金属均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例如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C推理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D推理正确;
故选:D。
7.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关量的变化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一开始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完全反应后,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故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故A图像错误;
B、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显酸性,起始溶液的pH<7,但起始溶液的pH不是0,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一开始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pH=7,继续加入氢氧化钡,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此过程中溶液的pH 不变,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钡过量,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故B图像错误;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一开始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就会产成硫酸钡沉淀,化学方程式为:,硫酸完全反应后,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化学方程式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不断减小,至完全反应,溶质为0,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溶质质量又逐渐增大,故C图像正确;
D、由C分析可知,随着反应进行,溶质质量不断减小,至完全反应,溶质为0,溶液质量是0,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溶液质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加入增大,故D图像错误;
故选:C。
8. 海盐里除主要成分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和泥沙。为除去杂质得到氯化钠固体,先将海盐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加入下列足量的试剂并进行相关操作:①过滤;②蒸发结晶;③碳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⑤氯化钡溶液;⑥稀盐酸。以下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③④⑤⑥①②B. ④⑤③⑥②①C. ⑤④③①⑥②D. ⑤③①④⑥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氯化镁;
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硫酸钠;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氯化钙,同时过量的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氯化钡;
然后过滤除去泥沙和产生的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过量碳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则用过量的盐酸将过量的碳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水),最后蒸发结晶除去水和氯化氢得到精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是为了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则一定要在加入氯化钡之后才能加入碳酸钠,否则不能除去钡离子。故顺序是:⑤④③(⑤③④或④⑤③)①⑥②;
故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4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6分)
9. 2023年10月26日,神州十六号与十七号航天员在空间站胜利会师。如何补充6名航天员吸入的氧气、饮用的水及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所需的氧气一部分来自货运飞船带来的液氧。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角度解释是_______发生了变化。另一部分来自收集航天员身体排出的水分,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进行电解,电解器正极上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
(2)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二氧化碳,再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此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1) ①. 分子间隔 ②. 氧气##O2
(2)物理 (3)CH4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
电解水中,根据“正氧负氢”,则电解器正极上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小问2详解】
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二氧化碳,再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小问3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2个O、8个H,反应后有2个O、4个H,则X中有1个C和4个H,化学式为CH4。
10. 中国东航旗下全部4架C919国产大飞机首秀2024年春运。该机身材料使用了较多的铝锂合金和钛合金。请根据如图信息回答问题。
(1)B是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
(2)C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若m=13,则C粒子符号是_______。
(3)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T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答案】(1)10 (2)Al3+ (3)+4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2-2-8-2=10;
【小问2详解】C中,若m=13,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表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离子符号表示为Al3+;
【小问3详解】
FeTi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Ti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2)+x+(-2)×3=0,解得x=+4。
11. 如图是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探究物质性质的相关实验。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写一个即可)。
(2)B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Y形管_______(填“左”或“右”)侧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通过对比两支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填化学式)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3)C实验中证明有铜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答案】(1)或
(2) ①. 右 ②. H2CO3 (3)黑色粉末变红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B实验中,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左侧试纸不变色,二氧化碳与润湿的石蕊试纸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右侧的试纸变红;
使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化学式为H2CO3;
【小问3详解】
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粉和氧化铜粉末都为黑色,铜是红色,故证明有铜生成的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
12. 截至2023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制造汽车除使用大量的钢铁和铝、镁合金等金属材料外,还要用到塑料、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等。
(1)三大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橡胶和_______。
(2)钢铁是现代工业的筋骨,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用稀盐酸可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为了增强钢铁的抗腐蚀性,在炼钢时加入金属铬。已知铬的金属活动性位于铝和铁之间,下列方案不能验证铝、铬、铁三种金属活动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B. C. D.
【答案】(1)合成橡胶
(2) (3)ACD
【解析】
【小问1详解】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填:合成橡胶。
【小问2详解】
盐酸和铁锈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A、铝与硫酸铬反应,铁与硫酸铬不反应,故能推出活动性铝>铁,铬>铁,不能验证铝和铬的活动性,故不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B、铬与硫酸铝不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铬,铬与硫酸亚铁可反应,说明铬的活动性大于铁,故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C、铁与硫酸铝不反应,铝的活动性大于铁,铁与硫酸铬不反应,说明铬的活动性大于铁,不能验证铝与铬的活动性,故不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D、铝与硫酸铬反应,铝的活动性大于铬,铝与硫酸亚铁反应,铝的活动性大于铁,不能验证铬和铁的活动性,故不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故选ACD。
13. 班级承包的小苗圃中植物叶发黄,小明配制氯化铵稀溶液准备施肥。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氯化铵属于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30℃时,取40.0g氯化铵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属于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小明将(1)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欲按照加水稀释和降低温度两种方法配制成约为5%的稀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I.①②③中的溶液中相等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Ⅱ.⑦中析出固体质量为_______g。两种方法中,通过_______的方法可以得到约为5%的氯化铵溶液。
【答案】(1) ① 氮肥 ②. 不饱和
(2) ①. D ②. 3.35 ③. 加水稀释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化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1.4g,即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1.4g氯化铵,则取40.0g氯化铵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小问2详解】
I.②、③为①平均分为两份所得溶液,则②溶液、③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均为①溶液的一半,只有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溶液相等,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故选D;
Ⅱ.③为①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的一半,则③溶质的质量为20g、溶剂的质量50g,降温10℃形成⑦,10℃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3.3g,即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3.3g氯化铵,则降低温度方法⑦中50g温度/℃
0
10
20
3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水最多可溶解16.65g氯化铵,⑦中析出固体质量为20g-16.65g=3.35g,⑦中溶质质量分数为;②为①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的一半,则②溶质的质量为20g、溶剂的质量50g,加水稀释形成⑧,则另一种加水稀释方法⑧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4. 为验证盐化学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
(1)甲实验中滴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丙实验要验证盐的性质是_______。如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1)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
(3) ①. 某些盐可以与碱反应 ②. Na2SO4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实验中,盐酸显酸性,滴有酚酞的稀盐酸为无色溶液,滴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可观察到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小问2详解】
乙实验中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3详解】
丙实验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验证某些盐可以与碱反应的性质;
如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钠,化学式是Na2SO4。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5.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仪器。
(1)在①~⑤中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不需要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不选⑥的原因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如图是小明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塞进橡胶塞B. 检查气密性
C. 加入大理石D. 收集二氧化碳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不选择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酒精灯 ②.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不需要水槽
(2) (3)BD
(4)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不能持续得到二氧化碳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择的仪器为①②③④,在①~⑤中不需要的仪器为⑤酒精灯;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不选⑥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不需要水槽;
【小问2详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A、塞紧胶塞,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
C、取用块状固体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错误;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了使空气顺利排出,导气管下端靠近集气底部,正确。
故选BD;
【小问4详解】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不选择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不能持续得到二氧化碳。
16. 化学学科要培养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素养。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观察到无色溶液变红的试管是_______(填试管编号)。
(2)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结束后,小松同学先将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后,再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缓慢倒入废液缸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小松对废液缸中溶液含有哪些离子产生了好奇。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进行猜想】(3)猜想一:Na+、Cl-;猜想二:_______;猜想三:Na+、Cl-、Ca2+;猜想四:Na+、Cl-、Ca2+、
【交流讨论】
(4)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进行实验】
(5)请完善下面表格。
【反思拓展】实验后的废液若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需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答案】(1) ①. 产生白色沉淀 ②. 乙
(2)
(3)Na+、Cl-、
(4)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
(5)碳酸钠(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试管甲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试管乙中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填:产生白色沉淀;乙;
【小问2详解】
试管丁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试管丙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试管丁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小松同学先将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后,再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缓慢倒入废液缸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试管丙中碳酸钠过量,试管丁中稀盐酸过量。混合后,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若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则为猜想一:Na+、Cl-;若氯化钙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则为猜想三:Na+、Cl-、Ca2+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成立
;若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碳酸钠、氯化钠,猜想二:Na+、Cl-、,故填:;
【小问4详解】
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会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猜想四错误,故填: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
【小问5详解】
实验结论为猜想三成立,则溶液中含有Na+、Cl-、Ca2+。氯化钠为生成物,一定存在,即只需证明溶液中含有Ca2+,即可证明猜想三成立。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猜想三成立,故填:碳酸钠(合理即可);产生白色沉淀。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7. 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为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的含碳量,取一定质量的生铁样品(假定其中只含铁和碳)放入烧杯中分次加入稀盐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该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4 (2)解: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x=11.2g
该生铁样品的质量为111.5g-100g=11.5g;
则该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6%。
【解析】
【小问1详解】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11.5g+80g+20g-211.1g=0.4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P: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P,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关于下列化学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意义重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六):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六),共7页。
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检测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检测化学试卷,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