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历法节气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历法节气第1页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历法节气第2页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历法节气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历法节气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历法节气,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共15题)
    1. 下列涉及“春”的文化知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春雷响,万物长”这句民谚来表现惊蛰这一春天的节气。 B . 古人喜欢在春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赏花、踏青、插柳、放纸鸢、扫墓祭祖等。 C . 写春天的成语有很多,如乍暖还寒、绿肥红瘦、草长莺飞、天高云淡、暗香疏影等。 D . “报得三春晖”中的“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
    2. 【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2023年是癸卯年,小雅今年十四岁,小雅的生肖属“牛”。 B . 范仲淹、欧阳修均有散文名篇传世,他们与韩愈、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C . “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中“庆历”、“崇祯”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D . 古诗词中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分别写到了“惊蛰”、“霜降”两个节气。
    3.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意思是在鞭爆声里,一年又过去了。这里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B .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 .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好了。 D . 春分、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属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4. 阅读《中国传统节日》后,同学们对节日文化做了以下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饮雄黄酒”的习俗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B . “七夕”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民间神话传说有关。 C .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传说很丰富,如“嫦娥奔月”等。 D .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习俗应全家团聚吃汤圆,寓意着“圆满”,也寓意着“团圆”。
    5. 以下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资料,其中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更”为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指的是 23 点至凌晨 1 点。 B .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人们在这一天吃团圆饭、贴年画、赏花灯、猜灯谜、放鞭炮等。 C .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D . 辛丑牛年已经过去,我们迎来了2022年壬寅虎年。
    6. 在创作与交流中,同学们常需要用到一些文学常识与文化知识,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雅和小童都参加了“古风雅集”书法展,在投递参赛作品之前,小雅对小童说:“这次我写的作品是王维的《使至塞上》,我可以拜读一下你的作品吗?” B . 小曦参加“清风一度”原创诗歌朗诵视频展,获得了“优秀展播奖”。 她说:“我的成功,是因为我汲取了先人的智慧,如先秦时期的《诗经》,汉代的乐府诗,唐代盛行的绝句、律诗等。” C . 在“遗风朴道”手抄报展中,特等奖获得者小航以“月”为主题进行创作。他在手抄报上写道:“阴历每月十五,即满月之日,是为‘望日’;阴历每月十六,即满月后一日,是为‘既望’。” D .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闭幕式上,主持人借用宋代诗人赵师秀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作结,诗中描绘的是谷雨时节的自然景象
    7. [活动五:话常识]校学生会正在举行“文学文化常识我知道”抢答赛,下面是选手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方式惊艳开场。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过后的节气是“雨水”。 B . 自古以来中国在称谓上谦敬有别。比如,谦辞有“拙见”“敝人”“鄙见”“奉劝”等,敬辞有“惠赠”“赐教”“尊君”“久仰”等。 C .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中的“天启壬戍”指天启壬戌年,为干支纪年法。 D . 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8. 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在古代,不同时期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 B .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C .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的开始,又称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年后。 D .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这天昼夜平分,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B . 《陈涉世家》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这部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读这部史书可以从中感受到当时人们的人生价值追求。 C . 古代表示官职升降的词语有很多种。如"左迁"是降职,"举"是选拔、任用,"陟"是提拔、晋升,"逐"是放逐、被贬。 D . 下面称呼按年龄从小到大的排序为∶垂髫、豆蔻、及笄、弱冠、而立、古稀。
    10.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向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的尊称是家君,对邻居的尊称是高邻,对家乡的称谓是桑梓,“曲赐教诲”中的“曲”是谦辞,表示自己降低身份。 B . 辰时,相当于上午五时至七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更定,相当于晚上七时至九时。 C . “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的是解元、亚元、状元。每三年一次的乡试第一名即为“解元”。 D . 帝王、诸侯所祭的土地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以社稷代指国家,可见土地和粮食的重要性。
    1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中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事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农历五月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正是农忙时节。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战国中期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C . 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按天干地支纪年法推算,2026年是农历丙午年。 D . 中国观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末、丑”和“生、旦、净、丑”两种分行方法。
    1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习俗。 B . 中秋节又称中元节,这一天民间有花灯会,猜灯谜等活动,是阖家团圆的美好节日。 C . 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挂香包、喝雄黄酒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D . 每年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人们喜欢登高、赏菊、插茱萸、喝菊花酒,热闹非凡。
    13. 下列知识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铭”“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B .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肺部炎症”是补充短语。 C .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D . “旧历丁卯年除夕,一位先生逝世了。”其中“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
    1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庆历四年”“晋太元中”“丙辰”。 B . 古人的“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如“孔明”“太白”。 C . 古人用“左迁”“谪”表示贬官,“陟”表示晋升,“举”表示选拔、任用。 D .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习俗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等。
    1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每到夏季,我们都要依次经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处暑六个节气。 B . 《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 . 古人称自己或家人时往往会用谦逊的态度,如“鄙人”“拙荆”;称呼对方的家人时为了表示尊重,往往会使用尊称,如“令尊”“令爱”。 D .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二、填空题(共2题)
    16.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哪两个节气?请写出对应节气的名称。
    (1)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2)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17. 下边文段中划线的三个词语,都是我国传统节日、时令、季节的特定称谓,请你从中任选择一个,具体指明其在农历中所代表的时间界限
    吾欲致书雨师:春雨,宜始于上元节后,至清明十日前之内,及谷雨节中;夏雨,宜于夏季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秋雨,宜于孟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选词:
    时间:
    三、综合题(共4题)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目。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18. 【识节日】以下各个选项中,全部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是( )
    A . 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 . 圣诞节、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 . 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 . 春节、清明、建军节、中秋、重阳
    19. 【品民俗】请任选一个中华传统节日(不与例句重复),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20. 【话习俗】春节的每一项传统习俗都有一定的起源和意义。例如,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前扫尘的风俗。因“尘”与“陈” 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请从下列春节传统习俗中选一个你熟悉的介绍其起源和意义。
    放爆竹、祭奠祖先、压岁守岁、拜年、贴春联、贴门神、倒贴“福”字
    21. 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人物的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中的关键词写出这两位人物。
    ①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 人物: 。
    ②三度入狱不死心,两把菜刀闹革命 人物: 。
    四、积累与运用(共1题)
    2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 liàn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
    (1) 请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跋涉 脊梁 锻liàn
    (2) 下面短语的结构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 少年时代 B . 刻苦时期 C . 志同道合 D . 徒步跋涉
    (3) 我国传统多采用天干地支计时法,从每天的23点开始为子时,而后依次是丑、寅、卯、辰、巳等。每个计时单位的名称是“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循环一次正是二十四小时。据此推算,深夜二点钟应是()
    A . 丑时 B . 寅时 C . 卯时 D . 辰时
    (4) 文段选自 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中的“他”是 (人名),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他” 、 的品质。

    相关试卷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诗词主题: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诗词主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职官科举: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职官科举,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老三,问答题,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礼俗称谓: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礼俗称谓,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