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学会用火B.直立行走
    C.在地面生活D.使用天然工具
    2.为响应“二孩、三孩政策”,妈妈想再生宝宝却一直没怀上,经检查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会造成( )
    A.不能受精B.不能分泌雌激素
    C.不能产生卵细胞D.胚胎发育得不到氧气
    3.胎儿主要通过脐带从母体吸收营养成分。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卵巢B.输卵管C.卵巢和输卵管D.胎盘
    4.“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 )
    A.雌性激素B.子宫C.卵细胞D.卵巢
    5.你和你的同龄人正在步入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青春期,这是一个生长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高突增,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增强
    B.男生和女生的性器官都已经完全发育成熟
    C.有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渴望得到关怀
    D.性意识开始萌动,但应互相尊重,建立真诚的同学友谊
    6.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一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D.脂肪、蛋白质、糖类
    7.小芳不爱吃蔬菜、水果,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这是由于体内缺少( )
    A.维生素DB.维生素CC.维生素B1D.维生素A
    8.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腺,哪个是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
    A.肠腺B.胃腺C.口腔D.胰腺
    9.玉米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物质分别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
    A.口腔、胃B.口腔、小肠C.小肠、小肠D.胃、小肠
    10.关注食品安全,保障饮食健康,以下做到食品安全与合理膳食的是( )
    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②多吃鱼肉,少食水果
    ③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④变质剩饭,喂养禽畜
    ⑤“虫眼蔬菜”放心食用
    ⑥肉鱼蛋类,必须新鲜
    A.①③⑥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⑤⑥
    11.周末,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烧鸡翅、小炒肉、蒸鸡蛋和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来看,下列菜品中最适合补充到午餐中的是
    A.清炖牛肉B.蒜蓉青菜C.油炸带鱼D.红烧大虾
    12.食品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芽的马铃薯可以吃
    B.变质的食物经过高温加热后就可以食用
    C.发霉的食物,只要去掉发霉的部分就可以食用
    D.去超市买肉的时候要看清检疫标志
    13.学习生物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跑时,氧气需求量大,应尽量用嘴吸气,用嘴呼气
    B.为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C.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
    D.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因此不要随地吐痰
    14.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B.a物质本质上是由血液产生的
    C.b物质是用于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D.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15.小丽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看到如图所示状态。其中的①、②依次是( )

    A.红细胞、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
    C.白细胞、红细胞D.白细胞、血小板
    16.血液中与伤口止血和“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
    A.血小板、白细胞B.血小板、血浆
    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
    17.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判断看到的一条血管是小动脉的依据是( )
    A.血流速度较慢B.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C.血液由多条毛细血管汇入D.血液分向多条毛细血管
    18.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一定是静脉血B.乙和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C.丙所示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19.小张同学观看了纪录片《医者》,对伟大的医护人员肃然起敬,细心的他发现医生会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那么,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和血小板缺乏者,应分别输入( )
    A.血小板、血浆、红细胞B.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红细胞、血小板D.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20.下列有关献血与输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C.进行紧急异型输血时速度应快
    D.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二、读图填空题
    21.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____B____
    (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____,B的形成发生在____内。胎儿是在母体的____中发育,并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将废物排出。
    (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你认为不恰当的做法是____。
    A.与父母交流、沟通
    B.用适当的方式向老师请教
    C.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
    D.到阅览室查阅相关的资料
    22.小莉是一名八年级的女生,平时很少运动,又酷爱甜食,由于身体发育的原因,体重增加很快,她怕被笑话,每天都很少吃饭,只吃一些水果,进行减肥。如图1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示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示意图。请回答: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对能量的需要量很大。米饭属于“平衡膳食宝塔”第______层的食物,含有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______。该物质在消化系统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在图2中的[____]______。最终被分解成_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
    (2)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所含的消化液有肠液、胆汁、还有图2中⑥分泌______;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且图3中②③的管壁都只由一层______构成。
    23.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⑤合称为[⑦]____________,是外界气体进入⑥的通道,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2)空气经过[___]____________时,其黏膜分泌的黏液将空气中的粉尘、微尘和微生物黏住,形成鼻涕。
    (3)[___]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内的气体排出体外时,胸廓的大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24.下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的壁主要由____组织构成。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____壁最厚,这一结构特点有利于增加血液进入____(填序号)的压力。
    (2)观察心脏结构时发现,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____,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3)血液从____(填字母)流出,经过肺,最后流回A,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经过肺循环后,血液变为____(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4)某人因炎症在手背输液治疗后,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填字母)。
    25.如图所示的A、B、C、D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能够分解淀粉”的实验装置图,请仔细分析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D步骤加碘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______;2号试管______。
    (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___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3)如果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_____;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______中。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选B。
    2.答案:A
    解析:A.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在输卵管,在输卵管完成受精作用后,经过分裂、分化形成胎儿。根据题意,输卵管堵塞后,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结合,完不成受精,形不成受精卵,造成不孕,A正确。
    BC.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BC错误。
    D.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析: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即各种养料和氧气进入胎儿体内的途径是:母体→胎盘→脐带→胎儿;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出的途径是: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因此母亲与胎儿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胎盘。
    选项中,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是排出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答案:D
    解析: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说明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卵巢是分泌雌性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性激素促使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可见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卵巢。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身体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A正确。
    B.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但发育还不成熟,B错误。
    C.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冲动并富于幻想,C正确。
    D.进入青春期之后,性意识开始萌动,从疏远异性到逐渐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D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无机盐、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故A不符合题意。
    B.脂肪、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维生素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故C符合题意。
    D.脂肪、蛋白质、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B
    解析:小芳不爱吃蔬菜、水果,在刷牙时经常发现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
    8.答案:D
    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A
    解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一般是: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可见,食物中的淀粉开始在口腔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故①符合题意;②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少吃会因缺少维生素影响健康,故②不符合题意;③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故③符合题意;④剩饭或饲料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故④不符合题意;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表明蔬菜和水果生虫了,为了减少害虫,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有可能喷洒农药灭虫了。没有虫眼的可能是生虫前喷药的,故⑤不符合题意;⑥肉鱼蛋类很容易变质,必须新鲜才能食用,故⑥符合题意;所以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①③⑥。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烧鸡翅(提供蛋白质)、小炒肉(提供蛋白质)、蒸鸡蛋(提供蛋白质)和米饭(提供糖类)。所以,此食谱中无蔬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菜类,故选B。
    12.答案:D
    解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如发芽的马铃薯、有毒的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是不可以再使用的。买肉时要看是否有检疫合格的证明。
    故选D。
    13.答案:A
    解析:A.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但不要张大嘴巴呼吸,A错误。
    B.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因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为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B正确。
    C.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C正确。
    D.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因此不要随地吐痰,D正确。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A.a、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氧气由肺泡扩散进行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根据箭头方向可知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A正确。
    B.a是二氧化碳,是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然后由血液运输,B错误。
    C.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需要氧气,因此,b氧气是用于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
    D.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图示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
    故选B。
    16.答案:A
    解析: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因此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伤口止血有关的成分是血小板。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血液中与伤口止血和“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血小板和白细胞,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AB.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红细胞单行通过,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即血液由多条毛细血管汇入,C不符合题意。
    D.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即血液分向多条毛细血管为动脉,D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
    B.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图乙血管不具有此特点,因此不能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较慢,丁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C错误。
    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正确。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 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①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②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故应输入血浆。③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使止血,所以输入浓缩血小板悬液。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A.大量输血时应输同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A正确
    B.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B正确。
    C.进行紧急异型输血时速度越慢越好,C错误。
    D.我国鼓励无偿献血,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D正确。
    故选C。
    21.答案:(1)森林古猿;受精卵
    (2)睾丸;输卵管;子宫
    (3)C
    解析:(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A森林古猿。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B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开始的标志。
    (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形成B受精卵。胎儿是在母体的子宫中发育,并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将废物排出。
    (3)青春期遗精或月经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产生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不要埋藏在心中,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或到阅览室查阅相关的资料,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性知识,从而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求得心理平衡。而不要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否则时间长了会导致心理疾病,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22.答案:(1)⑤;糖类;②口腔;葡萄糖
    (2)胰液;细胞/扁平细胞
    解析:(1)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米饭属于“平衡膳食宝塔”中第⑤层的食物,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淀粉的消化开始于②口腔,在口腔中被分解成麦芽糖,再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人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所含的消化液有肠液、胆汁、还有图2中⑥胰腺分泌胰液。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且图3中②小肠绒毛壁和③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3.答案:(1)呼吸道
    (2)1鼻(或鼻腔)
    (3)6肺;由大变小(或缩小)
    (4)3喉;2咽
    解析:(1)如图,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组成,其中①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住灰尘和细菌,鼻黏膜分泌粘液可黏住灰尘,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粘液还可使空气变得湿润;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所以,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
    (2)①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住灰尘和细菌,鼻黏膜分泌粘液可黏住灰尘,形成鼻涕。
    (3)⑥是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4)③喉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鼻吸入的空气和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在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气管,呼吸暂停。吞咽完毕,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呼吸照常,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24.答案:(1)肌肉;左心室;①
    (2)瓣膜
    (3)D;动脉血
    (4)C
    解析:(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B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有利于增加血液进入①主动脉的压力,这一结构特点与其射血距离远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2)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3)图示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血液从D右心室流出,经过肺,最后流回A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经过肺循环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4)由血液循环途径图可知:上臂注射药物经④上腔静脉流入C右心房,故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25.答案:(1)变蓝;不变蓝
    (2)2;唾液淀粉酶
    (3)唾液;0℃的冰水(或80℃左右的热水,温度要过高或过低)。
    解析:(1)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2号试管遇碘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1号试管遇碘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使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淀粉最终在小肠中分解成葡萄糖,与2号试管的变化相似。
    (3)若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0℃的冰水或80℃左右的热水中,使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低温或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关试卷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