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模块人文地理第八章人口第20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件
展开一、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 (1)分布特点:世界上的人口分布________,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名师解惑]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单位面积人口数量的多少,而人口分布是指某一区域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2)人口分布通常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但人口密度并不能准确反映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的分布特点往往还要看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_________、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4)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________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5)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21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__________、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埃及等。
[自主探究] 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为什么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地?[提示] 热带多雨地区的高原和山地在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适宜人类生存。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
(2)人文因素:主要受到生产力水平、______________、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二、人口容量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定义: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2)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①自然资源状况:呈________相关。②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呈______相关。③人均消费水平:呈_______相关。
2.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
(2)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数值要________资源环境承载力。(3)存在问题。现代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由此引发了严重的资源、______________和社会问题。
(4)解决措施。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②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③尊重____________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素养能力1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2023·高考全国卷甲)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①工业 ②农业③内河运输 ④公路运输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破题思路】 根据材料“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可推测出,随着蒸汽机的使用,美国____快速发展,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革新,蒸汽机的出现使船舶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____运输迅速发展。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是在内燃机出现之后。
2.(2023·海南选择考)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比沿海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气候适宜 B.资源丰富,就业机会更多C.黑土广布,作物产量高 D.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破题思路】 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气候____,海拔较高的高原气候较为____,更适宜人类居住。
1.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带。世界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如下表所示: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方法(1)总体特征:描述人口空间分布是否均匀,区域内人口总体密度大小。(2)极值区域:什么地方人口分布最多或分布集中,什么地方人口分布最少。(3)分布形状:分布呈点状、环状、线状还是面状等。一般来说,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呈面状;河流、海岸线、交通线附近人口分布呈线状;沙漠中城市多分布在绿洲上,人口分布呈点状。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2023·浙江1月选考)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下图为中亚五国地形及各国人口、面积柱状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解析: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土地面积。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中亚五国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哈萨克斯坦。
2.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矿产 C.水源 D.土壤解析: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降水稀少,水源缺乏,其东南部为高原山地,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稍多,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人口分布较密集。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3~4题。3.该区域( )A.人口稀疏区仅位于西部、北部B.地域特征差异明显,人口分布极不均衡C.人口密集区集中在东南部、西北部D.人口迁移频繁,人口分布地域差异小
解析:人口稀疏区除西部、北部外,还有东南部,A、C错误;读图可知,该区域人口分布极不均衡,B正确;图中没有显示人口迁移的相关内容,且人口分布地域差异大,D错误。
4.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气候变化C.地形条件 D.水资源数量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西藏地区的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沿岸的藏南河谷,相对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适宜人类居住,C正确。
素养能力2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1.(2021·浙江6月选考)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C.环境承载力 D.移民意愿
【破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______________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______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__________。
2.(2021·北京等级考)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 A.甲 B.乙C.丙 D.丁
【破题思路】 据图可知,__地不在M县,可排除;在M县区域内,甲地附近有______,____面积大、数量多,且居民点密度小,环境承载力大,适合接纳生态搬迁村庄;丙地绿洲面积小,居民点密度大,不适合接纳生态搬迁村庄;丁地附近有地质公园,需要重点保护,且没有河流和绿洲,不适宜布局村落。
1.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2.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1)二者的区别。
(2)二者的联系:二者都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思路(1)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2)考虑科技、经济等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条件会影响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一个地区的上述条件好,则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3)考虑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区域调入资源,从而提高本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4)考虑区域的消费水平。区域的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水平也较高;在资源总量相当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地区水资源所能支撑生产、生活和生态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受区域人口总数、水资源总量及再生能力、水资源消耗量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2005—2019年我国某特大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据此完成1~2题。1.该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人口 D.产业
解析: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与水资源总量有关,而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我国绝大部分特大城市分布在季风气候区,不同年份的降水总量差异大,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B符合题意。
2.为了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该城市中心城区应重点( )A.减少路面硬化面积 B.优化农业生产结构C.治理工业水体污染 D.加强雨水积蓄利用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主要受区域人口总数、水资源总量及再生能力、水资源消耗量等因素影响。中心城区人口众多,水资源消耗量大,加强雨水的积蓄和提高水的利用率,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水资源总量,从而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D正确。
素养能力3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22·江苏选择考)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1)~(2)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 B.黑、吉C.粤、鄂 D.渝、黔【破题思路】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位于图中虚线上的_________________五个省级行政区的“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破题思路】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京、沪、津三地“七普”人口增长率____“六普”人口增长率,“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都____全国平均增长率;渝“七普”人口增长率____“六普”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增长率____全国平均增长率,“六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1.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就会引发人口问题。(1)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2)人口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性别。(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
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抚养比是衡量劳动年龄人口抚养负担的指标,表示为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所要抚养的非劳动年龄人口(0~14岁和65岁及以上)数量。若总抚养比低于50%,表明进入人口机会窗口期,在经济社会政策的充分支持下,就能获得人口红利。2021年为我国人口峰值年。下图示意预测方案下未来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未来,我国社会抚养负担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有( )①少儿抚养比上升 ②老年抚养比上升③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④总人口持续增加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
解析:据图可知,我国少儿抚养比变化不大,而老年抚养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我国总人口逐渐进入负增长,社会抚养负担不断加重。故选C。
2.在该预测方案下,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将持续到( )A.2025年 B.2030年C.2035年 D.2040年解析:结合图示可知,预计在2035年左右我国人口抚养比达到50%。
2022年年末,我国人口比上年年末减少85万人,是60余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据此完成3~4题。3.我国各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次序为 ( )A.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B.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C.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老年人口D.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解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降低,导致青少年出生人口减少,所以少儿人口首先出现负增长,随着少儿人口年龄的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依次出现负增长,A正确。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模块人文地理第八章人口第21讲人口迁移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模块人文地理第八章人口第21讲人口迁移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长期或永久,人口数量,净迁入,劳动力,2负面影响,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新航线,发展中,外籍工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拉丁美,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某一种或几种,社会经济,发展中,可持续,深化整合·提素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课时规范练36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件,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