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2.下列各句中,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 .2017 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 ”。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
么?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绽开/沉淀 迁徙/ 阡陌交通 赫然/万恶不赦
B .帷幕/蓦然 亘古/断壁残垣 押解 /浑身解数
C .狼藉/慰藉 凫水/袅袅烟云 炫耀/头晕目眩
D .羁绊/搅拌 晦暗/诲人不倦 憔悴 /鞠躬尽瘁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称“诗三百”。
B .《逍遥游》 出自《庄子》,作者庄子,战国时宋国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 130 篇。
D . “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 ”是古人对别人的敬称,指对方;而“陛下”则是对皇帝的敬称。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能谤讥于市朝,
, 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直抒胸臆,表达词人理想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幅射 部署 顶梁柱 迫不及待
甘拜下风
B .脉搏 松弛 捅篓子 悬梁刺股
鼎力相助
C .家具 描摹 势利眼 墨守成规
山清水秀
D .寒暄 籍贯 度假村 凭心而论
共商国是
的句子是: , 。
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隔断,抱起这个可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
面来。
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
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成功,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 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很运气,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 觉。 选段出自法国作家 (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故事主要讲述法国 (填学科名)家阿龙纳
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他”(填人名) ,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请用
一句话简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可怜人”是谁?结合选段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
7.李靖,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 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高祖 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
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 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 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 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 ”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
下,铣甚惧。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 自马邑出其不意, 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 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
之,可汗仅以身遁。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宗固请,遂舍之 固请:坚决请求 B .号令严肃 严肃:纪律严明
C .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趋:快走,小跑 D .靖候知之 候:等候,等待
2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A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B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C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D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3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靖从小就有文才武略。李渊抓住他,要杀他,他用豪言壮语为自己解脱。
B .萧铣占据荆州,他认为当时秋水上涨,三峡险峻,李靖没有办法进攻,故放松警惕。
C .李靖挥师打败文士弘的几万精兵,长驱直入,攻占了江陵城。
D .李靖率领骁骑三千,出敌不意,插到恶阳岭,使敌人十分惊慌,最后攻克了定襄。
8. 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何如?”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①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 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 “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 “怨魏。”张旄曰: “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 “强秦。 ” 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 “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 ”
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①胥:等待。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欲与秦攻韩/选贤与能
B .韩且坐而胥亡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韩强秦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 .韩将割而从其所强/旦日,客从外来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韩 且 割 而 从 其 所 强 与 所 不 怨 乎 且 割 而 从 其 所 不 强 与 其 所 怨 乎
3 .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 ”请根据选文说说“魏王”究竟自己知道什么?“张旄”又是怎样让“魏王”自
知的?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小题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① 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②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 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 ——忠 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③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④ 而立,阖口⑤ 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
也。天下已乱,奸不上⑥ 闻,岂不悲哉!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⑦ , 观之上古,验之当世, 参之人事, 察盛衰之理,审权势 之宜, 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①二世:秦二世, 胡亥。②子婴:秦朝第三位皇帝。③糜没:
粉碎毁灭。④重足:重叠双脚。⑤阖口: 闭上嘴巴。⑥上: 皇上。 ⑦为国:治理国家。
1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2 .依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秦国最终灭亡的原因。
10.阅读《“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回答各题。
“四海为家 ”的微塑料
①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 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
明,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②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但直到 2004 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
薄膜。
③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 “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 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 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 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 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
塑料颗粒。
④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 数量巨大, 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 小, 危害越大, 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 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 等疏水性污染物, 并产生富集作用。 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
中持久存在, 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⑤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 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欧盟科学家测算,225 克 海虹中大概有 7 毫克微塑料纤维。 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 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 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
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⑥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 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 威胁人体健康。据估计,一个欧洲人一年吃进去的微塑料纤维就有 11000 多个。这些微塑料进入人体后是否参与代谢 过程? 是否会继续降解?何时排出?人体器官对这些微塑料是否有反应……这一系列问题,目前没人知道准确的答案。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
染。疏水性:在化学里,疏水性指的是一个分子(疏水物)与水互相排斥的物理性质。多环芳烃(tīng):是煤,石油,
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1 .细读文章,请你解释“原生微塑料”的概念?
2 .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 .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
欧盟科学家测算, 225 克海虹中大概有 7 毫克微塑料纤维。 ( ) ( )
4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能会有哪些负面影响?
11.材料一马丁·塞利格曼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 1967 年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
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各种挣扎但却逃避不了电击。
多次反复之后,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那么,狗会逃出门去躲避电击吗?答
案却出人意料。
材料二 “走了,走了,该上篮球课了!”
“可我一点也不想去,我已经绝望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室友用力裹了裹,如同蜷缩的婴儿一般。室友当时心血来潮选了门篮球,用他的话讲就是一条深似海的不归路。 的确,他所选篮球课实在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课程考核是定点投篮,作为一个新手,他的命中率仅为 3%,而及格标
准是 60%。哎,只有含泪屡战屡败。慢慢的他开始逃离、躲避,并且不安、焦虑,最后是无能为力的绝望。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习得性无助也会时常发生, 比如一个人总在一项工作上失败, 运动员在比赛中反复失利,学生 在考试中多次考不好,儿童总在一个游戏中表现不好, 幼儿总在一项技能学习中无法掌握,等等。诸如此类, 由于一 直感到挫败,很.可.能.让人放弃付出努力, 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失望, 进而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什么都做不好”这种感受会内化为一个固执的想法,像一张黑色的大网,牢牢地套住想要努力相信自己能行的人,
使其面对困 难时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其实, 这个人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 助的深沼。)
材料三 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曾在他的书《给青年诗人的 10 封信》 中提到: “我们所 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 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只因为有许多人,当 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
么从他们身内出 现。”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看清它,我们就能从中摆脱。
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很多人都是希望有个完美的结果,始终迈不出步子。 实际上, 完美的结果根本不存在。 每个
人都是修修补补、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让结 果相对趋近于完美。
材料四
儿童学习的习得性无助感研究是由美国学者卡罗尔·德韦克(Garl·Dweck)女士最早开创的。 她通过给小学中年级 学生不断增加难度的字谜游戏和智力拼图 游戏,发现有些儿童总是表现出认为自己太笨而无法完成游戏。他们面对失 败时, 常常会说“我太失败了”,“我可真傻”,“我觉得自己太差劲了, 每个都比我 强”。 这似乎正印证了归因 理论,儿童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或智力是稳定的, 失败 的解释就是自己太差劲。然而故事却有了转折,德韦克发现还有 些儿童面对难以 完成的游戏时,他们并没有归因自己太差了, 甚至都不去归因,而是积极的自我 暗示: “我喜欢接 受挑战”,“差一点点我就做出来了”,“之前我就成功过, 这次我也会成功做出来的”。 德韦克大为吃惊这些成功
儿童的做法,甚至改变了 她自己的职业生涯。于是, 她提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 ”(fixed mindset)和 “成长型
思维模式”(grwth mindset)。固定型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变的,当 自己完成不了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的时候,自 己就是个 Lser;而成长型恰恰相 反, 只要自己努力, 所有的挑战都可以不断从中学习, 提高自己, 即使失败, 也 有 收获。固定型会在事情顺利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不顺利时就抱怨世界,因 而他们畏惧一丁点的失败;而成长型会 在苦苦上下求索的时候也感觉不错,觉得 就快找到方法了,因为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这样说起来,同样有一句也挺
适用 于德韦克女士的理论:失败者找原因,成功者找方法。
1 .根据上述材料,将“习得性无助”产生过程图补充完整。
2 .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由于一直感到挫败,很可能让人放弃付出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失望,
进而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
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 (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材料二的前三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 .心怡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自进入初三以来, 课程科目的增加,作业量的加大, 使得她感到手忙脚乱,学习成绩直 线下降,在这几次月考中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 绩。因此,她产生了厌学情绪,上课开始走神,作业也不按时完成,甚
至想放弃 中考了。作为好朋友的你,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 给她提三条 切实可行的建议。
5 .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哪一个最有可能是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这种心理?
A .一直穷困潦倒,沦为他人笑料, 最后在酒店看客的笑声中死去的孔乙己。
B .侠义心肠,帮助金翠莲父女,自己却因此获罪,只得在寺中避难的鲁达。
C .之前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却在一次一次的打击中变得自私、堕落的祥子。
D .从小被拐卖,嫁给薛蟠之后又受尽欺辱,仍然在诗歌中找寻安慰的香菱。
三、应用
12.应用:本假条有诸多错误,请至少找出四处并改正。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作文
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这就是“品味”。生活中的一人一事、 一景一物、 一书一文,都会使 你有所领悟。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细心去品味,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件事的深刻意义;就会发现自然景物
也蕴涵着人生道理, 一书一文都会使你获得享受或启迪……
请你以“品味”为题, 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C
【解析】
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
整个词语的意思。 C 项正确。 ABD 三项修改为: A.辐射; B.捅娄子; D.平心而论。
2、B
【解析】
A.“:”应为“——”;
C.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
D.并非问句,不用问号,第一个改为“,”后一个改为“。”。
故选 B。
3、D
【解析】
A,zhàn/diàn;qiān/qiān;hè/shè。B,mù/mò; gèn/yuán;jiè/xiè。C,jí/jiè; fú/niǎ;xuàn/xuàn。D,bàn/bàn;huì/huì;
cuì/cuì。所以选 D。
4、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
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B.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说法有误,应改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选 B。
5、人迹板桥霜 山雨欲来风满楼 野芳发而幽香 闻寡人之耳者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 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 然后在 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 找出合适的诗句, 三是答题
时不能写错别字。“迹”“ 幽”“寡”“赢”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6、凡尔纳 博物学 尼摩 他们几个人在“诺第留斯号”的带领下, 走进海洋,感受海底那奇妙的世界,最后在
挪威海岸登陆。
采珠人 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遇事头脑冷静、沉着机智的人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1)选段出自《海底两万里》 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 ” (另两部为《格兰特船 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1866 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 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
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航行。
(2)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是几个人在“诺第留斯号”的带领下, 走进海洋,感受海底那奇妙的世界,最后在挪威海岸
登陆。
(3)“可怜人”是“采珠人” , “急急把缠着的绳索隔断,抱起这个可怜人, 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 ” ,“他首先关
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他” 富有同情心,遇事冷静,机智。据此作答。
二、阅读
7、1 .D
2 .B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 一词 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本题
D 项“靖候知之”中的“候”是“侦察”的意思。故答案为 D。
2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 了解大意, 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 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 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根据句意来句读。句意是: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来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 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 据此, 正确的句读是: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
以私怨斩壮士乎。故答案为 B。
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解答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依据原文“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
其城”,其意思是: 萧铣派人请求投降,李靖当即进入占据了江陵城。C 项表述与原文不符,故答案为 C。
【点睛】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 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 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 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
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
思来句读。
参考译文:
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县人。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 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在隋朝担任马邑郡丞的官职。正碰上唐高祖李渊去攻打 突厥,李靖观察李渊,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意图,于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将要前往扬州,向朝廷报告事变,路过长安, 因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罢。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喊道:“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 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 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高祖认为他的话很有气魄,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
他),于是就释放了他。 太宗不久就把李靖召入幕府。
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派李靖去平定他。 那年八月,在夔州聚集军队。萧铣认为当时正时秋汛季节,江水上涨, 三峡道路十分危险,坚信李靖不能进军,于是让士兵休息,不加防备。九月,李靖就带兵前进,将下三峡,将领们都 请求停止进军来等待江水退了再说。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会不能丧失。如果趁江水上涨的形势,快速地到达荆州
城下,就是人们常说的疾雷炸响,来不及掩住耳朵,这是军事家的上等策略。 即使他们知道了我的行动,匆忙征调军
队,也没有办法应对我们,这样他们一定会成为俘虏的。”进军到了夷陵,萧铣的将领文土弘带几万精兵屯驻在清江, 李靖挥师打败了他。来到江陵,扎营在城下,萧铣十分害怕, (这时才从江南征调人马,果然调集不到。李靖又打败了 他的勇将杨君茂、郑文秀)萧铣派人请求投降,李靖当即进入占据了江陵城,军队号令如山,纪律严明,没有四下掳
掠的现象。
突厥各部叛变,朝廷计划进军攻打,任命李靖为代州行军总管。李靖率领三千勇猛的骑兵出敌不意,从马邑直走 恶阳岭来逼迫敌军,突利可汗没有料到李靖会这样做,看到官军突然来到, 于是很害怕, 议论纷纷:“唐军如果不是 全国军队都来了, 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呢?”一天之内多次自相惊扰。李靖侦察知道这种情况,暗中让间谍挑拨他心腹 之人(将领),使突利可汗所亲近的康苏密前来投降。 贞观四年,李靖进攻定襄,打败了突厥,突利可汗仅仅一个人逃
走了。
8、1 .B
2 .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
3 .魏王自己知道不应该联合秦国攻打韩国。张旄采取层层(连环)设问的方法,引导魏王逐渐说出自己的意见,达到
让“魏王”自知的结果。
【解析】
1 .B 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亡:灭亡。 A 与:和/同“举”,推举。 C 强:意动,以……为强,认为……强大/
尽力。 D 从:遵从,依顺/由,自。
2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 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译为:韩国是 准备割地依顺它认为强大的和无怨恨的国家呢,还是割地依顺它认为不强大并且心有怨恨的国家呢?此题要注意把相
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3 .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一问,根据魏王自己对张旄回答即可分析出魏王明白应采取的态度。如可分析魏王所回 答的“怨魏”“强秦”“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等句,即可得出答案:知道不应该联合秦国攻打韩国。 二 问,张旄在整个被问政的过程中, 都没有直接、明确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面对纠结于“是否要联秦攻韩”的魏王, 他 把原本概念化、抽象化的议题落实,使其具象化、简单化、缩小化,分解成三个分式问题和一个总发问的组合, 帮助 魏王自己衡量和辨清魏秦韩三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以及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认识到魏国的内外条件和真实处境。度权
量能,从而自己得出处理魏秦韩三国之间关系策略的结论。
【点睛】
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
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 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
比喻义和假借义。
译文:
魏王问张旄说:“我想联合秦国攻打韩国,如何?”张旄回答说:“韩国是准备坐等亡国呢,还是割让土地,联 合天下诸侯反攻呢?”魏王说:“韩国一定会割让土地,联合诸侯反攻。”张旄说:“韩国恨魏国,还是恨秦国?” 魏王说:“怨恨魏国。”张旄说:“韩国是认为秦国强大呢,还是认为魏国强大呢?”魏王说:“认为秦国强大。”
张旄说:“韩国是准备割地依顺它认为强大的和无怨恨的国家呢,还是割地依顺它认为不强大并且心有怨恨的国家
呢?”魏王说:“韩国会将土地割让给它认为强大并且无怨恨的国家。”张旄说:“攻打韩国的事,大王您应该明白
了吧!”
9、1 .(1)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 一错到底而不改变。(2)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
言,智士不敢出主意。
2 .秦王不求教于人, 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施以暴政;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
【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
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 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遂”“谏”。
2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解答此题先要疏通文意, 然后抓住关键句子来理解。“秦王足己而不问, 遂过而不 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写出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错而不知改变。 加上二世又施
加暴政。“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 导致天下大乱,秦国最终灭亡。
【点睛】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
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
句的特点。
译文: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 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 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 婴孤立无亲, 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 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 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 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 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 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 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 可悲吗?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 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 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 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 自守备, 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 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 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 所
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10、1 .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
2 .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高疏水性
3 . 列数字 举例子
4 .污染海洋;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威胁人类的健康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第②段文字“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 或者薄膜”和第③段文字“‘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
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提取概括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关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 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根据第五段”微塑料难降解, 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 非常容易被
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 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提炼关键词语即可解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说明方法的分析。解答此类题型,学生首先要知道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作诠释、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摹状貌、引用。 判断说明方法比较容易,复习时要抓住常见说明方法定 义理解即可。“225 克海虹中大概有 7 毫克微塑料纤维”中数字“225 克、7 毫克”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海虹”是
举例子。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筛选。由第④段文字“微塑料难降解, 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 数量巨大, 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 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
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提取概括回答。
11、1 . A:努力,想要克服困难 B:失去信心,即使有机会也无法抓住,选择放弃
2 . (1)不能,“很可能”是几率很大的意思,表概率,在文中意思是感到挫败时有的人放弃努力的几率比较大,
但不代表一定会放弃努力,如果删去则变成人一感到挫败就一定会放弃付出努力,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很 可能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2)我们遭遇失败、挫折时所产生的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 其实是来自
于我们自己的内心的脆弱,而不是外部的困难力量有多么强大。
3 . 运用举例子,举出室友选择自己不擅长的篮球课,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绝望,最终放弃的例子, 具体真实地说明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习得性无助也会时常发生。
4 . (1)对自己的这种懈怠的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2)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努力去
做就好。(3)不要总是归因自己太笨,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4)多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 . C
【解析】
1 .考查对材料的分析。 仔细阅读材料, 根据所给材料内容, 当遭受遭受失败与挫折时,第一次是想办法努力改变,在
试过很多遍之后,结果还是失败,慢慢的他开始逃离、躲避,并且不安、焦虑,由于一直感到挫败,很可能让人放弃
付出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失望。
2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 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1) “很可能”表示推测估计,指可能性很大,但不是一定,去掉后,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 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严密性。(2)根据“当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 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看清它,我们就能从中摆脱。”可知“ 内 ” 指的是自己的内心,内心一直在强化自己虽然尽力了但还是做不到, 就会放弃, 外部的困难程度远远小于内心的脆弱。 3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 作 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 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 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此段中的“室友、比如”表明运用的是举例子,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
过举这些实例,来具体准确地说明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习得性无助也会时常发生。
4 .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能力。 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有针对性, 这个针对性既指要确定需解决的问题, 也指提出建议的对象。 作答本题,可分别从调整自己的心理、不要太追求完美、
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等提出不同的具体建议。
5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 项符合,“之前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却在一次一次的打击中变得自私、堕落的祥子。”
符合“习得性无助”产生过程。遇到挫折或失败, 想要克服困难,在一次一次打击下,失去信心,最终选择放弃。
三、应用
12、(1)应该有致敬语;(2)正文第一句多余累赘,应删去;(3)“化验”后的分号改为逗号或顿号;(4)“大约 ”“左
右 ”重复,保留其一;(5)“务必”不得体, 应删去。
【解析】
此题有格式上的错误,也有语言上的错误,要认真分辨。格式上称呼没有顶格写;署名下方没有日期。语言表达上的 错误有四处:正文第一句“为了体会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的深意”多余累赘,应删去;“化验”后 的分号运用错误,应改为逗号或顿号; “大约三天左右 ”成分赘余,去掉“大约 ”或“左右 ”;“请务必批准”不得体,
应删去“务必”。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品味
又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了, 我百无聊赖地翻动着手中的教科书,目光却溜到阳台的花上去了。 那确切的说是妈妈一 周前买给我的花种。她说会给我带来好运,我就听话得把种子埋进土里,浇了充足的水,虽然说明书上写着适宜发芽
的温度为 10-15 度。我知道这种花在这种鬼天气是一定不会发芽了, 就像我的学习成绩永远也提不上去一样。妈妈仿
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神秘的说:“也许,奇迹会发生哦!”“是吗?”我心不在焉地敷衍着。 一天过去了,土里毫无 动静,二天过去了,泥土还是静悄悄的,三天,四天,五天, 一连六天过去了,那盆花还是没有发芽。我嘲笑我自己
当初对它天真地抱有幻想,还认为奇迹一定会发生在它身上,抑或是我身上……
第七天了,还会怎样呢?突然,阳台那一抹绿色映入了我的眼帘,它真的发芽了!“妈,奇迹真的出现了!”我 赶快跑去告诉妈妈。妈妈也十分兴奋,看到那羸弱的小苗,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你相信了吧?每一朵花都会顽强地
盛开, 更何况是人呢。”
没错,我相信了只要努力奋斗,不论外部的条件多么恶劣,都一定会成功; 我相信了上天其实眷顾每一个人,每 一朵花。没有偏爱,只有不努力。 从此以后,我要改变,我会认真地完成作业,认真地复习功课,认真地记录下生活
的点点滴滴。我会照顾好我的花让它时刻陪伴我成长,我会喜欢去找它诉说, 和它分享。
我要和它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一切的一切,一起走过。花儿教会了我要努力奋斗,把握自己的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这便要求学生写出较为创新的作品,方可脱颖而出。第一,立意要新,选出较为新颖 的写作角度,作品会更有价值,更有思想。第二, 选材要新,过于陈旧,缺少时代气息的材料忌用。这样, 命题写作
才会有深度,才会有生命力。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020-2021学年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重点名校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重点名校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用诗文原句填空,名著阅读,奏免衢婺丁钱①胡则②,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