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75128/1-17164897682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75128/1-1716489768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75128/1-17164897683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75128/0-17164897644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75128/0-17164897645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75128/0-17164897645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Fe-56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北斗”系统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单晶硅
B. “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的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的高
C. “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的液氧液氢推进剂的产物无污染
D. 我国首创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中所含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晶体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是制造芯片的主要原料,A项正确;
B.钛合金具有耐腐蚀,强度大,耐高温的性质, 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的高,B项正确;
C.液氧液氢推进剂的产物是水,无污染,C项正确;
D.我国首创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中所含碳,硅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锗不是短周期元素,D项错误;
答案选D。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 乙烯的实验式:B. 的空间填充模型:
C. 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图:D. 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烯的实验式:,A错误;
B.是正四面体形结构,空间填充模型:,B正确;
C.铍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最外层能级为2s,电子云图为,C错误;
D.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D错误;
故选B。
3. 下列物质晶体类型相同,且发生所述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相同的是
A. 和CaO熔化B. NaBr和HI分别在水中电离
C. 干冰和碘的升华D. 和分别溶于水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是共价晶体,熔化是要断开共价键,CaO属于离子晶体,熔化时断开离子键,故A错误;
B.NaBr是离子晶体,在水中电离时断开离子键,HI是分子晶体,在水中电离断开共价键,故B错误;
C.干冰和碘都属于分子晶体,升华需要克服范德华力,故C正确;
D.和都属于分子晶体,溶于水中克服了氨气分子间氢键,克服了范德华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VSEPR模型和空间结构不一致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2分子中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不含孤电子对,VSEPR模型是直线形,空间构型是直线形,A不选;
B.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且不含孤电子对,VSEPR模型是正四面体形,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B不选;
C.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含2对孤电子对,VSEPR模型是四面体形,空间构型是角形,C选;
D.BeCl2中Be的价层电子对数,且不含孤电子对,VSEPR模型、空间构型都是直线形,D不选;
故选C。
5. 下列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只涉及键断裂的是
A. 甲烷与在光照条件下反应B. 乙炔与HCl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
C.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 苯在足量的氧气下燃烧
【答案】B
【解析】
【分析】单键均为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
【详解】A.甲烷与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只有σ键断裂,A不符合题意;
B.乙炔与HCl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只有键断裂,B符合题意;
C.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谁,σ键、π键均有断裂,C不符合题意;
D.苯在足量的氧气下燃烧,σ键、π键均有断裂,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 熔点:B. 在水中的溶解度:戊醇>乙醇
C. 硬度:金刚石<碳化硅D. 酸性强弱:三氟乙酸>三氯乙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点越高,熔点:,A错误;
B.戊醇的结构简式为C5H11OH,乙醇为C2H5OH,从结构上可知,戊醇烃基较大,烃基为憎水基团,因此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乙醇, B错误;
C.金刚石、碳化硅均为共价键晶体,r(C)<r(Si),因此键长:C-C<C-Si,键能:C-C>C-Si,硬度增强,硬度:金刚石>碳化硅,C错误;
D.-CF3、-CCl3为吸电子集团,吸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变强,更容易电离出氢离子,酸性增强, F的电负性强于Cl,-CF3的极性大于-CCl3的极性,三氟乙酸的酸性强于三氯乙酸,D正确;
故选D。
7. 甲醛是家庭装修常见的污染物,一种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反应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 HCHO分子中键和键的数目之比为2∶1
C. 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
D. 不能溶解在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O含有H-O极性键,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A错误;
B.HCHO分子中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则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3∶1,B错误;
C.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则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C正确;
D.甲醛易溶于水,D错误;
故选C。
8. 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滴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再加入适量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析出深蓝色的晶体.与上述实验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
B. 析出的深蓝色晶体是
C. 中含有共价键
D. 中,提供空轨道,的原子给出孤电子对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故A错误;
B.析出的深蓝色晶体是,加入是为了降低溶解度便于其结晶析出,故B错误;
C.中含有4ml,1ml中含2mlH-O键;同时与Cu之间存在配位键,则1ml该离子中含共价键,故C错误;
D.与形成配位键,其中提供空轨道,中N原子存在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是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故D正确;
故选:D。
9.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或操作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碘水和乙醇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碘水和乙醇,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用蒸馏法分离甲苯和乙醇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光照CH4和Cl2的混合气,可观察到黄绿色变浅,试管中液面上升并有白雾,试管内壁有油状液体,水槽中有白色晶体析出,从而说明甲烷与Cl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C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酸性高锰酸钾会将乙烯氧化成CO2,引入新杂质,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选C。
10. 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能与金属Na反应放出
B. 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只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C. 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两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D. 综合图示信息可得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过红外光谱图看出,有机物结构中含C-H、O-H、C-O三种化学键,则有机物中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A正确;
B.通过红外光谱图看出,有C-H、O-H、C-O三种化学键,但不能确定其只有该三种化学键,B错误
C.从核磁共振氢谱可看出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C错误;
D.从红外光谱图看该物质中存在O-H键,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D错误;
答案选A。
11.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有关它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B. 与足量氢气反应能消耗氢气3ml
C. 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D. 最多有7个碳原子一条直线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式为,A错误;
B.分子中有苯环,有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消耗氢气6ml,B错误;
C.分子中有苯环,易发生取代反应,有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易发生氧化和加聚反应,C正确;
D.碳碳三键与苯环连接,苯环与碳碳双键连接,所以最多有6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D错误;
故选C
12. 已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况下,中所含键的数目为
B. 1ml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
C. 28g乙烯和环己烷()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数为
D. 晶体中含有键数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标况下,不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1ml,A错误;
B.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B错误;
C.乙烯和环己烷()的最简式均为CH2,28g混合物可视为28g CH2,即2ml,含碳原子数为,C正确;
D.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形成4个,的物质的量为,含有键数为,D错误;
故选C。
13.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W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基态X原子的2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基态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运动状态只有1种,元素Z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Y>X>W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C. 简单离子的半径X>Y>Z
D. Z的所有氯化物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W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W为N元素;基态X原子的2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X为O元素;基态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运动状态只有1种,Y为Na元素;元素Z与W同主族,Z为P元素。
【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ⅡA、ⅤA族大于相邻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W>X>Y,A项错误;
B.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B项正确;
C.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简单离子的半径:Z>X>Y,C项错误;
D.Z的氯化物PCl3中P、Cl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但PCl5中P原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D项错误;
答案选B。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互为同系物
B. 2—丁烯()分子存在顺反异构
C. 联苯()属于芳香烃,其一溴代物有3种
D. 环戊烯()与螺[2,2]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属于酚类,属于醇类,两者不能互为同系物,A错误;
B.具有顺反异构体的有机物中碳碳双键上同一碳原子应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故2-丁烯分子存在顺反异构,B正确;
C.联苯中含有苯环,且仅有碳、氢两种元素构成,属于芳香烃,联苯为对称结构,一溴代物有三种,C正确;
D.环戊烯和螺[2,2]戊烷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故选A 。
15. 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知,苯中溶液变为紫红色,甲苯中溶液变为无色,说明苯环使甲基变活泼,易于使甲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A错误;
B.溴单质能和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溴的溶液褪色,说明石油裂解产生不饱和气态烃,B正确;
C.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故乙醇分子中的氢不如水分子中的氢活泼,C错误;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食盐浓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食盐使蛋白质盐析,加水可再溶解,D错误;
故选B。
16.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研究“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三位科学家。已知“点击化学”中的一个经典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 上述反应物和产物均属于不饱和烃
C. 化合物Y能使溴的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D. 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有两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氮三元环开环和碳碳三键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上述反应物和产物含有N原子,不均属于烃,故B错误;
C.化合物Y能使溴的溶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理不相同,故C错误;
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反应物X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只有一种,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题,共56分)
17. 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对生产生活意义深远。
.已知A-F六种有机化合物,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A. B. C. D. E.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A物质:___________,B物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按官能团分类,D所属的类别是___________。
(3)1mlE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___________L氢气(标况下)。
(4)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其又被称为抗坏血酸,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被等氧化剂氧化为脱氢维生素C.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维生素C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是___________(填名称)。
(6)脱氢维生素C中,键角①___________键角②(填“>”、“=”或“<”)。
(7)向碘和淀粉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8)标出维生素C中所有的手性碳原子(用*标注)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2—二甲基丁烷 ②.
(2)酚 (3)11.2
(4)
(5)羟基、酯基 (6)<
(7)溶液蓝色褪去 (8)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烷烃A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4个碳原子,侧链为2个甲基,名称为2,2—二甲基丁烷;由结构简式可知,B分子为含有碳碳双键的烯烃,分子式为;
【小问2详解】
D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官能团为酚羟基,属于酚类;
【小问3详解】
1mlE中有1ml羟基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0.5ml氢气,即11.2L氢气(标况下)。
【小问4详解】
C为乙炔,实验室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根据维生素C结构,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羟基、酯基
【小问6详解】
脱氢维生素C中键角①中心原子O是sp3杂化,键角接近109°28´,键角②中心原子C是sp2杂化,键角接近120°所以键角①<键角②;
【小问7详解】
碘和淀粉溶液显蓝色,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碘单质具有氧化性,能碘单质还原,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浅,最后将溶液蓝色褪去;
【小问8详解】
维生素C中所有的手性碳原子
18.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从黄花蒿中提取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某实验小组对青蒿素的提取和组成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温度达60℃以上易分解。
②乙醇的沸点为78℃,乙醚的沸点为34.5℃。
③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
.提取青蒿素
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
(2)操作中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操作的分离提纯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
(4)提取过程温度不能超过60℃,否则青蒿素会失去药效,推测___________(填官能团结构式)被破坏。
.燃烧法测定分子组成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青蒿素的分子组成。这种方法是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5)①A装置中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②装置D中所盛固体可以是___________(用对应符号填空)。
a.无水 b.浓硫酸 c.胆矾 d.碱石灰
③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将28.2g青蒿素样品放在电炉中,缓缓通入氧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D和E实验前后的质量。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通过质谱仪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结合以下数据计算,得出青蒿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漏斗 (2)青蒿素的热稳定性较差,且乙醚沸点只有34.5℃
(3)重结晶 (4)
(5) ①. ②. 极性 ③. a ④. 防止空气中的和进入装置
(6)
【解析】
【分析】.提取青蒿素:
根据乙醚浸取法的流程可知,对黄花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黄花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用乙醚对青蒿素进行浸取后,过滤,可得滤液和滤渣,提取液经过蒸馏后可得青蒿素的粗品,对粗品加95%的乙醇,重结晶、过滤可得精品。
.燃烧法测定分子组成:
电炉加热时用纯O2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A装置是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其中二氧化锰是作催化剂的。B装置用于干燥氧气。C装置中在电炉加热及氧化铜的作用下将有机物充分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D装置用于充分吸收水蒸气,通过该装置的增重测量生成物水的质量。E装置用于充分吸收产物二氧化碳,通过该装置增重测量二氧化碳的质量。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操作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小问2详解】
操作中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原因是:青蒿素的热稳定性较差,且乙醚沸点只有34.5℃。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操作的分离提纯方法名称是重结晶。
【小问4详解】
青蒿素中含有酯基、醚键和过氧键,酯基和醚键热稳定较好,提取过程温度不能超过60℃,否则青蒿素会失去药效,推测被破坏。
【小问5详解】
①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分子正负电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
②D装置用于充分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应该用CaCl2来干燥,故选a;
③F中的碱石灰和外界空气接触,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装置中引起实验误差。
【小问6详解】
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28.2g 样品,经充分反应后,D管质量增加19.8g是水的质量,求出n(H2O)= =1.1ml,进一步求出n(H)=2.2ml,E管质量增加66g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n(C)=n(CO2)= =1.5ml,根据质量守恒求出m(O)=28.2g-2.2g-1.512g=8g,则n(O)= 0.5ml,最后求出n(C):n(H):n(O)=15:22:5,所以该样品的实验式(最简式)为,通过质谱仪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19. 铁和硒()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在医药、催化、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种抗癌新药,其结构式(图一)和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关系(图二)如图所示。
(1)基态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单质硒的熔点为221℃,其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
(2)乙烷硒啉分子中核磁共振氢普中有___________组峰。
(3)根据元素周期律:
①S、As和Se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
②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黄铁矿是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其中铁元素显价,晶体的晶胞形状为立方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4)制取硫酸过程中会产生,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5)晶胞中与每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有___________个。
(6)晶体的晶胞边长为anm,的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①. ②. 分子晶体
(2)5 (3) ①. ②. ③. 三者均为分子晶体,但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使熔沸点较高
(4)平面三角形 (5)6
(6)
【解析】
【小问1详解】
硒元素为34号元素,基态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单质硒的熔点为221℃,熔点较低,所以为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小问2详解】
由结构图可知其分子左右对称,乙烷硒啉中含有5个不同位置的H,,因此该物质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
【小问3详解】
①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S、As和Se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②三者均为分子晶体,但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使熔沸点较高,故中沸点最高的是:;
【小问4详解】
SO3中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没有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
【小问5详解】
距顶点的S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e2+位于S2-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棱心,共6个,故答案为: 6;
【小问6详解】
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4,Fe2+位于棱心和体心,个数为=4,晶胞质量为,晶胞体积为(a10-7)3cm3;FeS2晶体的密度。
20. 苯乙烯(A)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以苯乙烯为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化工产品,如图所示。
已知:(R表示烃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乙烯中碳原子均采用___________杂化,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B→C的反应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A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A、B、C中均有两种官能团
c.F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面 d.A和E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已知:苯环侧链上的烷烃烃基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化成羧基,但若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C—H,则一般不能氧化成羧基。
G是F的同系物,分子式为,则G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体)
(6)X为2-甲基丙烯,以它为原料合成2-甲基-2-羟基丙醛可利用题干信息设计如下一条合成路线。
则框图中Z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加成反应
(2)
(3) (4)cd
(5)3 (6)
【解析】
【分析】A与氢气加成生成F,A与溴单质加成生成B,C与氢气在催化剂下加成,生成D,D为。
【小问1详解】
苯乙烯中碳原子均采用杂化,根据分析可知A与溴单质加成生成B,A→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反应。
【小问2详解】
B生成C,是与液溴和溴化铁作催化剂下发生取代反应,B→C的反应所需的试剂是;
【小问3详解】
A为,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故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a.B为,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A中的官能团只有碳碳双键一种,B、C中的官能团只有溴原子一种,故b错误;
c.单键可以旋转,F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面,故c正确;
d.A中有碳碳双键,E中有羟基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小问5详解】
G是F的同系物,分子式为,则G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的结构有、、,共三种。
【小问6详解】
2-甲基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醇,故Z的结构简式为;A
B
分离碘水和乙醇
分离甲苯和乙醇
C
D
探究甲烷和的反应
除去乙烷中乙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苯和甲苯中分别滴加少量酸性溶液,充分振荡,观察颜色
甲基使苯环变活泼
B
将石油裂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溶液,溶液褪色
石油裂解产生不饱和气态烃
C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中H的活性相同
D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食盐浓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
食盐使蛋白质变性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D
42.6
62.4
E
100.2
166.2
广东省深圳市7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7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7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深圳市7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盐城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