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大自然的语言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加冠”指男子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三十岁、六十岁。
B.古诗词中常常可以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竺可桢,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本文选自《科学大众》,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D.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B.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随着歼20、歼10C等新型战机在电影《长空之王》中震撼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主力武器的姿态。
3.下列对课文第7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
C.作比较举例子引用
D.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4.下列对课文第6—10段的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主要说明春夏的物候,又介绍了秋冬的现象,使用了时间的先后顺序。
B.说明的四个因素对物候的影响程度大小不一,使用了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C.先说明华北地区的物候,又介绍了华南丘陵的现象,使用了由北到南的空间顺序。
D.先说明了国内的物候现象,最后又介绍了国外的现象,使用了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
5.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去年暑假,我们从巴中去了西双版纳;今年暑假,我们又将周而复始地从巴中出发去海南三亚。
C.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D.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地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次第起源榆叶梅割麦插荷
B.采集侯鸟竺可桢花香鸟语
C.抽青农事逆温层冰雪融化
D.苏省悬殊生态学草木荣枯
7.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物候(hóu)翩然(pián)炎热(yán)孕育(yùn)
B.匿迹(nì)衰草(shuāi)载途(zài)区域(yù)
C.传语(chuán)农谚(yán)刺槐(guǐ)适宜(yí)
D.纬度(wěi)连翘(qià)丘陵(léng)侵害(qīn)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②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③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④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⑤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
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⑤②④D.③②④⑤①
二、综合性学习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下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分享,课前需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在夏至这一天的正午时分,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的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天文专家表示,中国的北回归线标志点都设有“窥阳孔”,公众可以验证夏至中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是否“立竿无影”。而其他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人们,也可于夏至日前后几天的中午在太阳下立根竿子,观测“立竿见影”变成“立杆无影”这一奇景的过程。
材料二
9.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10.任务二:请结合材料二的图画内容,向同学们介绍“谷雨”这一节气。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
二十四节气:大地的律动
赵君鹏
①草木枯荣,候鸟来去,中国古人细心观察这些随季节而变的物候现象,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一次次轮回,指导人们顺应大地的律动,从事狩猎和耕种。
②二十四节气是何时形成的呢?起初,古人根据黄昏时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判断四季:“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西周时期,周公为制定历法、方便生产,先测定洛邑为“天下之中”,然后在此地用主表观测日影的长度,发现影子的长短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日影最短的一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开始,其被命名为夏至;日影最长的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开始,其被命名为冬至;春季的某一天和秋季的某一天日影长度相等,从昼夜时长来说,这两天的白昼和黑夜相等,从季节上讲这两天分别居于春天和秋天的中间,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春分和秋分。春秋时期,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节气达到八个。战国时期,其他节气也基本形成。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被定名。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写入历法。从此以后,历代所用的历法中都有二十四节气,这对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每个节气的日期却和阳历基本对应呢?这需要先了解阳历、阴历和农历的区别。阳历就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阴历以月亮圆缺的十二个周期为一年。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农历,一方面考虑月相的变化,将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定为一个月;另一方面,又参照回归年,设置“十九年七闰月”,使得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等。这就使得农历兼顾了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周期,属于阴阳合历。
④据《隋书·天文志》记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天文学家将黄道圆周划成360度,以春分为零度起点,太阳(实际上是地球)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这样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确定,属于阴阳合历中的阳历部分。元代郭守敬主持大规模天文测量,并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观测日形,使二十四节气变得空前精准。
⑤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从气候的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更多反映的是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某些地区的人们会结合当地的实情变通使用。为方便记忆,有人将二十四节气编成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⑥既然栖息在这片大地上,自然要顺其脉搏而动。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人们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还以诗情画意表达了东方的自然观和生命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世界对这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认同。在现代人看来,二十四节气提醒着我们,人与自然密不可分,遵循自然的规律,就是遵循生命的规律。
(有删改)
11.以上选文围绕“二十四节气”,具体说明了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起源、___________等;其中第②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顺序,详细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
13.选文第⑥段中的加粗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14.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侯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5.阅读第①段,分析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16.“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为什么不能删去?
17.第①~③段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8.结合第③④段的内容,指出这两段中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倡议”。C项,缺少谓语,可删除“为”或在句末加上“而奋斗”。D项,缺少主语,可将“随着”或“让”去掉。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阅读第7段,由“二十天”“十天”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可知,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选D。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说明顺序。通读课文第6-10段可知,第6段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由第7至第10段的首句及内容可知,这几段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了影响物候的四个决定因素,即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故A、C、D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5.答案:B
解析: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6.答案:C
解析:A.“荷”应改为“禾”。B.“侯”应改为“候”。D.“省”应改为“醒”。
7.答案:B
解析:A.“候”应读hòu,“翩”应读piān。C.“谚”应读yàn,“槐”应读huái。D.“连翘”的“翘”应读qiá,“陵”应读líng。
8.答案:B
解析:通读文段可知,这段话是围绕气候变化的争论展开的,所以①句是中心句,为首句,③句中“归咎于全球变暖”表明观点,②④⑤三句是联系紧密的几句话,④句中“这些人”指代②句中的“不少科学家”,⑤句是对科学家看法的解释,所以在②④两句后。故正确排序为①③②④⑤。
9.答案:夏至日正午北回归线地区会现“立竿无影”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炼与概括。材料一共三句话,第一句介绍了主要事件,第二句进一步解释事件的成因以及验证方法,最后一句对主要事件延展叙述。根据题干要求,适当删减多余的字词,故概括为:夏至日正午北回归线地区会现“立竿无影”现象。
10.答案:谷雨,即“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正是农忙时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降水明显增加,谷类作物经过雨水滋润,茁壮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先找出图片中的要素,包括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从材料二的图片上看,文字信息包括“谷雨”“雨生百谷”,解释为:谷雨就是“雨生百谷”的意思。图画信息包括:农民弯腰在农忙,提示谷雨也正是农忙时节;大量的云提示降雨量增加;茁壮成长的谷物提示谷物得到雨水的滋润茁壮成长。再用全局意识整合信息作答即可。
11.答案:形成;意义;时间;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和判断说明顺序的能力。由第②段“二十四节气是何时形成的呢”可知,说明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时间;由第⑥段“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人们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还以诗情画意表达了东方的自然观和生命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可知,说明了二十四节气的意义。由第②段“起初,古人根据黄昏时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判断四季……西周时期,周公为制定历法、方便生产……春秋时期,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节气达到八个。战国时期,其他节气也基本形成。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被定名。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写入历法”可知,主要运用时间顺序,详细说明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
12.答案:【示例一】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阳历、阴历和农历的特点及三者的区别,便于读者理解。
【示例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突出地说明了阳历、阴历和农历的特点及三者的区别,便于读者理解。
解析:
13.答案:不能删去。“之一”的意思是其中一个,在句中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只一个,还有很多,删去“之一”后,句意改变,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首先表明态度,不能删去。“之一”的意思是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人们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还以诗情画意表达了东方的自然观和生命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句中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只一个,还有其他的,如果删去“之一”,就变成“二十四节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4.答案: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世界对中国这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认同。
解析:
15.答案:“沉睡”和“苏醒”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朵依次开放的热闹场面,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氛。“翩然”写出了燕子的活泼伶俐,使春天充满活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来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概括。从句子内容来看,加粗词语“沉睡”“苏醒”是说春回大地的情状,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次第”表明花儿是依次开放的,“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这两个词语分别写出了春花和燕子这两位春的使者带来生机勃发的春天的景象。
16.答案:“许多”指很多,但不是全部,表示对数量和范围的限制。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先解释“许多”在句中的意思:指很多,但不是全部。“许多”说明有很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但可能还有一部分没有包含物候知识,如果删去了“许多”,这一层意思就表达不出来了,“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去“许多”。
17.答案:采用了逻辑顺序。好处:从人们熟悉的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入手,由表及里,引出对物候和物候学的说明,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说明更清楚明白。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顺序的能力。作答本题,关键是要把握第①~③段的主要内容。第①段概括说明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第②段以具体的自然现象为例,将自然界的变化与农事相联系,说明这些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③段从古代说到近代,从起源说到发展,自然地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由此判断,第①~③段采用了逻辑顺序。文章先从人们熟悉的四季现象入手,引出物候及物候学,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说明更清楚明白。
18.答案:(1)说明方法:举例子。作用:举桃花开、燕子来两个例子,分别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和动物的养育往来这两种自然现象,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说明方法:作比较。作用: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突出了物候观测仪器把活生生的生物当作物候观测手段的特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1)题,“如”字表明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可以使说明更具体、准确,然后围绕句子具体内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即可。(2)题,“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这是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比较,其作用是突出物候观测使用的“仪器”的特性。据此作答即可。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0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大自然的语言练习</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优秀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0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大自然的语言优秀同步测试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选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改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