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四(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四(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四原卷版docx、2024年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四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试题卷上。
2.请学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的密封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Ni-59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厨房里烧鸡蛋汤的操作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打破蛋壳B. 加水搅拌C. 点燃煤气D. 盛汤入碗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打破蛋壳,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加水搅拌,只是将蛋液和水混合,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点燃煤气,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盛汤入碗,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 我省境内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每一位湖北人都应该爱护我们宝贵的水资源,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推广使用新能源观船光B.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 禁止过度捕捞鱼类D. 向河中倾倒垃圾
【答案】D
【解析】
【详解】A、推广使用新能源观船光,新能源观光船能减少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法正确;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即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又能保护环境,做法正确;
C、禁止过度鱼类捕捞有利于水体形成良性的循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做法正确;
D、向河中倾倒垃圾会直接对水体造成污染,做法错误;
故选:D。
3. 下列劳动所对应的化学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符合题意;
B、给自行车胎充气,分子数目增多,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故保持铁制品干燥,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测定粗盐纯度,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 称量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结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用天平称量固体物品,应把固体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不符合题意;
B、溶解固体不能使用量筒,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不符合题意;
C、过滤操作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止待滤液倾倒洒落到漏斗外,不符合题意;
D、蒸发结晶时要用蒸发皿,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符合题意。
故选D。
5. 请你帮助同学们检查化学笔记,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A. 两个钠离子:B. 氯化钡:
C.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D.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方标注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两个钠离子表示为: 2Na+,故A正确;
B、氯化钡是由显+2价的钡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BaCl2,故B错误;
C、硝酸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中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显+5价,故C错误;
D、镁是12号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镁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层有2个电子,故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D错误。
故选A。
6. 《茶经》中用“细、馨、苦”形容茶汤的色、香、味,其主要是由茶黄素()等物质所致。下列关于茶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类别上看:茶黄素属于氧化物
B. 从宏观上看:茶黄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从微观上看:茶黄素是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
D. 从质量上看:茶黄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茶黄素()属于化合物,说法错误;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茶黄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茶黄素分子是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D、茶黄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说法错误;
故选:B。
7. 证据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下列对现象的推理正确的是
A.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该物质一定硫
B. 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 某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变红,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D. 某金属浸入稀硫酸中出现气泡,说明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该物质可能是硫,也可能是氢气,故A不符合题意;
B、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显碱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某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变红,该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也可能是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某金属浸入稀硫酸中出现气泡,说明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 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或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烧碱:,具有吸水性B. 苏打:,可用作食品调味剂
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D. 干冰:,干净的冰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化学式为NaOH,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符合题意;
B、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为NaCl,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作食品调味品,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干冰不是干净的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下列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①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量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小
B. 实验②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
C. 实验③在b管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D. 实验④结束后如果先移开酒精灯,后移开导气管,会导致石灰水倒吸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消耗掉,会导致测量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小,故A正确;
B. 实验②浓氨水易挥发,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酚酞溶液中,氨水溶液显碱性,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该实验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故B正确;
C.实验③电解水时,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则b管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故C错误;
D.实验④结束后如果先移开酒精灯,则试管内气体温度下降收缩,在大气压作用下澄清石灰水沿着导管倒吸入热试管,导致试管炸裂,故D正确;
故选:C。
10. 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相互反应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CO和NO质量比为B. 该反应涉及的四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
C. 经催化处理汽车尾气中CO和NO含量较低D. 该反应前后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已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相互反应生成CO2和N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方程式,参加反应的CO和NO质量比为28∶(2×30)=7∶15,A错误;
B、反应后生成了氮气,氮气不含氧元素,B错误;
C、根据题目信息,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C正确;
D、该反应为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反应前后氧元素均为-2价,没有改变,D错误。
故选:C。
11. 时,向两个盛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甲、乙物质,温度不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烧杯①的底部有未溶解的物质
B. 烧杯②中溶液为饱和溶液
C.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D. 将烧杯①、②升温至,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0g甲,该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60g甲,只能溶解40g,故烧杯①的底部有未溶解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4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0g乙,该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60g乙,只能溶解40g,则烧杯②中溶液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40℃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则4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
D、将烧杯①、②升温至 50°C,5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乙的溶解度小于60g,则烧杯①中60g甲能完全溶解,烧杯②中溶质部分溶解,烧杯①、②中溶质质量:①>②,溶剂质量相等,则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D。
12. 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一定量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氢气质量不断增大,至铝片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铝元素反应后进入到溶液中,但由于又产生了氢气,其质量增大仍然较快,至铝片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继续加入盐酸,溶液增加的质量只是盐酸溶液的质量,变化会比开始时变化更缓和一点;图示错误;故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铝片不断反应,质量在不断减少,完全反应后铝片质量为零;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铝元素的质量是一定的,不管是否发生反应,其质量始终等于开始加进去的铝片的质量,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最终得不到二氧化碳,A错误;
B、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得不到氯化铁溶液,B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可通过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鉴别,C正确;
D、铁和碳都能与氧气反应,前者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后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最终得不到铁,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
14. 春节期间,武汉旅游“热辣滚烫”。地铁二号线贯穿市内大多数著名景点,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出行。
(1)地铁二号线的车厢内外层材料是铝合金,体现了铝合金的性质:______(写一条)。
(2)制造车厢时常用乙炔()进行焊接,电石()与水反应能制得乙炔,同时生成了一种碱,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乘地铁出行不能携带硫酸、盐酸、硝酸等具有______性物品。
(4)同传统燃油车相比较,乘坐地铁出行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
【答案】(1)密度小、强度大等
(2)
(3)腐蚀 (4)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等(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车体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铝合金等材料制造,使整车质量减小,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故车厢内外层材料是铝合金,体现了铝合金强度高、密度小等性质;
【小问2详解】
(CaC2)和水反应制得乙炔C2H2气体,同时生成一种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碱为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硫酸、盐酸、硝酸等强酸具有腐蚀性,乘地铁出行不能携带硫酸、盐酸、硝酸等具有腐蚀性物品;
【小问4详解】
同传统燃油车相比较,乘坐地铁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等(合理即可)。
15.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氢气被看作是最理想的能源,其制取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制氢过程均需要氢源与能源,如图所示。
近年来提出“灰氢”、“蓝氢”、“绿氢”等氢气分类概念,它们的命名来源于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产生方式的不同。其中灰氢指使用化石燃料重整法或煤气化等传统方法生产氢气,对环境影响较大。蓝氢在灰氢的基础上,利用碳捕捉、碳利用和储存技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捕捉和处理,使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氢指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来驱动水电解反应制氢,不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最小。
(1)图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______(写一个)。
(2)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
(3)制氢最理想的产生方式是______(填字母)。
A 灰氢B. 蓝氢C. 绿氢
(4)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电能##热能 (2)热值高##环保 (3)C
(4)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象,二次能源有热能和电能。
【小问2详解】
氢气被看作是最理想的能源,是因为氢气热值高,且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污染环境。故填:热值高或环保。
【小问3详解】
根据题目信息,近年来提出“灰氢”、“蓝氢”、“绿氢”等氢气分类概念,它们的命名来源于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产生方式的不同。“灰氢”对环境影响较大,“绿氢”对环境影响最小,“蓝氢”对环境的影响介于前二者之间,故选:C。
【小问4详解】
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水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16. 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工序是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下图为模拟该法制取的工艺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
(2)“燃烧窑”中鼓入空气要足量,原因是______。
(3)“制浆”反应中的现象是______。
(4)“反应池”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了水之外还有______。
(6)木头烧成的灰(含)在农业生产中还可以用作______。
【答案】(1)蒸发结晶
(2)为了使干燥的木头充分燃烧
(3)放出大量的热 (4)
(5)碳酸钙 (6)用作钾肥
【解析】
【小问1详解】
操作③得到氢氧化钾晶体,故该操作是蒸发结晶;
【小问2详解】
鼓入大量空气是为了使干燥的木头充分燃烧;
【小问3详解】
制浆过程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小问4详解】
“反应池”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水和碳酸钙,因为碳酸钙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
【小问6详解】
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故可在农业上用作钾肥。
17. “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试求:
(1)该原理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
(2)完全反应碳,得到镍(Ni)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置换反应
(2)解:设得到镍(Ni)的质量为x。
x=59t
答:得到镍(Ni)的质量为59t。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反应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小问2详解】
碳的质量为6t,据此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Ni的质量,详见答案。
18.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满一瓶后,再向瓶中注水排出瓶中气体,水应从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时,欲控制反应的速率,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或 ②. ①
(3)CF##FC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示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可采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两者都是固体加热型,故化学方程式为
、
用装置E收集氧气后,向瓶中注水排出气体,水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水从 ①端进入;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故选C,CO2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能溶于水,故收集装置为F。
故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CF。
19. 可用于冷冻剂、干燥剂、融雪剂、医药及冶金工业等。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欲对剩余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并制定回收的方案。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猜想二:和。
【查阅资料】溶液呈中性
【探究活动】取少量废液分成2份,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利用其中一份进行如下探究:
(1)甲组同学向废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______色,证明猜想二成立。
(2)乙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废液,测得数据如图2。
【数据分析】乙组同学对图2数据进行讨论分析,证明猜想二成立。
①a点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②b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c点对应溶液中全部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交流与反思】
(3)欲从剩余废液中回收纯净,建议最好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填字母)。
A. B. C.
【答案】(1)红 (2) ①. 产生气泡 ②. ③. NaCl、Na2CO3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结论猜想二成立,即废液中含有氯化钙和盐酸,废液显酸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小问2详解】
将 80mL 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废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盐酸反应完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①在a点时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②b点时盐酸已经被消耗完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
③c点时,盐酸和氯化钙都被反应完全,溶液内只剩下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故溶质的化学式为NaCl和Na2CO3;
【小问3详解】
A、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氢氧化钙引入新的杂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0. 化学社团开展“研究钢铁防护的方法”的实践性作业。
【查阅资料】
钢铁膜化处理是钢铁防护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在钢铁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保护膜。检验膜的抗腐蚀性能要做“滴铜实验”,即往钢铁表面滴加含硫酸铜的腐蚀剂,后钢铁表面才出现红色物质,表明抗腐蚀性能达标,且越迟出现红色物质的越好。
Ⅰ、验证膜的抗腐蚀性能
【实验1】将有膜化和未膜化的薄钢片分别进行滴铜实验,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
(1)出现红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其原因是______。
Ⅱ、探究不同pH的膜化剂对膜层外观的影响
已知:时,膜化剂不稳定。
【实验2】膜化剂浓度相同时,将薄钢片放入、不同pH的膜化剂中浸泡,观察钢片表面形成的膜层外观。结果如下:
(3)根据实验结果,膜层外观符合要求的pH的范围为______。
(4)反思上述活动,影响钢铁膜化处理效果的因素还有:______(写一条)。
【答案】(1)
(2)腐蚀剂将致密保护膜破坏需要一定的时间(合理即可) (3)2.5~3.0
(4)膜化剂浓度(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钢是铁合金,出现红色物质的反应为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说明加入的硫酸铜试剂与铁接触到需要较长时间,但最终接触到,则其原因可能是腐蚀剂将致密保护膜破坏需要一定的时间。
【小问3详解】
膜层外观致密、均匀时符合要求。从实验2结果可知,60℃膜层外观是致密、均匀的,所以温度范围可确定为60℃,从实验3结果可知,pH为2.5、3.0时膜层外观是致密、均匀的,所以pH范围可确定为2.5~3.0。
【小问4详解】
从实验过程中可知,形成膜层需要膜化剂,且都提到了在膜化剂中浸泡20min,所以还可以探究膜化剂浓度对钢铁膜化处理效果有何影响或在膜化剂中浸泡的时间对钢铁膜化处理效果有何影响等。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解释
A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降低温度可以灭火
B
给自行车胎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C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D
雨天骑过的自行车洗净擦干
保持铁制品干燥可防锈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B
制取氯化铁溶液
向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C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
D
除去铁粉中的炭粉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
pH
1.5
2.0
2.5
3.0
膜层外观
易脱落
粗糙
致密、均匀
致密、均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四,共6页。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荆楚名校联盟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共6页。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六,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