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在自制花椒油的部分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采摘花椒B.清水冲洗C.小火油炸D.装瓶密封
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混合物,组成空气的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B.食品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约占78%,约占21%
D.大自然有自净能力、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空气的成分仍能保持不变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过滤B.称量固体质量
C.读取液体体积D.取用少量液体
4.“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增加工业产值
B.将工厂烟囱加高防止污染空气
C.就地焚烧秸秆以获得草木灰,增加土壤肥效
D.实行塑料回收再生、循环利用
5.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A.B.C.D.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B.治疗贫血,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C.治疗胃酸过多,可服用含的药物
D.预防龋齿,可使用含氟牙膏
7.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葡萄、桑葚等植物果实中,它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6个分子和1个分子
B.1个白藜芦醇分子是由14个碳元素、12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
C.白藜芦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D.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8.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不反应,Y溶解并放出氢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对X、Y、Z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X>Y>ZB.Y>X>ZC.X>Z>YD.无法判断
9.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活泼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C.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1.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
(2)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防雾霾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性;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常用作保护气,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_______(选填“稳定”或“活泼”)。
(5)石油、煤都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2.2023年11月日本东京启动第三批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水中含有氚、锶、铯、碘等64种核放射性物质,海洋安全和人类健康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1)核废水中氚、锶、铯、碘指的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在核污染发生时,可适量服用碘片()。下图(甲)是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乙),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碘位于第_______周期。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种(填数字);
②氟和氯两种元素的原子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③写出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
(4)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面粉B.植物油C.硝酸钾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保持溶液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若中混有少量A可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B。将℃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A②B③C④无法确定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已知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上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_______。
(4)欲使用装置F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b”或“c”)端通入;验满方法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5.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1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甲同学观察到实验2无明显现象,他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_______并振荡,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化学反应。
(3)小亮同学由实验2联想到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溶于水)
Ⅰ、王敏同学从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取出少量,加入试管中,滴入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Ⅱ、为了验证和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晓霞同学设计了实验4图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Ⅲ、通过对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探究,同学们得出保存氢氧化钠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
四、计算题
16.为测定实验室某粗锌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向粗锌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样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温馨提示:)
(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g。
(2)该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采摘花椒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清水冲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小火油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装瓶密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组成空气的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故A正确;
B、食品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故B错误;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78%,约占21%,故C错误;
D、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不能保持洁净,空气的成分不能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缺少玻璃棒引流,而且漏斗下端尖嘴处没有靠近烧杯内壁,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少量液体,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图中所示操作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朝向手心,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大量开采矿产资源,会破坏环境,故A错误;
B.将高烟囱会对周边区域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
C.焚烧秸秆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故C错误;
D.实行塑料回收循环利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已知反应物中铜、氢、氮、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4、4、12,生成物硝酸铜和水中铜、氢、氮、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4、2、8,又知物质X的系数为2,故X的化学式为,故选D。
6.答案:B
解析:A、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缺少铁元素易贫血,治疗贫血应服用含有铁元素的药物,而不是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因此治疗胃酸过多,可服用含的药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缺氟易患龋齿,因此预防龋齿,可使用含氟牙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C
解析:A、由分子式可知,1个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和3个O原子,此选项错误;
B、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此选项错误;
C、白藜芦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12):(16×3)=14∶1∶4,此选项正确;
D、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不反应,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Y﹥H﹥X;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X﹥银﹥Z;故X、Y、Z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X﹥Z。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具有良好导电性,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B、活泼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碳酸氢盐,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C、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足量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能达到实验目的;
B.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炭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达到实验目的;
C.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硬水,加入肥皂水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因此将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划表面,铜片的表面会留下痕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1.答案:(1)肥皂水;煮沸
(2)吸附
(3)+1
(4)稳定
(5)不可再生;
解析:(1)硬水与肥皂水结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结合产生泡沫,所以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煮沸可以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煮沸;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防雾霾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吸附性;
(3)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NaClO中Na为+1价,氧为-2价,设氯的化合价为x,则(+1)+x+(-2)=0,x=+1,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4)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作食品包装袋的保护气;
(5)石油、煤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12.答案:(1)元素
(2)126.9;五
(3)2;最外层电子数;
(4)用洗米水浇花
解析:(1)这里的氚、锶、铯、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指元素;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依据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碘原子有5个电子层,周期数=电子层数,所以碘位于第五周期;
(3)①图中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有钠、镁2种;
②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氟和氯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
(4)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如用洗米水浇花、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13.答案:(1)C
(2)B
(3)升高温度;蒸发结晶;④
解析:(1)A、面粉不溶于水,故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不溶于水,故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溶于水,故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符合题意,故选:C;
(2)A、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说法不正确;
B、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说法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剂不一定是水,如汽油也可以做溶剂,说法不正确;
D、稀溶液是指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少,而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稀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说法不正确,故选:B;
(3)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在溶液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变化明显,B变化不明显,故B中混有少量A时,提纯B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没有指明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判断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故选:④。
14.答案:(1)集气瓶;;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过滤
(2)BC;
(3)AD
(4)b;将得火星的木条放在c端,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集满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是利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常温条件下就能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是可溶性物质和不可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
(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为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易溶于水,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题意可知,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氨气,应选用A为发生装置,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填:AD;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欲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端通入;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方法为:将得火星的木条放在c端,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集满。
15.答案:(1)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酚酞溶液;发生;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或;锥形瓶中的气球变大;密封保存
解析:(1)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实验1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因此该实验方案为: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3)Ⅰ、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氯化钙、氯化钡溶液不反应,而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或碳酸钡白色沉淀,因此王敏同学从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取出少量,加入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锥形瓶内的气球变大,此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Ⅲ、通过对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探究可知,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得出保存氢氧化钠固体的方法是密封保存。
16.答案:(1)0.4
(2)86.7%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00g+15g-114.6g=0.4g。
(2)解:设锌的质量为x,则
解得x=13g
则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6.7%。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B
除去炭粉中的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降低某自来水的硬度
向自来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
D
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相互刻画
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共6页。
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得使用计算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