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辐射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部分被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太阳辐射被大气、尘埃等散射后,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被称为(太阳)散射辐射。喀什位于新疆西南部,气候干旱。近年来,喀什地区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明显,其中春季散射辐射最强。下图示意2001—2019年喀什年直接辐射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导致2001—2019年喀什地区年直接辐射量变化的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太阳活动逐年减弱B. 地形平坦,光照被山体阻挡小
C. 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明显提高D. 气候变化,年降水量有所减少
2. 喀什地区春季散射辐射最强的原因可能是( )
A. 多大风、沙尘天气B. 气温回升,冰雪融化
C. 日照长,太阳高度大D. 海拔高,大气较稀薄
3. 下列现象与散射辐射有关的是( )
A. 海边气候温和B. 天空呈蔚蓝色
C. 阴雨天温差小D. 山顶气温较低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活动大约是以11年为一个周期,2001—2019年太阳活动不会逐年减弱,A错误;光照被山体阻挡不会随时间尺度出现年际变化,B错误;城镇化率对年直接辐射量影响较小,C错误;随着气候变化,该地年降水量减少,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年直接辐射量增加,D正确。所以选D。
【2题详解】
喀什地区春季植被覆盖率较低,多大风、沙尘天气,空气中尘埃较多,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较强,散射辐射最强,A正确;冰雪融化对于散射影响较小,B错误;春季的日照时间不如夏季长、太阳高度角不如夏季大,C错误;海拔高大气稀薄不会导致散射辐射出现季节差异,D错误。所以选A。
【3题详解】
海边气候温和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A错误;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对太阳辐射散射导致的,B正确;阴雨天温差小,是因为大气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导致的,C错误;山顶气温较低,是由于大气受热过程导致的,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我国北方传统民居,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人们发现,几乎每一个地坑院中间都栽种了一棵大树,冒出地坑院,给人一种“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的感觉。下图为某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地坑院内栽种的树最可能是( )
A. 热带树种B. 常绿树种C. 落叶树种D. 针叶树种
5. 地坑院中栽种一棵大树的主要目的有( )
①冬季遮风挡雨②夏季遮阳纳凉③秋季开花,美化院落④警示路人,防止跌落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6. 图中地坑院顶部屋檐略高于地面,主要是为了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 )
A. 地表径流B. 降水C. 下渗D. 地下径流
【答案】4. C 5. D 6. A
【解析】
【4题详解】
地坑院是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北方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院内栽种的树最可能是落叶树种,C正确;热带树种主要在我国云南、海南一带,A错误;常绿树种为南方常见植被,B错误;针叶树种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或者海拔较高的山区,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院内栽种的树最可能是落叶树种,冬季落叶,不能遮风挡雨,①错误;夏季枝叶茂盛,能够遮阳纳凉,②正确;秋季开花,美化院落,不是主要目的,③错误;地坑院的正中面栽种一棵大树,树冠露出可防外人跌入,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地坑院顶部屋檐略高于地面,主要是为了阻挡地表径流,防止地表径流直接流入院内,A正确;对降水、下渗、地下径流几乎没有影响,BCD错。故选A。
【点睛】“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相不断转变的过程)。
下图为某日某时某平原地区500hPa高空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图中甲、乙、丙均表示地面上的三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甲、乙、丙三地近地面气压值大小关系为( )
A. 甲=乙=丙B. 甲<乙<丙C. 丙>甲>乙D. 甲>乙>丙
8.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气温较丙地高B. 甲地有下沉气流
C. 乙地此时吹偏南风D. 丙地为阴雨天气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的500hPa高空等压面的高度分布为6200-6300m,乙的500hPa高空等压面的高度分布为5900-6000m,丙的500hPa高空等压面的高度分布为5600-5700m,说明高空中同一高度气压,甲>乙>丙,结合所学知识,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所以近地面气压甲<乙<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图中甲、乙、丙均表示地面上的三地,甲气压最低,气温最高,甲地气温较丙地高,A正确;甲近地面温度较高,为上升气流,B错误;无法判断该图位于哪个半球,无法判断风向,C错误;丙地气压较高,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D错误,故选A。
【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而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于是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石油储量非常丰富,素有“石油王国”之称,经济发展较快。截至2022年,沙特阿拉伯人口总数为322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340万人(约占41.6%)。下图为沙特阿拉伯地理事物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沙特阿拉伯地广人稀,限制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资源“短板”是( )
A. 石油资源B. 土地资源C. 水资源D. 光热资源
10. 沙特阿拉伯外来人口众多,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A. 资源B. 教育C. 环境D. 经济
11. 沙特阿拉伯有大量人口迁入,对该国的影响是( )
①人地矛盾加剧②文化趋向多元③人口容量上升④经济发展受阻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9. C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沙特阿拉伯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旱,水源成为限制沙特阿拉伯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C正确;沙漠地区,光热资源充足,荒地多,土地资源丰富,该地石油资源丰富,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依据材料分析可知,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对外来人员的拉力作用强,所以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D正确;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但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匮乏,环境恶劣,教育优势不明显,这些因素对人口的拉力作用弱,A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沙特阿拉伯迁入大量人口对当地的影响有:沙特阿拉伯地区沙漠广布,耕地资源较少,而过多的人口迁入,会加重土地的负担,从而加剧当地人地矛盾,①正确;人口的迁入带来了文化的融合,使文化趋向多元化发展,②正确;人口容量主要由当地的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人口迁入对其有积极影响,也有消积影响,但整体上影响不大,③错误;人口迁入带来了大量人才与劳力,会提升当地经济活力,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④错误。综上所示,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城镇化同步型、城镇化超前型、城镇化滞后型三种。2023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66.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7万美元。下图示意2014年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2014年巴西城镇化发展模式属于( )
A. 城镇化同步型B. 城镇化超前型
C. 城镇化滞后型D. 无法判断
13. 2014—2023年,我国( )
A. 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B. 城镇化滞后型有所缓和
C. 城镇化超前型日趋明显D. 城镇化与经济稳步提升
14. 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城镇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 )
①居民收入差距巨大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城市治安水平较低④劳动力严重不足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12. B 13. D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当城镇人口占比小于30%,为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比在30%—70%,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当城镇人口占比超过70%处于城镇化后期阶段,此时城镇化水平较高。读图可知,巴西城镇人口比例达到85%左右,处于城市化后期阶段,而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0000美元,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城市化水平,属于城镇化超前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超前城镇化: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滞后城市化: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读图可知,201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约为55%,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9000美元,而由材料可知,2023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达66.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7万美元,基本保持稳定提升,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均为人口大国,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老龄化不严重,②错误,劳动力丰富,④错误。由图可知:印度、巴基斯坦城镇人口占比37%,为城镇化起步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属于滞后城镇化。城镇化水平低,交通、城市配套、城市服务等功能缺乏,城市治安水平较低,③正确;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但滞后城镇化表现出来的是大部分人口还留在农村,经济收入少,财富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居民收入差距大,①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虚假城市化”使得大量的人口进入到城市,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从而在城市里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在城市里生活极其艰难。大量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会集中到某些区域,从而形成规模巨大的“贫民窟”;还会导致城市人口膨胀,城市内贫富分化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负荷达极限,出现就业、住房、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
2024年3月26日,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在贵港市港北区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入使用,它是港北区探索粮食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迈进的生动实践。下图示意贵港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贵港市港北区实现粮食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迈进的关键因素是( )
A. 政策B. 市场C. 科技D. 劳动力
16. 贵港市港北区水稻无人农场推行智能化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自然灾害②降低人力成本③扩大种植规模④提高种植质量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粮食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迈进,故关键是科技水平的进步,C正确;而市场、政策、劳动力因素在机械化阶段同样重要,但不是实现粮食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迈进的关键因素,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该区实现水稻无人农场智能化,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种植效率,精准控制水肥等,提高水稻种植质量,②④正确;自然灾害是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水稻无人农场智能化并不能减少其发生,①错误;只是在原来农场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迈进,并没有扩大生产规模,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内陆地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省地貌东西部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高差悬殊。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分别为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和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下左图、下右图分别为四川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密度分布图和四川省地形图。
(1)简述四川盆地在古代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原因。
(2)据图归纳四川省人口分布特点,并指出影响其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3)仅从材料信息,比较成都市与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量较为丰富,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水源充足等。
(2)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川西高原山地人口稀少)。四川盆地地形平坦,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或川西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资源贫乏,气候寒冷,经济落后)。
(3)差异:成都人口环境承载力较雅安高。判断理由:成都人口密度远高于雅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四川盆地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发展区位因素、人口分布、环境承载力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量较为丰富,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沉积作用强,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水源充足等,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古代被称为“天府之国”。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四川省人口分布不均,川西高原人口较少,四川盆地人口较多;因东部为盆地,地形平坦,沉积作用强,土壤较肥沃,耕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经济发达,西部为高原山地,地形崎岖,土壤较贫瘠,耕地资源贫乏,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条件相对较差,故影响四川省人口分布主要自然因素地形和气候。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都市比雅安市人口环境承载力大,因成都是四川的省会,经济水平高于雅安,成都人口密度远高于雅安,故环 境承载力大。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如地形和气候状况、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发展水平等,会影响其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情况下,城镇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中期阶段城镇化率为30%~70%;后期阶段城镇化率在70%以上。下表示意部分国家城镇化进程。
(1)根据表格,说明表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共同特征。
(2)日本、韩国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率增速快,指出其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
(3)英国城镇化后期阶段城镇化率增速十分缓慢,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试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答案】(1)表中国家目前均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后期阶段;城镇化进程后期阶段城镇化率增速均较前期慢。
(2)劳动力过剩、失业率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规划不合理等。
(3)改善城市中心区生活环境;重新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分布;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减轻“大城市病”。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国家的城镇化为背景,涉及城镇化的特点、城镇化问题解决措施等相关问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表格的信息可知,表中的国家城镇水平城镇化都在75%以上,城镇化水平较高,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城镇化的前期速度较快,后期速度较慢。
【小问2详解】
日本和韩国中期城镇化增速过快,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迁移较快,给城市带来主要问题有:劳动力过剩;失业率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城市污染;治安混乱;城市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小问3详解】
英国解决逆城市化主要措施应从经济、环境、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英国逆城市化现象导致城市中心区衰落,出现空心化,因此要解决逆城市化必须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促进城市中心区繁荣,加大中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从而缓解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现象与城区环境质量下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解决逆城市化必须通过各种措施改善、美化环境,增强城区对人口的吸引力;重新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分布,完善城市交通系统。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某石油化工厂是1972年在上海建设的一座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当时根据上海地区所具备的条件和城市发展规划,先后拟定了若干个选址方案,最后确定了金山卫方案。1996年8月,金山卫地区成立上海化学工业区,该工业区是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近年来,该工业区引入了世界级大型化工区的“一体化”先进理念,做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效益集约,为进区投资者提供最佳的投资环境。下图为该石油化工厂选址方案示意图。
(1)根据材料,评价金山卫方案的区位条件。
(2)简述1996年,金山卫地区成立上海化学工业区对该地化工产业的积极意义。
(3)推测该工业区引入“一体化”先进理念,可能从哪些方面建设最佳的投资环境。
【答案】(1)有利条件:远离上海市区,且位于盛行风垂直方向的郊外,对市区大气污染较小:远离长江口,对河口污染小,对长江淡水鱼类影响较小;位于两行政区交界处,兼具对浙江省的经济带动作用。不利条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2)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相关产业集聚该工业区,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产业间的信息与技术共享,并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3)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上海某石油化工厂选址方案示意图为情境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选择的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有利条件:读图可知,金山卫远离上海市区,且位于盛行风垂直方向的郊外,能有效减少对市区人口密集区的空气污染,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 远离长江口,对河口污染小,对长江淡水鱼类影响较小,降低了对重要水域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位于浙江省与上海市的交界处,能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发挥更大的经济辐射效应。不利条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增加了建设难度和成本,可能影响企业入驻的积极性。
【小问2详解】
延长产业链,可以使化工产品的生产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相关产业集聚该工业区,通过集聚效应,企业之间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等资源,降低运输、采购等成本。有利于产业间的信息与技术共享,并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优势。
【小问3详解】
可从生产、运输、管理、环境等角度展开分析。产品项目一体化:合理规划不同的化工项目,使其相互关联、协同发展。公用设施一体化:集中建设和管理公用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等,提高设施利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物流运输一体化:统一规划物流渠道和运输方式,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高效运输。环境保护一体化:统一进行环境监测、治理和保护,确保区域环境质量。 管理服务一体化:提供统一、高效、便捷的管理和服务,方便企业办事和运营。
国家
城镇化率
累计提高
时长
当前城镇化率
累计提高
时长
英国
25.0%~70.0%
45.0%
145年
83.1%
13.1%
125年
德国
25.0%~71.4%
46.4%
123年
77.3%
5.9%
60年
法国
10.0%~70.2%
60.2%
168年
80.2%
10.0%
55年
美国
19.8%~70.3%
50.5%
101年
82.1%
11.8%
59年
日本
21.6%~70.3%
48.7%
43年
91.5%
21.2%
55年
韩国
21.4%~70.4%
49.0%
28年
81.5%
11.1%
35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选择题时,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济宁全面放开城镇落户会,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下,济宁应,趟栊门的作用是,该村建成电商服务中心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选择题时,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济宁全面放开城镇落户会,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下,济宁应,趟栊门的作用是,该村建成电商服务中心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一地理pdf、地理484A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