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11季风环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11季风环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季风环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1季风环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季风环流”知识在高考中一直是“热点”,虽然课标中没有对季风环流明确的要求,但作为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认知,季风的成因、分布及影响是高考地理常考的知识点。季风环流成因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季风环流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包括热带气候(南亚季风)和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东亚季风)。在南亚地区由于季风环流产生的洋流季节性变化也是高考常查的高频考点。
〖真题回顾〗
(2024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该国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材料二:2020年,印度提出“自立印度”经济方案,推动本土制造、本土市场和本土供应链发展。但有学者认为,该国宜发挥劳动力优势,面向国际市场生产工业品,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图左为印度略图,图右为2021年印度农业、工业、服务业比重及重要产业部门。
(1)从气候角度,简述该国常限制粮食出口的原因。
〖基础知识〗
1、季风环流:在一个大范围地区内因地表陆地、海洋的分布,形成陆地和海洋吸热、散热速度不同,而此情况延伸到长时间的季节时,也因季节天气的不同,其盛行风向或气压系统有明显的季度变化,便形成了季风环流。
2、季风环流的特点:季风环流的简称是季风,即冬夏风或近乎风向相反的环流系统。在各个季风环流系统中,季风的开始往往是暴发性或突变性的,暴发时间各不相同。例如:西非夏季风系统在每年5月中旬间向北暴发;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从5月中旬到7月中旬阶段性的向北推进,在每个阶段又有迅速推进和停滞的时候;澳洲季风则通常在每年的12月份突发性地暴发。
3、季风环流的成因:
(1)海陆热力差异:
由于海陆间热力差异而引起的季风环流,称为海陆季风(Sea—land Mnsn)。夏季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气压随高度变化慢于海洋上空,所以到一定高度,就产生从大陆指向海洋的水平气压梯度,空气由大陆指向海洋,海洋上形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海洋流向大陆,形成了与高空气流方向相反的气流,构成了夏季的季风环流。
冬季大陆迅速冷却,海洋上温度比陆地上要高些,因此大陆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低层气流由大陆流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冬季的季风环流。
海陆季风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因此凡海陆之间温度差异较大的地方,海陆季风就很盛行。地球上季风最强盛的区域在热带和副热带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在赤道附近海陆温度差异终年都很小,随着纬度的增高,海陆温度差异增大,季风势力增强。但至中纬度以上,气旋活动增多,风向变化复杂。季风规律性便受到扰乱。
(2)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行星风带随季节变化有南北移动的规律,由此引起风向的季节性转变而形成的季风环流称为行星季风(Plantary Mnsn)。地球上存在的五个风带在北半球夏季向北移动,南半球夏季向南移动。这样,冬季西风带的南缘地带,夏季就可能变成东风带;冬、夏的盛行风就会发生约180°的变化。
行星风向变化的区域基本呈带状分布,可以发生在沿海、内陆以及大洋中部。就纬度来说,这种季风在赤道和热带地区最明显,所以常称之为赤道季风或热带季风。例如,在太平洋东部,冬季赤道低压带停留在南半球,夏季移动到了北半球,因而在赤道至10°N之间的区域,冬季受北半球信风控制,吹东北风,夏季则受南半球越过赤道的信风控制,吹西南风。
(3)青藏高原等大地形的作用
青藏高原对季风环流的影响,既有热力作用,又有地形动力作用。巨大而高耸的青藏高原与周围自由大气间同样存在季节性热力差异。对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气来说,从3~9月是个热源,导致印度低压形成,对维持和加强南亚季风起了重要作用。模拟实验表明,如果不存在青藏高原,南亚季风现象就会明显减弱。它的存在对维持和加强南亚季风起了重要的作用,是西南季风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季由于强烈的辐射冷却,青藏高原不仅是个冷源,而且由于大地形的阻挡作用,冷空气进入南亚后强度明显减弱,因此南亚冬季风的强度较弱。
某一地区的实际季风往往是当地的海陆分布特点、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和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因素在季风形成和维持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其他因素起辅助作用。例如,温带和副热带季风的形成除海陆热力差异之外.往往还包含行星风带季节性位移的作用。而赤道和热带季风的形成除行星风带季节性位移之外,也包含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较大的地形往往是改变季风强度和方向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此外,各地区由于所处纬度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季风的强度、特点也各有不同。
4、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5、世界季风气候的分布: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季风气候区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季风现象最显著的区域,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还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除了亚洲地区外,在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以及南美洲东南部还分布着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些地区都具有季风的气候特征。
6、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7、印度的季风气候
(1)自然地理特征
(2)季风气候下的水旱灾害
①地理位置的影响
印度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②地形地势的影响
印度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从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
③气候特点的影响
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④河流状况的影响
印度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3)热带季风气候下的印度农业生产
印度利用热带季风气候的优势,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及区位条件如下:
8、非季风气候区的季风现象
(1)东南亚
【地点】菲律宾群岛南部(A)、马来半岛(B)及印度尼西亚地区(C)——热带雨林气候
【季风现象成因】冬季,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至此,盛行东北风;夏季,东南信风(①)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②)。
(2)高原季风
【地点】青藏高原——高原山地气候
【季风现象成因】夏季,相比同海拔的自由大气,高原附近的空气离地面近,增温更快。相对于B和C,A处气温更高,气流热胀上升,在A点形成低压中心,吸引周围空气吹向高原(图中红色箭头)。冬季,与周围同高度的自由大气(B、C)相比,高原附近的空气(A)离地面近,降温更快,气温更低,气流冷缩下沉形成高压中心,并在水平方向上向四周扩散(图中红色箭头)。
(3)非洲
【地点】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索马里半岛——热带沙漠气候
【季风现象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冬季,东北信风带南移至此,当地盛行东北风;
夏季,东南信风(①)带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②),形成西南风;
(4)澳大利亚
【地点】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
【季风现象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冬季(7月为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区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盛行东南风;夏季(1月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成西北风。
9、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现象小结:
〖押题预测〗
研究表明,西南季风主要通过季风槽给南亚带来降水。当季风槽北移,印度半岛大部分区域进入季风间断期,而印度北部降水则异常增加。在夏季,印度平均每隔10—20天进入一次季风间断期,每次间断期持续3—5天。下图示意季风间断期印度部分地区的天气形势。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季风间断期,甲地( )
A.气压偏高B.昼夜温差偏小C.气温偏低D.大气逆辐射偏强
2.季风间断期印度北部降水异常增加,主要取决于( )
①纬度位置②太阳辐射③大气环流④地形地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与印度夏季多次季风间断期形成关系最大的因素是( )
A.陆面温度高低B.亚洲高压强弱C.热带气旋生消D.西南季风进退
索马里洋流是沿非洲索马里半岛东岸(海底坡度较陡)附近流动的表层流,属于季节性洋流,其流向与性质有悖于洋流的一般规律,对沿岸气候、生物资源分布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下图1示意索马里半岛的位置,图2示意不同季节索马里洋流流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海域冬季盛行( )
A.西北季风B.东南信风C.东北季风D.西南季风
5.索马里洋流的特点是( )
A.春季流速为年内最大B.夏季自南向北流
C.冬季为寒流D.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流向一直相反
6.图示渔场( )
A.为季节性渔场B.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C.全年都适宜捕捞D.形成受东北季风影响
非洲西部的赤道辐合带是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几内亚季风汇合形成的狭窄气流辐合区,其位置的季节性移动会影响区域降水状况。几内亚湾沿岸的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示意非洲部分区域7月赤道辐合带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7.7月赤道辐合带南北两侧的气流分别是( )
A.西南季风、东北季风B.东南信风、东北信风
C.东南信风、东北季风D.西南季风、东北信风
8.图示月份下列区域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北京高温伏旱天气B.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C.马达加斯加岛东侧草木枯黄D.澳大利亚西北部有火灾风险
9.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不相关的是( )
A.受赤道辐合带的影响B.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C.向岸风输送充足水汽D.台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的箭头表示风向,完成下面小题。
10.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②④B.②⑤C.③⑤D.③⑥
11.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本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3℃以上,最冷月均温一般在10℃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秋季,在一些迎风海岸年降水量往往超过2,000毫米。全年有明显的旱雨季,冬季吹东北季风,形成旱季;夏季吹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富含水汽,形成雨季。近年,在海南买房居住的东北人越来越多,他们一般选择海南岛西部和南部的房子。下图为海南岛干湿状况分布示意图。
(1)说出夏季影响海南岛的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
(2)指出海南岛气候状况的区域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3)分析东北人来海南岛购房多选择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位于亚欧大陆的中东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作为一个巨大的热源,青藏高原隆起后,可以直接加热对流层的大气,加强亚洲季风环流;同时,减少北半球高低纬度间的温差,从而影响整个北半球的三圈环流。下图为1979—2014年青藏高原地气温差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海拔分布统计图。
(1)描述青藏高原地气温差的时空变化特征。
(2)分析青藏高原夏季加强亚洲季风环流程度最强的原因。
(3)试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北半球三圈环流的影响。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温带:寒冷干燥
亚热带:温和少雨
炎热多雨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等
气候
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
业的
影响
有利
雨热同期
不利
旱涝、寒潮等灾害
旱涝灾害
角度
特征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分三季: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11月~次年2月)
地形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水文
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和凌汛,但是有夏汛,汛期长,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大部分为平原,落差小,水能不丰富,流速平缓
主要农作物
分布地区
区位条件
A水稻
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
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B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地面起伏平缓;虽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
C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气温、降水适宜;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生长后期多晴朗天气
D黄麻
恒河三角洲
气候湿热;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E茶叶
东北部
排水良好的低山坡地;气候湿润,雨水充足
F甘蔗
恒河平原中部
气候湿热,降水量多,水源充足
季风区的季风现象
非季风区的季风现象
A.温带季风气候
E.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F.高原山地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G.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H.热带草原气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锋面气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0锋面气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0锋面气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风-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9风-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9风-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8雾-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8雾-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8雾-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