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优质课备课教学课件ppt
展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他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在这些诗中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游山西村》此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令作者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1.腊酒:腊月酿造的酒。2.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这里指猪肉。3.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4.叩(kòu)门:敲门。
任务一 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里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读懂诗意,品味诗境。
首联:热情好客——农家颔联:山水景美——村外颈联:民风淳朴——村内尾联:随时到访——希望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任务二 品读诗句,感悟哲理
1.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充足,足够,写农家准备丰盛饭菜款待客人的盛情,表现了农家人的热情好客。
2. 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辨认,诗人正迷茫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掩映下,农舍若隐若现,心情豁然开朗。
3.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诗句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社”为土地神,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道教术语,也是道教的禁忌,这一天不可烧香诵经。农民吹箫打鼓,衣冠整洁简单祈求丰收,春社是当地的乡土风俗,从“箫鼓追随”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热爱,“衣冠简朴”看出诗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显示出陆游对淳朴民风的赞美,和对“吾土吾民之爱”。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无时”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若许”一词是诗人的设想,“闲”有“悠闲”之意, “无时”一词是随时的意思,写诗人希望今后还能乘月闲游,随时到农家做客,表达了诗人对山西村的留恋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5. 品味颔联蕴含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颔联带给自己的感受。
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任务三 对比阅读,拓展迁移
1.比较《过故人庄》、《游山西村》的异同。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
《游山西村》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诗人紧扣住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这可以说是继承了孟浩然诗歌“平淡有思致”的特色而又向前发展了。
1. 对比阅读,说说三首诗有何相同之处。
①朝代相同:都是宋代诗歌。②体裁相同:都是七言绝句。 ③结构相同:都是先写景后议论。
2.品味充满理趣的诗句。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转机的乐观进取精神。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未消尽,红日已出;旧年未过,新春已到。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全诗以“游”字贯穿,写了农村的自然风光、村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完整版备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4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登飞来峰完整版备课教学课件ppt</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安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望岳评优课备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2794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望岳评优课备课教学课件ppt</a>,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指泰山,终当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高大秀美,神奇秀丽高大雄伟,敬仰赞叹,云雾升腾飞鸟归巢,登顶俯瞰,陶醉激荡,壮志豪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优秀备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4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登幽州台歌优秀备课教学课件ppt</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听读划分诗歌节奏,朗读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