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承接单元情境 明确本课任务,争做红色宣讲员,拓展延伸,学习英雄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创设招募“红色宣讲员”的任务情境,能用“小标题串联”的方法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运用“鱼骨图”概括“智勇斗鬼子”的情节,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3.通过在情境中朗读,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运用“鱼骨图”概括“智勇斗鬼子”的情节,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通过在情境中朗读,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承接单元情境 明确本课任务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你最想重读的是哪个词语?
预设:“雨来”是故事的主人公,我们不会忘记他的名字。“小英雄”,提到英雄,你会想到谁?
2.同学们,我们即将迎来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故事周活动,今天让我们就来讲好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争做红色宣讲员。
二、争做红色宣讲员
活动一:了解英雄事迹,争做合格宣讲员
1.任务要求:想要成为“金牌宣讲员”,我们一定要了解雨来的事迹,上节课,我们概括了文章的小标题,你能借助小标题简要讲讲雨来的故事吗?要求说清楚、说连贯。
2.学习活动: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借助小标题概述雨来的故事。
(1)回顾小标题。
(2)勾连交流平台,把握概说主要内容方法。
(3)小结: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新本领,就是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时间、地点与人物,小标题串联说清楚。
活动二:感悟英雄品质,争做优秀宣讲员
1.任务要求:想要成为“金牌宣讲员”,我们还要感悟雨来的优秀品质。课文有六个部分,哪个部分的内容最能直接表现出雨来是个小英雄?
2.学习活动:聚焦课文的第四部分,感悟雨来的英雄之举。
(1)快速默读课文四部分,想想从哪里能感受到雨来是个小英雄,用横线画下来,把你的感受用关键词的形式在句子旁边做批注。
(2)小组合作,完成“智勇斗鬼子”情节图。
(3)交流汇报。
小结:有了情节图,我们的故事就会讲得有顺序、不遗漏了。
(4)多种方式读,关注语言、动作、神态,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5)补充资料,进一步感受雨来的英雄之举。
资料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没有机械化制糖工厂,糖是一种非常稀缺的物资,农村小孩可能从生下来都没吃过糖。
1941~1942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入极端的困难时期,农民吃糠吃树叶是常年的生活。
抗日时期,1克黄金≈1块大洋,一块大洋能买16斤大米,或者17斤面粉,或者5斤猪肉,或者40个鸡蛋……
(6)是什么力量让年少的雨来在敌人毒打之下,依然态度坚决不屈服?找出带给他成长力量的语句。
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读体会。
小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就是雨来坚守的信仰。也正是这份信仰,让中国大地涌现无数英雄,让中国在苦难中崛起,强大!
活动三:体会景色渲染,争做金牌宣讲员
1.任务要求: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宣讲小英雄雨来故事时,如果我们能用上景色渲染,相信你的故事一定会很感人。
2.学习活动: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引语:几声枪响,乡亲们误以为雨来被敌人打死了,大家一股劲地往河沿跑。还乡河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
(1)那“一块一块红绸子,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2)代入补白:此时此刻,你就站在这还乡河的岸边,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青年人说:“有志不在年高。”芦花村的孩子们说:“……”
(3)还乡河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小结:你看,景色描写让我们读着、读着就读到了作者的心里。
(4)请你再来读读课文开篇对还乡河的描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预设:芦花纷飞,掩护了雨来顺利逃生。如此美丽的土地才能培养出英雄的儿女。
三、拓展延伸,学习英雄精神
1.补充资料,认识更多小英雄。
2.推荐阅读《小英雄雨来》。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快速默读,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