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运动和力—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786477/0-17167452366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运动和力—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786477/0-17167452366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运动和力—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786477/0-17167452367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
3.1运动和力—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3.1运动和力—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共6页。
1.理想实验的魅力
(1)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 。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①斜面实验:如图所示,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更长。当第二个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②推理结论:力 (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 沿 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2.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 。
(2)惯性
①物体保持原来 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 定律。
②惯性是物体的 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惯性与质量
物体惯性大小仅与 有关,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 ,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快慢等因素均 (选填“有”或“无”)关。
4.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 ,跟它的质量成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
(2)表达式F= ,其中力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 。
5.力的单位
(1)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2)“牛顿”的定义:当时,使质量为的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力叫作,即 。
(3)在质量的单位取,加速度的单位取,力的单位取N时,中的,此时牛顿第二定律可表述为 。
6.基本单位
(1)基本量:被选定的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 的一些物理量,如力学中有长度、质量、时间。
(2)基本单位:所选定的 的单位,在力学中,选定 、 和 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
长度的单位有厘米(cm)、米(m)、千米(km)等。
质量的单位有克(g)、千克(kg)等。
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钟(min)、小时(h)等。
(3)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 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的单位“米每秒”(m/s)、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2)、力的单位“牛顿”(kg·m/s2)。
(4)单位制: 单位和 单位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单位制。
7.国际单位制
(1)国际单位制: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
国际单位制中选定 、 、 、电流(I)、热力学温度(T)、物质的量(n)、发光强度(I)七个量为基本量。
(3)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
长度l,单位:m;质量m,单位:kg;时间t,单位:s。
8.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物体 和力的关系: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 的方向相同。
物体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决定了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直线运动中:
9.两类基本问题
(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 ,再通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 情况。
(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 ,结合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 。
10.超重和失重
(1)视重:体重计的 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 。
(2)失重
①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②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超重
①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②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4)完全失重
①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的状态。
②产生条件:,方向 。
参考答案:
1.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静止在某个地方 不是 同一速度 同一直线
【详解】(1)[1][2]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个地方。
(2)②[3]推理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4][5] 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2.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惯性 固有
【详解】(1)[1][2][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①[4][5][6]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惯性定律。
②[7]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 质量 质量 无
【详解】[1][2][3]物体惯性大小仅与质量有关,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质量,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快慢等因素均无关。
4. 正比 反比 相同 kma 合力
【详解】略
5.
【详解】略
6. 单位 基本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物理关系 基本 导出
【详解】略
7. 长度(l) 质量(m) 时间(t)
【详解】(2)[1][2][3]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质量(m)、时间(t)、电流(I)、热力学温度(T)、物质的量(n)、发光强度(I)七个量为基本量。
8. 加速度 所受合力 质量 受到的合力
【详解】[1][2][3][4]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物体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相同。
9. 加速度 运动 加速度 力
【详解】(1)[1][2]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3][4]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力。
10. 示数 压力 小于 竖直向下 大于 竖直向上 等于零 竖直向下
【详解】略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3.1原子核—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2.1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