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练习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书写展示(5分)
    1. 请用硬笔书写正楷字,把下面这句话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里。
    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构匀称。书写时要注意“留”“察”等易错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字要写在格子的中间,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积累与运用(39分)
    2. 读句子,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经过 的飞行,在的地方也能方向。
    (2)在贵州省博物馆内,和着许多关于青铜器的资料,这些青铜器是古代劳动 的结晶。
    【答案】(1)
    (2)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蜜”“ 辨”“录”“慧”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 读句子,结合意思,选择正确读音打“√”。
    在果园里劳累(léi lěi lèi)了一天的爸爸说:“根据我多年积累(léi lěi lèi)的种植经验判断,今年秋天的果园里将果实累(léi lěi lèi)累,新鲜(xiǎn xiān)的苹果会像一盏盏小灯笼(lng lǒng)挂满枝头。”
    【答案】lèi lěi léi xiān lng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
    累[lèi]疲乏,过劳。使疲劳。
    累[lěi]连续,重叠,堆积。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连及,连带:~及。牵~。拖~。
    累[léi]a.连续成串,如“果实~~”;b.颓丧的样子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赘”均读轻声)。
    劳累——lèi;由于过度的劳动而感到疲乏。
    积累——lěi;逐渐聚集。
    果实累累——léi;形容果实多。
    鲜[xiān]新鲜:~花。~肉。明丽的:~红。~艳。(味道)美好:味道很~。鲜美应时的食物:时~。尝~。古指生鱼:治大国,若烹小~。
    鲜[xiǎn]少:~见。~有。
    新鲜——xiān;没有任何腐烂或疤痕。
    笼[ lóng ]笼子:竹~。兔~。鸡从~里跑出来了。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囚~。蒸笼:小~包子。馒头刚上~。把手放在袖筒里:~着手。
    笼[lǒng]笼子(lǒng zi):箱~。
    在普通话中,“笼”字在单独使用时,如“灯笼”,读作轻声,即“dēng lng”。
    灯笼——lng;悬挂起来的或手提的照明用具,多用细竹篾或铁丝做骨架,糊上纱或纸,里边点蜡烛。现在多用电灯做光源,用来做装饰品。
    4.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懦(nuò)弱 掀(xiān)开 测(zé)量
    B. 后爪(zhuǎ) 蚂(mà)蚱 鸳(yuān)鸯
    C 咖(kā)啡 干燥(zà) 投掷(zh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测(zé)量——cè;
    B.后爪(zhuǎ)——zhǎ。
    故选C。
    5.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池塘 住嘴 争奇抖艳B. 苏醒 国王 滥竽充数
    C. 检查 聚陇 相提并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
    A.争奇抖艳——争奇斗艳;
    C.聚陇——聚拢。
    故选B。
    6. 读一读,比一比,选一选。( )
    清晨,我起床_________衣服时,惊_________地发现窗外的草地长出了嫩_________,绿油油的一片,煞是惹人喜爱。
    A. 芽 讶 穿B. 穿 芽 讶C. 穿 讶 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穿:动词,表示通过孔洞或缝隙,使物体进入另一物体的内部或中间;也指穿衣服的动作。
    讶:形容词,表示惊讶,对某事或某人感到意外或惊奇。
    芽:名词,指植物新长出的幼小的、未展开的绿色部分;也比喻事物的初期或开始阶段。
    第一个空白处:“衣服”前面需要一个动词,与“穿”组成“穿衣服”,因此选“穿”,表示起床后的动作。
    第二个空白处:“惊”后面需要一个形容词来修饰发现草地长出嫩芽这一情况的感受。“讶”作为形容词,表示惊讶的情绪,与“惊”结合成“惊讶”,用来形容发现意外情况时的心情,故选“讶”。
    第三个空白处描述的是草地上的新生物。“嫩”后面需要的是一个名词,来具体描述这个新生物是什么。“芽”是名词,表示植物新发的部分,特别是草类植物。与“嫩”组成“嫩芽”,形容了新发的草地嫩芽生机勃勃、绿油油的景象。故选“芽”。
    故选C。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7. 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都位于段落的结尾。(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键句分析。
    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①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话,《小虾》第③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1句话。故题目表述错误。
    8.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每个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寓言故事理解。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故题目表述正确。
    9.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诗和砚。(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故说法错误。
    10. 趣味九宫格。
    (1)我从第一个九宫格找到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我发现这两个四字词语都和_________有关,相关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
    (2)我从第二个九宫格找到了诗句“_________”,这句诗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写的《_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春天B.秋天)的景色。
    【答案】 ①. 画蛇添足 ②. 井底之蛙 ③. 动物 ④. 叶公好龙 ⑤. 上有黄鹂深树鸣 ⑥. 独怜幽草涧边生 ⑦. 滁州西涧 ⑧. 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1)第一个九宫格里的出现的“足”“添”“画”“蛇”可以组成四字词语:画蛇添足;“井”“之”“蛙”“底”可以组成四字词语:井底之蛙。“中间的“马”字是多余的。”“画蛇添足”“井底之蛙”中的“蛇”和“蛙”都是动物,因此这两个四字词语都与“动物”有关,相关的四字词语有: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等。
    (2)第二个九宫格里出现的“树”“鹂”“深”“上”“有”“鸣”“黄”可以组成诗句“上有黄鹂深树鸣”,上一句是“独怜幽草涧边生”;“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意思是:唯独喜欢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此句描写了暮春之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青草萋萋和黄莺啼鸣的幽雅景致,塑造了幽冷的境界。故选A。
    9.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分)
    11. 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春天的江南是个美丽的季节。
    (2)桌子上摆放着一大盘水果,有葡萄、苹果、茄子和梨子。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
    【答案】(1) (2)
    (3)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春天的江南是个美丽的季节。”中是语序不当,“江南”和“春天”的语序不当,将“江南”和“春天”调换位置或者将“季节”换成“地方”。句子可修改为:江南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或春天的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桌子上摆放着一大盘水果,有葡萄、苹果、茄子和梨子。”中分类不当,“茄子”不属于“水果”,应将“茄子”和顿号删掉。句子修改为:桌子上摆放着一大盘水果,有葡萄、苹果和梨子。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中搭配不当。“评为”与“称号”搭配不当。可去掉“的称号”或“评为”改为“授予”。句子可修改为: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或可修改为: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授予特级教师的称号。
    情境运用。
    学校要举办“传统节日我知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2. 收集节日资料。
    聪聪不小心将传统节日的习俗卡片和对应的古诗打乱了,请你正确匹配。

    ( ) ( ) ( ) (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13. 确定展示形式。
    收集资料后,你们小组交流并讨论了怎样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奇奇:我想制作手抄报,把收集到的传统节日资料展示出来。
    甜甜:我想把我家过年的习俗都拍下来,做成照片集。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①. C ②. A ③. D ④. B
    13. 我想通过做节日明信片的方式展示,在正面绘制传统节日特有的场景,在背面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及祝福语。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春节时的欢乐喜庆。
    B.“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出自宋代苏轼的《月饼》,意思是小小的月饼就如同咀嚼着月亮一般,其中有酥油和糖的香甜。律师形象的描绘了月饼的形状和口感,体现了对月饼的喜爱和欣赏。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出自唐代诗人姚合的《夏夜宿江驿》,意思是水中小周边喧闹起来传来阵阵歌声,微风轻拂,带着的角粽香气。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水边热闹的场景,有欢快的渔歌,还有随风飘散的粽子香气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气的情境。
    第一幅图中看到是“赏菊花”,这个习俗是发生在重阳节,故选C。
    第二幅图中我们看到的是“贴春联”,这个习俗发生在春节,故选A。
    第三幅图中我们看到的是“吃粽子”,这个习俗发生在端午节,故选D。
    第四幅图中我们看到的是“吃月饼”,这个习俗发生在中秋节,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成果展示的方式还有:制作幻灯片、诗配画、写成日记,做成节日明信片等。
    示例:我想把节日的习俗都拍下来,做成幻灯片,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清晰呈现出来。
    我想通过诗配画、写成日记形式展示,写出传统节日的相关诗句,绘画出传统节日的热闹景象,以日记的形式展示出来。
    三、阅读与鉴赏(26分)
    阅读。
    颐和园
    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有着别样的风采。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②走进颐和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以佛香阁为中心的建筑群。建筑犹如众星环绕四散开来,规整严谨,气势宏伟。佛香阁是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位于山腰,呈居高临下之势,8面3层4檐的外观设计营造了一种体宽量大的视觉效果。因此佛香阁的建筑风格更好地体现了皇家风范,是一座古典建筑的精品。
    ③佛香阁的南边就是横贯整个山麓的长廊,它依山傍水,如同一条彩带把各处的风景连接起来。4座八角攒尖亭象征着春夏秋冬点缀在两侧。它还是一座丰富多彩的画廊,环顾四周每根房梁上都绘有彩图,内容丰富,有山水花鸟,有亭台楼榭,还有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故事情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彩绘,跃然廊上,绚丽迷人,没有任何一幅是相同的,这真不愧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④沿着长廊走至西端,是一座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石舫。两层的船舫上设置有大镜,若是恰逢烟雨朦胧之时,坐于镜前,茗茶、书籍相伴,抬眼便可观雨景,别有一番趣味。
    ⑤昆明湖上如一道彩虹横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的便是著名的十七孔桥。桥如其名共由17个券洞组成,长有150米,宽8米,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座桥。惟妙惟肖的石狮刻于望柱之上,或嬉戏打闹,或母子相拥,精美传神。从不同角度观看,十七孔桥皆有不同。于桥上观望,万寿山如同蓬莱仙山,碧波、绿树、楼阁、远山、蓝天、白云,天地风景浑然一体;于山上眺望,此时的十七孔桥优雅宁静,更加赏心悦目。
    14.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惟妙惟肖:____________
    (2)赏心悦目:____________
    15. 佛香阁是一座_________的精品;长廊是世界上_________的画廊;石舫抬眼便可观_________;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_________的一座桥。文章是从这四个方面将颐和园“别样的风采”写清楚的。
    16. 文中的画线句子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具体的数字,这样写准确地说明了十七孔桥的券洞数量之多,体现了十七孔桥大的特点。
    17. 关于“佛香阁的建筑风格更好地体现了皇家风范”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佛香阁是颐和园建筑群的中心。
    B. 因为佛香阁位于山腰,呈居高临下之势。
    C. 因为佛香阁是古代皇帝的住所,地位很高。
    18. 请你用下面的词语,为颐和园写一则介绍语。
    气势宏伟 丰富多彩 精美传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①.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在这里形容十七孔桥上的石狮子雕刻得十分逼真。 ②. 指因看到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在这里是指从山上观赏美景令人心情愉悦。
    15. ①. 古典建筑 ②. 最长 ③. 雨景 ④. 最大
    16. ①. 17 ②. 150 ③. 8 17. C
    18. 颐和园,一座皇家园林博物馆,展现着气势宏伟的建筑群和精美传神的石狮。佛香阁矗立山腰,居高临下,尽显皇家风范。长廊如彩带蜿蜒,绘满丰富多彩的画作,令人目不暇接。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含义。
    (1)从第⑤自然段“惟妙惟肖的石狮刻于望柱之上,或嬉戏打闹,或母子相拥,精美传神。”可知,文中“惟妙惟肖”用来形容石狮刻画得精细、逼真,形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2)从第⑤自然段“于山上眺望,此时的十七孔桥优雅宁静,更加赏心悦目。”可知,“赏心悦目”在文中指从山上眺望十七孔桥时,那优雅的景象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和舒畅。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第②自然段“佛香阁是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位于山腰,呈居高临下之势,8面3层4檐的外观设计营造了一种体宽量大的视觉效果。因此佛香阁的建筑风格更好地体现了皇家风范,是一座古典建筑的精品。”可知,佛香阁是一座古典建筑的精品。
    从第③自然段“这真不愧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可知,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从第④自然段“两层的船舫上设置有大镜,若是恰逢烟雨朦胧之时,坐于镜前,茗茶、书籍相伴,抬眼便可观雨景,别有一番趣味。”可知石舫抬眼便可观雨景。
    从第⑤自然段“昆明湖上如一道彩虹横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的便是著名的十七孔桥。桥如其名共由17个券洞组成,长有150米,宽8米,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座桥。”可知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座桥。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从第⑤自然段“桥如其名共由17个券洞组成,长有150米,宽8米,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座桥。”可知列举了17个券洞、150米、8米三个具体的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十七孔桥的券洞数量之多,体现了十七孔桥大的特点。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文中第②自然段“佛香阁是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位于山腰,呈居高临下之势,8面3层4檐的外观设计营造了一种体宽量大的视觉效果。因此佛香阁的建筑风格更好地体现了皇家风范,是一座古典建筑的精品。”可以得知,文中并未提及佛香阁是古代皇帝的住所,而是强调了其位于山腰的居高临下之势和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这些都体现了其皇家风范。因此,C项“因为佛香阁是古代皇帝的住所,地位很高”是不正确的。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本题,需结合短文内容,用所给词语为颐和园写一则介绍语,语句要通顺。如: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皇家园林的气势宏伟,更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美传神的建筑细节令人叹为观止。从佛香阁的居高临下之势,到长廊上色彩斑斓的彩绘,再到栩栩如生的石狮,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阅读。
    截竿入城
    鲁有执①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④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
    ①执:握,持,拿着。
    ②俄:一会儿,不久。
    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④以:用,使用。
    19.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鲁国人拿着长竿子进城,由于竿子太长,他_________,后来一个_________帮助他想出了办法。
    20. 请将古文中的字与对应的意思连一连。
    初 于是
    亦 开始
    遂 也
    21. 老人想出的是什么办法?用“ ”在文中画出来。
    22. 你认为老人的办法好吗?你认为怎样进城更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①. 没有办法进去 ②. 老人
    20. 21.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22. 我认为老人的办法不好。我认为把竿子的一头放在地上,手握竿子的另一头,拖着竿子进城更方便。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句子“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的意思是“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可知,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鲁国人拿着长竿子进城,由于竿子太长,他“没有办法”;结合句子“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的意思“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可知,后来一个“老人”帮助他想出了办法。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初竖执之: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初”的意思是:开始。
    亦不可入:也不能进入城门。“亦”的意思是:也。
    遂依而截之:于是就按照老人的方法截断竹竿。“遂”的意思是:于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老人说的话“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可知,老人想出的办法是:何不以锯中截而入。用横线画出来即可。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延伸。
    结合文言文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文中老人的办法是: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这种办法不太好,如果鲁国人就想利用竿子长度,那么长竿截断了就失去利用价值了,进入城门了也没用了,可以握住竿子中间的部分,竿头朝城门里,直接拿进去。
    【点睛】参考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四、表达与交流(30分)
    23. 你曾做过哪些有趣的小实验?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小实验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下来吧!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要求:
    (1)语句通顺,字迹工整,题目自拟;
    (2)字数3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一次有趣的实验
    今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里面讲到死海海水中因为含盐多,所以人在里面就会淹不死。我把这个件事讲给爸爸听,爸爸就开始了长篇大论。我听得发晕,就决定自己亲自做一次实验。
    午休的时间,趁着妈妈和爸爸都午睡,我自己悄悄地来到了厨房,先拿了一个杯子,接着盛满水,然后又拿来了一个鸡蛋,我想:鸡蛋放入水中会沉下去,如果加进去盐,水就有了浮力,那么鸡蛋是不是就会浮起来呢?
    我把鸡蛋先放入没加盐的水里面,咦,好奇怪,鸡蛋竟然没沉下去。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水本身就有浮力?我不甘心就这样以失败告终,心里想;一定是才拿的那个鸡蛋太轻了!我又拿来一个鸡蛋,一边祈祷一边把鸡蛋放入水中,啊!鸡蛋沉了下去!我高兴极了,接着,我开始往水里放盐,先放一勺,鸡蛋不见动静,接着我又放进去第二勺,鸡蛋有了点动静,上升了一厘米多,接着我放第三勺,鸡蛋浮出了水面。
    我成功了!这是一次最有趣的试验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准确审题,先确定中心。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实验的经过写清楚,然后选好材料,想好标题,把实验过程写具体。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写实验的名称,也可以写实验的准备。
    中间:写实验的过程,可以分步骤写出。加自己的心情及感受描写,烘托实验的“有趣”。
    结尾:可以直接写实验结果,加上得到的启示和心情。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城关第一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统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答案docx、统编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