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787229/0-17167600122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787229/0-17167600122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787229/0-17167600122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787229/1-17167600190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787229/1-17167600190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787229/1-17167600190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涉及诸多物理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小朋友捂住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元宵节吃汤圆,煮熟后的汤圆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汤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 端午节赛龙舟,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
D. 中秋节吃月饼,月饼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小朋友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元宵节吃汤圆,煮熟后的汤圆漂浮在水面,由漂浮条件可知,汤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错误;
C.端午节赛龙舟,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是因为声音的响度较大,故C错误;
D.月饼香气四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 下面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dm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C. 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0℃D.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80cm=8dm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故C不符合题意;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一旦高于这个限定值,对人体会有危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是( )
A. 手影B. 筷子错位
C. 看见不发光的物体D. 海市蜃楼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B不符合题意;
C.人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反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的缘故,故C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当气温在零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凝华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草叶等物体上就形成了霜,故A错误;
B.雨的形成包括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以及高空中的小冰晶在下落时熔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当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小颗粒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小颗粒上漂浮在空中就形成了雾,故C正确;
D.冰是由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5. 对下列安全教育内容进行分析,所用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 交通安全:驾车要系好安全带——防范惯性危害
B. 遇险自救:用破窗锤破窗逃生——牛顿第一定律
C. 用电安全:更换灯泡断开电源——安全用电原则
D. 出行安全:等候列车不越安全线——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驾车要系好安全带是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人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造成事故,所以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破窗锤破窗逃生中,破窗锤的前端受力面积小,增大了压强,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更换灯泡时,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应先断开电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等候列车是,不越安全线,防止列车进站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造成事故,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家庭厨房抽油烟机主要是由排气扇和照明灯泡组成,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分别独立工作,小明设计了抽油烟机的简化电略图,如图所示,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排气扇和照明灯串联,不能独立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只有开关S闭合时,排气扇工作。两开关闭合时,排气扇和照明灯同时工作,照明灯不能独立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当只有开关S闭合时,排气扇和照明灯同时工作。两开关闭合时,只有照明灯工作,排气扇不能独立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照明灯工作。当只闭合开关S2时,只有排气扇工作;两开关闭合时,排气扇和照明灯同时工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 如图所示,关于下列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导体b的电阻小于导体a的电阻
B. 图乙表示白炽灯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C. 图丙表示电阻一定时,其实际电功率与电流平方的关系
D. 图丁表示一定质量的水其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图甲中,选相同的电压,比较通过的电流,通过a的电流大,所以a的电阻小、b的电阻大,故A错误;
B.白炽灯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乙图表示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由电功率P=UI=I2R可知,电阻一定时,其实际电功率与电流平方成正比关系,图丙反映了这一关系,故C正确;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无关,而图丁说明比热容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8.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图中能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能源纯电动空调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
A.该装置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
C.该装置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发电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关于压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吸管把杯中的饮料吸到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
B. “蛟龙号”潜到7000m沿海处受到海水的压强的为7×105Pa
C.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
D. 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得吸管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A正确;
B.“蛟龙号”'潜到7000m沿海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故B错误;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C错误;
D.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由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10. 在家庭电路中,从进户开始要顺次安装下列元器件再接用电器,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电能表、保险装置、总开关
B. 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
C. 保险装置、电能表、总开关
D. 总开关、电能表、保险装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家庭电路组成部分中,其先后次序一般是:从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等等.故本题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是B.
二、多项选择题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7.5cm
D. 要使光屏上烛焰清晰的像变大,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位置保持不动
【答案】AB
【解析】
【详解】AB.由图可知,物距和像距分别为
u=30.0cm,v=15.0cm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u>2f,f
30cm>2f,f<15cm<2f
解得
7.5cm
C.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要使光屏上烛焰清晰的像变大,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要远离透镜,故D错误。
故选AB。
12.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在5秒内匀速提升2m,其中动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绳端移动的距离为8m
B.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60W
D. 若工人对绳子最大拉力为500N,则他最多可提起重为1400N的物体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由图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3,绳子自由端的距离
s=nh=3×2m=6m
故A错误;
BC.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由得,拉力做作的功为
又根据可得,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由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B错误,C正确;
D.由题意知,工人对绳子最大拉力为500N,由
可得,他最多可提起重为
故D正确。
故选CD。
1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1A”,小灯泡L标有“2.5V,1.25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在保证通过小灯 泡L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0.6A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0.5A
C.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V
D.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10Ω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I0.5A
故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功率为1.25W,当灯泡正常发光时,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此时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滑U−UL4.5V−2.5V2V
此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max0.5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最小为
R滑min4Ω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灯泡的电阻
RL5Ω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min0.3A
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3A∼0.5A,故B正确;
C.此时灯泡分担的电压最小
UL小IminRL0.3A5Ω1.5V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
U滑maxU−UL小4.5V−1.5V3V
即电压表最大示数,电压表的示数范围为2V∼3V,故C错误;
D.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max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范围是4Ω∼10Ω,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灯泡额的电流和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中较小的一个,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 图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_kWh。
【答案】 ①. 2.24~2.28均可 ②. 2017.6
【解析】
【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物块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25cm对齐,所以物块的长度为
L=5.25cm−3.00cm=2.25cm
[2]电能表的最后一位为小数位,所以此电能表的示数为2017.6kW⋅h。
15.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如图所示,在某轻质杠杆B点,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提升一重物,当杠杆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若OA=10cm,AB=40cm,则物体重力大小为_____N。
【答案】 ①. 左 ②. 50
【解析】
【详解】[1]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左。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即
10N×(OA+AB)=G×OA
代入数据得
10N×(10cm+40cm)=G×10cm
解得G=50N。
16. 如图所示是一台四冲程内燃机的______(选填“压缩”或“做功”)冲程,这个冲程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答案】 ①. 压缩 ②. 做功
【解析】
【详解】[1][2]由图可知,内燃机的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内的气体,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的内能增大。因此图中是一台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这个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17. 小明同学用15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100N的超市购物车。购物车自静止开始在10s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m。在整个过程中推力做功为___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J。
【答案】 ①. 150 ②. 0
【解析】
【详解】[1]推力的方向水平向前,推车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为10m,由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推力做功
[2]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但推车未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没做功,其大小为0。
18. 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通的一点叫远地点。已知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如图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_____。
【答案】 ①. 减小 ②. 1:1
【解析】
【详解】[1]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此电路R2为定值电阻,无论滑片P在a端还是在b端,R1、R2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故则I1:I2=1:1。
19.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水位自动报警装置,当水位未达到金属块M时,灯泡不亮。水位达到金属块M时,灯泡亮,则接线柱C应与_________(选填“A”或“B”)相连,已知灯泡的规格为“12V;6W”,灯泡正常发光时,通电1min,灯泡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J。
【答案】 ①. B ②. 360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当水位未达到金属块M时,控制电路开路无电流,电磁铁无磁性,不能吸引衔铁,此时灯泡不亮,则接线柱C与A没有连接;当水位达到金属块M时,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灯泡亮,说明电路接通,则接线柱C应该与B连接
[2]通电1min,灯泡消耗的电能
W=Pt=6W×1×60s=360J
四、综合题
20. 某学校教学楼有一额定电压为220V电热水器,当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消耗的功率为2000W,求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每5kg水从18℃加热到98℃要多长时间[不计热损失,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840s
【解析】
【详解】解:每5kg水从18℃加热到98℃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Δt=4.2×103J/(kg·℃)×5kg×(98℃-18℃)=1.68×106J
因为不计热量损失,所以消耗的电能就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
W=Q吸=1.68×106J
则电热水器需要的加热时间为
答:所需的加热时间为840s。
21.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小灯泡变亮_____;
(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首先应该操作的是_____ (填序号);
A.检查电路是开断路
B.检查电路是开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会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5)若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该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_____(请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①. ②. 左 ③. C ④. 增大 ⑤. 0.5 ⑥. 伏安法测电阻或电阻一定时,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解析】
【详解】(1)[1]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小灯泡变亮,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即变大,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由电路图知,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得,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减小,所以应接滑动变阻器右下接线柱。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约
0.25A<0.6A,故电流表用0~0.6A量程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2)[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应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左端。
(3)[3]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可考虑是灯泡实际功率太小,所以应该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故AB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4]由图像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流也增大,但电压跟电流比值增大。例如当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约为0.1A,根据知
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约为0.2A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所以灯丝的电阻会增大。
[5]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2.5V,由图知,通过小灯泡电流为0.2A,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5)[6]若将小灯泡换成未知定值电阻R,用电压表测量电阻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电流,根据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
22. 题图甲是用某款3D打印第进行立体绘画时的场景,打印笔通电后,笔内电阻丝发热使笔内绘画材料熔化;加热电路简化后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1和R2为发热电阻丝,只闭合S1时低温挡工作,S1、S2都闭合时高温挡工作,高温挡和低温挡的功率比为4∶3,R1=4Ω,忽略电阻丝阻值随温度变化,求
(1)低温档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
(2)低温挡的功率;
(3)R2的电阻值。
【答案】(1)1.5A;(2)9W;(3)12Ω
【解析】
【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压恒为6V,只闭合S1时,电路中只有R1一个用电器,则R1两端电压为6V,R1=4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2)只闭合S1时低温挡工作,电压为6V,则低温档的电功率为
(3)S1、S2都闭合时高温挡工作,R1和R2并联,高温挡和低温挡的功率比为4∶3,即
则高温档的功率为
电路并联,总功率等于各支路功率之和,即
则R2的电功率为
根据
可得,R2的电阻值为
答:(1)低温挡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为1.5A;
(2)低温挡的功率为9W;
(3)R2的电阻值为12Ω。
23.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所示:
(1)在钢球从斜槽滚下的过程中,钢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
(2)实验表明,钢球质量越大,将木块撞得越远,对木块做功越______,钢球的动能就越______;
(3)在水平面上,被撞出木块由于受到______力的作用而停下。假如水平面光滑且足够长,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①. 动能 ②. 多 ③. 大 ④. 阻
【解析】
【详解】(1)[1]在钢球从斜槽滚下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2]钢球质量越大,将木块撞得越远,根据公式W=Fs可知,对木块做的功越多。
[3]根据转换法可知,木块被撞的越远,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3)[4]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木块,由于受到水平面阻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最终会停下来。
24. 用透明圆筒制作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
(1)获取相关数据:
①已知圆筒底面积为S;
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每向____移。如图,用调好的天平测得空圆筒质量_____g;向圆筒中倒入适量水。用天平测得圆筒与水的总质量为81.4g,计算得到圆筒内水的体积V0=______cm3
(2)制作液体密度计:
在圆筒上体积为V0的水面处做标记,如图甲所示,倒掉圆筒内的水,倒入待测液体至标记处,使待测液体体积为V0将圆筒放入水中,圆筒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测量圆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则待测液体密度ρ液=_____(用m、s、h、V0、ρ水表示),根据计算结果在圆筒外壁标记刻度线和密度值。
【答案】 ①. 右 ②. 31.4 ③. 50 ④.
【解析】
【详解】(1)②[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由图可知,空圆筒质量
m=20g+10g+1.4g=31.4g
[3]圆筒内水的质量
圆筒内水的体积
(2)[4] 倒入待测液体后,圆筒排开水的体积
圆筒受到的浮力
圆筒处于漂浮状态,圆筒与待测液体总重力等于浮力,圆筒内行测液体的质量为
则待测液体密度
25. 甲、乙两地相距6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铺设了两条地下电缆.已知每条地下电缆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现地下电缆在某处由于绝缘层老化而发生了漏电,设漏电电阻为Rx.为了确定漏电位置,检修员在甲、乙两地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各进行了一次检测.在甲地进行第一次检测时,如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0V,电流表示数为0.5A.用同样的方法在乙地进行第二次检测时,电压表示数为6.0V,电流表示数为0.3A.求:
(1)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电源输出功率之比;
(2)漏电电阻Rx的阻值;
(3)漏电位置到甲地的距离.
【答案】(1)5:3(2)4Ω(3)20km
【解析】
【详解】(1).由可得,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电源输出功率之比:
答: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电源输出功率之比为5:3.
(2).设漏电处分别到甲地和乙地单根电缆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则
R1+R2=60km×0.2Ω/km=12Ω﹣﹣﹣﹣﹣﹣﹣﹣﹣﹣﹣﹣﹣﹣①
甲地进行第一次检测时,有:
﹣﹣﹣﹣﹣﹣﹣﹣﹣﹣﹣﹣﹣﹣②
在乙地进行第二次检测时,有:
﹣﹣﹣﹣﹣﹣﹣﹣﹣﹣﹣﹣﹣﹣③
由①②③可得:Rx=4Ω,R1=4Ω,R2=8Ω;
答:漏电电阻Rx的阻值为4Ω.
(3).漏电位置到甲地的距离
答:(3)漏电位置到甲地的距离为20km.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红桥区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考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红桥区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考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