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788712/1-17167906285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788712/1-17167906285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788712/1-17167906286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788712/0-17167906266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788712/0-17167906267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788712/0-17167906267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然农法是指以土壤培育为基础,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遵循生物循环规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我国应用自然农法设计了一款蚯蚓塔(如下图),将厨余垃圾放入其中,蚯蚓通过在土壤中的一系列活动,可改善土壤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现代农业相比,自然农法( )
A. 单位面积产量高B. 生态环境效益好C. 科学技术水平高D. 生产成本高
2. 蚯蚓塔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未体现在( )
A. 增强土壤黏性B. 增强土壤渗透性C. 减少环境污染D. 增加土壤养分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自然农法禁止化肥农药的施用,遵循生物循环规律进行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相比,生态环境效益更好,B正确;现代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更高,A错误;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科学技术水平更高,C错误;自然农法劳动力需求较少,化肥农药使用少,生产成本更低,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蚯蚓在土壤中不断活动,构成大量纵横交错的孔道和空隙,这些孔道使土壤疏松,降低土壤的黏性,A符合题意;孔道和空隙可增强土壤渗透性和透水能力,B不符合题意;蚯蚓可促进厨余垃圾的分解,减少环境污染,C不符合题意;蚯蚓食用厨余垃圾后将其分解,排放的有机肥可增加土壤养分,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自然农法是指以土壤培育为基础,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遵循生物循环规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更注重生态环境效益。
世界一流的天文观测台址一般要远离灯光避免电磁干扰、晴夜数量多、大气扰动程度弱。青海省北部冷湖镇海拔4200多米的赛什腾山区(下图),其天文观测条件与世界一流天文观测台相媲美。上海交通大学计划在青海省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一台大口径多功能光谱望远镜(简称JUST望远镜)。该项目建成后可开展探索黑暗宇宙、追踪动态宇宙、寻找系外行星等研究工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特别适合夜天文观测,其优势条件有( )
①纬度高,夜晚时间较长②晴天多,观测条件好③大气洁净,污染少④人迹罕至,光污染少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4. 为保障天文观测的效果,冷湖天文观测核心区和缓冲区范围内应重点( )
A. 控制人口规模B. 加强暗夜保护
C. 调整经济结构D. 保护地表植被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天文观测基地选址对于空气质量的要求较高,西部远离人烟的高海拔地区大气稀薄;晴天多,水汽少,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观测条件好;人类活动影响少,污染较小,由此可知②③④正确;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冬季夜晚时间长,①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根据材料“世界一流的天文观测台址一般要远离灯光,避免电磁干扰、晴夜数量多、视宁度(大气扰动程度弱)好”可知,为保障天文观测的效果,冷湖天文观测核心区和缓冲区范围内应重点加强暗夜保护,B正确;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规模、调整经济结构与天文观测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天文台选址:首先,需要考虑气象因素。天文观测的特殊性决定了天文台望远镜的安装地点要充分考虑大气状况的影响。其次,天文台选地址应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厂、矿厂等。
低空经济是通过各种航空器进行低空飞行活动,横跨多个产业领域,发展潜力巨大。深圳是全球无人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现已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2024年2月27日,被称为“空中的士”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如下图)从“无人机之都”深圳直飞珠海,成功完成全球首次跨海跨城飞行,将2个多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深圳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领头羊”的最主要优势是( )
A. 市场需求大B. 劳动力素质高
C. 基础设施完善D. 产业基础好
6. 与传统的士相比“空中的士”的优点是( )
A. 灵活性强B. 运输费用低
C. 受地面影响小D. 受天气影响小
7. 目前,“低空经济”的主要应用场景有( )
①物流配送②旅游观光③应急救援④城市管理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5. D 6. C 7. D
【解析】
【5题详解】
深圳是全球无人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基础好,D正确;劳动力素质高、市场需求大、基础设施完善不是深圳发展低空经济的最主要优势,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传统的士可以随时下车,灵活性更强,A错误;“空中的士”使用航空器,技术要求高,运输费用较高,B错误;“空中的士”采用电动垂直起降方式,在空中飞行,受地面影响小,如交通拥堵、地形限制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小,C正确;“空中的士”受天气影响大,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通过低空飞行技术,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①正确;“空中的士”可以带领游客在空中欣赏美景,提供独特的观光体验,可以发展旅游观光,②正确;低空飞行技术可以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紧急事件时,快速响应并提供救援服务,③正确;借助低空飞行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环境的监测、城市交通管理等,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
小天鹅是长途迁徙鸟类,其越冬地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水体、草地、泥滩、农田、建设用地等,洞庭湖是我国优越的候鸟栖息地,其水位季节变化明显,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差异较大。下表为洞庭湖某越冬地2014年和2016年相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表(注:表中1.82%表示2014~2016年有1.82%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8. 由表可知,2014~2016年洞庭湖该越冬地的建设用地主要转变为( )
A. 农田B. 草地
C. 水体D. 泥滩
9. 洞庭湖越冬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是( )
A. 水体的保留率最高B. 泥滩的转变率最高
C. 农田主要转变为泥滩D. 林地转变为草地面积最小
10. 洞庭湖成为小天鹅越冬理想栖息地的原因不包括( )
A. 冬季气温高B. 栖息地面积大
C. 食物来源丰富D. 人类活动干扰少
【答案】8. A 9. B 10. D
【解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2014~2016年建设用地有68.49%保持不变,0.31%转变为林地,4.6%转变为水体,7.5%转变为草地,3.23%转变为泥滩,15.83%转变为农田,所以建设用地主要转变为农田。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读表可知,农田的保留率最高,为89.75%,A错误;泥潭的保留率为13.48%,转变率最高,B正确;农田主要转变为草地,C错误;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面积最小,仅占1.82%,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洞庭湖纬度低,亚热带气候,冬季气温高,A不符合题意;冬季降水少,为枯水期,水位低,泥滩出露面积宽阔,候鸟栖息地面积大,B不符合题意;水位下降,浅滩多,食物来源丰富,C不符合题意;洞庭湖位于我国东部人口密集区,人类活动干扰大,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影响鸟类迁徙环境因素:(1)气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候鸟较少、留鸟较多,而在中高纬度地区候鸟较多、留鸟较少。 (2)日照时间: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以上或以下之后,会触发鸟类体内的某种反应机制,诱发其迁徙行为。 (3)食物:食物状况是影响鸟类迁徙的重要因素。
秦岭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地形和气候条件多样,植被垂直分布显著,其中最高峰太白山植被垂直带谱是世界上发现的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被称为“超级垂直带”。下图为太白山植被垂直带谱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高山灌丛草甸带南北坡差异不明显的原因是( )
A. 蒸发弱B. 降水多
C. 面积小D. 风力大
12. 影响太白山南、北坡巴山冷杉林亚带分布海拔范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坡向B. 坡度
C. 海拔D. 纬度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均位于山顶,在山顶处面积小,不同坡向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较强,水热条件基本一致。两坡在山顶处坡面环境差异小,水热条件差别小,高山灌丛草甸带差异小,C正确;山顶气温低,两坡蒸发差异小,蒸发对草甸灌丛带坡向差异影响不大,A错误;山顶降水南北坡差异不大,B错误;风力大小对植被分布的差异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影响太白山南、北坡巴山冷杉林亚带分布海拔范围差异主要因素是坡向,南北坡向差异导致的水热条件的不同,A正确;南北坡坡度、海拔、纬度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
【点睛】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和热量,并且不同的植物需求不同,同一种植物所需的水、热有一定的比例范围。在热量盈余的地区,不同坡向热量充足,差异不大,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减少,降水较少的坡向总是首先因缺水而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从而造成同一植被在背风坡的分布高度低于迎风坡。如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以南附近,热量充足,南坡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条件优于北坡,相同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2020年8月22日至9月8日,“巴威”“美沙克”“海神”三场台风先后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对小兴安岭南部地区的森林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为历史罕见。下图为台风“海神”登陆影响东北地区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当台风“海神”中心位于吉林省安图县境内(42.8°N,128.5°E)时,吉林市(43°N,126°E)的主导风向是( )
A. 东北风B. 东南风
C. 西北风D. 西南风
14. 监测并对森林倒伏面积进行估算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GNSSB. GPS、GIS
C. RS、GISD. RS、BDS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当台风“海神”中心位于吉林省安图县境内时,吉林市位于台风(即气旋)的西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旋西部主要风向为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RS主要用于资源调查、 快速监测灾害、 土地详查、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因此监测森林倒伏情况,用RS;GIS主要用于存储、管理、显示、分析、模拟、统计、决策,因此对森林倒伏面积进行估算,用GIS,C正确,BDS,GNSS,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测速、测高、测时,ABD错误,故选C。
【点睛】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近地面的气流特征是北半球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诞生于热带洋面的台风携带着充足的水汽,因此经常伴随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2023年11月1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队第40次出征南极。本次考察队除了系列重点考察任务外,还将肩负一项重大基建任务——建设秦岭站。2023年1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始建设,2024年2月7日开站。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为期两个月的建站过程中,秦岭站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接近( )
A. 4°B. 8.5°
C. 12.5°D. 23.5°
16. 秦岭站建设过程中,需使用飞机从昆仑站运输部分设备,则理论上从昆仑站飞往秦岭站的最短路线应该是( )
A. 先东南后东北B. 先东北后东南
C. 先西南后西北D. 先西北后西南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1月大约移动8°,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74°56'-23°26')≈39°。2月7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12°S,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是最小值=90°-(74°56'-12°)≈27°。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接近12°。故选C。
【16题详解】
结合图示两个科考站的位置可知,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偏北方向,而由昆仑站到秦岭站的最短距离是沿着地球大圆的劣弧行驶,该劣弧略向南极凸出,所以从昆仑站飞往秦岭站的最短航线应当先向东南,后向东北。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12月22日在南回归线,至3月21日北移至赤道,用大约3个月移动了23°26',即相当于1个月移动了约8个纬度。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江西省南康区自古以来木匠技术世代相传,有“木匠之乡”的美誉。南康家具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小到大,已初步形成了集原料供给、加工制造、研发设计、专业配套、销售流通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并成立研究院,由“制造”走向“智造”,如今南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具制造中心。下图示意南康家具产业发展过程。
(1)分别说明南康区家具产业“制造”与“智造”的区位优势。
(2)说明南康区家具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意义。
(3)请你为南康区家具产业进军海外市场出谋划策。
【答案】(1)制造:劳动力充足;产业基础好。智造:家具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高;技术水平高。
(2)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3)改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创新,生产高质量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开发新产品;塑造品牌,提高知名度;了解当地审美习惯及文化习俗,适应市场;多种方式运营,拓宽销售渠道。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康区家具产业制造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影响、工业发展措施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制造优势:南康区家具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木匠数量多,劳动力充足。智造优势:南康区家具制造规模由小到大,经济效益高,成立研究院,由“制造”走向“智造”,故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工业集聚的优点,主要包括: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对市场和产业链有更好的适应;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运费和能源损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避免了重复建设;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竞争力。
【小问3详解】
海外市场竞争更激烈,对产品要求更高,南康区家具产业进军海外市场要改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创新,生产高质量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适应高端市场;加大研究,加强产品设计创新,开发新产品,扩大产品的需求层面;加大宣传,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扩大市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品牌;海外国家的审美习惯和文化习俗可能和我国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入乡随俗,了解当地审美习惯及文化习俗等,适应市场需求;借鉴国内“店商+电商”新模式,多种方式运营,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产品销售。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高原荒漠中心,有“中国最美沙漠”的美誉。区域内分布有世界最高大的沙山,沙山间镶嵌着100多个形态各异的湖泊,湖泊面积多小于0.3km²,90%以上属于盐湖。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对气候变化反应灵敏。下面左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局部沙山、沙地湖泊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巴丹吉林沙漠月度湖泊面积与数量统计图。
(1)归纳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面积变化的特点。
(2)分析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盐湖广布的原因。
(3)推测12月份湖泊数量减少的原因。
【答案】(1)面积年内季节变化大;夏季面积小,冬季面积大;年际变化比季节变化小。
(2)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湖泊盐度上升;该地湖泊多为内陆湖,盐分随补给水源入湖;无径流排出盐分,导致盐度上升。
(3)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数量较多,部分距离较近;冬季湖泊水面上升,湖泊面积增大;附近较小的湖泊合并为一个湖泊,使湖泊数量减少。
【解析】
【分析】本题一巴丹吉林沙漠为背景材料,涉及湖泊的水文特征、湖泊的成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面积变化特点可直接读图,从年内变化、年际变化两方面比较说明。面积年内季节变化大;夏季面积小,冬季面积大;年际变化比季节变化小。
【小问2详解】
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年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大,湖泊含盐量上升。该地区的湖泊多为内陆湖,湖水不外泄,盐分随补给水源进入湖泊,却无径流排出,盐湖盐分增加。
【小问3详解】
读左图可知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数量较多,部分距离较近;读右图可知,12月份湖泊水体数量较11月减少,但湖泊群水体面积却明显上升,冬季湖泊水面上升,湖泊面积增大;附近较小的湖泊合并为一个湖泊,使湖泊数量减少。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牧场是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或增殖放流生物资源而逐渐形成系统化的人工渔场。南海位于我国大陆南端,沿海地区有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其中陆地面积占约45万km²,海域面积约250万km²,是我国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域,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目前南海海洋牧场已建设成为涵盖海水养殖、光伏渔业、生态修复、海洋观光、休闲垂钓、海产品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下图为南海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示意图。
(1)简述威胁南海海洋牧场的自然灾害。
(2)分析南海建设海洋牧场的区位优势。
(3)说明南海发展海洋牧场带来的效益。
【答案】(1)台风、洪涝、风暴潮、海啸等。
(2)自然条件:海岸线漫长曲折,海域面积广阔;热量充足,鱼类资源丰富;多珊瑚礁、红树林,鱼类生长环境良好。社会经济条件:毗邻港澳,连接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大湾区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旅游客源丰富,消费市场潜力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
(3)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增加渔业经济效益;减缓渔业资源枯竭,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碳汇能力,减少碳排放量;增加相关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有助于维护我国海洋国土安全,保障南海权益。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海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示意图,涉及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南海为热带海域,易受台风威胁,台风过境可能引发洪涝、风暴潮、海啸等次生灾害,易造成礁体倾覆,鱼类逃逸,损坏海上观光设施等。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南海海岸线漫长曲折,海域面积广阔,位于低纬度海域,热量充足,鱼类资源丰富。珊瑚礁和红树林较多,鱼类生长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是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大湾区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广东、广西、海南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消费市场潜力大。拥有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
【小问3详解】
海洋牧场可以养殖更多附加值更高的鱼类,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增加渔业经济效益;海洋渔场养殖可以有效减少过度捕捞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海洋牧场与传统养殖业相比较,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等。海洋牧场有助于提高海洋碳汇能力,减少碳排放量;将渔业生产等与旅游观光、海产品加工相结合,有助于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南海海洋牧场的建设还有助于维护我国海洋国土安全,也是保障南海资源的开发使用权、维护国家正当利益、宣示我国主权的重要举措。
2016年
2014年
建设用地
林地
水体
草地
泥滩
农田
建设用地
68.49%
0.31%
4.60%
7.5%
3.23%
15.83%
林地
1.82%
70.66%
5.88%
12.76%
1.94%
6.99%
水体
0.15%
0.07%
86.46%
3.93%
5.79%
3.60%
草地
0.12%
0.10%
16.85%
77.36%
3.22%
2.35%
泥滩
0.88%
0.11%
58.62%
8.90%
13.48%
18.00%
农田
2.55%
0.73%
1.17%
4.64%
1.17%
89.75%
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