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化学模拟卷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90728/0-17168377137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化学模拟卷2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90728/0-1716837713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化学模拟卷2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90728/0-17168377138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化学模拟卷2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化学模拟卷2,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扬州·三模)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促进“碳中和”的是
A.CO2合成淀粉B.火力发电C.燃煤脱硫D.可燃冰开采
2.(2023·江苏·高考真题)反应应用于石油开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为 B.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
C.分子中存在键D.为非极性分子
3.(2019·安徽合肥·三模)下列有关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氯气B.制备干燥的氨气
C.石油分馏制备汽油D.制备乙酸乙酯
4.(2023·江苏扬州·三模)可用于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冶炼铜时可使在高温下与反应转化为,生成的与进一步反应得到Cu。在酸性溶液中会转化为Cu和;能被浓硝酸氧化为。Cu在存在下能与氨水反应生成;能与NaOH反应生成。、的沸点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键角比的大B.H—O的键长比H—S的长
C.吸引电子的能力比的强D.分子间作用力比的大
5.(2024·江苏盐城·模拟预测)Cu2S可用于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冶炼铜时可使Cu2S在高温下与O2反应转化为Cu2O,生成的Cu2O与Cu2S进一步反应得到Cu。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转化为Cu和Cu2+;Cu2S能被浓硝酸氧化为Cu(NO3)2.Cu在O2存在下能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4]2+;Cu(OH)2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Cu(OH)4]。O3、O2的沸点分别为-111℃、-1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的键角比SO3的大B.SO2是非极性分子
C.1ml[Cu(NH3)4]2+含有16ml的σ键D.O2分子间作用力比O3的大
6.(2023·江苏扬州·三模)可用于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冶炼铜时可使在高温下与反应转化为,生成的与进一步反应得到Cu。在酸性溶液中会转化为Cu和;能被浓硝酸氧化为。Cu在存在下能与氨水反应生成;能与NaOH反应生成。、的沸点分别为℃、℃。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在高温下与反应:
B.与浓硝酸反应:
C.溶于稀硫酸:
D.Cu在存在下与氨水反应:
7.(2023·江苏扬州·三模)可用于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冶炼铜时可使在高温下与反应转化为,生成的与进一步反应得到Cu。在酸性溶液中会转化为Cu和;能被浓硝酸氧化为。Cu在存在下能与氨水反应生成;能与NaOH反应生成。、的沸点分别为℃、℃。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电池的负极材料
B.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草编制品
C.溶液显蓝色,可用于游泳池防止藻类生长
D.在水中电离出,可用于检验葡萄糖
8.(2023·江苏徐州·三模)铁和钛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常用于净水、制作颜料、食品保鲜等。Ti-Fe合金是优良的储氢合金。一种利用钛铁矿(,含杂质)制备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关于制取钛的工艺流程及Ti-Fe储氢合金(结构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价电子排布为
B.Ti-Fe储氢合金中H原子位于金属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中
C.完全水解生成:
D.与盐酸反应:
9.(2023·江苏徐州·三模)室温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AB.BC.CD.D
10.(2024·江苏南通·三模)NaOH活化过的催化剂对甲醛氧化为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有学者提出该催化反应的机理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
B.步骤Ⅰ可理解为HCHO中带部分负电荷的O与催化剂表面的-OH发生作用
C.步骤Ⅱ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D.该催化剂对苯的催化氧化效果优于对HCHO的催化氧化效果
11.(2022·江苏盐城·三模)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已知时,。
实验1:用计测得溶液为8.60
实验2:向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3:向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实验4: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滴加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溶液中存在:
B.实验2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
C.实验3溶液中存在:
D.实验4溶液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2.(2024·江苏南通·三模)已知室温下,,,。用含少量的酸性溶液制备NiOOH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
B.的NaClO溶液中:
C.“调pH”得到的上层清液中:
D.“氧化”时主要发生反应:
13.(2023·江苏南通·三模)常温下,肼的水溶液显碱性,存在如下平衡:;。平衡时溶液中含氮微粒的分布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向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加的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的平衡常数为
C.当加入5.00mL稀硫酸时,溶液中:
D.当加入10.00mL稀硫酸时,溶液中: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14.(2023·江苏·高考真题)催化剂能催化脱除烟气中的NO,反应为 。
(1)催化剂的制备。将预先制备的一定量的粉末置于80℃的水中,在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的溶液,经蒸发、焙烧等工序得到颗粒状催化剂。在水溶液中水解为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选用溶液而不选用溶液的原因是 。
(2)催化剂的应用。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O、、(其余为)气体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题图所示。反应温度在320~360℃范围内,NO转化率随温度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 ;反应温度高于380℃,NO转化率下降,除因为进入反应器的NO被还原的量减少外,还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废催化剂的回收。回收废催化剂并制备的过程可表示为
①酸浸时,加料完成后,以一定速率搅拌反应。提高钒元素浸出率的方法还有 。
②通过萃取可分离钒和钨,在得到的钒酸中含有。已知具有八元环结构,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
③向pH=8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生成沉淀。已知:,加过量溶液的目的是 。
15.(2022·江苏·三模)化合物G是一种合成多靶向性抗癌药物的中间体。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
(1)A分子中采取sp2杂化与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 。
(2)D的结构简式为 。
(3)F→G的反应类型为 。
(4)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遇FeCl3溶液不显色。
②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产物,酸化后分子中均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写出以 、CH3CH2OH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16.(2024·江苏南通·三模)碲(Te)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元素,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特殊合金等领域。从碲铜渣中(含及少量、Pb等化合物)可提取单质碲。
Ⅰ.干法炼碲
(1)将碲铜渣加热熔化后,向其中分批加入一定量还原碳粉,控制反应温度400~500℃,发生反应。每消耗,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l。
(2)已知:常温下硫磺、单质碲的沸点分别为445℃、1390℃。将还原后的碲铜渣与稍过量硫磺混合加热,得到Cu2S、Te和硫磺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真空炉中,控制蒸馏温度1050℃,可收集得到较纯净的Te.在真空炉中进行蒸馏的原因是 。
Ⅱ.湿法提碲
(3)已知能溶于水,难溶于水。
①将一定量粉碎后的碲铜渣与NaOH、溶液中的一种配成悬浊液,加入到三颈瓶中(装置见题图),90℃下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与NaOH、反应生成、、NaCl的离子方程式为 ,滴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
②将过滤所得滤渣洗涤、烘干、分析成分主要含有CuO、,可通过还原熔炼回收Cu。为确定还原剂添加量,现通过如下实验测定滤渣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称取0.5000g样品,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足量稀充分反应后过滤(杂质不参加反应),用的EDTA溶液滴定至终点(EDTA与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1:1),平均消耗EDTA溶液30.00mL;另一份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杂质不参加反应,),用相同浓度的EDTA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20.00mL。通过计算确定滤渣中CuO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4)已知:①;
②。
补充完整利用碱浸后含和的滤液制备高纯碲的实验方案:取碱浸后的滤液, ,将所得固体烘干。(必须使用的试剂:10%溶液,溶液,溶液,去离子水,溶液)
17.(2024·江苏南通·三模)氯化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氯化铵的转化与利用是目前化工研究的热点。
(1)1943年,侯德榜团队成功研发了联合制碱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其主要流程如下:
①25℃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将“母液Ⅱ”循环进入“沉淀池”,是联合制碱法的关键。向“母液Ⅰ”中通入氨气可提高的循环利用率,其原理是 。
(2)以氧化镁为载体,化学链方法分解氯化铵工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释氯”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焓变如图2所示。
①已知 。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解。a (填“>0”“0 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 释氯时可能发生副反应:,少量会抑制反应发生 (或)
【分析】沉淀池发生反应NaCl+H2O+CO2+NH3=NH4Cl+NaHCO3↓,母液I含NH4Cl,通入氨气促进析出,分离得到氯化铵晶体和母液Ⅱ;
【详解】(1)①反应的平衡常数K===0.09;
②向“母液Ⅰ”中通入氨气可提高的循环利用率,其原理是增大,促进析出;使转化为,增大钠盐溶解度,有利于循环;
(2)①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解说明该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H>0,则a>0;
②根据图2可得反应I:,已知反应Ⅱ: ,由盖斯定律,反应I+Ⅱ可得“释氨”主反应为,该反应;
③粒径大小对“释氨”反应速率的影响明显小于MgO粒径大小的影响,其原因是: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
④“释氯”装置中含有少量可提高“释氯”时HCl的平衡产率,主要原因:释氯时可能发生副反应:,少量会抑制反应发生;
⑤分解反应为 ,分解需要吸收20×akJ能量,需要标况下即物质的量为,已知 ,则燃烧放出热量为,热量利用率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化学模拟卷1,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1023=3×6,3+2×4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化学试卷(考前最后一卷),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届江苏省苏州市高考考前模拟化学试卷题Word版含解析,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