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黑河—腾冲一线由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用以划分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的区域,是我国人口地理重要分界线。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宏观格局更加突出。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各省区人口密度对应正确的是( )
A. 青海10-100B. 山西100-300C. 云南300-500D. 辽宁>500
2. 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与其形成关联较小是( )
A. 水热组合条件好B. 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
C. 地形较平坦开阔D. 油气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多
3. 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差异大的合理措施是( )
A. 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 加强经济扶贫,优化资源配置
C. 移民大量搬迁,异地居住D. 完善工业布局,加快产品流动
人口最大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最大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最大容量主要取决于( )
A 矿产资源B. 水资源C. 土地资源D. 生物资源
5. 推断该省级行政单位最可能是( )
A. 新疆B. 湖北C. 山东D. 广东
一个国家的就业比高,抚养比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下图示意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预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 抚养比低于50%即处于“人口红利”期。我国“人口红利”期出现在( )
A. 1990~2030年B. 1985~2050年
C. 1990~2015年D. 2000~2020年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抚养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正比
B. 就业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步变化
C. 60年代抚养比高主要是婴儿潮所致
D. 2016年以后抚养比升高是老龄化所致
8. 应对“人口负债”的措施,可取的是( )
①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
②限制劳动年龄人口迁移国外
③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④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下面两幅图表示我国的人口密度与海拔(图1)和年降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图1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图2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
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③图1中横坐标为海拔,图2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④图1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图2中的横坐标为海拔
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10. 关于两幅图所表示的内容的论断,正确的是( )
①随着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
②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
③随着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海拔1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
④随着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增大;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11. 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某地
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③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生态位宽度又称生态位大小,是指一个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利用资源的多样化程度。它反映了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用来衡量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研究发现增加生态位宽度有助于农业发展,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完成下面小题。
12. 影响生物的生态位宽度的直接因素是( )
①环境变化②竞争对手③个体数量④地形障碍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13.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增加生态位宽度的措施是( )
A. 专一化作物种植B. 高密度水产养殖
C. 使用化肥和农药D. 土地间作和套种
香椿幼芽嫩叶芳香可口,是春天特有炎味。长期以来,陕西骊山业池村野生香椿只能在春季短暂上市,产品供不应求。2023年当地瞄准冬季市场,反季节种植大棚香椿,动力乡村振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野生香椿只能在春季短暂上市,主要因为春季( )
A. 气温回升快B. 水分条件差C. 蔬菜种类多D. 寒潮威胁大
15. 当地反季节种植大棚香椿,主要是为了( )
①提高香椿品质②延长上市时间③提升种植技术④扩大种植规模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16. 为持续壮大香椿产业,当前业池村应致力于产品的( )
A. 国际化B. 市场化C. 品牌化D. 无害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留守儿童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当地留守儿童比例一度高达90%。近年,随着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实施,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体数量持续减少。目前,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贵州等省份的留守儿童数量仍较多。
材料二: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2)从2009年到2019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3)近年,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吸纳这些劳动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村位于江西省北部,20世纪80年代,当地从事双季稻生产。那时农民以水调温,早春育秧对稻田进行日排夜灌。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但水田并未荒芜,依然种植水稻。图为M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
(1)早春育秧,农民通过稻田日排夜灌来调节温度。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比较甲、乙两处,分析哪处更适合作为育秧田块并说明原因。
(3)分析当前M村水田未荒芜的社会经济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最常见的粮食兼用型蔬菜,其性喜温凉、喜光照,地下薯块需要疏松透气的环境。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该市80%的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大均匀、淀粉含量高、口感极佳。多年来,当地农民都以种植马铃薯为生,但马铃薯的产业链较短,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滞销现象严重。下图示意乌兰察布市位置。
(1)说明乌兰察布市适宜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
(2)分析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滞销现象严重的原因。
(3)请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