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后测评,文件包含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docx、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专题训练五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l "_Tc16452" 【题型1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PAGEREF _Tc16452 \h 1
\l "_Tc5338" 【题型2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2
\l "_Tc16452" 【题型3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5
\l "_Tc5338" 【题型4 石油加工的产物】7
\l "_Tc5338" 【题型5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8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I-127
\l "_Tc16452" 【题型1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1.(2023•攸县校级模拟)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
A.氧化钙与水反应B.镁与盐酸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甲烷与氧气反应
2.(2023•长春模拟)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观: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能获得热量
B.微粒观:氧气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
C.结构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改变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物理变化
D.元素观: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它由3个元素组成
3.(2023•双阳区一模)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认识错误的是( )
A.能量观: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转化观: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铜
C.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2022•湖南开学)(多选)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B.点燃H2与O2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因为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所以每个化学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D.化学变化可能引起爆炸,所以爆炸可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5.(2023•碑林区校级一模)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以有效解决水、电、气等资源和算力的全国统一调配问题。
①“南水北调”、“引汉济渭”都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举措。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字母)。
②“西电东送”是将西部地区利用清洁能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东部地区。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 。
③“西气东输”是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华北、华东各地。标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④“东数西算”是把东部地区高能耗的数据计算需求,调配到能源充足的西部地区来解决。
6.(2023春•环翠区期中)本届冬奥会最大的特色就是“绿色环保”
(1)冬奥会火炬为“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燃烧实现“零排放”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此化学反应是将 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2)将氢气存储在高压燃料罐中,此做法说明 (用微粒的知识解释)。
(3)一个“飞扬火炬”中添加的氢气为80g,则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 。
(4)光伏发电可为电解水制气提供电能,光伏发电用到的高纯硅可用Si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l "_Tc5338" 【题型2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7.(2023•新宁县模拟)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安全: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化学与社会发展: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C.化学与健康: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
D.化学与环境:工业产生的“三废”和汽车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8.(2023•海丰县模拟)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从环保角度考虑,冬奥会赛事服务车辆最理想的燃料是( )
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
9.(2023•裕华区模拟)实际生活中很多应用都有其相应的科学原理。以下应用与科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B.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沼气可以作燃料——甲烷具有可燃性
D.不能把铁打造成金——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
10.(2023春•广饶县期末)中国古代很多发明创造与化学工艺有关。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造型优美,设计精妙,其剖面图如图。
(1)点燃雁鱼灯古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简易的火折子是将纸卷点燃后,使其半灭(仅剩火星),装入竹筒中保存。需要点火时打开竹筒盖,向其中吹气,使纸复燃。
①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吹气可以使纸复燃的原因是 。
②火折子中含有火硝(KNO3),受热后可分解为氧气和亚硝酸钾(K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雁鱼灯的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当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该
(选填“扩大”或“减小”)进风口从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3)雁鱼灯的大雁脖颈可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引入水中以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天然气作为一种无污染的燃料逐渐被推广开来,请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天然气属于易燃物质,我们在运输和使用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认识标识,远离危险。下列标识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
11.(2023•大石桥市三模)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三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
(2)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常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对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12.(2023•大连模拟)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Ⅰ.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1)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 。
(2)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
Ⅱ.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 。
13.(2023•凌海市三模)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序号)。
a.植树造林
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d.发展公共交通
(2)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 。(写一点)
14.(2023•无锡一模)人类使用材料、能源的历史源远流长。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已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庭主要燃料。如图是家用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家用天然气中加入有恶臭味的乙硫醇气体,目的是 。
(3)若“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
\l "_Tc16452" 【题型3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15.(2023•昭阳区校级模拟)能源为人类提供所需的能量。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16.(2023•天宁区校级模拟)下列产品不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造与合成的是( )
A.天然中草药B.合成纤维C.合成橡胶D.塑料制品
17.(2023•梅州一模)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都可以用于灭火
D.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18.(2023•寻乌县模拟)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填序号)。
A.天然气 B.氢气 C.肼(N2H4)
(3)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 。
(5)C60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剂、材料、医学及生物领域,C60属于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19.(2023•兴庆区校级开学)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 (填序号)
A.纯蓝墨水笔 B.碳素墨水笔 C.圆珠笔
(2)用活性炭除去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利用了它的 性。
(3)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变大 。(填“变大”或“变小”)
(4)一氧化碳可以冶炼金属,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5)为了让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写一点)
(6)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2022秋•阿克苏市期末)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种植豆科植物的土地一般不施肥而含氮量较高,说明空气中含有 (填化学式);
(3)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
(4)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
21.(2023•河西区校级一模)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石油分馏属于 (“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不合格的煤燃烧会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光合作用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的过程,则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甲烷是常用的燃料,将一定量的甲烷和氧气装在以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 CO、CO2和H2O,且总质量是20.8g其中H2O的质量是10.8g,则该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
22.(2022秋•鄱阳县期末)近日,中国海油发现国内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强保障。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甲烷燃烧属于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厨房中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应将炉具的进风口调 (选填“大”或“小”)。
(3)求4.8kg甲烷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若一棵树平均每天吸收0.88kgCO2,则上述甲烷充分燃烧排放的CO2需要 棵树吸收一天。
\l "_Tc5338" 【题型4 石油加工的产物】
23.(2022•全南县模拟)中国石化2021年11月17日宣布,“油转化”技术首次工业化应用成功。下列有关石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汽油就是石油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
D.石油分馏利用了各成分密度不同
24.(2022•洛阳二模)2022年3月29日,我国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火箭一、二级芯均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氧在该反应中做助燃剂
B.煤油燃烧不产生温室气体
C.煤油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D.石油炼制可以制得煤油
25.(2023春•香坊区期末)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C.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焦油等
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
26.(2023•本溪模拟)2025年部分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都是由 炼制而成的,燃烧时会产生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所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2)我国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项目运用质子膜电解水制氢气,促进了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元素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27.(2023春•招远市期末)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石油作为燃料使用时“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的现象。现代人们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分离出汽油、柴油等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中需用草木灰蒸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
(3)《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装载入一泥罐内,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冶炼锌煤高温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Zn+3X↑,X的化学式为 ;推导 X 的化学式的依据是 定律。
(4)“春雷响、万物长”,农民将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淀粉(C6H12O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l "_Tc5338" 【题型5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28.(2023春•牟平区期末)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不能制得绿氢的是( )
A.水力发电制氢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D.风力发电制氢
29.(2023•怀宁县三模)2022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有关能源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B.火力发电厂需进行燃煤脱硫处理
C.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NO2等
30.(2023•广陵区一模)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部分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至少有四种
B.反应Ⅰ中每生成64g的SO2,同时生成32gO2
C.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SO2+2H2O2H2SO4+S↓
D.该过程可实现H2SO4、SO2等物质的循环使用
31.(2023春•南岗区期末)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
C.节约水资源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32.(2020秋•林口县期末)(多选)“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33.(2023•郑州三模)2022年12月3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完工,为全线贯通创造必要条件。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开发的新能源有
(请写出两种)。
34.(2023•武进区校级模拟)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空间站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在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2)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该系统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有害气体,此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空间站“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为了解决空间站二氧化碳堆积问题,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35.(2023•和平区三模)“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 。(填“进风口”或“进气口”)
(2)完善能源双控制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
A.氢能 B.风能 C.太阳能 D.石油
(3)利用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乙醇和氧气,从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CO2和H2O,若16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11:7,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g,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 g。
36.(2023•建华区三模)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请从资源角度谈谈,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之一是什么?
(2)使燃料充分燃烧,除了要有充足的氧气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3)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请列举出其中的一种。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氧化物
NO
H2O2
CuO
B
大气污染物
CO
NO2
SO2
C
新能源
风能
天然气
生物质能
D
纯净物
氢气
大理石
NaC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61金刚石石墨和C60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docx、61金刚石石墨和C60专题训练五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42水的净化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docx、42水的净化专题训练五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测试题,文件包含33元素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docx、33元素专题训练五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