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3 功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清江浦区模拟)开明中学大课间举行2分钟跳绳活动,同学们每天坚持练习,试估测一位同学每一次跳绳时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
A.3JB.30JC.300JD.3000J
【答案】B
【分析】估计中学生的质量和跳绳重心每次上升的高度,再利用W=Gh=mgh求每一次跳绳时克服重力做的功。
【解答】解:一名中学生的质量m=50kg,跳绳高度约为h=6cm=0.06m,则每一次跳绳时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W=Gh=mgh=50kg×10N/kg×0.06m=30J。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2023春•公主岭市期末)如图所示,图(a)杠杆水平平衡。若图(b)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则( )
A.仍然平衡B.右端下降
C.左端下降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B
【分析】(a)图杠杆是平衡的,原因是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b)图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后,分析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还相等,据此判断丁图的杠杆是否还平衡。
【解答】解: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格长为L,(a)图杠杆平衡是因为:2G×2L=G×4L;
(b)图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后(为便于研究,设物体的重为G'),
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2G×2L+G'×2L,
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G×4L+G'×4L,
因为G'×2L<G'×4L,即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
所以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3.(2023•淮阳区校级模拟)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G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2m,物体上升1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B
【分析】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是定滑轮,轴与物体一起移动的是动滑轮;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力但要费距离。
【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A错误;
B、图中的滑轮组的绳子股数是n=2,如果绳子的自由端通过2m,物体上升h=×2m=1m,故B正确;
C、不计摩擦、绳重,考虑动滑轮自重,拉力F=(G+G动),故C错误;
D、使用滑轮组能省力,图中上方的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4.(2023•聊城)杂技是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也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是杂技表演中男演员举着头上顶碗的女演员,并在舞台上保持静止的情景。关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女演员相对于男演员是运动的
B.女演员对头上的碗没有做功
C.男演员所受的重力与舞台对男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压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男演员举着女演员静止不动,女演员与男演员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女演员相对于男演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男演员举着头上顶碗的女演员,在舞台上保持静止,女演员对头上的碗有力的作用,但碗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故女演员对头上的碗没有做功,故B正确;
C、男演员所受的重力与舞台对男演员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压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5.(2023春•松原期末)如图老人体重比小孩的大,爬上相同的楼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体重小做的功少
B.老人体重大做的功多
C.小孩比老人先到达,小孩的功率一定大
D.老人比小孩先到达,老人的功率一定大
【答案】C
【分析】老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h相同,但体重不同,根据W=Gh判断两人做功的大小关系;
比较老人与小孩做功大小和所用时间大小,利用P=比较二人功率大小。
【解答】解:AB、爬相同的楼梯,h相同,老人体重比小孩的大,根据W=Gh可知,老人比小孩做功多,故AB正确;
C、小孩比老人先到达,但小孩做的功少,由P=可知,小孩的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C错误;
D、老人比小孩先到达,老人做的功多,由P=可知,老人的功率一定大,故D正确。
故选:C。
6.(2023春•郧阳区期末)疫情期间,运送防疫物资车辆途中被巨石挡住了通路,医务人员用撬棍将石头撬开。如果在撬棍A端分别沿如图三个方向用力,下列关于支点位置和用力最小的说法是( )
A.C为支点,F1最小
B.B为支点,F2最小
C.B为支点,F3最小
D.A为支点,三个方向用力一样大
【答案】B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
【解答】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想要动力最小,则动力臂需要最大,由图可知,动力臂最大为AB,最小力应该垂直于AB,故F2最小。
故选:B。
7.(2023春•潮阳区校级期末)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的运动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下列的分析正确的是( )
A.3~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9N
B.0~6s内拉力的功率逐渐变小
C.0~3s内拉力做功为9J
D.第10s拉力的功率为6W
【答案】D
【分析】(1)由图乙知,9~12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图甲,结合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由图乙知,3~6s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可判断3~6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根据公式P===Fv,结合图示分析0~6s内拉力的功率的变化;
(3)由0~3s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W=Fs可知拉力是否做功;
(4)由图象知,第10s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受到的拉力,根据s=vt和P===Fv计算拉力的功率。
【解答】解:
A、由图乙知,9~12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甲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F=6N,所以f=F=6N,
由图乙知,3~6s物体加速运动,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度,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9~12s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等于6N,故A错误;
B、由图乙知,0~3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由P=Fv知,此过程中拉力功率为0;
3~6s物体加速运动,拉力为F=9N,由P===Fv可知,功率逐渐变大。所以0~6s内拉力的功率先不变,后增大,故B错误;
C、0~3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W=Fs知,此过程拉力不做功,故C错误;
D、由图象知,第10s物体的速度v=1m/s,拉力F=6N,拉力的功率P=Fv=6N×1m/s=6W,故D正确。
故选:D。
8.(2023•高新区校级模拟)如图1所示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记载的水碓图。水流冲击水轮转动,水轮上离支架比较近的板通过碓尾把碓头的石杵举起、落下,不断舂米,如图2所示。水轮一小时可提升质量为2880kg的水升高3.5m,每分钟水对水轮做功为2400J,g取10N/kg,忽略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冲击水轮的功率为2487W
B.水轮能连续转动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水轮旋转一小时提升水的机械效率为70%
D.若考虑木杆的自重,将B向左移动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分析】(1)根据功率公式计算水轮机的功率。
(2)水轮能连续转动是因为水不断对它做功。
(3)根据效率公式计算。
(4)
【解答】解:A、水流冲击水轮的功率为:,故A错误;
B、水轮能连续转动是因为水不断对它做功,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是一种作用,故B错误;
C、水轮旋转一小时提升水做的有用功为:W有=Gh=mgh=2880kg×10N/kg×3.5m=1.008×105J;
水轮机做的总功为:;机械效率为:,故C正确;
D、若考虑木杆的自重,将B向左移动时,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变多,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变大,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9.(2023•五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分别用滑轮和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重物G时,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F4,若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F3<F4B.F1>F2>F3>F4
C.F4<F2<F1<F3D.F4<F2=F3<F1
【答案】C
【分析】(1)F1、F2、F3根据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一半力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2)用滑轮组来拉升重物时,绳子拉力的计算,就是看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拉力就是重物重力的几分之一。
【解答】解:若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第一图,用F1的力提升重物时,用的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故F1=G;
第二图,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用F2的力提升重物时,用的是动滑轮,根据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故F2=;
第三图,用F3的力提升重物时,用的是动滑轮,但是,F3作用在动滑轮的轮轴上,故G=,即F3=2G;
第四图,n=3,F4=;
故F4<F2<F1<F3。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2023•振安区校级二模)近年来我国为了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对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如图所示,是一名工人利用滑轮组匀速移动重为3500N的建材,手的拉力为1000N,物体的移动速度为0.1m/s,用时10s,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600N,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下列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100W
B.动滑轮重400N
C.此工人的质量可以小于100kg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9.7%
【答案】B
【分析】(1)拉力端移动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再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
(2)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F=(f+G动),据此求动滑轮重力;
(3)比较拉力与人的重力,得出结论;
(4)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等于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根据η====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
A、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速度v=2v物=2×0.1m/s=0.2m/s,则拉力做功功率:P=Fv=1000N×0.2m/s=200W,故A错误;
B、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根据F=(f+G动)可得动滑轮重力:G动=2F﹣f=2×1000N﹣1600N=400N,故B正确;
C、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最大等于竖直向下的重力,即F≤G,所以此工人的质量不可以小于=100kg,故C错误;、
D、拉力端移动距离s=2s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故D错误。
故选:B。
11.(2023•孝义市三模)图甲是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特大型公、铁两用斜拉索桥梁——芜湖长江大桥。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取其部分可抽象成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其他因素不变,如果只把拉索与桥塔的固定点上移,则可以( )
A.增加动力B.减小阻力C.增加动力臂D.增加阻力臂
【答案】C
【分析】通过只把拉索与桥塔的固定点上移,结合图示模型分析出杠杆五要素中哪个量发生了变化,然后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出原因。
【解答】解:由图可知,若增加塔桥的高度,即增加了支点O到钢索拉力(即动力)F1的距离,即增大了拉力的力臂L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拉力的力臂越大,拉力越小即桥对钢索的拉力就越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2023•泰山区三模)将完全相同的物体 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能够匀速下降;若对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10N的拉力F1,可以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若将物体B取下放置在A的正上方,并对动滑轮施加一个竖直向下16N的拉力F2,可以使 A、B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绳重及摩擦,不增减器件。下列说法中( )
①B匀速下降时,A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②动滑轮的重力为6N
③B匀速上升时,拉力F1的功率为2W
④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为80%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2。
①物体B恰好能够匀速下降时,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和向左绳子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大小相等,忽略绳重及摩擦,根据F=(G+G动)得出等式;若对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10N的拉力F1,可以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可知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受到向右的拉力拉力F1和向左摩擦力f、滑轮组绳子拉力F拉2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物体A受到的合力为零得出等式,根据F=(G+G动)表示出滑轮组绳子拉力,然后联立等式求出A受到的摩擦力;
②若将物体B取下放置在A的正上方,并对动滑轮施加一个竖直向下16N的拉力F2,可以使 A、B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可知A、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f,A、B整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与滑轮组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求出滑轮组绳子拉力,根据F=(F2+G动)得出等式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③B匀速上升时,根据v绳=nv物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利用P===F1v绳求出拉力F1的功率;
④根据题意求出物体B的重力,比较F2与GB的大小得出A、B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根据η===求出最大机械效率。
【解答】解:由图可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2。
①物体B恰好能够匀速下降时,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和向左绳子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此时滑轮组绳子的拉力F拉1=f,
忽略绳重及摩擦,由F=(G+G动)可得:F拉1=(GB+G动),
即:f=(GB+G动)﹣﹣﹣﹣﹣﹣①,
若对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10N的拉力F1,可以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
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受到向右的拉力F1和向左摩擦力f、滑轮组绳子拉力F拉2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F1=f+F拉2,即F拉2=F1﹣f=10N﹣f,
由滑轮组绳子拉力公式可得:F拉2=(GB+G动),即10N﹣f=(GB+G动)﹣﹣﹣﹣﹣﹣﹣﹣﹣﹣﹣﹣﹣﹣﹣②,
由①②可得:A受到的摩擦力f=5N,故①错误;
②若将物体B取下放置在A的正上方,并对动滑轮施加一个竖直向下16N的拉力F2,可以使 A、B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A、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f,由A、B整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与滑轮组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得,F拉3=2f=2×5N=10N,
由滑轮组绳子拉力公式可得:F拉3=(F2+G动),即10N=(16N+G动),
解得:G动=4N,故②错误;
③B匀速上升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绳=nv物=2×0.1m/s=0.2m/s,
拉力F1的功率:P===F1v绳=10N×0.2m/s=2W,故③正确;
④物体B的重力:GB=2f﹣G动=2×5N﹣4N=6N,
由F2>GB可知,A、B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
则最大机械效率η=====80%,故④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2023•常德模拟)如图甲所示,轻质杠杆OA保持水平平衡(B为OA的中点),重物G=20N,将重物的悬挂点和拉力的作用点互换位置,如下图所示,当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时,F乙= 40 N。在如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甲 。(选填“甲”或“乙”)
【答案】40;甲。
【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解F乙的大小;
(2)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解答】解:如图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A=F乙×OB,
由题知,OA=2OB,
则F乙===2G=2×20N=40N;
图甲中,动力臂OA大于阻力臂OB,属于省力杠杆;
图乙中,动力臂OB小于阻力臂OA,属于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40;甲。
14.(2023•吉州区模拟)甲、乙两车同时从某地出发,沿平直路面向北行驶。两车牵引力的功率相同,其运动过程的s﹣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南 运动(选填“南”或“北”),甲车与乙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之比为 3:2 。
【答案】南;3:2。
【分析】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所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一样,这叫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根据P=Fv得到牵引力之比,两车匀速运动,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牵引力和阻力相等,阻力之比等于牵引力之比。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汽车的速度大于乙汽车,两车同时向北行驶,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南行驶。
由图可知,甲乙的速度之比:,
两车牵引力的功率相同,根据P==Fv得到牵引力之比:,两车匀速运动,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牵引力和阻力相等,阻力之比等于3:2。
故答案为:南;3:2。
15.(2023•镇平县模拟)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向楼上运送箱子,在30s内将45kg的箱子匀速向上竖直拉升了6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300N。这个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120 W,此次运送箱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75% 。(g取10N/kg)
【答案】120;75%。
【分析】由图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2,绳端移动距离s=nh,由W总=Fs计算拉力所做的总功,利用P=求得拉力做功的功率;由W有=Gh计算有用功,从而计算出机械效率。
【解答】解:由图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2,
绳端移动距离s=nh=2×6m=12m,
拉力所做的功(总功):
W总=Fs=300N×12m=36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P==120W;
对砂子做的有用功:
W有=Gh=mgh=45kg×10N/kg×6m=27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75%。
故答案为:120;75%。
16.(2023春•遂平县期末)金金家的房子装修时,在如图所示的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木板,将一箱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到窗台上,用时10s,已知窗台高3m,木板长5m,瓷砖总重力为500N,所用拉力为400N,此时拉力做的功为 2000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75% 。
【答案】2000;75%。
【分析】利用W=Fs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再利用W=Gh求出有用功;然后利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斜面的效率η。
【解答】解:做有用功为:W有=Gh=500N×3m=1500J;
总功为:W总=Fs=400N×5m=2000J;
机械效率为:η===75%。
故答案为:2000;75%。
17.(2023•清江浦区模拟)自行车从发明到现在经过了很多改进。如图所示,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的自行车,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这种自行车若想提高速度,只需要将 前轮 (前轮/后轮)做的 大 (大/小)些,此时人骑车时踩踏板的力将 变大 (变大/变小)。
【答案】前轮;大;变大。
【分析】轮轴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轴上力的几分之一,是省力杠杆。
【解答】解:由题意知,此自行车前轮部分相当于轮轴,动力作用在轴上,因此只需要将前轮做的大一些,就能提高速度,但此时人骑车时踩踏板的力将变大。
故答案为:前轮;大;变大。
18.(2023春•兴仁市期末)心肺复苏是有效的急救手段。在胸部按压时,对施救的位置要求非常准确,按压时双臂须伸直,某次急救时,小明用500N的力按压且下压深度为5cm,则连续按压30次小明至少需做功 750 J;之后,小明用拇指和食指紧捏病人鼻子,进行人工吹气使病人胸廓扩张,此时病人肺内气压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750;大于。
【分析】利用W=Gh即可求出小明完成1次按压至少做的功;进一步求出整个施救过程连续按压30次做的功;
进行人工呼吸时,病人体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使病人胸腔扩张。
【解答】解:完成1次按压至少做功:W=Gh=500N×0.05m=25J;
则连续按压30次做的功:W总=30×25J=750J;
用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子,进行人工吹气使病人胸廓扩张,说明病人体内压强大于体外压强,外界大气压小于肺内气压。
故答案为:750;大于。
19.(2023•顺庆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2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2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则A处的拉力大小为 3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知道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可以计算出A处的拉力大小。
(2)本题中使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拉力F所做的功为总功,克服物体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s=2s物,可利用公式η====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已知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为f=30N,所以A处的拉力大小为FA=f=30N。
(2)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s物,
而F=20N,f=30N,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100%=×100%=×100%=×100%=×100%=75%。
故答案为:30N;75%。
20.(2023•罗庄区二模)无人机也普及到了乡村的角角落落!如图所示,临沂张巡会村村民正在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一架无人机将2kg的药液瓶提升20m高,无人机对药瓶做了 400 J的功。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无人机,是由于光照到无人机上发生了 漫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这种反射 遵循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g取10N/kg)
【答案】漫;遵循。
【分析】(1)根据G=mg计算药液瓶受到的重力,根据W=Fs=Gh计算提升药液瓶所做的功。
(2)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那说明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向四面八方传播。这说明在这个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的原因。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药液瓶的重力为:G=mg=2kg×10N/kg=20N;
无人机将药液瓶提升20m高,对药瓶做的功为:
W=Fs=Gh=20N×20m=400J;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无人机,是因为光在无人机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在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400;漫;遵循。
21.(2023春•麻章区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50g的金属小球从A处自由下滑。经过B处,到达C处,恰好停下。如果小球从在A到B的过程用了4s的时间,重力做功为 0.2 J,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0.05 W。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 0.1 J。(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N/kg)
【答案】0.2;0.05;0.1。
【分析】(1)知道小球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小球的重力,又知道下降高度(在重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W=Gh求重力做功;根据公式P=计算做功的功率;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同时小球克服摩擦做功,消耗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小球克服摩擦消耗的机械能等于小球前、后的重力势能之差。
【解答】解:金属小球的重力:G=mg=50×10﹣3kg×10N/kg=0.5N,
由图可知,从A到B小球下降的高度hA=40cm=0.4m,
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Gh=0.5N×0.4m=0.2J;
重力做功的功率:P===0.05W;
C点的高度hC=20cm=0.2m,
小球到达C时,克服摩擦消耗的机械能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即:
W'=ΔE=G(hA﹣hC)=0.5N×(0.4m﹣0.2m)=0.1J。
故答案为:0.2;0.05;0.1。
22.(2023•丹阳市二模)如图,电子秤上支架质量不计,均匀细木棒OAB可绕O点自由转动,当支架支撑在A点时,调节O点高度,使木棒水平平衡,此时电子秤示数如图1所示,已知OA:OB=2:5,细木棒的自重为 1.6 N。现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拉力FB,电子秤示数与FB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①,则图像中横坐标x点的数值为 0.8 N。若将支架从A点移至C点,电子秤示数与FB的关系图线变为图2中的 ② (选填数字序号)。(g=10N/kg)
【答案】1.6;0.8;②。
【分析】(1)由图知台秤的示数为200g,根据F=G=mg算出杠杆对台秤的压力,根据台秤对杠杆的支持力与杠杆对台秤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据此得出F支=F压,此时的杠杆以O为支点,杠杆的重力为阻力,台秤对杠杆的支持力为动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杠杆的重力;
(2)台秤示数为零说明,台秤给杠杆的支持力为0,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方程可得B点的力;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即可。
【解答】解:(1)支架对木棒的支持力F支=G示=mg=200×10﹣3kg×10N/kg=2N,
均匀细木棒的重心在木棒OAB的中心,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B=F支×OA,代入OA:OB=2:5,可得杠杆自身的重力G=F支=×2N=1.6N;
(2)台秤示数为零说明,台秤给杠杆的支持力为0,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B=FB×OB,代入数据可得1.6N×OB=FB×OB,解方程可得FB=0.8N;
(3)细木棒重力不变,重力的力臂不变,重力与重力力臂的乘积不变;
若将支架从A点移至C点,支架与O点之间的距离变大,即支架与O点之间力臂变大,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OB=F支×OC+FB×OB,在B点的拉力相同时,F支变小,即台秤的示数将变小,
台秤示数为零说明,台秤给杠杆的支持力为0,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G×OB=F×OB;所以施加的力不变,故选②。
故答案为:1.6;0.8;②。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
23.(2023•殷都区模拟)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是用水后关水龙头的示意图,O为支点,F2为阻力,请画出:F2的力臂l2以及A处所用最小力F1的方向。
【答案】
【分析】(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作为动力臂,动力臂最长,据此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反向延长力F2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F2的力臂l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要动力最小,则动力臂应最长,连接支点O与A点,则OA为最长的动力臂L1;阻力的方向已标出,所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从A点作OA的垂线就得到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如下图所示:
24.(2023•咸宁模拟)某人利用滑轮组向下拉绳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绕线时,可以从动滑轮或定滑轮绕起,在题目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题要注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
【解答】解:由题意知,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轮组向下拉绳提起物体,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然后“倒着”把线绕回去,绳子应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如图所示:
25.(2023春•思明区校级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 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并且便于测量力臂。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一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位置和右侧钩码数量的前提下,只需将 左侧减去一个钩码 即可;
(3)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用弹簧测力计在图示位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
(4)此实验多次改变挂在支点O两边钩码的质量和悬佳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其目的是 寻找普遍规律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5)小李同学将甲图状况调节成水平平衡后,进行丁图实验(两弹簧测力计不同时使用,测力计挂钩钩在4格处)。
①将弹簧测力计向右下方向拉,示数为F3,力与水平方向成α角,杠杆水平平衡;
②将该弹簧测力计的方向改为向左下方拉,示数为F4,力与水平方向成β角,杠杆水平平衡。若α>β,则F3 < F4(选填“>”或“=”或“<”)。
【答案】(1)平衡;右;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2)左侧减去一个钩码;(3)2;(4)寻找普遍规律; (5)②<。
【分析】(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为了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便于测量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据此分析;
(3)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与动力臂成反比,基础分析。
【解答】解:(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左端偏高,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2)不改变钩码悬挂位置和右侧钩码位置时,即不改变动力臂和阻力大小的情况下,只需将左侧钩码减去一个,即可保持平衡;
(3)一个钩码重为G=0.5N,一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3×0.5N×4L=F×3L;解得F=2N,故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4)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进行多次实验,多次改变挂在支点O两边钩码的质量和悬挂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其目的是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5)根如图丁所示,据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与动力臂成反比,在杠杆上的长度相同,角度越大,力臂越大(90°以下),力越小,若α<β,则 F3<F4。
故答案为:(1)平衡;右;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2)左侧减去一个钩码;(3)2;(4)寻找普遍规律; (5)②<。
26.(2023•东坡区校级模拟)在生活和生产中,简单机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用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调平后,若在A处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需在B点挂 2 个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
(2)小明用图2的实验装置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记录数据如表。
①由图2可知,第4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0.8 N;
②第4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 %(结果保留整数);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若提升同一物体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用图3的实验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某次实验测得物重G=4N、斜面长s=1m、高h=0.2m,若机械效率η=80%,则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0.2 N。
【答案】(1)右;2;(2)①0.8;②83;③变大;(3)0.2。
【分析】(1)在调平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哪端高,平衡螺母要向哪端移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B点所挂钩码的个数;
(2)①根据图2确定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②根据公式计算第4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③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减小动滑轮重力时机械效率的变化;
(3)首先由W有=Gh计算有用功,再根据求出总功,然后根据W额=W总﹣W有计算额外功,最后根据计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解:
(1)根据图1可知,杠杆的右端上翘,说明右端轻,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
设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3G×2L=nG×3L,解得n=2,所以需要在B点挂2个钩码;
(2)①根据图2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第4次实验时测力计的示数为0.8N;
②第4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83%;
③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
由常识可知塑料滑轮比铝质滑轮的重力要小一些,则由表中3、4两次实验可知,提升同一物体时,第4次实验时动滑轮重力较小,且第4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所以,可得出结论:提升同一物体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3)利用斜面做的有用功:W有=Gh=4N×0.2m=0.8J,
由机械效率公式可得总功:,
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J﹣0.8J=0.2J,
由W额=fs可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1)右;2;(2)①0.8;②83;③变大;(3)0.2。
27.(2023•丹东校级二模)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彤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慢上升。
(2)表格中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90.9% 。(百分数前保留一位小数)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物体的重力 有关。
(4)根据实验结论,若该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2.1%,物体的重力可能为 D 。(填字母符号)
A.1N
B.3N
C.5N
D.8N
(5)小彤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多次实验,根据所测数据绘制出图象丁。由图象可知:被提升物体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 低 (填“高”或“低”)。
(6)根据所学知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绳重和摩擦有关,分析图象丁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一定 大于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40N。
【答案】(1)匀速;(2)90.9%;(3)物体的重力;(4)D;(5)低;(6)大于。
【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由表中数据,由η==求出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纵向分析数据可得结论得出结论;
(4)根据(3)结合分析;
(5)根据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的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
(6)若忽略绳重和摩擦,根据η====即可求出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
【解答】解:(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大小;
(2)由表中数据可得第3次的总功为:W总=Fs=2.2N×0.3m=0.66J,
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90.9%;
(3)纵向分析数据可得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根据“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以,若该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2.1%,物体的重力应该大于6N,可能为8N,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根据图丁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6)根据图丁可知,当动滑轮重为1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若忽略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所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G==40N,
但由于绳重和摩擦力使得额外功变大,根据η===知,在机械效率不变时,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也增大,若提升相同高度,物体的重力会大于40N,故C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1)匀速;(2)90.9%;(3)物体的重力;(4)D;(5)低;(6)大于。
28.(2023•南通)如图所示,小明的质量为60kg,他在30s内完成了10个引体向上,每次重心上升50cm,g取10N/kg。求:
(1)小明所受重力的大小;
(2)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
(3)30s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1)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
(2)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为300J;
(3)30s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分析】(1)小明所受的重力根据G=mg计算;
(2)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根据W=Gh计算;
(3)先根据题意计算30s内克服重力做的总功,然后根据P=计算30s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1)小明所受的重力为G=mg=60kg×10N/kg=600N;
(2)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W=Gh=600N×0.5m=300J;
(3)30s内克服重力做的功W总=10W=10×300J=3000J,
30s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100W。
答:(1)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
(2)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为300J;
(3)30s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29.(2023春•淮北期末)如图所示,杆秤可视为杠杆,提纽处为支点O。若不计其自重,在挂钩处悬挂被称物体,此时秤砣悬挂在D点,杆秤处于平衡状态。已知CO=4cm,OD=8cm,秤砣的质量为1kg,g取10N/kg。
(1)图中被称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若这杆秤所能称的物体的最大质量为20kg,求OB的长度。
【答案】(1)图中被称物体的质量是2kg;
(2)若这杆秤所能称的物体的最大质量为20kg,OB的长度为80cm。
【分析】(1)已知阻力与阻力臂、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动力,即物体的重力,根据G=mg求出物体的质量;
(2)已知阻力、阻力臂、动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动力臂。
【解答】解:(1)秤砣的重力G秤砣=m秤砣g=1kg×10N/kg=10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物×OC=G秤砣×OD,
即:G物×4cm=10N×8cm,
解得:G物=20N,
则图中被称物体的质量:m物===2kg;
(2)被称物体的重大重力:Gmax=mmaxg=20kg×10N/kg=200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max×OC=G秤砣×OB,
即:200N×4cm=10N×OB,
解得:OB=80cm。
故答案为:(1)图中被称物体的质量是2kg;
(2)若这杆秤所能称的物体的最大质量为20kg,OB的长度为80cm。
30.(2023春•达川区期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浸没在水中的实心圆柱形物体(物体不吸水、不沾水),已知物体的高度为1m,底面积为0.12m2,质量为210kg,物体始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完全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ρ=1.0×103kg/m3,g=10N/kg)求:
(1)当物体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物体完全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
(3)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当物体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104Pa;
(2)物体完全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1200W;
(3)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分析】(1)根据p=ρgh求物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根据G=mg求物体的重力,由图可知n=4,利用η====求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利用P===Fv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3)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G动)求动滑轮的重力,根据体积公式求出物体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拉力,利用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时η====求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当物体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物体底部处水的深度h=1m,
物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1m=1×104Pa;
(2)物体的重力:
G=mg=210kg×10N/kg=2100N,
由图可知n=4,由η====可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600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nv物=4×0.5m/s=2m/s,
拉力做功的功率:
P===Fv=600N×2m/s=1200W;
(3)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4×600N﹣2100N=300N,
物体的体积:V=Sh=0.12m2×1m=0.12m3,
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所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V=0.12m3,
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12m3=1200N,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
F拉=G﹣F浮=2100N﹣1200N=900N,
因为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所以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75%。
答:(1)当物体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104Pa;
(2)物体完全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1200W;实验次数
滑轮材质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铝
1
0.1
0.6
0.3
56%
2
铝
2
0.1
1.0
0.3
67%
3
铝
2
0.2
1.0
0.6
67%
4
塑料
2
0.2
0.6
次数
物重/N
物体上升
距离/cm
测力计示数/N
测力计
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88.9
3
6
10
2.2
30
初中苏科版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a href="/wl/tb_c168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a>,文件包含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原卷版docx、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168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docx、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基础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168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培优卷原卷版docx、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培优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