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 古代诗词 选择题专练(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原卷+解释)-2024中考语文古代诗词专练
九下《山坡羊·潼关怀古》-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九下《山坡羊·潼关怀古》-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原卷版,共4页。
【诗歌主旨】本曲描写潼关险要地势,感慨历代王朝兴亡,对人民在动乱中遭受苦难深表同情,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议论,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下列对《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作者化动为静,描写了潼关的险峻,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B.“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作者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全曲的点睛之笔,主旨所在。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兴替所做的概括和评判,表现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D.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下列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渔关怀古》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阅读下面一首散曲,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聚”字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山峰以动感;“怒”字运用拟人,生动表现黄河的奔腾之势。“山河表里”四个字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B.“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
C.“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两句话暗示了只有改朝换代,老百姓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4.下面对这首散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这首散曲首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B.“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从昔日辉煌到今日荒凉,顿生伤感之情。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D.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及秦汉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5.下面对《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酣畅淋漓地写出中华山川的壮美,赋予自然风光以人格化的强烈感情。
B.“山河表里潼关路”,着重描写潼关的平坦。这里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潼关向西,“望西都,意踌躇”。作者登高远望,看到那片从未有人行走过的土地,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的意思是,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兴盛也罢,衰亡也好,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D.《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6.下列对《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聚”写出潼关处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地势的险峻。
B.“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过去雄伟的秦汉宫殿,如今都成了一片废墟。这句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C.作者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升华整首曲的主题,表现了作者的思索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D.曲中,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7.选出下列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元曲是一首怀古小令,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抒发历史兴亡之感。
B.一“聚”一“怒”的动态意象中,写尽潼关地势的险峻,将自然风光人格化。
C.“望西都”引起深沉感慨,“伤心秦汉经行处”是曲眼,霸秦强汉,转眼焦土。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直抒胸臆,深刻警策,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8.诗词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曲通过写景和想象,勾勒出王朝兴亡的景象,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B.前两句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中“踌躇”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跑跚不前、思绪万千的情态。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仅是曲作的主旨,还是主题的开拓和升华。
9.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使用了比喻的方法,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连绵不绝、黄河汹涌澎湃的潼关壮景。
B.“伤心秦汉”两句,描写了曾经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在人民的怒吼声中都已灭亡;无数殿堂楼阁,都已灰飞烟灭,化为尘土,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的无限感慨。
C.“兴,百姓苦”两句,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亡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的概括中提炼出这一主题,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
D.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写法,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彩的议论结合起来,让这首作品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选出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 )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聚”“怒”二字仅从视觉角度描写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B.“望西都,意踌躇”中,“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C.“伤心”二字既是对古都长安今非昔比的感慨,也是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
D.这首元曲把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原文
参考译文及词解
鉴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①/潼关路。
(关上)群山绵延起伏,像从不同的方向聚集到潼关来,(关下)波涛滚滚,像在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关外有黄河,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地势十分险要。
①〔山河表里〕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内容: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和中华山川的壮美,赋予自然风光以人格化的感情。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再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及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
炼字:“聚”字写出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的雄伟气势;“怒”字将黄河人格化,写出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望/西都②,意/踌躇③。伤心秦汉/经行处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远望长安,心潮起伏。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那成千上万间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尘土。
②〔西都〕指长安。③〔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④〔秦汉经行处〕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西面。经行处,行程中经过的地方。
内容:写经过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陷入历史的沉思中。
炼字:“踌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动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无论哪个朝代兴起,受苦的都是百姓;无论哪个朝代灭亡,受苦的还是百姓。
内容:“曲眼”,升华了整首曲的主题。从对现实场景的描写转入议论抒情,诗人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8年级上册《野望》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统编版六册),文件包含八上《野望》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统编版六册原卷版docx、八上《野望》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统编版六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8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统编版六册),文件包含八上《雁门太守行》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统编版六册原卷版docx、八上《雁门太守行》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统编版六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8年级上册《春望》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统编版六册),文件包含八上《春望》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统编版六册原卷版docx、八上《春望》选择题专练-冲刺2024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课内篇目常考题型专练统编版六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