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解析版).docx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原卷版)第1页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原卷版)第2页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原卷版)第3页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解析版)第1页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解析版)第2页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文件包含专题14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原卷版docx、专题14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突出族合训练与巩国已有成果相结合;
    第二,强化备题规范意识与指导答题技巧相结合;
    第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1、课合训练。主要就是以完基的古文阅读题(高考成题与自主设计题相绝合)为材料。主要是养成学生基体阅读能力,强化语感能力,强化语境推新能力。
    2、孔国已有成系。主要是指有计划地得一轮复习的系统知识分解设题。
    3、强化答题规范意识。主要是指古文翻译中的“采点意识”与“潘照意识”。
    4、指导答题技巧。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依据国有的知识推断调的意义与用法。选用资料应该是由课内延伸到渠外。
    备考任务群四 永恒的经典——文言文阅读
    2021~2023文言文阅读考情纵览
    【命题特点】
    1.情境特点。2023年的断句题已经由选择判断,转变为主观断句的形式,文言实词题在2022年扩大为文言实词的理解判断,而且要求与课内词语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加入了句式的考查。
    2.价值引领。从选文的主题思想看,倡导并弘扬真善美;从命制题目看,注重考查古今语言的差别,让我们了解汉语的传承发展。
    3.素养方向。从“语言知识与构建”来看,近年来文言文的考查,起到了构建文言知识体系的作用,实词、虚词、活用、句式都有所涉及。从“文化传承与理解”来看,多选择具有文化底蕴的文本,让学生在答题时,领悟时代精神、治国理念、传统文化。
    【真题透析】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 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 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 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 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 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 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14.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10.答案 C E G
    解析 原句呈现: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句意进行判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意为“韩非子记载说夫子认为这是好的(做法)”,句意完整、连贯,故C处应断开。其次,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判断,“然后难之”中“然后”为副词,充当状语修饰“难之”,与“本”之间须停顿,故E处应断开;再根据句式结构进行判断,“岂……哉”为表反问的固定句式,译为“难道……吗”,故G处应断开。综上,应涂黑C、E、G三处。
    11.答案 B
    解析 都是“鼓励、劝勉“词义相同。
    12.答案 D
    解析 “武臣却深信不疑”曲解文意,“子鲋对此深感失望”夸大其词。由材料相关信息可知,武臣对诸子百家的言论进行探究考证后方才得出结论,并非“深信不疑”。而子鲋相信大道,对诸子之说不在意、不评价,对武臣的行为也只是认为“不是我所期望的”。选项将其表述为“深感失望”,夸大文意。
    13.答案 (1)我的大臣们对我没有不高傲轻慢的,只有高赫没有忽视君臣之间的礼仪,因此先奖赏他。
    (2)请让我简单地说一方面,您要仔细考查这部分言语是不是真实。
    解析 (1)吾群臣无有不骄高傲,骄纵侮之意者,唯只,只有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
    先先于,超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此处意译为“先奖赏他”之。
    (2)请请让我略说一隅一方面,而君子审其信言语真实,诚实否焉。
    14.答案 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解析 步骤1:审题干。子鲋考查对象用以批驳韩非考查角度的事实依据考查内容是什么?
    步骤2:理思路。首先通读材料,找到子鲋批驳韩非的句子,然后结合句意进行具体分析。
    由原文“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可知,赵襄子解晋城之围后,奖赏群臣之时孔子已离世十一年,所谓“先后甚远”。可见,孔子不可能对赵襄子奖赏群臣之事表达意见。
    步骤3:组织答案,规范作答。结合步骤2分析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解围之后,赏赐五个有功的人,高赫处在受赏的首位。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立大功,现在成了第一个受赏的,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我的国家陷入危险,社稷危急。我的大臣们对我没有不高傲轻慢的,只有高赫没有忽视君臣之间的礼仪,因此先奖赏他。”孔子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说:“这就是善于奖赏啊!赵襄子奖励一个人而使全天下做臣子的人都不敢再失礼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什么是善于奖赏。善于赏罚的人,百官不敢越权,群臣不敢失礼。君主设置法令,臣下没有奸诈之心。这样的话,就可以算是善于赏罚了,襄子有君臣关系密切的恩泽,掌握着令行禁止的法令,这样也还有骄傲轻慢的臣子,证明赵襄子失于惩罚。做臣子的,谋事有功就赏。现在高赫仅仅是不骄傲轻慢,赵襄子就赏他,这是失于奖赏。所以说:孔子不懂得何为善于奖赏。
    材料二:
    陈地人中有个叫武臣的,(他)对子鲋说:“韩非子建立法律制度(的观点),与孔子提出的观点有着许多不同。我每每探究其中的深意并且考证其真伪,已经经过很长的时间了,遏制作恶,勉励为善,韩非子并非不是(这样做的),孔子也并非是(这样做的)。像韩非子这样的,也算是当今的圣人了。”子鲋回答说:“当今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那些多事且牵强附会的人,一定会通过谈论经典来提升自己,引用圣人的言论让自己成为有才能的人,想凭借这些取信于那些愚蠢的人来宣扬他的观点。像诸子百家的著作,它们的教义都是如此。请让我简单地说一方面,您要仔细考查这部分言语是不是真实。”武臣回答说:“好。”子鲋说:“以往赵国、韩国一起灭亡了知氏,赵襄子赏赐有功的人,先是赏赐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而后才是赏赐有功之臣。韩非子记载说夫子认为这是好的(做法),引述其观点加以论证,然后加以驳斥,难道没有不类似这样的吗?然而,这事实上是假的。(我)为什么明确地这样说呢?从前,我的先祖孔子在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时就去世了,到了哀公二十七年,荀瑶才与韩国、赵国、魏国一起攻打郑国,遇到陈恒就退兵回去了,当时孔子离世已经有十一年了,而晋国的四卿都还在世。到了鲁悼公十四年,知氏才被灭亡。这些事发生的先后时间间隔很久远,但韩非子这样阐述,没有一点惭愧的意思。这说明世间有许多喜欢多事的人,都不是没有过失的。所以我在儒家学说之外不再张口,在诸子面前有意不听也有很长时间了。你用一尺长的标杆来度量天的高度,用一寸的手指来测量深渊的深度,(自以为)知晓了正确的道理而不醒悟,相信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而怀疑圣人,大概也不是我所期望的。”
    专题一 明晰观点,求同存异——双文本阅读方法
    一、切分阅读,整体把握
    读文言语段,一口气读下去,结果看到最后,仍然是混沌状态。所以做文言文阅读,可以将语段切分,分块突破。这种切分可以是按照事件的时间、地点转换切分;可以是按照时间的开端、发展、结局切分,也可以是按照观点、材料切分。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切分方式,2023年的三套新高考试卷均为双文本阅读,具有明显的议论色彩,那么把握文章的观点就是阅读的核心。这样的文本则需要分清事件、事件中的人物、事件中的观点,切分时要有意识地去思考哪一部分是事件,哪一部分是观点,哪一部分是观点的依据,形成对每一个文本的整体性的认知。
    二、关注观点,加强比较。
    比较思维能够在辨识中提升对人物事件的认识,有效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性思维。对两则文本进行比较,既要求同又要求异。双文本的材料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清晰的逻辑联系的,往往有一个共同的事件或者话题,阅读时首先要对此有清晰的把握。求异要看到两个文本不同点,可能时事件原因、结果表述不同,可能是对事件态度认识不同,明确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才算是真正读懂了文言文。
    三、微观品析,突破难点
    微观品析,就是要分析某一事迹的细微之处,在把握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行事方式、观点态度等方面,不放过细微之处。“内容分析客观题”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该题的错误选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命题者常常在细微处设置错误,因此把握细节,就成为准确答题的关键。把握细节,需要读题和文本时要耐心,不要粗枝大叶,读文本要能够扫描到文本的所有词句,读题时要对每个分句的判断做出分析,并注意将选项与文本情节与逻辑关系细心比较。
    【即时体验】
    【“明晰观点,求同存异”阅读方法示例】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夫为人A所B陷C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
    10.答案 E F G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句意进行判断,“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意为“被人陷害还想战胜敌人”,句意完整、连贯,中间不应断开,故应在E处断开。
    其次,根据特殊句式进行判断,“不亦难乎”意为“这不是很困难吗”,其中“不亦……乎”为表反问的固定搭配,相当于“不是……吗”,故其前后应断开。
    最后,根据标志词进行判断,“焉”为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11.答案
    解析 B项,“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解说错误。金在此处指“锣”,作战时鸣金为收兵不战的信号。刁斗,三足长柄的锅,古代军中兼用于炊煮和巡更敲击的铜制用具。
    A项,根据语境“平易宽广之地”可知,原文中“平易”指地形平坦开阔。联系成语“平易近人”可知,“平易”也可用来形容人性情温和。C项,“片善”的“片”意为“小,微少”,“片甲不留”的“片”为量词,二者意思不同。D项,两个“果”均为动词,意为“实现、成为事实”,二者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答案】D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请您稍微退后,让我军能够从容交战,我同各位骑马缓行观战,不也是件乐事吗!
    (2)古人在战场上采用出人意外的策略,在敌人料想不到时攻击,这也是一种变化多端的方法吗?
    解析 (1)请君少稍,略微却,令将士得周旋交战,应付,仆与诸君缓辔骑马缓行而观之,不亦乐乎!
    (2)古人临阵出奇出人意外的策略,攻人不意料想,斯亦相变之法方法乎?
    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善用兵,不懂得军队的分合安排。
    ②不能审时度势,被人陷害而不自知。
    解析 步骤1:审题干。材料二考查范围中,李靖考查对象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考查内容有哪些?
    步骤2:理思路。首先通读全文,找到材料二中李靖论及苻坚失败的内容,然后结合句意具体分析原因。
    由材料二“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知,李靖认为苻坚的失败在于其不善用兵,特别是不懂得军队分合的安排。
    由材料二“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可知,李靖认为苻坚的失败在于被他人陷害而不自知,不能把握当时的情况。
    步骤3:组织答案,规范作答。结合步骤2分析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分两点作答。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打仗的时候,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不能在险恶阻塞的地方作战,而应该在地形平坦宽广的地方(作战)。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锣声就停下,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指挥大部队作战,可进则进,不可进便停止。”在晋朝太元年间,秦朝的苻坚(率军)进驻屯兵于寿阳,并临淝水一岸摆好军阵,与晋军将领谢玄相对抗。谢玄派人对苻坚说:“您远道而来进入我国境内,却临近水边布阵,显然不想迅速交战。请您稍微退后,让我军能够从容交战,我同各位骑马缓行观战,不也是件乐事吗!”苻坚(麾下的)将士都说:“应当凭据淝水阻截晋军,不让其得以(渡河)上岸。我方兵将众多而对方兵少,(这样)一定能够得以万全。”苻坚说:“只需退军,让他们过去,而后我率领数十万铁骑前往水边,逼近他们并将他们杀死。”苻融也赞同这个计划。(苻坚)于是撤回军队,但士兵们混乱起来无法控制。此时,谢玄、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八千精锐渡过淝水。谢玄和谢琰在淝水南岸发起进攻,苻坚的军队惨遭溃败。
    材料二:
    太宗说:“古人在战场上采用出人意外的策略,在敌人料想不到时攻击,这也是一种变化多端的方法吗?”李靖回答说:“古代的战斗,往往是凭借一些小技巧的人战胜没有技巧的人,凭借微小长处战胜没有真正优势的人。这些人哪能谈得上懂兵法呢?像(东晋时)谢玄击败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太宗便让侍臣拣出《谢玄传》阅读,说:“苻坚哪些地方处理不好呢?”李靖答:“我看《苻坚载记》中说:‘(淝水之战时)秦军全军覆没,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以保全。苻坚率领数千骑兵前去追击,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掉苻坚,但没能成功。’从这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只有慕容垂独自保全,可见苻坚已经陷入慕容垂的计谋了。被人陷害还想战胜敌人,这不是很困难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的,就是苻坚这一类人。”太宗说:“军队形势有分散和聚合的情况,重要的是各自的选择要适宜。前代的事迹中,谁擅长这样做呢?”李靖说:“苻坚率领百万军队却在淝水被击败,这是用兵能聚合而不能分散运用所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散驻扎,相距二十里,公孙述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合击,大败公孙述,这是军队用兵分散却能聚合所能达到的。”太宗说:“是啊。得失的事例,足够为后代提供借鉴。”
    【即时演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王遣张耳与韩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破代兵,禽夏说。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①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之。’令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
    材料二:
    战失其道,未有不败者;战得其道,未有不胜者。胜则破竹之势成,迎刃之机顺矣。自此招揽豪杰,部署长吏,抚辑人民,收按图籍,颁布教章。所谓略地也,顾其策何先?曰:是有机焉!蹈之而动耳,不烦兵也。
    李左车之对淮阴②也,曰:“将军虏魏王、禽夏说,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余万众,威震天下,此将军之所长也。然众劳卒疲,其实难用。今以罢弊之卒,屯之燕坚城之下,燕若不服,齐拒境以自强,此将军之所短也。为将军计,莫若按甲休兵,遣辩士奉咫尺之书于燕,暴将军所长,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
    (节选自《乾坤大略》)
    【注】①李左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后,韩信对他以礼相待,虚心求教。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②淮阴:指淮阴侯韩信。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A韩信兵B号C数万D其实不过E数千F能千里而袭G我H亦已罢极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爨,指灶,《项脊轩志》中的“迨诸父异爨”指分灶做饭,意思是分家。
    B. 麾下,文中指部下,其中的“麾”与“麾之即去”中的“麾”意思不同。
    C. 儒者,指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以后泛指一般的读书人。
    D. 按,文中指收拾、放下,与成语“按图索骥”中的“按”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左车认为韩信进攻的锋芒锐不可当,他请求成安君一定不要出来应战,而是由他率领三万奇兵对敌。
    B. 李左车的建议未被成安君采纳,成安君认为韩信军队势弱,如不出战,诸侯会认为赵国胆怯,进而轻视并讨伐赵国。
    C. 李左车认为韩信很快就打败了赵国二十多万大军,威震天下,但是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实际上难以再战。
    D. 李左车建议韩信按兵不动,派能言善辩的人带着书信到燕国去,展示自己的长处,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
    (2)今以罢弊之卒,屯之燕坚城之下,燕若不服,齐拒境以自强,此将军之所短也。
    14. 李左车分别为成安君和韩信献策,这两种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 DFH
    11. B 12. B
    13. (1)希望你暂借我三万奇兵,从小路去拦截他们的粮草。
    (2)现在让疲惫不堪的士兵驻扎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燕国如果不投降,齐国又在边境上加强防御以自保,这就是将军的短处。
    14. ①给成安君的策略:避敌锋芒,攻敌弱点。
    ②给韩信策略:避己之弱,示敌以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韩信的军队号称几万,事实上不过数千人,又千里跋涉来袭击我们,也已经精疲力竭了。
    “数万”作“号”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
    “号数万”与“过数千”句式一致,“数千”后断句,所以F处断句;
    “我”作“袭”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H处断句。
    故选DF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灶;分灶做饭,意思是分家。句意:临时打柴割草来做饭。/在等到伯父和叔父们分家之后。
    B.“麾下,文中指部下”错误,“麾下”在文中指的是军旗下。“麾之即去”中的“麾”的意思是“通‘挥’,指挥”。句意:两位将领的首级就能送至您的帐前。/命令他走就离开。
    C.正确。
    D.正确。收拾、放下;按照。句意:不如按兵不动。/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进而轻视并讨伐赵国”错误。由原文“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可知,文中的意思是“诸侯会轻易地讨伐赵国”。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假”,借;“间”,从小路;“绝”,拦截;“辎重”,粮草。
    (2)“罢弊”,疲惫不堪;“屯”,驻扎;“此将军之所短也”,判断句,“此……也”表判断,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给成安君的策略:由原文“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可知,避敌锋芒,攻敌弱点。
    给韩信策略:由原文“然众劳卒疲,其实难用。今以罢弊之卒,屯之燕坚城之下,燕若不服,齐拒境以自强,此将军之所短也。为将军计,莫若按甲休兵,遣辩士奉咫尺之书于燕,暴将军所长,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可知,避己之弱,示敌以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王派遣张耳和韩信一起领兵向东北攻击赵国、代国,攻破了代国的军队,擒获了夏说。韩信和张耳带领数万军队,想要向东攻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和成安君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他们,就集结重兵扼守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军队。广武君李左车给成安君献上计策说:“我听说汉将韩信已经渡过西河,俘虏了魏王,擒获了夏说,决计要攻下赵国,这是乘胜而远离国土的战争,进攻的锋芒锐不可当。我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士兵就面有饥色;临时打柴割草来做饭,军队就经常吃不饱。如今井陉的道路狭窄,无法通过并行的两辆战车,骑兵不能排成行列前进,行军前后绵延数百里,那种形势下军粮一定是排在部队的后面。希望你暂借我三万奇兵,从小路去拦截他们的粮草;您要深挖战壕,高筑营垒,拒不出战。他们向前进无法交战,向后退无法回去,我率领奇袭部队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野外劫掠不到任何粮食,不出十天,两位将领的首级就能送至您的帐前。希望您认真考虑我的计谋。否则,一定会被这两个人所俘虏。”成安君是个儒者,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能使用诈谋诡计,说道:“我听兵法讲‘兵力超过敌人十倍便可以包围他们,超过一倍便可以交战。’如今韩信的军队号称几万,事实上不过数千人,又千里跋涉来袭击我们,也已经精疲力竭了。现在面对这样的敌人还退避不出击,以后假如遇到更强大的敌人,我们依靠什么来抵抗呢?诸侯会认为我们胆小而轻易地前来攻打我们。”因而他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韩信派人暗中探查,知道广武君的计策没被采纳,回报情况后,韩信大喜。于是就率兵攻击,大破赵军,在派水上斩杀了成安君,擒获了赵王歇。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
    材料二:
    如果违背了作战规律,没有不失败的。如果遵守了作战规律,就没有不取胜的。胜利之后,势如破竹的态势就可形成,迎刃而解的时机也会随之而来。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招揽豪杰志士,设置各级官吏,安抚体恤百姓,接收和查验地图和户籍,颁布教令与法律。这些所谓的攻取土地,首先需要考虑什么策略呢?回答是:这是需要时机的,只要遵循作战规律去做就可以了,并非都要动用武力。
    李左车对淮阴侯说:“将军俘虏魏王、擒获夏说,不到一个早晨就打败了赵国二十多万大军,威震天下,这是将军的长处。但士兵们疲惫不堪,实际上难以再战。现在让疲惫不堪的士兵驻扎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燕国如果不投降,齐国又在边境上加强防御以自保,这就是将军的短处。为将军计议,不如按兵不动,派能言善辩的人带着书信到燕国去,宣扬将军的优点,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燕国一旦服从,然后往东进攻齐国,即使有智者也不知道该为齐国出什么计策。”
    (节选自《乾坤大略》)
    年份
    卷别
    题目
    考查形式
    选材变化
    文言断句
    词语(文化常识)
    内容分析概括
    翻译
    文本分析主观题
    2023
    全国新高考Ⅰ卷
    《韩非子·难一》
    《孔丛子·答问》





    选材范围愈加广泛,既有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作品,也有唐代记录军事问题的言论辑录、宋代的纪传体史书等,时间跨度大,且选材新颖。其中,两套新课标卷均选择两则出自不同典籍的材料,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的理念。
    全国新高考Ⅱ卷
    《百战奇略》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全国甲卷
    《隆平集·儒学行义》




    全国乙卷
    《韩非子·十过》




    全国新高考Ⅰ卷
    《战国策·魏策三》





    文体多元化,既有纪传体史书、国别体史书,也有杂史小说,时间集中于汉代,展示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博弈,凸显家国情怀,注重提高考生的文化素养。
    2022
    全国新高考Ⅱ卷
    《东观汉记》卷十





    全国甲卷
    《战国策·秦策二》




    全国乙卷
    《说苑·贵德》




    2021
    全国新高考Ⅰ卷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打破了历年来只从“二十四史”中选材的传统,不再选择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史实的纪传体史书,而选择以事件为线索的纪事本末体史书。
    全国新高考Ⅱ卷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全国甲卷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全国乙卷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试题呈现
    “明晰观点,求同存异”阅读方法
    (2023·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 ‖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 ‖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一、切分阅读,整体把握
    材料一:
    第一层次:讲明我众敌寡的佣兵策略。
    第二层次:以肥水之战为例,加以说明。
    小层次:
    1.肥水之战谢玄请求苻坚军队后退。
    2.苻坚与大臣的态度。
    3.前秦军队后退大乱,谢玄进兵,苻坚溃败。
    材料二:
    第一层次:
    太宗观点:兵法要出奇兵制胜
    李靖观点:前代多以小术胜无术,材料谢玄破苻坚。
    第二层次:李靖以苻坚为慕容垂陷害,证明苻坚之无术。
    第二层次:
    太宗询问:用兵分聚,前代谁擅长?
    李靖:反面事例,苻坚能合不能分;正面事例。吴汉合击破公孙述。
    二、关注观点,加强比较。
    同:都提到肥水之战,苻坚失败之事。
    异:原因分析不同。材料一侧重用兵进退之法;材料二侧重用兵之术,分合之道。
    三、微观品析,突破难点
    读准人物、观点,注意事情经过与逻辑关系。
    选项
    标注题眼
    定位信息
    落实阅读方法,分析推断
    A
    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材料一: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
    由材料一相关信息可知,苻坚临淝水一岸摆好军阵,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苻坚的部下认为应该在淝水阻截敌人,不让敌人上岸:苻坚则认为可以让敌人渡过淝水,然后再一举歼灭
    B
    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材料一: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由材料一相关信息可知,苻坚下令让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大乱,不能受控制。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八千精兵顺利渡过淝水,苻坚的部队惨遭溃败
    C
    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材料二: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
    由材料二相关信息可知,只有慕容垂一支部队保全了兵力,苻坚率领残兵千余骑,来到慕容垂的营地,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掉苻坚
    D
    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材料二: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吴汉讨公孙述……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以偏概全。由材料二可知,“得失事迹”中的“得”指吴汉战例,失指苻坚战例

    相关试卷

    专题04 信息类文本阅读4突破客观题(二)-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04 信息类文本阅读4突破客观题(二)-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文件包含专题04信息类文本阅读4突破客观题二-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原卷版docx、专题04信息类文本阅读4突破客观题二-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信息类文本阅读3突破客观题(一)-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03 信息类文本阅读3突破客观题(一)-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文件包含专题03信息类文本阅读3突破客观题一-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原卷版docx、专题03信息类文本阅读3突破客观题一-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信息类文本阅读2突破客观题-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02 信息类文本阅读2突破客观题-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文件包含专题02信息类文本阅读2突破客观题-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原卷版docx、专题02信息类文本阅读2突破客观题-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