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二轮】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专题29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连贯-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9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连贯-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文件包含29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连贯-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原卷版docx、29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连贯-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突出族合训练与巩国已有成果相结合;
第二,强化备题规范意识与指导答题技巧相结合;
第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1、课合训练。主要就是以完基的古文阅读题(高考成题与自主设计题相绝合)为材料。主要是养成学生基体阅读能力,强化语感能力,强化语境推新能力。
2、孔国已有成系。主要是指有计划地得一轮复习的系统知识分解设题。
3、强化答题规范意识。主要是指古文翻译中的“采点意识”与“潘照意识”。
4、指导答题技巧。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依据国有的知识推断调的意义与用法。选用资料应该是由课内延伸到渠外。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表达连贯
类型一 语句复位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人类对月球表面的了解远远胜于对海底世界的认识,特别是对深海的探索还处在盲人摸象阶段。深海海底占据着地球表面一半以上的面积,深海生物群也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 )。但是,面对庞大的深海生物群,我们采集到的深海生物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现在只能算是管窥蠡测,对深海生物世界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类对深海生物群的了解更加深入,是因为观测和采样手段的发展。
B.随着观测和采样手段的发展,深海生物群被人类了解得更多更深入。
C.深海生物群被人类了解得更多,观测和采样手段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D.随着观测和采样手段的发展,人类对深海生物群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答案】D
【解析】结合下文“但是,面对庞大的深海生物群,我们……”中的陈述对象是“我们”可知,此处陈述对象应为“人类对深海生物群的了解”,排除BC;又因“观测和采样手段的发展”不是强调的重点,排除A。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李商隐有诗句说:“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秋天来了,夕阳楼上,落叶飘飞,一片东来一片西,又见孤鸿缥缈天际外,诗人突然感到人生流转成蹉跎。孤鸿飘飞何处,当然是飞向归程。但诗人以为,( ),一切的追求都是似有似无,人生就是这样,雪泥鸿爪,哪里有个永久的居处,一切都是短暂的寄托罢了。
下列填入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生哪有个归程,家乡只是曾居的场所,故园只是一个缥缈的空间
B.人生哪有个归程,故园只是一个缥缈的空间,家乡只是曾居的场所
C.家乡只是曾居的场所,故园只是一个缥缈的空间,人生哪有个归程
D.故园只是一个缥缈的空间,家乡只是曾居的场所,人生哪有个归程
【答案】B
【解析】结合前文“当然是飞向归程”,此处与前文语意相承接,故应先说“归程”这一话题,可排除CD;结合后文“永久的居处”可知,“曾居的场所”与后文衔接紧密,可排除A。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霰和雪花都是由冰雪晶演化而来的。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云中的冰雪晶会不断通过贝吉龙效应吸收周边过冷水滴中的水分,从而不断生长。由于重力的作用,长大的冰雪晶便下落。冰雪晶在下落过程中如果进入过冷水充沛的区域,就会不可避免地跟过冷云滴发生碰撞。此时,像胶水一样的过冷云滴就会粘到雪晶上,并冻结成冰,大气物理学中习惯将这种冰称之为凇,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凇附过程。( ),转而形成一种球形或圆锥形的小冰珠,这就是霰。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凇在冰雪晶上越聚越多,冰雪晶原有的六个角便荡然无存。
B.凇在冰雪晶上越聚越多,原有六个角的冰雪晶便荡然无存。
C.冰雪晶原有的六个角荡然无存,使凇在冰雪晶上越聚越多。
D.凇在冰雪晶上越聚越多,荡然无存的是冰雪晶原有的六个角。
【答案】A
【解析】B项,不合逻辑,“原有六个角的冰雪晶便荡然无存”,那么后面一句“转而形成一种球形或圆锥形的小冰珠”就不会存在了。
C项,“凇在冰雪晶上越聚越多”是“冰雪晶原有的六个角荡然无存”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D项,根据后面“转而形成一种球形或圆锥形的小冰珠”一句的信息可知,其主语应是“冰雪晶”,因此“荡然无存的是冰雪晶原有的六个角”一句的主语应为“冰雪晶”。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表明,被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感染的小鼠,对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的吸引力明显加大。通过对感染小鼠的体温、二氧化碳释放及挥发性气味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气味改变是导致感染宿主更加吸引蚊虫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的研究显示,( ),这种小分子可有效激活蚊虫的嗅觉神经系统,帮助蚊虫快速发现目标。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苯乙酮是一种挥发性小分子,小鼠在感染蚊媒病毒后会大量释放它
B.在小鼠感染蚊媒病毒后,一种挥发性小分子——苯乙酮大量释放
C.一种挥发性小分子——苯乙酮是小鼠在感染蚊媒病毒后大量释放的
D.小鼠在感染蚊媒病毒后,大量释放一种挥发性小分子——苯乙酮
【答案】D
【解析】此处承接小鼠被感染的话题展开,小鼠应该放在前面,排除AC;后文是“这种小分子”,为了衔接顺畅,结尾应该是“苯乙酮”,排除B。
类型二 情境补写
5.【2023全国乙卷,有删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明是一项限期两个月的作业,你就是要怀着愧疚自责的心理,一直拖到交作业前一周才匆匆开始,结果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最后匆忙赶完的作业也很不尽如人意,如果总是这样,那么 ① ,拖延堪称当代生活的“绝症”,身处其中的人会感到极度焦虑,但还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满怀负罪感地干其他的事情,任务一拖再拖,时间越少焦虑感越强, ② ,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 ③ ?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 ②越是焦虑就越无法行动 ③帮助我们克服拖延呢
【解析】第①处,由前文“明明是一项限期两个月的作业……一直拖到交作业前一周才匆匆开始……如果总是这样”可知,此处的“这样”指前文描述的现象,即做事拖延;再结合后文“拖延症堪称当代生活的‘绝症’”可知,“拖延症”定义了这一现象,故此处可填“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
第②处,由前文“任务一拖再拖,时间越少焦虑感越强”和后文“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恶性循环”可知,此处强调焦虑感与行动之间的关系,故可填“越是焦虑就越无法行动”。第③处,由前文“拖延症堪称当代生活的‘绝症’”“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和后文“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体的计划”可知,此处为一个问句,对如何克服拖延症进行发问,故应填“帮助我们克服拖延呢”。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____①____,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____②____,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榫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出土的大量木构件中不难发现,当时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榫卯结构。在之后的历史中,榫卯结构伴随着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硬木家具的出现,将榫卯技术____③____,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自然天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技艺。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①为主要结构方式 ②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 ③推上了技术上的高峰
【解析】①处,根据前文语境“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可知,这里也应是“以……为主要……”这种句式,再看“木构架结构”自然是“结构方式”,据此补写即可。
②处,根据“不但”可知此处应有“而且”;根据“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可推知,此处应该是“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
③处,注意前文语境“逐渐发展起来”“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硬木家具的出现”,再结合后文语境“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技艺”,从逻辑上推知这里应该是“推上了技术上的高峰”。
7.【2023汕头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酒令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酒文化中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好的酒令既能令人赏心悦目, ① 。明朝国子监祭酒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饯别时与朋友行令言:“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若行令人都是高手,还要增加难度, ② ,如第一人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在第一字,第二人说“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第三人说“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以此类推。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飞花令骤然沉寂,直到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对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进行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飞花令才如天女散花一般地回归,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为了让全民都“玩得起”,专家团队还设法降低了飞花令的难度门槛;而为了满足比赛的难度分级要求,专家团队大胆创新, ③ ,即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新式飞花令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 ②要求“花”字按位置顺序依次出现 ③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
【解析】第一空:依据“明朝国子监祭酒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推断前文是说酒令也能透露行令人的心迹,故可填写“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之类的语句。
第二空:依据“要增加难度”和“‘花’在第一字……,‘花’在第二字,……‘花’在第三字”推断难度增加在对“花”字的位置做出规定,故可填写“要求‘花’字按位置顺序依次出现”之类的语句。
第三空:依据“大胆创新”和“即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推断创造出了三个层次的难度等级,故可填写“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之类的语句。
8.【2023山东仿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碘酒和碘伏是现在人们处理伤口时最常用的消毒液。碘酒和碘伏里面都带有“碘”字,许多人可能会认为, ① ?其实不然。虽然都是碘化物,但它们有着不同的溶剂,因此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碘酒,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碘酊,它是碘与碘化钾溶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它利用了碘具有的强氧化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碘酒虽然有很好的消毒作用, ② ,它的腐蚀性和刺激性过大,不能用于黏膜和伤口的消毒。
为了 ③ ,人们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了碘伏,也就是碘和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也叫络碘或络合碘。它是碘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聚合物,由于不含酒精,碘伏涂抹在皮肤上刺激性要小很多,可以用于皮肤、黏膜和体腔等部位的消毒。家中常备一小瓶碘伏,用来消毒伤口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很疼了。碘伏的用途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处理烫伤、烧伤、冻伤、刀伤,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甲沟炎等真菌感染。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它们是不是同一种药物呢 ②但缺陷也比较明显 ③克服碘酒的缺点
【解析】第①处,此处是一个设问句,结合后面两句对碘酒和碘伏两者区别比较明显的说明,可以推断此处提问的是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种药物”,故该处可填“它们是不是同一种药物呢”之类的语句。
第②处,由前面“虽然有很好的消毒作用”的提示及后面陈述碘酒的缺点的内容可推知,此处应填写表达转折之意的句子,故可填“但缺陷也比较明显”之类的语句。
第③处,前面有目的介词“为了”,后面应填写作其宾语的短语,再结合后面对碘伏可以用于皮肤、黏膜等部位的消毒这一功用的介绍及上段最后谈到的碘酒“不能用于黏膜和伤口的消毒”,可推知该处应是说为了克服碘酒的缺点才发明的碘伏,故可填“克服碘酒的缺点”之类的语句。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你认为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睡眠充足吗?你能回想起上一次没有闹钟,睡到自然醒,睡醒后不需要喝咖啡就能保持神清气爽是什么时候吗? ① ,那么你要小心了,睡眠不足的后果也许会让你惊掉下巴。
据科学家研究,每晚的有规律睡眠少于6小时会破坏免疫系统,使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成倍增加。不仅如此, ② ,令你健忘、反映迟钝或暴躁易怒。而充足的睡眠则可为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它可以补充免疫系统的“军械储备”,帮助我们抵御各种疾病;可以提升大脑的各种功能,帮助我们增强记忆,提升学习效率,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恰当的选择。此外,它还可以校准大脑中的情感回路,让我们第二天沉着冷静地应对人际和心理方面的挑战。
更神奇的是,睡眠会产生梦,而通过梦,更久远的创痛得到抚慰,紊乱的大脑神经化学递质也相应地恢复到平衡状态,这样大脑便可以在一个腾挪出的虚拟空间里通过融合过去和现在的知识为未来的创造赋能。
可见,睡眠,是大自然的恩赐, ③ ,焕发生命光彩。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 ②睡眠不足还会影响精神状态 ③助力我们恢复身心健康
【解析】 第①空,根据句后“那么你要小心了,睡眠不足的后果也许会让你惊掉下巴”的回答可知,此处回答前面问题都是否定答案,故可填写“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此句为对应句,对应后文“而充足的睡眠则可为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且与之构成转折,说的是睡眠不足的情况,结合“令你健忘、反映迟钝或暴躁易怒”可知,睡眠不足对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影响,故可填写“睡眠不足还会影响精神状态”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结合后文“焕发生命光彩”可知,此处应强调充足的睡眠对人的积极影响,故可填写“助力我们恢复身心健康”之类的句子。
10.【2023济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都说种菜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天赋,而宇宙的尽头同样离不开“种菜”。超市里,“太空西瓜”“太空番茄”等标签屡见不鲜。它们不是 ① ,而是土生土长的地球种子被送到太空,接受宇宙射线照射,再随卫星或飞船返回地球,在地面进行培育、杂交和筛选的。这项育种新技术被称为航天育种。航天育种具有传统育种技术并不具备的优点,如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它能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农产品品质,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持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航天工程系统复杂程度高、技术跨度大,荷载容量弥足珍贵。 ② ?被选中的种子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遗传性稳定,二是综合性状好。能够获得太空之旅资格的种子可谓是“天选之种”。
但是,获得资格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种子在太空中的突变率极低,没有变化的种子有很多,只有被宇宙粒子击中的“幸运儿”才会在返回地面后被挑选出来。同时,由于基因突变 ③ ,并非所有的种子都往好的方向突变,因此,只有符合要求的种子才能留下来。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来自外太空 ②什么样的种子有机会进入太空 ③具有不定向性
【解析】第一处,结合后文“而是土生土长的地球种子被送到太空,接受宇宙射线照射,再随卫星或飞船返回地球,在地面进行培育、杂交和筛选的”可知,有“太空西瓜”“太空番茄”标签的并非来自外太空,故填“来自外太空”。
第二处,由后文“被选中的种子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可知,此处的问题是有机会进入太空的是什么样的种子,故填“什么样的种子有机会进入太空”。
第三处,由后文“并非所有的种子都往好的方向突变,因此,只有符合要求的种子才能留下来”可知,基因突变有多种情况,故填“具有不定向性”。
【能力提升】
(一)【2023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都说春暖花开,为何冰天雪地中也有植物开花?
其实,植物开花、展叶、结实等,都反映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植物只有在恰当的时节开花,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优势,从而达到繁衍自身、延续基因的目的。 ① 也遵循这条规律。通常来说,春、夏、秋三季温度较高,昆虫、鸟类等动物较多、较活跃,更容易帮助植物完成花粉传播。( )。冬天依然有蜂类、蛾类等传粉动物在活动,虽然它们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此时开花的植物也变少了。因此,腊梅等植物在冬季开花,就可以躲开激烈的传粉竞争,成功实现繁衍。
虽然冰天雪地中植物也可以开花,但是 ② 。因为在极端低温下,腊梅等植物也无法顺利开花。它们往往选择在初冬或者冬末气温略微回升时“绽开笑颜”。此外,由于叶片不如花朵耐寒,为了避免先生长的叶片受到低温伤害。腊梅等植物还进化出 ③ ,所以寒冬里腊梅繁花满枝时,叶片依然稀少。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是因为开花的植物也很多,传粉竞争异常激烈
B. 但是传粉竞争异常激烈,因为开花的植物也很多
C. 但是因为传粉竞争异常激烈,开花的植物也很多
D. 但是开花的植物很多,引发异常激烈的传粉竞争
【答案】A
【解析】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都有“但是”,可知所选的句子和前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再根据前句“通常来说,春、夏、秋三季温度较高,昆虫、鸟类等动物较多、较活跃,更容易帮助植物完成花粉传播”推知,所选的句子是说春、夏、秋三季传粉竞争异常激烈,究其原因是传粉竞争异常激烈。也就是说“开花的植物也很多”是“传粉竞争异常激烈”的原因,排除C;B项,采用因果倒装句,强调的是“传粉竞争异常激烈”这样一个结果,而原句是强调原因,排除B;D项,“引发”一词可知强调的也是“异常激烈的传粉竞争”的结果,排除D。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冬天开花的植物 ②气温并非越低越好 ③先开花后展叶的能力
【解析】第一空,根据前句中的“也”可知,此处是说冬天开花的植物跟春、夏、秋三季开花的植物一样,都要遵循以上的规律,故补写内容为“冬天开花的植物”。
第二空,根据句中的“虽然……,但是……”可知,前后两句是转折关系;再根据后句“因为在极端低温下,腊梅等植物也无法顺利开花。它们往往选择在初冬或者冬末气温略微回升时‘绽开笑颜’”可知,此处是说在冰天雪地中的植物,并不是气温越低,就越有利于开花,故补写内容为“气温并非越低越好”。
第三空,由后句中“所以”可知,要填的内容与前句是因果关系;再根据“寒冬里腊梅繁花满枝时,叶片依然稀少”可知,此处是说腊梅等植物还进化出先开花后展叶的能力,故补写内容为“先开花后展叶的能力”。
(二)【2023江西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 )。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大家吃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
说呢,孩子时候的梦就比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时,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的走罢。听说它是认识路的。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
(节选自吴伯箫《马》,有删改)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与原文风格最贴近的一项是( )
A.这境界连一品尚书也不换B.这境界非一品尚书换不可
C.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D.这境界一品尚书怎能换呢
【答案】C
【解析】括号前“骑马去看戚友”“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等语句所描绘的境界是轻松闲适、自由自在的,正是终日繁忙的一品尚书内心向往的境界,所以对于一品尚书来说“这境界”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换的,语境强调的重点在“这境界”。A项,“连……也”,表递进关系,含有甚而、至于之意,此处不是递进关系,不合题意;B项,“非……不可”,表条件关系,重点强调条件“一品尚书”,不合题意;C项,选项是“一品尚书是不换的这境界”的倒装句,“这境界”放在句首是强调的重点,符合题意;D项,选项是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的重点是“不能换”,不合题意。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构成:“孩子时候的梦”是本体,“比(比喻,比方)”是比喻词,“花朵”是喻体。
②表达效果: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时候的梦”好像风雨里的花朵般娇弱,表达了作者对孩子时候的梦的怜惜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修辞的构成与表达效果。比喻修辞的构成需从本体、喻体、比喻词角度进行分析;表达效果需从修辞的形象性和情感表达两方面考虑。
3.对散文来说,语气词的使用有时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请分析文中第二段多处使用“呢”“了”等语气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没想竟是大人了”中“了”为语气助词,用于名词后,表示肯定新情况的出现,以提醒注意,使语言更自然、更亲切。②“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中“了”为语气助词,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状态变化完成,表达了作者的凄凉之感。③“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中“呢”为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马的喜爱之情,使语言更生活化。
【解析】语气词的表达效果可以从加强句子语气(如疑问、感叹等)、利于表达情感、凸显语言风格(如典雅性、生活化等)、增加语言感染力等角度考虑,同时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给人以抑扬顿挫、张弛有度之感,这种效果是如何达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用短句,语言节奏明快;②运用典雅的词句,化用古诗词,使语言典雅。③节奏明快,语言典雅,给人以抑扬顿挫、张弛有度之感。
【解析】本题在答题时要准确判断句式特点,找准作答角度,可以从句式结构特点、修辞特点、语言风格、叙述节奏等角度考虑。①“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使用短句,语言节奏明快;②“敝车羸马”“颠顿”“寂寞怅惘”,运用典雅的词语;“古道西风”,化用古诗词“古道西风瘦马”,使语言典雅。
5.在不同版本的选集中,“前路茫茫”前的标点有破折号和省略号的区别,请分析两种标点的作用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破折号:上文写作者喜欢马感受,下文说前路渺茫,中间用破折号,表示话题突然转变。②省略号:上文写作者喜欢马感受,其后用省略号,表示相关内容的省略。
【解析】①“前路茫茫”前的标点是破折号:破折号前“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时,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固然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写作者喜欢马感受;破折号后“前路茫茫,往哪里去?”,谈论的话题是“路”,所以,此处用破折号表示话题突然转变。②“前路茫茫”前的标点是省略号:省略号前“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时,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固然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写作者喜欢马感受;其后用省略号,表示相关内容的未说完,加以省略。
(三)【2023马鞍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人们在餐桌上品味佳肴时,是否思考过美食中的香气来自何处?
香气是一种能令人愉快的挥发性物质, ① ,就会刺激嗅觉神经,进而传至中枢神经,让人产生一种愉快的香感。从化学角度进行剖析,引发香气必然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包括发香团和发香原子。发香团或发香原子是指对形成香气有作用的分子基团或原子,如羟基,羧基,酯基等。
香气主要源于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这种物质种类多但是含量较少,呈香与否还与含量有关,为了准确判断一种化合物对食品香气的贡献程度,人们用香气值(FU)来判断其在香气中所起的作用。FU值越小, ② ,甚至嗅觉器官对这种物质散发的香气无感觉。FU值越大则表明该物质在食物中引起的嗅感越强。
任何一种食品的香气并不是由一种呈香物质单独产生, ③ 。其中对香气贡献大的物质,被称为“头香物”。香气物质具有挥发性、水溶性和脂溶性,正是因为这三种特性,香气才能通过感受细胞的细胞膜向外发散。
1. 生活中“头”字含义丰富。下列选项中与“头香物”中的“头”字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每到大年初一,万千民众以“烧头香”的方式,开启新的一年。
B. 大门打开,一众丫鬟手捧“头食”,鱼贯而入,晚宴正式开始
C. 舟山在海洋强省建设中“打头阵”,闯出一条城市建设新路子。
D. 申阳公恭敬地迎接陈巡抚进入店中,并安排其于“头房”住下。
【答案】D
【解析】“头香物”的“头”是最上等级的意思,“头香物”是指顶级香物。A项,“烧头香”的“头”是次序在前,第一的意思。“烧头香指每个人每年初一时候上的第一炷香。B项,“头食”的“头”是次序在前,第一的意思。“头食”是指宴席时的头道食品。C项,“打头阵”的“头”是指事情的开端。“打头阵”是指先头作战,比喻处事积极,在前面带头做。D项,“头房”的“头”是最上等级的意思。“头房”是指旅店中的上等房间。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香气(挥发性物质)经过挥发进入鼻孔 ②挥发性成分含量越少 ③而是多种呈香物质的综合反应。
【解析】第①处,根据空后句“就会刺激嗅觉神经,进而传至中枢神经,让人产生一种愉快的香感”可知这是香气挥发后进入人体鼻孔后的结果,根据空前句“香气是一种能令人愉快的挥发性物质”可知,香气是挥发性物质,故此空可填“香气(挥发性物质)经过挥发进入鼻孔”。
第②处,根据空前句子“香气主要源于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这种物质种类多但是含量较少,呈香与否还与含量有关”“人们用香气值(FU)来判断其在香气中所起的作用”可知,香气呈香与否与挥发物含量有关,人们用香气值(FU)来判断其在香气中所起的作用。而此空内容与空后句“FU值越大则表明该物质在食物中引起的嗅感越强”相照应,可知此空是说明FU值越小,挥发性成分含量越少。
第③处,根据空前句“任何一种食品的香气并不是由一种呈香物质单独产生”和空后句“其中对香气贡献大的物质,被称为‘头香物’”可知,此空是说食品的香气是多种呈香物质的综合反应,前一句有关联词“不是”,所以此空要加上关联词“而是”,故此空可填“而是多种呈香物质的综合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2考点练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考点练3选句连贯与排序连贯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3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语言文字运用Ⅱ第1讲语言连贯课时演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