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作文】2024年高考语文最新名校模考卷作文题汇编(全国通用)
2024年高考名校一模作文汇编13(主题:文明对话)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名校一模作文汇编13(主题:文明对话)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讲义),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审题指导,参考立意,考场佳作,写作借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提升文章深度和广度: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名人故事、科学发现等多领域的素材,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饱满,展现出作者广阔的视野。
3、彰显个人特色:独特的素材选择和运用能够体现考生的个性和思考角度,使文章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
4、提高写作效率:积累的素材可以直接应用于写作中,减少构思和寻找例子的时间,提高写作速度。
2024年高考名校一模分主题作文汇编13(主题:文明 对话)审题 立意 范文 写作借鉴
积累范文三百篇,高考作文不犯难,作文不要想着押题考中,而要多想着储备材料。名校一模作文,多读多记多得。
1.(2024·河北·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12月初,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开启“穿越古今”的文明对话,探寻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学习之道。这次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是一场跨越古今、区域、民族的时代性对话。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潮不断奔涌而来,文明对话该如何开展?是求同存异,达成共识;还是存同求异,各求缤纷?亟待我们选择恰当的学习之道。
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理解题目背景与核心话题
题目以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召开为背景,提出了“文明对话”这一核心话题。论坛上的嘉宾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共同探寻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学习之道,这体现了文明对话的跨时空、跨区域、跨民族的特性。
二、把握时代变化与文明对话的重要性
题目中提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潮不断奔涌而来”,这提示我们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文明对话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碰撞日益频繁,如何开展文明对话,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课题。
三、思考文明对话的方式与策略
题目给出了两种文明对话的方式: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存同求异,各求缤纷。这两种方式各有侧重,前者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后者则强调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寻求多样性。考生需要思考这两种方式的优劣,并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
【参考立意】
1.求同存异达共识,探寻文明学习之道。
2.文明存同求异,学习求同存异。
3.学习有道:共识和求异并行不悖。
4.求同存异和存同求异都是恰当的文明学习之道。
【考场佳作】
求同存异,文明共融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世界的浩瀚长河中,文明的浪潮此起彼伏,波澜壮阔。文明的对话,是古今穿越的寻觅,是地域界限的逾越,更是民族心灵的交融。在这对话中,求同存异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引领我们走向和谐共荣的明灯。
历史长河中,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这条古道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融合。中原的丝绸、茶叶与西域的珠宝、香料在此交流,不同民族、文化在这条路上相遇,共同铸就了绚烂的丝路文明。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这一多元文化的交融。而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将求同存异的理念发扬光大。这一倡议不仅促进了经贸合作,更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基础上,各国携手前行,共同构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未来。这样的文明对话,正是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文明对话的佳话。佛教东传,带来了慈悲与智慧的火种;郑和下西洋,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开放;盛唐气象,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典范。西学东渐,让中华大地沐浴在现代科学的曙光之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诞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中国走向复兴。这些历史事实无不证明,文明对话的求同存异之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然而,反观历史,也不乏文明冲突与对立的悲剧。美国政治思想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曾一度引起广泛争议,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文明间的隔阂与误解。世界历史上的多次宗教战争,更是对“异教徒”的迫害与清除的惨痛记忆。这些历史阴影警示我们,文明对话中的求同存异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去面对不同文明的差异与冲突。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中国多民族的共存共荣,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本身就是求同存异理念的最佳实践。在这个多元一体的国家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的包容性与多元性,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正如古罗马哲人塞涅卡所言:“真正的伟大,在于以崇高的理想来对待渺小的自己。”在文明对话中,求同存异并非意味着抹杀差异、追求一致,而是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与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和谐、共同发展的世界。
求同存异,文明共融。它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文明,以包容的胸怀去理解文化差异,以智慧的眼光去寻找共同点。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以宽广的胸怀去拥抱不同文明,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写作借鉴】
一、开篇点题,明确主旨
文章开头便引用名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迅速点明主题,即文明对话中的求同存异之道。这种开篇方式直接明了,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为整篇文章奠定了基调。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丰富论证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回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作者展现了求同存异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与发展。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三、正反对比,深化主题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一方面,通过列举佛教东传、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佳话,展现了文明对话中求同存异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提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世界历史上的宗教战争,揭示了文明对话中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对立。这种正反对比,使得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文明对话中如何求同存异的深入思考。
四、引用名言,增强文采
文章在阐述过程中,多次引用名言警句,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真正的伟大,在于以崇高的理想来对待渺小的自己”等,这些名言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文采,也使得文章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五、结尾总结,升华主题
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再次强调求同存异、文明共融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去拥抱不同文明。这种结尾方式既总结了全文,又升华了主题,使得整篇文章更加完整、有力。
2.(2023·浙江温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同一片大海和天空/同迎着黎明和繁星/同样的向往和憧憬/同圆我们一个梦/我们同拥有一个家/心相融、爱相加/纵天涯,隔不开牵挂/亿万个骄傲的声音/汇聚成一句话/你和我同住亚细亚……生命温暖生命/力量激发力量,绽放。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歌词
“同爱”“同在”互为基础,相融相生。同爱同在,同在同爱,共向美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审题指导】
本次作文的材料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的歌词片段,歌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审题时,我们需要关注歌词中的关键词语和深层含义,并结合这些元素来构思文章。
首先,歌词中的“同爱”“同在”是核心概念,这两个词语强调了共同的情感和存在状态。“同爱”意味着共同的关爱、喜好或追求,体现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同在”则指共同的存在,强调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时代,共同经历着生活的喜怒哀乐。
其次,歌词中的“心相融、爱相加”进一步阐述了“同爱”的内涵。它告诉我们,共同的爱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心灵的交融和爱的累加,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再者,“纵天涯,隔不开牵挂”则强调了即便身处天涯海角,也无法割舍彼此之间的牵挂和思念,这种情感上的紧密联系是“同在”的生动体现。
最后,“亿万个骄傲的声音,汇聚成一句话”象征着无数个体的声音汇聚成集体的力量,共同为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而呐喊,这是“同爱同在”的集体表达。
在构思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 解读歌词寓意:可以深入剖析歌词中的每一句,理解其深层含义,探讨“同爱”与“同在”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2. 联系现实生活: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如全球合作、文化交流、环境保护等,阐述“同爱同在”的理念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
3. 讲述个人经历: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与“同爱同在”相关的故事,表达自己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感悟。
4. 展望未来愿景:可以展望未来的社会景象,描绘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美好世界,表达自己对“同爱同在”理念的期许和追求。
【考场佳作】
同爱一片天,同在一方土
杭州亚运,全球瞩目。肆虐三年的疫情,未能阻挡亚细亚人追求梦想的步伐。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美丽的杭城胜利举行。一曲钱塘江畔的赞歌,吸引了八方来客。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500多名运动员,在角逐481个小项奖牌的同时,也用目光温暖目光,力量激发力量,向全球几十亿观众诠释了“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深刻内涵。
同爱一片天,同在一方土。这不仅仅是对亚运精神的诠释,更是对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生动写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共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共享着同一个命运。体育赛场上的竞技,其实正是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合作与交流的缩影。我们用爱结成的,不仅仅是赛场上的友谊,更是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坚实纽带。
这片天空依旧湛蓝,曾经的硝烟弥漫已演变为烟花璀璨,曾经的炮火连天已演变为灯火浪漫。是什么力量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一切只因为共同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理念源远流长。《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的大同理想,描绘了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讲信修睦、友好往来的美好社会。费孝通先生更是将之总结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和平之邦,始终秉持着成仁之美、大同之德的理念,与世界各国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这方土地依然美丽,曾经的千疮百孔已凝结为江山一统,曾经的农奴苦工已翻身为人民群众。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为它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承载了我们的梦想。中国声音飞越珠穆朗玛,流出长江黄河,流经湄公河,流入太平洋,也流向印度洋和北冰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中的挑战与困难。这片天空仍有阴霾,这方土地仍有苦难。日本排污并未停止,巴以冲突还在继续,“战疫”方歇,“战役”又起。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寻求和平解决之道。我们大可以坐下来共商国是,大可以低下头握手言和,心相融,爱相加,相爱相生,而非相爱相杀。
同爱则一片天蓝,同在则一方土热。同爱始于同在,同在终于同爱。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和智慧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同爱为木,林木森森;同在为土,息壤之土。土木工程,土木亚洲,一衣带水,大同为美。让我们在这片共同的天空下,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亚洲体育的蓬勃发展,更彰显了亚洲各国人民团结一心、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坚定信念。让我们以亚运精神为引领,共同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写作借鉴】
一、紧扣主题,深化内涵
本文紧扣“同爱同在”的主题,通过杭州亚运会这一盛事,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者将体育精神与社会理念相结合,从天空到土地,从体育竞技到社会合作,展现了“同爱同在”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二、引用经典,增强文化底蕴
文章在阐述观点时,巧妙地引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句,如《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以及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些经典语句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和深度。
三、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文章在描述现实挑战时,采用了对比手法,将天空的阴霾与土地的苦难进行对比,强调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同时,通过对比“相爱相生”与“相爱相杀”,进一步突出了“同爱同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语言优美,表达流畅
整篇文章语言优美,表达流畅,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可读性。同时,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各部分内容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
五、结合实际,展望未来
文章在结尾部分,结合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展望了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者以亚运精神为引领,提出了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路径和目标,展现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信心。
3.(2024·云南昆明·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并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之一。春节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热情拥抱春节。这赋予了传统佳节以更深意蕴、更多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的材料是关于联合国大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之一的新闻。这一事件标志着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接受。材料中的“春节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热情拥抱春节”这句话,不仅强调了春节的国际化趋势,也暗示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正在被全球所共享和欣赏。
二、审题要点
关注核心事件:审题时首先要关注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这一事件背后蕴含了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全球化等多个层面的意义,是文章立意的出发点。
理解材料内涵:理解“春节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热情拥抱春节”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这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扩展,更是文化意义上的交流与融合。要思考春节作为传统文化节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联想与思考:材料中的事件是一个引子,需要考生由此展开联想和思考。可以思考春节走向世界的原因、意义,以及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也可以思考春节文化的内涵如何与现代国际社会相契合,如何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立意角度
文化交流的视角:可以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春节走向世界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推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的视角:可以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所展现出的中国文化的自信与魅力,以及这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积极作用。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可以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春节文化的本土特色,同时又能适应国际社会的需求和变化,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和谐统一。
【参考立意】
1.中国的春节,世界的春节。
2.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3.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
4.尊重多元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考场佳作】
美哉中国节,融通世界年
在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的庄严殿堂中,当“中国节”被赋予了“世界年”的全新身份,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标志着春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正走向世界舞台,更彰显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春节的华光,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世界各地的万邦习俗,也为春节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这一交融与互鉴的过程,正是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它不仅需要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作为底蕴,更需要各民族之间的民心相通作为桥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节”得以融通成“世界年”,展现出一种纳万邦之俗、华夏同春的壮丽景象。
佳节通于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春节走向世界的过程,正是中华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过程。这份自信,源于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深刻认知,也源于对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和国际地位的自豪。在保护和传承有序中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方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更多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国年”成“世界年”,是东方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在这一过程中,民心相通、文化交融起到了关键作用。正如《韩非子·说林上》所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华文化的独特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不仅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也让世界得以窥见中国文化之美。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阵阵,到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华文明在民心相通间不断走向世界,与各国文明相互激荡、交融共生。
世界吸纳中国节,展现出一种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文明胸怀。同节不同庆,同习不同俗:越南喜欢好运祝福的花,韩国则以白色信封盛装压岁钱,马来西亚则强调“捞生”,寄予一年的风生水起。这正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共荣的生动体现。在春节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也应以世界的胸怀来看待外国节日,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万家团圆、辞旧迎新之际,“中国节”终成“世界年”。这一转变不仅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更预示着在21世纪这个国与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将更加紧密地拥抱春节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盛宴。而我们,也期待着春节能在拥抱世界的同时,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美好、和谐、包容的未来。
美哉中国节,融通世界年!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共同迎接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文化新时代。
【写作借鉴】
一、紧扣主题,立意高远
文章紧扣“中国节”走向世界这一主题,通过描绘春节的国际化进程,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世界影响力。同时,文章立意高远,不仅局限于节日本身,更从文化交流、文化自信、民心相通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使得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文章的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诗意。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节的华光比作璀璨的星辰,将文化的交融比作心灵的相通,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文章还善于运用四字词语和成语,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文化内涵。
三、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作者按照“佳节通于世,薪火相传”、“‘中国年’成‘世界年’,民心相通”、“世界吸纳中国节,开放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序阐述,使得文章条理分明,易于理解。同时,每个部分之间都有逻辑上的联系和过渡,使得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四、例证丰富,论据充分
在阐述观点时,作者提供了丰富的例证和论据。例如,通过引用《韩非子·说林上》的名言来强调民心相通的重要性;通过列举越南、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春节习俗来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和共融性。这些例证和论据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五、结尾呼应,升华主题
文章的结尾部分呼应了开头,再次强调了“中国节”走向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通过“美哉中国节,融通世界年”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美好期许。
4.(2024·广西贺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上海昌平路桥完成灯光景观改造后,不少市民晚上漫步至桥下光复路路口时,会被马路对面的一面彩绘灯幕墙吸引。从色调看,这些彩绘颇有审美意趣,也很符合城市居民的品位。这面墙也被媒体称为“留在上海的理由”。尽管不会有人单纯为了一面墙而选择一座城市,但这面墙确实让人产生了“归属感”,让人感到一种关怀——自己非必需的情感得到了关注,心情得到了抚慰。所以,这面墙,也是一扇“窗”,连通了城市和人的精神。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的灵魂就是“通”,当代“一带一路”倡议也追求“通”,“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基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通”,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种“软联通”的重要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通”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理解主题
本次作文的主题为“通”,这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词语。它既可以指物理上的连通,如道路、桥梁、线路的畅通无阻;也可以指精神上的沟通,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情感交流等;还可以指政策、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互鉴。因此,在审题时,我们需要充分理解“通”的多重含义,并在文章中体现出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全面把握。
二、分析材料
材料一主要描述了一面彩绘灯幕墙如何成为上海市民夜晚漫步时的一道亮丽风景,这面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带来了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抚慰。这体现了“通”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即通过美的表达,实现了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材料二则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代“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了“通”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多方面的意义。这体现了“通”在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文化层面上的重要性。
三、确定立意
在理解主题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确定文章的立意。例如,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沟通和理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也可以从社会角度出发,分析如何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等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还可以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文化交流互鉴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立意】
1.将世界与心灵联通。
2.合作共通,共创美好。
3.破窗而行,联通内外。
4.利己亦能利他,互通没有输家。
【考场佳作】
连心之桥,共筑繁荣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通,不仅是物理层面的畅通无阻,更是精神层面的深度沟通与交融。
上海昌平路桥下的彩绘灯幕墙,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趣,成为市民心中的亮丽风景,传递着城市的温度与关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样,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与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均彰显出“通”的深远意义。它们不仅促进了物质层面的交流,更在精神层面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共融。因此,通,作为连心之桥,共筑繁荣之路,是我们应该积极追求与践行的理念。
弄通个体与学问之间的关系,方能学业有成,前程似锦。正如古人所言:“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钱学森,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历经数十载的艰辛探索,终于研制出“两弹一星”,为我国国防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成功,正是源于对学问的深入钻研和不懈追求。再看今朝,江梦南,这位失聪却坚韧不拔的女孩,在逆境中奋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她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正是他们弄通了学问之道,才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人生之路点亮了明灯。
弄通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方能顺应自然,造福苍生。老子曾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终于著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他的成功,不仅在于对医术的精湛掌握,更在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尊重。他弄通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医术造福苍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正是这样的通达之士,让我们对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弄通个体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方能担当重任,成就伟业。如古人所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笔为剑,直刺敌人心脏。他的选择,源于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关切和对国家前途的坚定信念。他弄通了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以文字唤醒民众,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这样的通达之士,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力量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紧密联系,也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深刻理解和把握“通”的内涵。无论是在学业、事业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积极寻求与他人、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文化,实现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共融。
通,是连心之桥,也是共筑繁荣之路。让我们以通为媒,以心为桥,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华章,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写作借鉴】
一、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范文开头便直接点明了“通”的双重意义,即物理层面的畅通无阻和精神层面的深度沟通与交融,并巧妙地作文材料中的例子,引出文章的主题——通作为连心之桥,共筑繁荣之路。这种开篇方式既直接明了,又富有吸引力,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二、引用名言,增强论证力度
在论证个体与学问、自然、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时,范文巧妙地引用了古人的名言,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名言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使文章更具深度和文采。
三、运用例证,具体生动
范文在论证过程中,举了多个具体的例子,如钱学森研制“两弹一星”、江梦南逆境中考入清华大学、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和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等,这些例子既生动具体,又能够有力地支撑论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四、结尾呼应,升华主题
范文在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通”作为连心之桥、共筑繁荣之路的重要性,并号召新时代的青年应积极寻求沟通与交流,以通为媒,以心为桥,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华章。这种结尾方式既呼应了文章开头,又升华了主题,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意义更加深远。
5.(2024·天津和平·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作家西蒙娜·波伏娃在《越洋情书》中写道:“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这种为了维护彼此的关系而共同努力的行为,被称为“双向奔赴”。当下,“双向奔赴”一词可以用在各种关系中,人与人如此,人与国如此,国与国更是如此,世间万物皆同此理,只有双方都真诚付出,关系才会更加真挚和宝贵。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主要围绕“双向奔赴”这一概念展开。材料中引用了法国作家西蒙娜·波伏娃的名言,强调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真诚付出,只有当双方都愿意并付诸行动时,这种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和珍贵。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推广到世间万物的关系之中。
二、审题要点
1. 理解“双向奔赴”的内涵:
“双向奔赴”意味着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这种付出不仅是行动上的,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与共鸣。
这种关系不是单向的索取或给予,而是双方之间的平等互动和共同成长。
2. 分析“双向奔赴”的适用范围:
题目中明确提到,“双向奔赴”可以用在各种关系中,这包括但不限于亲情、友情、爱情、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可以扩展到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甚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更广泛的关系中。
3. 结合自身体验:
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阐释“双向奔赴”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意义。
可以回忆自己在某段关系中的付出与收获,或者观察身边人的互动,从中提炼出对“双向奔赴”的深刻理解。
4. 明确文体特征:
题目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因此,在写作时要明确所选文体的特点,并遵循相应的写作规范。
可以选择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文体,根据自己对“双向奔赴”的理解,选择最适合的文体进行写作。
【参考立意】
1.双向奔赴,打造友谊长城。
2.以真诚为本,共赴山海。
3.国家双向奔赴,何愁分歧不弥?
【考场佳作】
踔厉奋发,新青年与时代“双向奔赴”
在奋斗的岁月中绽放光彩,在时代的岗位上熠熠生辉。当我们回首那段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青年们始终心向光明,勇毅前行。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长征路,每一代人也都承载着属于他们的历史担当。而今,当代青年以踔厉奋发的姿态,正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们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共同开启了一场深刻的“双向奔赴”。
接棒新时代,扛起新使命,这场“双向奔赴”正是青春与时代的交响乐章。正如欧阳修所言:“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春何以绚烂夺目?百年风雨兼程中,一代代青年用他们的行动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他们怀揣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拥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博大胸怀,发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誓言,更展现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豪迈情怀。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赛中,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我们是无畏生死的抗疫逆行者,是坚守边疆的卫国战士,是扎根乡村、服务人民的振兴先锋。面对挑战与困难,我们毫不退缩,冲锋在前,用青春书写着时代的华章。
与时代“双向奔赴”,奋斗的脚步诠释了青年的担当与作为。我们生逢盛世,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矢志不渝地奋斗,与时代并肩前行。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所迸发出的无限激情与活力。“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们的足迹遍布脱贫攻坚的战场、奥运竞技的赛场、科技创新的高地、抢险救灾的现场。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粒子“探微”到星辰大海,青年们怀揣梦想,勇攀科技高峰。“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我们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用奋斗书写着青春的华章。
将“小我”融入“大我”,这场“双向奔赴”的圆梦之旅需要青年的拼搏与奉献。青年既是梦想的追逐者,也是梦想的实现者。我们脚踏实地,在基层的沃土中汲取养分,锻炼筋骨,勇毅前行。随着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日益完善,工匠精神成为青年人奋斗的新方向。时间的沙漏中,我们见证了“中国制造”背后的执着与坚韧,那是大国工匠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写照。我们将个人的梦想融入祖国发展的宏伟蓝图,用匠心铸就青春的辉煌。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青年一代当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与时代同频共振,共同奔赴这场伟大的征程。我们将汇聚青春的力量,奏响时代的强音,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加速度”。在这场“双向奔赴”中,我们与时代共舞,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写作借鉴】
标题的巧妙构思:
范文“青春追梦,时代共鸣”采用了对仗式的标题,不仅使标题显得工整,还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作文材料的妙用:
范文在开头部分引用了材料中法国作家西蒙娜·波伏娃的名言和欧阳修的诗句,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还为后文的论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结构层次的清晰安排:
范文在论述过程中,采用了清晰的分点论述方式,分别从“接棒新时代,扛起新使命”、“与时代‘双向奔赴’,奋斗的脚步诠释了青年的担当与作为”和“将‘小我’融入‘大我’,这场‘双向奔赴’的圆梦之旅需要青年的拼搏与奉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语言表达的精炼生动:
范文在语言表达上,使用了许多精炼而生动的词汇和句式,如“我们当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与时代同频共振”等,使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结尾的升华与呼应:
范文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升华,强调了新时代青年与时代“双向奔赴”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与开头部分形成了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名校一模作文汇编23(主题:媒介素养)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讲义),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审题指导,参考立意,考场佳作,写作借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名校一模作文汇编22(主题:认知 定位)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讲义),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审题指导,参考立意,考场佳作,写作借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名校一模作文汇编20(主题:逆境 磨砺)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讲义),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审题指导,参考立意,考场佳作,写作借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