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四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学试题生物含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生物试题.docx
    • 答案
      生物答案.pdf
    生物试题第1页
    生物试题第2页
    生物试题第3页
    生物答案第1页
    生物答案第2页
    生物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四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学试题生物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四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学试题生物含答案,文件包含生物试题docx、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 100 分,共 8 页。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5 分,共 20 题,共 30 分)
    1.我们的祖先通过自然发酵等方法生产各种发酵产品,丰富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酿制葡萄酒时对葡萄的处理是先清洗葡萄再去除枝梗B.变酸的酒表面有白膜出现,是醋酸菌有丝分裂形成的C.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是毛霉产生的淀粉酶和脂肪酶 D.制作果醋、泡菜、果酒的过程中发酵液 pH 不变2.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O2 和 NH3 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 NH3 的氧化B.CO2 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C.糖类和 N2 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 CO2 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3.以鲜山楂为主要原料酿制的山楂酒,将山楂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
    更易被人体吸收,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和较高的保健价值。如图所示是进行山楂酒发酵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发酵制作山楂酒时,为减少杂菌污染,应将山楂反复清洗B.传统发酵制作山楂酒为纯种发酵且利用厌氧条件抑制杂菌污染C.发酵产酒时,搅拌可增加溶解氧和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D.扩大培养时,进气口要通入无菌空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4.科研人员为了获得具有高效降低 COD 能力的菌株,先从某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多种细菌,经图示流程获得目的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COD 是衡量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A.图示平板上单菌落只有 17 个,所以菌液的稀释倍数不符合要求 B.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获得纯净培养物,液体培养基可用于扩大培养C.实验过程中,只挑取 1 次单菌落,目的菌可以从后续培养液中获得
    D.锥形瓶中的污水和培养基都应采用湿热灭菌,而接种工具应采用干热灭菌 5.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的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B.培养基制备过程中需要将 pH 调至中性,然后灭菌
    C.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D.为便于接种,培养基中都要添加琼脂或其他的凝固剂
    6.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可培养特定种类的酵母,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需要调节培养基的 pH,则应在培养基灭菌后进行B.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和培养基等选择干热灭菌法
    步骤③、④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均以甲醇作为唯一的碳源
    步骤③中将温度下降至 30℃左右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再倒置培养 7.有关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优良菌种是通过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获得
    扩大培养是用液体培养基,目的是增加菌种数量 C.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D.发酵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和产物浓度,不用再添加营养组分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药剂对外植体消毒时,要兼顾消毒效果和植物的耐受性
    以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细胞为材料培育出的植株基因型相同C.植物组织培养时使用的培养基中一般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为了培育菊花新品种,科学家利用二倍体野生夏菊和六倍体栽培秋菊进行杂交,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 植株含有夏菊和秋菊的遗传物质B.与②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只有高尔基体
    ①过程常选择酶解法去壁,一般在低渗溶液中进行
    野生夏菊和栽培秋菊自然杂交后是四倍体,属于同一物种
    随着植物花药培养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得以确立和发展,标志着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花粉原生质体具备单倍体的优点,可直接与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实现配子与体细胞杂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粉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 B.花药离体培养和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都是单倍体植株C.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融合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 D.配子与体细胞杂交能缩短三倍体无子果实培育年限
    下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过程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过程②应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有光环境中进行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从根组织块到幼苗形成的过程说明植物根细胞具有全能性
    小鼠的某种上皮细胞与某种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细胞周期基本相同,但上皮细胞在培养时,呈现扁平不
    规则多角,且黏附在培养瓶内壁上;而该淋巴细胞则常常悬浮在培养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液需要定期更换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培养过程中细胞被杂菌污染
    B.细胞培养应在 CO2 培养箱中进行,CO2 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C.该淋巴细胞可能会因为细胞密度过大等因素而分裂受阻 D.对该上皮细胞传代培养时,可直接用离心法收集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通过 PEG 融合法、电融合法等方法可以诱导两个动物细胞相互识别而融合为一个细胞
    ②动物细胞和癌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均会出现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③灭活的病毒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因而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④现阶段,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率非常低,而且绝大多数动物存在健康问题
    ⑤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为 40 条,其 B 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40 条,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 DNA 分子数为80 个
    ⑥聚乙二醇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
    ⑦动植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成为单个细胞后才能进行培养
    ⑧动物细胞培养材料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或细胞具有更高的全能性
    A.4 项 B.5 项C.6 项D.7 项
    一种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抗体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构成。科研人员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两种不同的杂交瘤细胞(A 和B)融合形成双杂交瘤细胞 AB,双杂交瘤细胞能够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 AB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杂交瘤细胞A、B 混合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贴壁生长现象
    用抗原 α 和β 处理杂交瘤细胞 A、B 后再诱导二者融合
    用腺病毒诱导杂交瘤细胞 A、B 融合后再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双杂交瘤细胞D.对培养到一定密度的双杂交瘤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无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母细胞中,在世界
    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胚胎细胞核移植的难度低于体细胞核移植
    兔子卵母细胞质中有使大熊猫细胞核表达全能性的物质
    重组胚胎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使之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D.卵母细胞去核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还可以用紫外光短时间照射等方法
    如图为科学家制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的操作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项技术将来有可能用于再生医学、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检测等领域B.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中可以制备 iPS 细胞
    C.成纤维细胞可以转化为 iPS 细胞,已分化的 B 细胞、T 细胞也可以转化为 iPS 细胞D.诱导多能干细胞应用前景不如胚胎干细胞
    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下列生理反应发生的顺序是( )
    ①精子穿过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膜与精子细胞质膜融合
    ②精子的核变成雄原核
    ③精子释放多种酶
    ④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⑤透明带及卵细胞膜发生一系列的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⑥卵细胞的核成为雌原核
    A.③①⑤②④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⑥④①⑤③D.③⑤①②⑥④
    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后移植,可以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胚胎分割时,应选取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囊胚或原肠胚
    B.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C.胚胎分割时,需将囊胚的滋养层进行均等分割
    D.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受体的繁殖潜能
    据报道,2022 年 6 月 10 日,世界首例克隆北极狼在北京诞生,这是在野生濒危动物保护和繁育方面新的尝试和突破。为克隆北极狼提供细胞核的供体细胞来自哈尔滨极地公园引进的一只名为“玛雅”的野生雌性北极狼的皮肤样本,而去核的卵母细胞来自一只发情期比格犬,代孕母体则是另一只比格犬。这样,该克隆北极狼就有了分工明确的三位“妈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该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对卵母细胞去核是为了使克隆北极狼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供体细胞C.用电刺激、Ca2+载体等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D.胚胎培养到囊胚或原肠胚阶段后,移植到代孕母体内
    HER-2(一种跨膜糖蛋白)高表达通常只出现于胎儿期,正常人体组织中其表达量极低,在乳腺细胞中高表达可加速细胞分裂,使其增殖、分化过程失衡,最终转变为乳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 T-DMI 由曲妥珠单抗和药物DMI 连接而成,对 HER-2 有很强的靶向性。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胎儿期 HER-2 高表达可能与胚胎发育有关,成人 HER-2 含量高可为乳腺癌诊断提供参考
    因为获取的 B 淋巴细胞可能有多种,所以曲妥珠单抗的制备过程需进行专一抗体阳性检测
    DMI 与HER-2 特异性结合是T-DMI 对癌细胞进行选择性杀伤的关键
    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的位置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 题,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有选错得 0 分。)
    限量补充培养法可用于检测营养缺陷型菌株(如图)。将诱变后的菌株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野生型菌株迅速形成较大菌落,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繁殖缓慢,不出现菌落或形成微小菌落。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精氨酸后,营养缺陷型菌株快速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紫外线照射可诱导野生型菌株发生不定向突变B.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缺乏合成精氨酸的能力 C.③步骤加入精氨酸后抑制了野生型菌株的生长D.选择图乙中菌落 B 分离精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微生物在食品和饮料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表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为玉米组织培养的相关研究,亲本植物的基因型为 Aa,A、B、C、D 表示以亲本植物为材料进行的四种人工繁殖过程,图中融合细胞只考虑两两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中的部分叶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将其先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消毒 30s 后,再用次氯酸钠处理 30min 后,最后用无菌水清洗 2~3 次
    图中①表示脱分化过程,B 过程得到的子代植株基因型为 Aa C.2,4-D 常用于玉米组织培养,与形成薄壁细胞不同,在配制分化芽培养基时需降低 2,4-D 的浓度
    D.若让D 过程获得的植株和亲本植株杂交,其后代中基因纯合的类型所占比例为 1/3
    如图表示用二倍体小鼠所做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的胎膜和胎盘
    选项
    应用
    主要菌种
    发酵说明
    A
    味精
    谷氨酸棒状杆菌
    在酸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一系列处理后可制成味精
    B
    酱油
    黑曲霉
    将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经淋洗调制而成
    C

    醋酸菌
    O2 和糖源都充足时分解糖类产生乙酸,缺少 O2 时则将乙醇转化为
    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
    酸奶
    乳酸菌
    厌氧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胚胎移植前应对代孕母体进行免疫检查,避免受体的免疫排斥反应
    嵌合体幼鼠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与黑鼠-白鼠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相同 D.图中囊胚细胞基因型相同,嵌合体幼鼠皮毛颜色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下表细胞工程技术应用中各组所选择的实验材料及材料特点与实验目的匹配错误的是()
    A.1B.2C.3D.4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除标识外,每空 1 分。)
    26.(11 分)牛奶是适合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用巴氏消毒法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某小组为检测自制酸奶是否被杂菌污染,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所示方法为 ,若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 0.1mL 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工具是图 2 中的 。
    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 3 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
    65、63、64,则可以推测每毫升酸奶中所含细菌数为 。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
    值 (填“大”或“小”),其原因是 。
    接种操作完成后,需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倒置的目的是不仅能防止水分过快挥发,而且可
    以 。如果培养基上出现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菌落,说明自制酸奶已被杂菌污染。
    要进一步分离纯化菌种,应采用图 3 中 (填字母)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其正确操作过程中,划
    线工具至少要灼烧 次。
    某同学在学习了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后,进行了酸奶制作的实践,制作步骤如下:
    ①将瓶子(连同盖子)、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热煮沸 10 分钟。
    组别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材料特点
    1
    克隆高产奶牛
    次级卵母细胞与体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去核留质
    2
    培育脱毒草莓
    茎尖
    分裂能力强,易诱发突变
    3
    培育西红柿-马铃薯超级杂种
    花粉粒
    易于获取,易于组织培养
    4
    烧伤患者皮肤细胞移植
    自体皮肤生发层细胞
    分裂能力强,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②瓶子稍冷却后,向瓶子中倒入牛奶,再放入电饭锅中沸水浴加热 10 分钟。
    ③待牛奶冷却至 40℃左右(不烫手)时倒入牛奶量 1/5 的酸奶作“引子”,用勺子搅拌均匀,拧紧瓶盖。
    ④将电饭锅温度调至 40℃,继续保温 7~8h。
    酸奶中(作“引子”)的有益菌主要是 ,待牛奶冷却后才能倒入酸奶的原因
    是 ,将瓶盖拧紧的目的是 。27.(16 分)同源四倍体的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但易造成家畜胀病;二倍体的百脉根因富含缩合单
    宁,饲喂时可防止家畜胀病的发生。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列技术路线,以期获得抗胀病的新型苜蓿。(注:IOA 可
    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 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二者有效抑制不同植物细胞正常代谢的临界浓度不同)
    据图可知,本研究主要利用的生物技术的原理是 。在实验前需通过
    预实验来探究 R-6G 或 IOA 使原生质体失去再生愈伤组织能力的临界浓度,设计思路是
    (2 分)。
    步骤①可采用化学法进行诱导,化学法除聚乙二醇融合法外,还有 法等。
    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 。
    融合后的原生质体经过 再生形成杂种细胞,进而经过②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步骤③先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诱导生芽培养基上,通常应在培养基中加入两类植物激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长出芽后,再将其转接到诱
    导生根培养基上,最终得到杂种植株。请判断:得到的杂种植株,理论上是否可育? 并简要阐述理
    由: (2 分)。
    在②过程中,会在培养基中加入蔗糖,蔗糖的作用是 (3 分)。
    与其他植株育种方法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突出优点是 。
    再生植株并未获得预期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 (2 分)。28.(16 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如图是制备抗
    HCG 单克隆抗体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 HCG 相当于 ,一般需要 HCG 多次免疫小
    鼠,这样做的目的是 (2 分)。
    步骤③需对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 (2 分)和 (2 分),该过程一般在多孔细胞培养板上进行。先将细胞悬浮液稀释到 7~10 个细胞/mL,再在每个培养孔中滴入 0.1mL 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达到 的目的。
    在细胞内 DNA 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要途径是在细胞内由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 DNA,而氨基喋呤可以阻断此途径。另一辅助途径是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酶催化合成 DNA,而骨髓瘤细胞的 DNA 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根据此原理,向经诱导后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液中添加氨基喋呤, (填“能”或“不能”)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原因是 B 淋巴细胞不能 、骨髓瘤细胞因 (2 分)而不能增殖、杂交瘤细胞可通过 (2 分)途径合成 DNA,能够增殖。
    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做成的“早早孕诊断试剂盒”,在妊娠第 8 天就可以做出诊断,而且检测的准确率在 90%以上,主要是因为该抗体具有 和 的优点。
    29.(12 分)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的生殖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
    的相关情况,供体 1 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 2 是健康的黄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应用 1 中,细胞 B 的获取需对供体 2 注射 以便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使用核移植技术获
    得重组细胞,最终获得的良种小牛,该技术的原理是 。
    应用 2 中,将早期胚胎注入受体牛子宫内的技术叫 ,为使受体牛生理状况更适合完成该
    技术操作,要对受体牛进行 处理,以提高成功率。
    在应用 2、3、4 中,将收集的精子放在一定浓度溶液中进行培养,使其获得受精能力,这一生理现象称
    为 。从母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 (填时期)才能与
    精子结合。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包括 反应和 反应。
    应用 3 可解决良种动物快速大量繁殖的问题:通过 技术获得二分胚①和②,在分割
    囊胚阶段的胚胎时,要注意将 均等分割。
    应用 4 中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可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在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全部研究清楚,因此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要加入 等一些天然成分。培养
    过程中除需要适宜的温度、pH 和渗透压、无菌、无毒等环境条件以外,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将它们置于含有 的混合气体的 CO2 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相关试卷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6高二生物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