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03-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苏州卷)(解析版)
展开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Ⅱ、Ⅲ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70分)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2分,共70分。
1.龙眼是海南常见的水果。龙眼树要结出好吃的龙眼,经过的过程是( )
A.开花→传粉→受精→结果B.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C.受精→开花→传粉→结果D.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答案】A
【分析】形成果实与种子必须进行的两个过程是:传粉与受精。
【详解】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A正确。
2.马铃薯能用块茎繁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B.生长周期长
C.可以保持母本优良性状D.繁殖速度慢
【答案】C
【分析】用根、茎、叶繁殖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马铃薯能用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是: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C正确。
故选C。
3.选择柳州的不止冬候鸟,有的是来避暑的,只有夏天才能见到它们,凉风一起,它们就走了。仙八色鸫(dōng)就是这样的鸟,每年的春末夏初,柳州的大龙潭公园里就能偶遇它们。这种全球已经不足一万只的鸟儿,长着一身炫丽的羽毛。天还未凉,它们便带着初生的孩子启程了。仙八色鸫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后天形成的B.非条件反射C.先天性行为D.学习行为
【答案】C
【分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详解】A.D.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后天形成的,AD不符合题意。
B.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低级中枢参与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
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因此,仙八色鸫带领子女翻山越岭,寻找适合生活的环境,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
故选C。
4.膈肌收缩和舒张的变化引起胸腔容积大小的变化,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容积缩小B.膈肌舒张引起胸腔容积扩大
C.膈肌收缩不会引起胸腔容积变化D.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容积扩大
【答案】D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
【详解】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这是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肺泡),进行吸气,当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时,吸气完成(或者说呼气开始);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使胸廓缩小,肺随之缩小,这是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进行呼气,当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呼气完成(或者说吸气开始)。
5.人体每天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B.肾脏由许多肾单位组成
C.尿素只能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D.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答案】C
【分析】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其中排尿是排出废物的主要途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肾小囊中贮存原尿,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详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A正确;
B、肾脏大约由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肾小囊组成,B正确;
C、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因此尿素只能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说法不正确,C错误;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D正确。
6.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现象能够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青蛙冬眠D.南橘北枳
【答案】C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低蛇的代谢减慢,因此与青蛙的冬眠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表明生物能适应环境,C符合题意;“南橘北枳”主要是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7.在人体生长发育的早期,如果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则易患的疾病是( )
A.侏儒症B.抑郁症C.呆小症D.糖尿病
【答案】C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
【详解】A.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抑郁症是心理性疾病,B不符合题意。
C.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C符合题意。
D.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8.下列现象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的是( )
A.保护色 B.拟态 C.长颈鹿的长颈 D.高产奶牛的选择繁育
【答案】D
【详解】保护色与其周围环境相似属于有利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因此保护色与其周围环境相似的原因是自然选择,A错误;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长颈鹿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短颈是不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导致短颈长颈鹿灭绝,长颈鹿长颈的形成,C错误;高产奶牛的选择繁育,是根据人的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选择。属于人工选择的结果,D正确。
9.中国的植树节定在每年的3月12日,1979年3月12日是第一个植树节。有关植物栽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择3月移栽树木是因为这个时节多数树木的枝叶还不繁茂,蒸腾作用不强,移栽易于成活
B.移栽时往往根部带有“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
C.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的特征
D.植树造林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答案】C
【分析】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例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生物适应环境:骆驼刺的根系很发达。
【详解】A.移栽植物的时候要尽量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所以选择3月移栽树木,A正确。
B.幼根和根毛容易损伤,移栽时要保证根部成活,所以,带土坨时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B正确。
C.树木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可以带走叶片表面的温度,所以,有树木的地方很凉快,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错误。
D.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0.下列关于细胞生活所需要物质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体所有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B.构成细胞的物质中,水、无机盐、蛋白质都是无机物
C.通过一定的结构,细胞能进行能量转换
D.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答案】C
【分析】根据叶绿体的作用、细胞的成分等知识分析解答。
【详解】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内有叶绿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因此只有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才能产生叶绿素,形成叶绿体。不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是不含叶绿素的,A错误;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B错误;叶绿体可以把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正确;细胞中物质有的是通过细胞制造的,如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有的是直接吸收进入细胞的如水等,D错误。
11.结合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①
B.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②
C.人的胚胎发育在③中完成
D.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胚盘
【答案】A
【分析】图中:①是输卵管、②是子宫、③是卵巢,据此回答。
【详解】A.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场所是①输卵管,A正确。
B.③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B错误。
C.②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C错误。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D错误。
故选A。
1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不相同
B.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C.人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D.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C
【分析】(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等结构,绿色部分的细胞有叶绿体。
(2)病毒无细胞结构。
【详解】A.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复制而倍增,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和原来细胞保持一样,A错误。
B.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液泡、线粒体体,无叶绿体,B错误。
C.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 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C正确。
D.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
故选C。
13.发育为果皮和果实的结构分别是( )
A.胚珠和种子B.种子和子房壁
C.子房壁和子房D.子房和子房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发育为果皮和果实的结构分别是子房壁和子房,故选C。
14.人类自发现抗生素以来,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现在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多重耐药细菌—“超级细菌”的出现,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 重的威胁。下列有关抗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生素对细菌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B.抗生素都是非处方药,可自行到药店购买
C.青霉素是弗莱明发现的抗生素
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抗生素对病原菌逐代选择的结果
【答案】B
【分析】青霉属于真菌,能产生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A正确;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抗生素都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B错误;
青霉素是弗莱明发现的抗生素,C正确;
“超级细菌”的出现是抗生素对病原菌逐代选择的结果,D正确。
15.下列实例与运用的生物技术匹配正确的是( )
A.“多利”羊的诞生——仿生技术 B.抗冻番茄的培育——嫁接技术
C.酸奶泡菜的制作——发酵技术 D.脱病毒植株培养——无土栽培
【答案】C
【分析】(1)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也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2)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3)发酵技术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4)无土栽培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比例和种类。
【详解】A.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A错误。
B.抗冻番茄的培育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B错误。
C.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还不破坏菜的品质。因此,酸奶和泡菜的制作属于发酵技术,C正确。
D.培养无病毒植株利用的是组织培养技术,不属于无土栽培技术,D错误。
故选C。
16.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各项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平衡膳食B.适度运动C.拒绝毒品D.长期熬夜学习
【答案】D
【详解】分析: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娱乐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习惯等。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详解: A、平衡膳食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B、管住嘴,迈开腿,就是鼓励大家多锻炼,预防过多摄入能量,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C、毒品对人体危害极大,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因此拒绝毒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D、长期熬夜,不利于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选D。
17.“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保存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以下食品保存方法与基本原理不相符的是( )
A.真空包装香肠——杀死食品中的各种微生物
B.干燥处理香菇——减少水分,抑制细菌繁殖
C.加热处理牛奶——高温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
D.气调包装薯片——使微生物失去生存所需要的氧气
【答案】A
【分析】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详解】A.真空包装香肠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排除包装袋内的空气,创造一个无氧或少氧的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A错误。
B.干燥处理香菇可以除去香菇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B正确。
C.牛奶的加热处理,主要是高温灭菌,杀死微生物,有利于保存牛奶,C正确。
D.在薯片包装过程中,会抽走袋子内的空气(主要是氧气),然后注入氮气。这样做可以有效抑制薯片的氧化及微生物的繁殖,D正确。
故选A。
18.“告别童年,青春起航”,某校八年级同学举行了少先队离队仪式,敬好最后一次队礼。下列关于敬队礼动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B.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C.敬队礼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D.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
【答案】C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A.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身体的这部分就可能会瘫痪,并且可能导致骨骼肌的萎缩,A正确。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正确。
C.敬队礼时上肢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
D.完成敬队礼动作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正确。
故选C。
19.如图表示切开的桃子。结构①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
A.受精卵B.胚珠
C.子房壁D.胚
【答案】C
【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图中①是果皮,②是种子。
【详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因此图中①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关于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B.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C.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子宫
D.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胎盘
【答案】C
【分析】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详解】A.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A正确。
B.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B正确。
C.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C错误。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D正确。
故选C。
21.贫血患者应该多吃含什么丰富的食物( )
A.维生素AB.铁和蛋白质C.钙D.维生素C
【答案】B
【分析】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
【详解】贫血是指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B正确。
22.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代表着婴儿的呼吸系统开始工作。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B.呼吸道和肺
C.气管和肺D.呼吸道和气管
【答案】B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3.相比沙漠中的其他植物来说,巨型仙人掌的哪种变化,对于它长时间适应沙漠中的干旱环境最为重要( )
A.深根B.甜美的花蜜
C.大花D.扩大、扩粗的茎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沙漠干旱缺水,蒸腾作用很大,在沙漠中生活的仙人掌,茎扩大、扩粗,变得扁平宽大,可贮藏水分,同时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24.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对他进行前臂静脉药物注射,当药物送到肺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
①肺动脉;②左心房;③上腔静脉;④左心室;⑤右心房;⑥肺静脉;⑦右心室
A.③→④→⑥→①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⑤→⑦→①
【答案】D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葡萄糖经③上腔静脉→⑤右心房→⑦右心室→①肺动脉到达肺部。
故选D。
25.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液循环回到心脏,它必定经过的结构是( )
A.左心房B.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C.肺动脉D.肺部毛细血管
【答案】B
【详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
从图中看出,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过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因此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它必须经过的结构是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26.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生活更健康。下列关于急救和健康的说法中,你不认同的是( )
A.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B.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C.发现某人煤气中毒,应立即原地拨打120,检查中毒者身体状态
D.某人不慎意外受伤,暗红色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应立即用绷带或止血带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答案】C
【分析】青春期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自我安慰。
急救的方法有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止血等。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详解】A.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A不符合题意。
B.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心情愉快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B不符合题意。
C.煤气中毒后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能昏迷,甚至死亡。当发现煤气中病人后,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并拨打120(不是原地)。如果病人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C符合题意。
D.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7.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结构中血液流动示意图,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增加
B.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
C.若②表示大脑,则③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
D.若②表示肾小囊,则①内血液为动脉血,③内血液为静脉血
【答案】C
【分析】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互相联接,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
【详解】A.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小肠静脉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都增加,氧气会减少,因为小肠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
B.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由于在肺部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到血液中,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多的动脉血了,因此血管③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
C.若②表示大脑,由于脑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则③脑静脉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C正确。
D.若②表示肾小球,则①是入球小动脉、③是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D错误。
故选C。
28.人类起源于( )
A.黑猩猩B.大猩猩
C.长臂猿D.森林古猿
【答案】D
【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因此,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故选D。
29.农业工作者调查了几种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里的耗水情况,并绘成下图。综合分析下图,每亩耗水量最多的作物是( )
A.水稻B.玉米C.高粱D.小麦
【答案】A
【分析】通常在同样的测量条件下,对于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的结果不会完全一样,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真实值的最好近似,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详解】据图可知,小麦的每亩平均耗水量大约为310(米3/亩),高粱的每亩平均耗水量大约为250(米3/亩),玉米的每亩平均耗水量大约为250(米3/亩),水稻的每亩平均耗水量大约为375(米3/亩),由此可知,每亩耗水量最多的作物是水稻,A符合题意。
故选A。
30.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叶绿体C.细胞核D.液泡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细胞壁、叶绿体、液泡,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核,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都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核。
31.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所有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详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制造的有机物不和氧气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A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碳-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B正确。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
D.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引起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能缓解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D。
32.用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杂交,子代数百粒豌豆种子中有圆粒也有皱粒,数量近于1:1(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代有圆粒也有皱粒,皱粒是显性性状
B.子代有圆粒也有皱粒,圆粒是隐性性状
C.子代种子数量不够多,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
D.子代性状与亲代相同,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
【答案】D
【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
【详解】用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杂交,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子代数百粒豌豆种子中既有圆粒也有皱粒,并且数量近于1:1,并且子代的性状与亲代的性状相同,所以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3.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中,哪项对人类有害( )
A.酵母菌制作面包B.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
C.醋酸菌制作酸醋D.枯草杆菌分解植物遗体
【答案】B
【分析】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A.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面包暄软多孔,制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是对人类有利,A不符合题意。
B.链球菌从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使人患扁桃体炎对人造成伤害,B符合题意。
C.制醋用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是对人类有利,C不符合题意。
D.枯草杆菌属于腐生的细菌,使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是对人类有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4.下列哪项不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 )
A.柑橘的嫁接B.水稻产生种子
C.葡萄的扦插D.草莓的组织培养
【答案】B
【解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ACD.柑橘的嫁接、葡萄的扦插、草莓的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CD不符合题意。
B.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水稻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
故选B。
35.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①
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②
C.若摘除②,没有正常月经,第二性征消退
D.受精卵植入③,是怀孕的开始,好比一粒种子落到土壤中
【答案】C
【分析】图中①输卵管,②卵巢,③子宫。
【详解】A.②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A错误。
B.精子在①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B错误。
C.进入青春期,女孩会来月经和第二性征都与②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C正确。
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D错误。
故选C。
第 = 2 \* ROMAN II卷(双项选择题 共15分)
二、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
36.以下关于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DNA是由染色体构成的
C.染色体就是DNA
D.人的体细胞中一般有23对染色体
【答案】AD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
【详解】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基因,故A正确;
B、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B错误;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故C错误;
D、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23对)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故D正确。
37.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物,都是细胞的构成物质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
【答案】BC
【分析】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①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②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③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故胃液和肠液、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正确。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错误。
C.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物,维生素不是细胞的构成物质,错误。
D.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因此,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正确。
故选BC。
38.如图是人的性别决定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
B.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只含有性染色体
C.受精卵a发育为女性、受精卵b发育为男性
D.所有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都与人类一样
【答案】BD
【分析】(1)人的性别遗传图解:
(2)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详解】A.人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性染色体组成,XX的是女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是男孩,A正确。
B.由分析中遗传图解可知,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B错误。
C.受精卵a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发育为女性、受精卵b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发育为男性,C正确。
D.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很多爬行类动物);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其因决定型,比如人类和果蛹等XY型,鸟类等ZW型)等等,所以,并不是所有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都与人类一样,D错误。
故选BD。
39.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红果皮的番茄的花粉授到一株基因组成aa的黄果皮的番茄的柱头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为红色,基因组成为Aa
B.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型组成为aa
C.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型组成为Aa
D.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为黄色,基因组成为aa
【答案】CD
【分析】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详解】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红果皮的番茄的花粉授到一株基因组成aa的黄果皮的番茄的柱头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为黄色而不是红色,基因组成为aa而不是Aa。“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红果皮的番茄的花粉授到一株基因组成aa的黄果皮的番茄的柱头上”形成种子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解中看出,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型组成为Aa而不是aa,综上所述,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型组成为Aa,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为黄色,基因组成为aa,所以CD正确。
故选CD。
40.下表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记录表,根据实验记录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3号试管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B.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
C.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
D.4号试管1毫升应改为2毫升
【答案】CD
【分析】(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2)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与3、2与3,这两组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分别是温度,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详解】A.1号和3号试管的变量是温度,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A错误。
B.温度能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号试管的温度73度,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低,所以滴加碘液后实验现象是变蓝,B错误。
C.3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实验现象是不变蓝,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C正确。
D.探究实验的变量具有唯一性,所以4号试管1毫升应改为2毫升,D正确。
故选CD。
第Ⅲ卷(组合选择题 共15分)
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1分,共15分。
阅读以下材料,请完成下面小题。
在几十年前,某河流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调节实现了净化(如图1)。后来,随着大量招商引资,在该河流上游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等,排入该河流的污水迅速增加,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治理河流污水,人们采取下列方法对污水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先进入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流入多级跌水池,通过逐级跌落使污水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最后进入水培蔬菜池处理后流出(如图2)。
41.分析图1可知,在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溶解氧随有机物分解而被大量消耗
A.细菌数量减少,藻类大量繁殖
B.细菌大量繁殖,藻类数量减少
C.细菌和藻类都大量减少
D.细菌和藻类都大量繁殖
42.图1中,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 ),有利于藻类的繁殖
A.氧气B.二氧化碳C.无机盐D.有机物
43.图1中,在河流的CD段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一是藻类可( );二是细菌数量下降,对溶解氧的消耗( )
A.产生氧气 增加B.产生氧气 减少
C.产生二氧化碳 增加D.产生二氧化碳 减少
44.图2中,沼气池中沼气的发酵是多种微生物参与的代谢途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非生物物质和能量B.生产者
C.消费者D.分解者
45.图2的水培蔬菜池中,可水培空心菜、水芹菜、菱白等蔬菜,它们的生长能( )水中浮游藻类的繁殖和生长,同时能够吸收水中的无机盐,使水体得到净化
A.促进B.抑制C.不影响D.无法判断
【答案】41.B 42.C 43.B 44.D 45.B
【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由一定限度的。
2、据图分析:图中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藻类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盐离子。
41.分析图1可知,在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植物数量减少,需氧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分解而被大量消耗,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2.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 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繁殖,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3.据图可知,CD段的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还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4.生态农业村中,常常利用微生物进行沼气发酵来产生沼气作为能源。发酵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5.水耕型蔬菜如水芹菜、茭白的生长,对水中藻类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竞争和抑制作用,实现了水体净化,并进一步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多层次的循环利用,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体表被黑白两色毛,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看上去憨态可掬,深受人们喜爱。但它的祖先体型比现在要大,而且还吃肉。它们的器官至今依然保留着食肉动物的特点:消化道很短,没有育肠等。2009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大熊猫的基因组测序,发现大熊猫共有21对染色体,2万多个基因,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个亚种。
为什么大熊猫后来改吃竹子了呢?据研究,主要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它的一个叫T1R1的基因“失活”,尝不出肉的鲜味了。而且大熊猫主要栖息的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里,竹子四季常绿,产量高,很容易取食,在同区域竞食的动物也很少。基因测序还发现,大熊猫体内并没有适于消化竹纤维的相关基因,吃进肚子的竹纤维只能靠肠道菌群消化。在极端饥饿状况下,大熊猫也不排斥吃动物性食物,比如猪骨、牛排,甚至还会捕捉一些活体动物,比如竹鼠。
46.从大熊猫的形态结构判断,大熊猫属于( )
A.两栖动物B.爬行动物C.哺乳动物D.节肢动物
47.证明大熊猫是“熊”不是“猫”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外貌更像熊B.体型比猫大C.不喜食竹鼠D.基因组测序
48.下列保护大熊猫的各项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建立法律与法规B.建立自然保护区
C.移入动物园饲养D.人工繁育大熊猫
49.下列有关大熊猫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神经元细胞核中有42个DNAB.大熊猫的皮肤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
C.大熊猫的生殖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D.大熊猫的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50.下列有关大熊猫食性改变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竹子营养丰富比肉类更健康,且容易取食,竞争者少
B.大熊猫的消化道很短,没有盲肠,更适合消化竹纤维
C.大熊猫的T1R1基因“失活”,使其无法感觉肉的鲜味
D.基因测序发现,大熊猫能在肠道内产生消化竹纤维的酶
【答案】46.C
47.D
48.B
49.C
50.C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体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将身体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以乳汁哺育后代。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详解】46.结合分析和大熊猫的形态结构可知,大熊猫体表有毛,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还具有哺乳胎生的特征。因此,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C。
47.结合资料信息“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大熊猫的基因组测序,发现大熊猫共有21对染色体,2万多个基因,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个亚种”可知,证明大熊猫是“熊”不是“猫”最有力的证据是:“基因组测序”。
故选D。
48.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
故选B。
49.A.通常,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大熊猫神经元细胞属于体细胞,故其细胞核中有42个DNA,A正确。
B.大熊猫的皮肤细胞属于体细胞,故其中有42条染色体,B正确。
C.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大熊猫的生殖细胞中有21条(不是21对)染色体,C错误。
D.通常,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C。
50.结合资料信息“为什么大熊猫后来改吃竹子了呢?据研究,主要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它的一个叫T1R1的基因“失活”,尝不出肉的鲜味了”可知,有关大熊猫食性改变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C选项的解释。
故选C。
请阅读以下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的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红树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它的“红”表现在树皮破损后,植物体内的高浓度单宁酸会氧化变红。
为了适应高盐、间歇性潮水浸淹、缺氧等特殊生态环境,红树林演化出了一系列本领。为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植物生长大量支持根以稳定植株,还从根部长出许多露出于海滩地面的气生根用以通气。某些红树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盐分排出体外。与一般植物不同,红树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发,长出棒状的胚轴(下图),再从母体脱落直插淤泥,几个小时后即可扎根,一至两年便繁衍成林。
51.红树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树叶片因含单宁酸而氧化变红B.红树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红树林可为动物提供繁殖栖息地D.红树林可净化海水、防风消浪
52.下列不属于红树为了适应特殊生存环境而具有的特征是( )
A.根系发达,有支持根扎入泥滩B.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较低利于吸水
C.有气生根露出海滩地面用以通气D.叶肉内的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盐分排出
53.红树“胎生”的繁殖方式说明种子的萌发不需要( )
A.充足的空气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水分D.肥沃的土壤
54.秋茄是一种典型的红树。泰国的秋茄学名是Kandelia candel,而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的秋茄学名是Kandelia bvat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秋茄的学名是由两个英文单词构成的
B.学名第一部分是种名第二部分是属名
C.泰国秋茄和中国秋茄是两个不同的种
D.泰国秋茄和中国秋茄间没有亲缘关系
55.研究人员通过周期性补水模拟秋茄林的水淹生态环境,研究水淹对秋茄生长的影响。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得叶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补水组的叶绿素a、b以及光合作用速率均较对照组低
B.对照组细胞间CO2浓度较高是由于光合作用速率较高
C.对照组秋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是由于叶片气孔开度变小
D.周期性水淹会增强秋茄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利于秋茄生长
【答案】51.A 52.B 53.D 54.C 55.D
【分析】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中国红树植物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51.A.由材料可知,红树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红”表现在树皮破损后,植物体内的高浓度单宁酸会氧化变红,红树叶片不是红的,A错误。
B.红树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正确。
C.红树林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的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可为动物提供繁殖栖息地,C正确。
D.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植物生长大量支持根以稳定植株,防止海浪冲击,D正确。
故选A。
52.A.红树根系发达,有支持根扎入泥滩,有利于防止海浪冲击,A不符合题意。
B.当细胞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若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较低,则不利于细胞吸水,反而失水,B符合题意。
C.有气生根露出海滩地面用以通气,可以保证根部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红树叶肉内的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盐分排出,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3.A.种子在树上萌发能获得氧气,它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A不符合题意。
B.种子在树上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不符合题意。
C.种子在树上萌发可从树干中获得充足的水分,C不符合题意。
D.由材料可知,红树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发,可见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肥沃的土壤,D符合题意。
故选D。
54.A.秋茄的学名是由拉丁文构成的,A错误。
B.学名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B错误。
C.泰国秋茄和中国秋茄的属名相同,种名不同,说明它们是同一个属的不同种,C正确。
D.泰国秋茄和中国秋茄的属名相同,说明它们是同一个属的植物,亲缘关系较近,D错误。
故选C。
55.A.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补水组的叶绿素a、b以及光合作用速率均较对照组高,A错误。
B.对照组细胞间CO2浓度较高是由于光合作用速率较低,消耗的二氧化碳较少,B错误。
C.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秋茄光合作用速率比补水组低,而气孔开度比补水组高,C错误。
D.实验是通过周期性补水模拟秋茄林的水淹生态环境,可以看出补水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可见周期性水淹会增强秋茄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利于秋茄生长,D正确。
故选D。试管
加入的物质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淀粉糊+2毫升唾液
0℃
碘液
变蓝
2号
淀粉糊+2毫升唾液
73℃
碘液
3号
淀粉糊+2毫升唾液
37℃
碘液
不变蓝
4号
淀粉糊+1毫升清水
37℃
碘液
叶绿素a(mg/g)
叶绿素b(mg/g)
光合作用速率(μml/m2·s)
细胞间CO2浓度(μml/m2·s)
气孔开度(ml/m2·s)
对照组
0.28
0.39
2.13
387.27
0.086
补水组
0.98
0.41
5.47
356.8
0.085
卷08-【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北京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8-【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北京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题共7小题,共4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7-【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北京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7-【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北京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题共7小题,共4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4-【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北京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4-【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北京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题共7小题,共4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