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两校联考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两校联考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两校联考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两校联考中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雪龙2”号破冰船再次踏上新征程!2023年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执行现场考察任务。本次科学考察将实施大气、海洋环境调查、生物资源调查以及污染物监测等调查项目。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图所示昼夜分布状况中,最接近“雪龙2”号出发当天日期的是( )
A. B. C. D.
2. 科学考察队去北极地区科考的主要目的是( )
A. 开发矿产资源B. 研究极地环境C. 建立产业基地D. 发展旅游业
3. 下列动物中,科考队员在北冰洋可见的是( )
A. B. C. D.
尼日利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下图为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矿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尼日利亚南部发展油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 热量丰富B. 交通便利C. 能源充足D. 科技水平高
5. 尼日利亚北部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热带雨林减少B. 热带草原退化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水土流失
6. 尼日利亚原油运输到东亚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
A. 航空运输B. 铁路运输C. 海洋运输D. 管道运输
美国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上均居领先地位。图为“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分布图和硅谷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信息反映美国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
A. 专业化程度高B. 农产品产量高
C. 商品化程度高D. 农业人口多
8. 据图分析,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重要条件是( )
A. 自然资源丰富
B.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C. 海陆交通便利
D. 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
比较法是认识地理事物的重要方法。在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时,同学们搜集到下列两幅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图省区所在的地理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A. 湿热B. 冷湿C. 干冷D. 高寒
10. 下列“别称”中,最适合乙区域的是( )
A. “五海三洲之地”B. “千岛之国”C. “沙漠王国”D. “赤道之国”
11. 甲、乙两区域的聚落都主要分布在( )
A. 中纬地区B. 沿海地区C. 河流沿岸D. 山麓地带
长江和黄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了华夏文明。下图为长江、黄河水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将图中两条河流进行比较,正确的是( )
A. 黄河水电站更多B. 长江支流更多
C 黄河更适合发展航运D. 长江凌汛现象更严重
13. 枝城到城陵矶河段被称为荆江。荆江河段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是( )
A 河道蜿蜒——裁弯取直工程B. 滩多流急——长江三峡工程
C. 水土流失——植树造林D. 水污染——防治水污染
14.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下面传统民居的简笔画中,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A. 窑洞B. 蒙古包
C. 水乡民居D. 竹楼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B. 纬度因素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
16. 甲地区的特色农业是( )
A. 水田农业B. 旱作农业C. 绿洲农业D. 河谷农业
东北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平原,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工业基地的名称是( )
A. 沪宁杭工业基地B.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 京津唐工业基地D. 辽中南工业基地
18. 据图可知,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B. 科技水平发达C. 消费市场广阔D. 产业结构合理
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了! 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下图为全国生态日标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宣传标语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
①资源有限,循环无限 ②绿色生活,全民行动
③节能尽一份力,降碳多一份心 ④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创造未来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0.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该( )
A. 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环保成本投入
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循环经济
C. 完善法律法规,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
D. 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落实环保行动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 欧洲西部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发达的工业、农业、旅游业和对外贸易。下图为欧洲西部地形图和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脚底下的地理——旅游篇】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旅游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跨国旅游过境方便,交通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已形成众多吸引全世界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入境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前列。
(2)请列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3)如果欧洲西部人们夏季想要享受沙滩日光浴,他应该到英国东南部还是意大利南部?请结合两地气候特点说明理由。
22.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代表在北京宣布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北京和解”标志了沙特和伊朗这两个因历史问题、地缘政治、教派冲突等一系列复杂因素而对立的中东大国,重新迎来了发展睦邻友好的契机。下图为“西亚地区示意图”、西亚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一直以来依赖石油产业作为主要经济支柱,中国在技术、可再生能源、农业、金属、供应链、旅游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强大实力和经验,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能够借助这些合作扩大其他行业的发展,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1)伊朗居民和沙特阿拉伯居民拥有相似的宗教信仰,即多信仰_________(宗教),但教派不同;中国与伊朗和沙特的合作称为_________(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2)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经济都严重依靠石油出口,两国如何应对石油枯竭、实现可持续发展?请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两国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发布,2023年8月10日05:57:32,在伊朗西部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3)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该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
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为了满足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为告别最后一滴石油做好准备,沙特阿拉伯实施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使其在整体电力结构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0%。下图为沙特阿拉伯传统服饰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图。
(4)“头顶一块布”是对生活在中东地区阿拉伯男人传统服装白色缠头巾和宽大白色长袍的高度概括。请解释这种服饰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简要分析沙特阿拉伯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势条件。
23. 一条条高速公路穿越壮美山川,成为云南省各族人民奔向小康的致富路。为了从不同角度深入研讨云南省的发展情况,某中学地理小组收集了以下材料。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方向一 基础概况】
云南省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云南省气候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高原山地气候。图为云南省简图。
(1)云南省简称___________,纬度位置较低,__________(重要纬线)横贯南部,热量充足;西北部形成三江并流的独特画面,其中___________江是长江的一部分。
(2)推测西双版纳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单项选择)
A. B.
C. D.
【方向二 交通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几乎覆盖全域。但是,云南高速公路桥隧比都在50%以上,许多路段的桥隧比超过90%。下图为2023年7月建成的永金高速新村大桥和宣会高速公路下村2号隧道景观图。
(3)云南省地跨____高原,当地高速公路桥隧比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方向三 生物资源】
云南省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有高等植物19333种,占全国的50.1%,分别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有150多种。云南省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脊椎动物达2273种,占全国的51.4%。
(4)试分析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5)山区生物资源往往较丰富,但经济相对较落后。请你为云南省山区经济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4. 一棵棵防风固沙的泡桐树,如今变成了兰考人民的巨大财富。下图为兰考县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昔日风沙地】
河南省兰考县位于华北平原,北邻黄河故道。20世纪60年代前,这里冬春风沙肆虐,贫困凋敝。兰考人民创的采用挖取沙下淤泥盖沙丘,然后在其上大量种植泡桐等树木的方式治理风沙、盐碱,被戏称为“先贴膏药后扎针”。到80年代,兰考县田间地头的泡桐林已长成参天大树。
(1)兰考县的土壤类型是_______(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冬春多风沙给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
(2)列举泡桐树在治理兰考风沙中起到的作用。
【今朝聚宝盆】
泡桐声学性好,共鸣性强,是制作乐器的上佳之选。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95%以上的音板都选自兰考泡桐,民族乐器产业已成为兰考县特色支柱产业。如今,兰考县获得了“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的称号,河南省兰考县的堌阳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兰考音乐小镇”。
(3)泡桐与民族乐器的邂逅对兰考的影响有哪些?请你从经济、就业两个方面进行作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中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