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郸城二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3,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郸城二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 每一次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例如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__发现了电与磁的联系,打开了电与磁的大门。牛顿发现了__________定律,为研究天体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答案】 ①. 奥斯特 ②. 万有引力
【解析】
【详解】[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与磁的联系。
[2]牛顿通过发现“苹果落地”而引发思考,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进而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
2. 如图是小明同学们制作的乐器,由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的竹筒和活塞组成。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就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来回拉动活塞改变哨音的_________ 。
【答案】 ①. 空气 ②. 音调
【解析】
【详解】[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2]来回拉动活塞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的频率,而振动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因此来回拉动活塞改变哨音的音调。
3. 吃饺子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如图所示,包饺子时,用力擀过的面团变成了薄薄的饺子皮,说明了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叠放在一起的饺子皮会粘合在一起,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煮饺子时,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饺子的内能。
【答案】 ①. 形状 ②. 引力 ③. 热传递试卷源自 期末大优惠,全站资源一元不到!即将回复原价。【解析】
【详解】[1]用力擀过的面团变成了薄薄的饺子皮,面团变成了饺子皮,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可以改变形状。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包饺子时,用力擀过的饺子皮叠放在一起会发生粘合现象,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煮饺子时,饺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饺子内能的。
4. 在一档野外生存探险节目中,探险者利用一个装水的气球成功将干燥的树叶点燃,如图所示。这是由于装水的气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_作用,在调整水球的位置时,应使___________位于树叶处。
【答案】 ①. 会聚 ②. 小亮点
【解析】
【详解】[1]因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在野外用它可以生火取暖,这是由于装水的气球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以将干燥的树叶点燃。
[2]由于装水的气球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且焦点处的温度很高,故在调整水球的位置时,应使小亮点位于树叶处。
5. 如图所示,用一台额定功率为2000W的电暖器给房间加热,房间内约有40kg的空气。正常工作10min后,室温升高了3 ℃,则空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加热效率为_________。为了加热效果好,电热器应该放在较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位置[设空气的比热容为1.0×103J/(kg·℃)]
【答案】 ①. 1.2×105 ②. 10% ③. 低
【解析】
【详解】[1]空气吸收的热量
Q吸=c空m水Δt=1.0×103J/(kg·℃)×40kg×3℃=1.2×105J
[2]消耗的电能为
W=Pt=2000×W×10×60s=1.2×106J
因此加热效率为
[3]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会上升,房间内下层的温度较低,因此应将电热器应该放在较低的位置。
6. 如图所示,某学校组织的科技节上,小明等几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的水火箭。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的同时,瓶子飞向高空。写出“瓶子飞向高空”包含的物理知识: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
【详解】[1][2]水火箭向下喷水,给水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水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使火箭能够起飞。瓶子飞向高空过程中,水火箭的速度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得0分)
7. 如图所示,医护人员在冬天眼罩的镜片内经常挂着小水珠。而夏天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其中的原因是( )
A. 夏天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
B. 夏天镜片温度高不容易液化
C. 冬天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低
D 冬天气温低水蒸气容易凝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冬天,室外气温很低,人口腔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而夏天室外的气温较高,口腔中呼出的水蒸气和周围气温温差不大,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
故选B。
8. 如图所示,神舟十三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径向交会对接,对接后三名字航员进入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等活动,并进行直播“天宫课堂”等科普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十三号与中国空间站对接后相对地球静止
B. 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运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空间站运行速度为7.68km/s,该速度大于光速
D. “天宫课堂”天地对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神舟十三号与中国空间站对接后相对地球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大于空间站的速度,故C错误;
D.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天宫课堂”天地对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
故选D。
9. 家里的照明电路出现了故障,爸爸需要站在一个高一些的物品上检查维修电路,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下列适合爸爸站立的物品是( )
A. 铝合金置物架B. 不锈钢晾衣凳C. 铁皮油漆桶D. 木制的椅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铝合金置物架、不锈钢晾衣凳、铁皮油漆桶都是导体,容易导电;而木制椅子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站在木制椅子上检查维修电路不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适合爸爸站立的物品是木制的椅子。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 下列关于能源和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超导体材料主要是应用在电热器等电器上
B. 节能只是倡议,能量不会消灭,无需节约
C. 华龙号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D. 太阳能、潮汐能、天然气均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超导体电阻为零,电流流过超导体时,超导体不能发热,因此超导体不能用在电热器上,故A错误;
B.能量不会消灭,但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是具有方向性的,因此仍需节约节能,故B错误;
C.核电站利用重核裂变发电,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故C正确;
D.天然气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11. 如图是人的手臂拿起铅球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手臂可以看做是一个省力杠杆B. 铅球的重力即为手臂受到的阻力
C. 该杠杆的主要特点是少移动距离D. 将铅球拿起过程中,阻力臂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手臂拿起铅球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A错误;
B.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铅球的重力作用在铅球上,因此铅球的重力不是手臂受到的阻力,故B错误;
C.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能省距离,故C正确;
D.将铅球拿起的过程中,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发生了改变,阻力臂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所示,气球与身上的毛衣摩擦过程后,可以吸起纸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毛衣与气球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 气球能带上电荷,说明气球是导体
C. 用毛衣摩擦过的气球只能吸引纸屑
D. 毛衣和气球间一定发生了电子转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得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气球能带上是因为摩擦起电,气球是绝缘体,故AB错误;
C.根据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和两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知,用毛衣摩擦过的气球不仅能吸引纸屑,还可以吸引异种电荷,故C错误;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因此毛衣和气球摩擦过程中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的转移,故D正确。
故选D。
13.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如图分别为奋斗者号模型以及结构示意图。“奋斗者”号总质量(不包含压载铁)为20t,其底部装配有2t可抛弃压载铁。下列有关其在水面下运动时的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忽略海水密度的变化)( )
A. “奋斗者”号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水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奋斗者”号(包含压载铁)悬浮在某处时,所受浮力为1.8×105N
C. “奋斗者”号抛弃压载铁上浮过程中,其表面所受海水的压强差不变
D. “奋斗者”号在海水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奋斗者”号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浮力、阻力、重力作用,受到的浮力和水的阻力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奋斗者”号(包含压载铁)悬浮在某处时,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为
F浮=G总=m总g=22×103kg×10N/kg=2.2×105N
故B错误;
C.“奋斗者”号表面所受海水的压强差即为其所受的浮力,因为在上升过程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也就是压力差不变,故C正确;
D.“奋斗者”号在海水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因此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CD。
14. 如图所示的装置,当将条形磁铁向右插入螺线管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现象说明了电流具有磁效应B. 该现象应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
C. 条形磁铁和螺线管相当于电源D. 电动机与该实验现象的原理相同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将条形磁铁向右插入螺线管,螺线管相对于条形磁铁向左运动,切割了磁感线,在回路中产生了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B正确;
C.电磁感应现象得到电能,此时磁铁和螺线管整体相当于电源,故C正确;
D.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和该实验现象的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BC。
三、作图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 皮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水平地面上的A处,请在图中画出皮球在A位置落地减速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小球撞击地面,和地面接触后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竖直向上,撞击瞬间,支持力大于重力。小球所受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上,注意向上的线段长度要大于向下的线段长度。如下图所示:
16. 如图所示,小明看到清澈见底的池中鱼儿在游,朝着看到的鱼儿去抓时,竟然没碰到鱼儿,鱼儿吓跑了。请在右侧方框内画出能够说明其原因的一条光路。
【答案】
【解析】
【详解】鱼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鱼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因此朝着看到的鱼儿去抓时,没碰到鱼儿,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19分)
17.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所示)。
(1)实验应在较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与A 大小相等的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次观察到(2)中现象并测量距离之后,记录表格如下:
由表格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_______;
(4)若想验证平面镜所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华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暗 ②. 像和物大小相等 ③. 对称 ④. 将一个纸板放在玻璃板的后面,观察纸板上是否能呈接到像
【解析】
【详解】(1)[1]蜡烛A是点燃的,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应在较暗环境中进行。
(2)[2]由实验过程可知,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与A 大小相等的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说明蜡烛A的像与蜡烛A等大,可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大小相等。
(3)[3]由实验过程和数据可知,物像大小相等,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4)[4]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因此将一个纸板放在玻璃板的后面,观察纸板上是否能呈接到像,来判断像的虚实。
18. 小明在观看冬奥会冰壶比赛时,发现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不同,一只是较光滑的塑料制成的,另一只是较粗糙的橡胶制成的,如图甲。爱思考的他认为两只鞋的鞋底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不同。于是他找来一个木块,在木块的上下两面分别贴上一层橡胶和一层较光滑的塑料,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1)小明先把木块的橡胶面朝下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_运动,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2)然后把木块的塑料面朝下,如图丙所示,重复刚才的实验,比较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可以得到初步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生活中有很多此结论的应用,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查资料得知,冰壶比赛时,运动员一只鞋是蹬冰鞋,另一只鞋是滑行鞋。结合实验结论,小明判断出塑料底的鞋是用来_________(选填“蹬冰”或“滑行”)的;
(3)实验中他没有选择两个木块,而是在同一木块的两面分别贴上橡胶和塑料,这样进行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匀速直线 ②. l.8 ③. 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 ④. 自行车轮胎上有花纹 ⑤. 滑行 ⑥. 可以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解析】
【详解】(1)[1][2]先把木块的橡胶面朝下,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8N。
(2)[3][4][5]然后把木块的塑料面朝下,如图丙所示,重复刚才的实验,比较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可以得到初步实验结论:压力相同时,乙中接触面粗糙,测力计示数大,故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生活中的自行车轮胎上有花纹也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因塑料冰鞋较光滑,摩擦力较小,判断出塑料底的鞋是用来滑行的。
(3)[6]实验中他没有选择两个木块,而是在同一木块的两面贴上不同材料进行实验,目的是可以控制压力大小不变,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19.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字样。
(1)小明连接好实物电路之后,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经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的连线;_________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仍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片,两表示数均无明显变化,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8V;当电压表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约为_________Ω;
(4)小明测量了小灯泡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之后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拓展实验过程中,电流表坏了,他们找来一只阻值合适的定值电阻R0,设计了如图丁电路图,操作步骤如下:
①断开S1,闭合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
②_________,断开S2,闭合S1,记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则小灯泡额定功率表达式P额=_________(用U额、U和R0表示)。
【答案】 ①. ②. 小灯泡断路 ③. 1.672 ④. 5 ⑤. 不需要 ⑥. 小灯泡在不同电压的功率不同,求功率的平均值无意义 ⑦. 保持滑动变阻器位置不变 ⑧.
【解析】
【详解】(1)[1]原电路中,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灯与变阻器并联是错误的,电压表应与灯并联,变阻器与灯串联,如图所示:
(2)[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仍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发生了断路,电压表有示数,且移动滑片,两表示数均无明显变化,则电路故障可能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
(3)[3]当电压表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额=U额I额=3.8V×0.44A=1.672W
[4]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滑=U-U额=6V-3.8V=2.2V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约为
(4)[5][6]小灯泡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是不同的,所以不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求功率的平均值无意义。
(5)[7][8]断开S1,闭合S2,此时灯L、R0、滑动变阻器R三者串联,电压表测灯L两端的电压,因此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断开S2,闭合S1,此时灯L、R0、滑动变阻器R三者串联,电压表测灯L和R0两端的电压,因此应保持滑动变阻器位置不变,记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则R0两端的电压
U0=U-U额
则通过灯L和R0的电流为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表达式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9分,共18分)
20. 爸爸给小宝买了一部电动玩具车,查阅说明书发现其参数如下表。小林的质量为30kg,g取10N/kg。
(1)小宝在广场水平路面上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电动车的蓄电池可储存的总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3)若骑行平衡车时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1倍,则小宝在广场中以最高速度匀速骑行2min,显示消耗总电能的6%,则电动车的效率是多大?
【答案】(1)4.5×105Pa;(2)0.25kW·h;(3)50%
【解析】
【详解】解:(1)人和车的总质量
m=15kg+30kg=45kg
对地面的压力
F=G=mg=45kg×10N/kg=450N
对地面的压强
(2)电动车的蓄电池可储存的总电能
W=pt=0.05kW×5h=0.25kW·h
(3)平衡车匀速行驶,因此驱动力等于受到的阻力,即
F=f=0.1G=0.1×450N=45N
平衡车的最大速度为18km/h即5m/s,因此2min前进距离
s=vt=5m/s×120s=600m
所做有用功
W=Fs=45N×600m=27×104J
消耗的电能
W电=6%×0.25kW·h=0.015kW·h=5.4×104J
平衡车效率
答:(1)小宝在广场水平路面上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4.5×105Pa;
(2)电动车的蓄电池可储存的总电能是0.25kW·h;
(3);电动车的效率是50%。
21. 如图甲是一款机场的行李超重检测仪器,请完成下列问题:
(1)驱动传送带运行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为传送带下方的控制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为30V,承载最大质量 45kg。R为压力传感器,阻值随所受压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触发器的电阻忽略不计,电阻箱R0两端的电压超过24V时,触发电动机停止工作。则电阻箱R0的阻值为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电阻箱R0阻值为(2)问的值,传送带空载时控制电路的总功率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②. 60Ω ③. 9W
【解析】
【详解】(1)[1]电动机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工作的。
(2)[2]当R0两端电压为24V时,压力传感器两端电压
UR=U-U0=30V-24V=6V
承载的最大质量为45kg,即压力传感器上受到的最大压力
F=G=mg=45kg×10N/kg=450N
由图像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电阻R=15Ω,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
所以R0=60Ω。
(3)[3]空载时受到的压力为零,由图像可知此时R=40Ω,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控制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
P=UI=30V×0.3A=9W
答:(1)驱动传送带运行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2)电阻箱R0的阻值为60Ω;
(3)传送带空载时控制电路的总功率是9W。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5.00
5.00
2
7.35
7.35
3
9.52
9.52
××电动玩具车
电机额定功率
500W
产品重量
15kg
最高车速
18km/h
轮胎总触地面积
10cm²
充电时间
5h
充电平均功率
50W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郸城二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郸城二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郸城二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