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地理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06896/0-17171724291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地理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06896/0-17171724292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地理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下列有利于“产城”融合的措施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024年5月29日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银龄”互助是一项低龄老年人为困难高龄老年人群体提供爱心送餐、上门探望、家务帮助等志愿服务的社区项目,该项目是一种“今天我服务你,明天他服务我”的互助养老模式。目前“银龄”互助养老模式已在上海、北京、广东等地迅速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银龄”互助养老模式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
A.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B.老年人口素质提高 C.人口年龄结构失衡 D.外来人口大量增加
2.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开展“银龄”互助养老模式的优势是( )
A.邻里关系亲近 B.老龄化水平低 C.国家政策支持 D.经济效益较高
产城融合即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二者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如图示意产城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产城”分离带来的现象可能有( )
①职工上下班通勤时间长
②主城区城市功能分区混乱
③主城区居住功能减退
④部分区域工业化领先城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有利于“产城”融合的措施有( )
①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②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③完善主城区居住功能 ④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7年8月—2008年6月发生拉尼娜事件,赤道附近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比同期升高。在此冬半年期间,北部湾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却比正常年份同期明显下降。科研人员选取2006年7月和2008年7月 (休渔期间) 北部湾鱼类生物量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绘制北部湾优势鱼类生物量的分布图(图2)。据此完成5-7题。
5.科研人员开展鱼类生物量调查,选择7月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
B.正值鱼类产卵期
C.海水温度高
D.人为捕捞干扰少
高三地理 第1页共4页6.2007年8月—2008年6月,北部湾东北部的优势鱼类生物量大增,主要原因可能是
A.西南季风减弱 B.东北季风增强 C.海水水温升高 D.鱼类产卵期提前
7.此次拉尼娜事件发生期间,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
A.东西部水温的差异减小 B.中东部气流上升,降水增多
C.南北赤道暖流势力增强 D.秘鲁寒流减弱,渔场减产
种质资源是指包含一定遗传物质,并表现特定性状、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动植物资源。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是种子净进口国。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海南将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下图示意中转基地主要工作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环境恶化 B.种子老化,难以适应
C.生物入侵,空间压缩 D.环境失衡,技术滞后
9.海南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位置优越,种子来源多 B.水热充足,育种周期短
C.地形多样,储存场地广 D.海陆兼备,育种种类多
10.海南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
①降低运营成本,加快育种进程 ②改良作物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量
③丰富种质资源,保障种质数量 ④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粮食总产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江平原地势低平、土质黏重,夏秋季节多雨,水流不畅,沼泽遍布。如图示意晴朗天气某日三江平原某研究区(48°N, 134°E)沼泽0cm、10cm和裸地0cm、10cm深度土壤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表示沼泽10cm深度土壤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该日, 当地 ( )
A.日出时,地方时早于6时
B.沼泽和裸地10cm深度土壤温度日较差大于地表
C.裸地地表温度始终高于沼泽表面温度
D.沼泽和裸地的地表土壤温度始终高于 10cm深度
13.随着退耕还湿的实施,该地区河流 ( )
A.径流量增大 B.泥沙含量减小 C.径流季节差异变大 D.汛期洪峰不变
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级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下表表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种间竞争力最强的树种是 ( )
A.川滇柳、冬瓜杨 B.云冷杉、沙棘
C.冬瓜杨、云冷杉 D.沙棘、川滇柳
15.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
A.植被郁闭度升高 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
C.气温日较差增大 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
16.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 )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 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
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 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材料一: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都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都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材料二: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35%,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的方式 (“稻—草”、“稻——稻—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三:如图为江西省鄱阳湖示意图。
(1)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意义。 (8分)
(2)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 (6分)
(3)说明江西省发展“藏粮于草”的社会经济效益。 (4分)样地编号
冰川退缩时间
林分密度
(株/hm²)
郁闭度
主要树种组成
①
2015年
——
——
裸地
②
1998年
3770
0.278
川滇柳、冬瓜杨、沙棘幼树群落
③
1980年
31070
0.947
冬瓜杨、川滇柳、沙棘中树与大树、云冷杉幼树与小树群落
④
1966年
16744
0.830
冬瓜杨、川滇柳、沙棘小树、云冷杉幼苗群落
⑤
1958年
2574
0.757
冬瓜杨大树、云冷杉小树与中树群落
⑥
1930年
576
0.843
云冷杉中树与大树、冬瓜杨大树群落
⑦
1890年
378
0.807
云冷杉顶级群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韧性城市是指能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并保持其主要功能正常运行的城市。当前城市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压力,因而建设韧性城市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分别示意2011年、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空间格局演变。
(1)相较2011年,指出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空间格局演变特点。(6分)
(2)指出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的主要因素。(4分)
(3)相较长三角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等级较低,请说明理由。(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辽河口形成了大片广阔的潮滩,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潮涨潮落在滩面冲刷出一道道潮沟——类似河流坡面冲沟,呈树枝状分泌,被形象的称为“潮汐树”。盐地碱蓬能稳定沟岸和沟槽,是"潮汐树"发育生成的关键因素。若没有植被,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刷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水道。目前,我国成规模、可观赏的“潮汐树”景观仅存于辽河口一带。下图示意辽河口位置及潮沟地貌景观图。
(1)指出“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必要条件。(6分)
(2)比较涨潮、落潮的流速差异,并简述潮汐塑造潮沟的过程。(8分)
(3)分析盐地碱蓬在“潮汐树”生成过程中的作用。(4分)
高三地租 第4页#4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地理试卷(无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三最后一卷地理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三最后一卷地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在天然状态下,曹娥江下游,河口建成的大型水闸主要是为了,与土壤液化关系最密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