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教师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07312/1-17171920379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教师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07312/1-17171920379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教师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07312/1-17171920380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07312/0-17171920339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07312/0-1717192033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07312/0-17171920340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G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S-32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临近体育中考,小明妈妈做的营养午餐包括:米饭、红烧鲫鱼、酱牛肉、青菜蛋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米饭中富含糖类B. 红烧鲫鱼和酱牛肉富含蛋白质
C. 青菜中富含维生素D. 该营养午餐中只有米饭能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说法正确;
B、红烧鲫鱼和酱牛肉中都富含蛋白质,故说法正确;
C、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说法正确;
D、该营养午餐中除了米饭中淀粉可提供能量,鲫鱼、牛肉、鸡蛋中的蛋白质也能提供能量,故说法错误。
故选D。
2. 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活污水直接浇灌菜园B. 废弃塑料分类回收利用
C. 煤炭直接燃烧发电D. 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活污水直接浇灌菜园,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应集中处理后再利用,故A说法错误;
B、废弃塑料分类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说法正确;
C、煤炭直接燃烧发电,会产生大量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故C说法错误;
D、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3. 实验室稀释浓硫酸并验证酸的化学性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镁条与稀硫酸反应
C. 测稀硫酸的pHD. 量取稀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A正确;
B、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B错误;
C、测稀硫酸pH时,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C错误;
D、量取稀硫酸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D错误。
故选:A。
4. 在光合作用中,氯作为锰的辅助因子参与水的光解反应,并对气孔的开张和关闭有调节作用。氯元素和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 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比一个氯原子的质量小
D. 植物光合作用参与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呈正比,相对原子质量:氯<锰,故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比一个氯原子的质量大,符合题意;
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植物光合作用参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A正确;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能与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B正确;
C、白糖和食盐加水溶解都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鉴别,C错误;
D、空气中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人体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从而判断出氧气含量不同,D正确;
故选:C。
6. 玛巴洛沙韦片是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的特效药,玛巴洛沙韦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玛巴洛沙韦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六种非金属元素组成B.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7∶23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 生病期间应大量服用该药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物质由C、H、F、N、O、S六种非金属元素组成,A正确;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B错误;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错误;
D、大量服用药物是错误的,生病期间应按医嘱服用药物,D错误;
故选:A。
7. 下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多用途实验装置图,通过注射器向U形管底部注入少量液体,关闭止水夹。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棉花无明显变化,A错误;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棉花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正确;
C、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不呈碱性,棉花褪色,C错误;
D、注入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不能与酚酞溶液接触,D错误。
故选:B。
8.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下列有关碳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可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 属于有机化合物
C. 工业上煅烧大理石可直接制得熟石灰
D. 碳酸钙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A错误;
B、属于无机化合物,B错误;
C、工业上煅烧大理石直接制得生石灰,C错误;
D、碳酸钙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能补充人体所需钙元素,D正确;
故选:D。
9. 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管道工程实现主体工程完工,为2024年底投产奠定了基础,管道钢管主要采用X80管线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管线钢属于金属材料B. 天然气是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C. 甲烷燃烧只能生成CO2和H2OD. 管道输送天然气前要先充满氮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钢是铁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的一种,故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它燃烧时基本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空气污染物,少于其它化石燃料,故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烷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H2O等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等物质,故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D.管道输送天然气前要先充满氮气,排尽空气,防止天然气中混有空气,点燃时,发生爆炸,故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丙烯是制造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我国化学家提出了“金属氢化物介导的丙烷(C3H8)脱氢反应”新机制,提升丙烯(C3H6)生产效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材料包括合金、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增加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故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C3H8分解为C3H6和H2,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故选项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特征可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取一定量的铁粉和活性炭粉混合形成铁炭混合物,将其加入如图1所示装置的三颈瓶内,再加入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立即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铁粉锈蚀。测定三颈瓶内氧气浓度和压强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原理是铁与氧气、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B. 活性炭的作用可能是加快铁与氧气、水发生反应
C. 实验结束后,三颈瓶内的气体主要为氮气
D. 实验后打开弹簧夹并从a管通入水,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可观察到木条复燃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铁锈,故实验原理是铁与氧气、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能消耗氧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速率较慢,加入活性炭的作用可能是加快铁与氧气、水发生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该实验中,铁生锈消耗氧气,故实验结束后,三颈瓶内气体主要为氮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实验后打开弹簧夹并从a管通入水,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实验结束后,三颈瓶内的气体主要为氮气,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 硝酸钾和碳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表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物质都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20℃时,相同质量溶液和溶液中,所含质量大于
C. 20℃∼80℃范围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没有交点
D. 8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质量大于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从表中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碳酸钾的溶解度为111g,都大于10g,两种物质都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说法正确;
B、20℃时,相同质量溶液和溶液中,因不知溶液浓度大小,无法判断所含质量和质量关系,故说法错误;
C、60℃碳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钾,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60~80℃,故说法错误;
D、8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因不知溶液质量多少,无法判断析出质量和质量关系,故说法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位质量的强度是世界上最好钢铁的100倍,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光学性和热传导性等,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我国化学研究团队创造了一种新型稳定的半导体石墨烯。这项前沿科技通过对生长环境的温度、时间及气体流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了碳原子在碳化硅衬底上能形成高度有序的结构。这种半导体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远超硅材料,表现出了十倍于硅的性能,并且拥有硅材料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质。
(1)石墨烯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石墨烯有良好导电性,而金刚石却没有导电性,原因是_____。
(3)碳化硅的化学式SiC的微观意义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石墨烯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请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单质 (2)碳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
(3)表示一个碳化硅分子是由一个硅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4)
【解析】
【小问1详解】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单质。
【小问2详解】
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石墨烯有良好导电性,而金刚石却没有导电性,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
【小问3详解】
碳化硅的化学式SiC的微观意义是1个碳化硅分子,也可表示为一个碳化硅分子是由一个硅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小问4详解】
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利用装置C制取氧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A和B装置均可制取H₂,与B相比较,A的不足是_____,收集该气体可选择装置D,是因为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3) ①. 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 氢气难溶于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利用装置C制取氧气,反应物应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可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装置A可以通过长颈漏斗随时添加液体药品,装置B带有多孔隔板和弹簧夹,关闭弹簧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则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A和B装置均可制取H₂,与B相比较,A的不足是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收集氢气可选择装置D,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
15. 下图是课本中涉及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是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实验中利用了铜片的_____性。
(2)图2是拉瓦锡利用金属汞测定空气成分实验,若实验中测得氧气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种即可)。
(3)图3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图4是几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哪种金属不与稀盐酸反应_____,说明理由:_____。
【答案】(1)导热 (2)汞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3)
(4) ①. Cu##铜 ②.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之后(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实验中使用了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小问2详解】
汞的量不足、装置漏气都能导致测得氧气含量偏低;
【小问3详解】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根据金属活动性可知,镁、锌、铁都位于氢前,都能和稀盐酸反应,而铜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
16. 到2060年,我国要实现“碳中和”,梦天化学兴趣小组以“简易吸碳机的制作”为项目开展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捕风”——制作简易吸风机
兴趣小组成员自制捕风装置——简易吸风机(如图1),左侧是利用负压吸风动力装置,右侧是滤网,接通电后,吸风机风扇旋转产生内外压强差将空气自右向左吸进简易吸风机,完成捕风任务。
图1捕风装置——简易吸风机
任务二:“捉碳”——探寻适宜的吸收剂
兴趣小组向装有气体的塑料瓶内倒入不同种类的吸收剂,实验数据及现象如下:
采用振荡吸收法比较不同吸收剂的吸收效果
(1)30mL水这一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
(2)写出用澄清石灰水做吸收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从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将吸风机过滤网倒扣在石灰乳中,蘸取一定量的石灰乳后,通电后发现吸风效果变差,其原因是_____。
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1:20℃时,几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
资料2:碳酸盐能与、反应
(5)你认为哪种物质最不适合作为吸收剂?_____,说明理由:_____。
经实验探究,氢氧化钾更适合用于简易吸碳机。
任务三:“释碳”——吸收剂再生与碳释放再利用
兴趣小组设计了吸收并释放方案,其流程如图2所示:
(6)流程中涉及_____种氧化物
(7)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滤液中不含,实验方案:_____。
(8)除通过“碳捕集”实现碳中和外,请你再提出一条能实现碳中和的合理方案_____。
【答案】(1)对比实验(合理即可)
(2)
(3)石灰乳对气体的吸收效果最好(合理即可)
(4)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生成物碳酸钙会堵塞过滤膜
(5) ①. ②. 因为溶解度小,吸收量少
(6)3 (7)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如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不含(合理即可)
(8)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碳排放(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30mL没有加任何物质,跟后续实验加入物质后形成对比,故填:对比实验(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
澄清石灰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H2O;
【小问3详解】
根据实验中塑料瓶的变瘪程度可知,变瘪程度越大说明二氧化碳反应越充分,吸收效果越好,故填:石灰乳对CO2气体的吸收效果最好(合理即可);
【小问4详解】
风需要从滤网的孔中吸入,将滤网倒扣在石灰乳中,石灰乳会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会堵塞滤膜,故填: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生成物碳酸钙会堵塞过滤膜;
【小问5详解】
物质溶解在水中,溶解的越多,吸收二氧化碳效果会更好,表中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钡的溶解度最小,最不适合作二氧化碳的吸收剂,故填:Ba(OH)2;因为Ba(OH)2溶解度小,吸收CO2量少;
【小问6详解】
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图中氧化钙、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氧化钙转化为氢氧化钙需要和水反应,水也是氧化物,故填:3;
【小问7详解】
证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钾,可以选择能和碳酸钾反应有现象的试剂,如稀盐酸或含有钡离子、钙离子的溶液;以稀盐酸为例,加入稀盐酸,碳酸钾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会产生气泡,故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如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不含K2CO3(合理即可);
【小问8详解】
除了捕集碳以外,还可以减少碳的排放,使用新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填: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碳排放(合理即可)。
17. 某兴趣小组用10g铜锌合金与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1)计算铜锌合金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在图中画出产生氢气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
【答案】(1)解:设10g铜锌合金中金属锌的质量为x。
解得:
铜锌合金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铜锌合金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为91%。
(2)
【解析】
【分析】铜锌合金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根据表格信息,第一次加入20g稀硫酸时,产生氢气0.08g,第二次加入20g稀硫酸时,产生氢气0.16g-0.08g=0.08g,说明第一次加入稀硫酸时,锌有剩余。第三次加入20g稀硫酸时,产生氢气0.24g-0.16g=0.08g,说明第二次加入稀硫酸时,锌有剩余。第四次加入20g稀硫酸时,产生氢气0.28g-0.24g=0.04g,说明第三次加入稀硫酸时,锌有剩余,但第四次加入稀硫酸时,锌已经反应完,且每20g稀硫酸可以与锌反应产生0.08g氢气。第四次加入20g稀硫酸时,只有10g稀硫酸参与反应。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第四次加入20g稀硫酸时,锌已反应完,产生的氢气质量为0.28g,据此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金属锌的质量,继而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详见答案。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第四次加入20g稀硫酸时,只有10g稀硫酸参与反应。所以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70g时,氢气生成量达到最大值0.28g,作图如下:。选项
实际问题
实验方案
A
生活中将硬水软化
加热煮沸
B
处理酸性土壤
加入熟石灰
C
区分白糖和食盐
加水溶解
D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
取样后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选项
注射器内溶液
棉花上液体
实验现象与解释
A
浓硫酸
紫色石蕊溶液
无明显现象,酸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B
浓氨水
无色酚酞溶液
棉花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浓盐酸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棉花红色褪去,盐酸能使酚酞溶液变为无色
D
碳酸钠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无明显现象,碳酸钠溶液呈中性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31.6
45.8
85.5
110
169
111
114
121
126
139
水
澄清石灰水
石灰乳
固体
30mL水
30mL水+0.05g
30mL水+2g
2g固体
物质
NaOH
KOH
溶解度/g
109
112
3.89
21.8
111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40
60
80
产生氢气的质量/g
0.08
0.16
0.24
0.2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二模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5,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共14页。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最后一卷(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最后一卷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最后一卷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