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7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08242/0-17172038060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7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08242/0-1717203806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7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08242/0-17172038061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7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08242/0-171720380618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7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08242/0-1717203806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7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08242/0-171720380626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7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08242/0-171720380630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7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08242/0-171720380631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9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8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6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2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1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教学ppt课件
展开①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背诵诗歌。②反复诵读诗歌,欣赏作品极富表现力的字词并掌握炼字技巧。③通过阅读鉴赏、诗歌朗读比赛等活动深入理解诗人的作品内涵,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④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欣赏诗人的独特艺术创造,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
登:登高而悲 岳阳楼:登临地点,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承载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怀。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杜甫离开夔州,来到岳阳。
早就听说洞庭湖水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日月星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只有一只孤舟陪伴着自己。关山以北战争仍未停息,我靠着窗户遥望,不禁眼泪横流。
三、看文本,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往日,以前坼:分裂 乾坤:日月字:书信 戎马:战马,代指战争凭:倚靠 轩:窗涕泗:眼泪鼻涕
分析每一联中最让自己感到印象深刻的字或词,将其带入原句,体会作者情感。
提示:炼字、手法、情感(意境)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①“昔”指往日,“今”指如今。②结合背景可知往日也就是诗人青年时期,当时正值“开元盛世”,既闻洞庭之名,可惜未能一游。而如今祖国山河破碎,诗人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③该句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表面上看似写出了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实则写出了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解释“坼”、“浮”二字在句中的含义2.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坼”、“浮”的作用及含义,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①坼:分裂,洞庭湖将吴、楚两地分开; 浮:漂浮,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洞庭湖上。②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隔于东南两边,日月星辰昼夜都在洞庭湖上漂浮。这两个字使意境更加辽阔雄浑,景色宏伟壮丽。③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彰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同时也暗示着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有他自己,更多的是天下的百姓。
“无”和“有”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①“无”指没有一点亲人朋友的音信;②“有”指年老多病的诗人身边只有一扁孤舟。③诗人通过这两个字将自己的凄苦命运与洞庭湖水的壮阔之景进行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的身世凄苦,表达了诗人孤苦无依之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倚窗遥望,涕泪交流。从个人推及到国家,八年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创伤还没有恢复,再加上外族侵扰,藩镇割据,严峻的国家形势使诗人忧心不已。结合全诗分析,这涕泪之中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诗人情感: 壮志未酬之哀 壮阔美景之叹 个人境遇之悲 国家形势之忧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首联(起):叙登临—昔—今(时间)—人世沧桑—事颔联(承):眼前景—浩瀚壮阔(空间)—博大胸襟—景颈联(转):想自身—老病孤舟(狭窄)—无限辛酸 尾联(合):念家国—戎马关山(宽阔)—忧国忧民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歌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湖水”。诗人摒弃对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请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方面的异同。
译文: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 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 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因为离集市太远盘中菜肴很简单, 因为家贫酒杯中只有旧酿的酒。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 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CHINESE STYLE
《客至》前两句描写了居处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的景色,表现与世隔绝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出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1.古代以“水”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杜甫《客至》中“ , 。”2.《客至》中表达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3.《客至》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主人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 。4.《客至》中,体现在直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领略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的句子是: , 。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3.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4.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登岳阳楼》中“ , ”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此时终于如愿。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2、《登岳阳楼》中“ , ”两句,由对境界广阔的洞庭景色的描写,转入对自己处境描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7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登岳阳楼课文配套ppt课件</a>,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人论世作者简介,知人论世人生阶段,登岳阳楼,雄伟壮阔,孤单漂泊,整体感知,注炼字解题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的主要思想,渴望向往已久,如愿以偿欣喜,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优秀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登岳阳楼,写作背景,知人论世,诗歌的主要思想,思·展,议·展,诗人为何老泪纵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