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南安教研联片中考模拟三模生物试题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葵花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B. 西瓜子的外壳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C. 一粒玉米是由子房发育而来D. 玉米的胚乳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详解】A.葵花籽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A错误。
B.西瓜子是种子,其外壳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B错误。
C.玉米的最外层结构是果皮和种皮,所以一粒玉米就是一粒果实,来自于子房,C正确。
D.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D错误。
故选C。
2. 能利用光能的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质B. 细胞膜C. 叶绿体D. .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的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
【详解】A.细胞质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A错误。
B.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渗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进入,B错误。
C.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是能利用光能的细胞结构,C正确。
D.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细胞,D错误。
故选C。
3. 我国近视患者高达6亿,用眼不当可能会影响视力。关于近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源自 试卷上新,不到1元,即将恢复原价。
A. 可能是晶状体曲度过小造成的
B. 可能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造成的
C. 物像落视网膜前方
D. 可通过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C
【解析】
【分析】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
【详解】AB.眼球前后径变长或者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不易恢复会导致近视,AB错误。
C.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前面,C正确。
D.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矫正,D错误。
故选C。
4.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时,展示了干细胞分化出的心肌细胞在失重环境中的收缩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细胞具有细胞分裂和分化能力
B. 干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
C. 心肌细胞与干细胞形态相同、生理功能不同
D. 失重环境中,活的心肌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干细胞具有能够分裂、分化成为人体任何一种组织的潜力,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不同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不同,有些能分化形成一个完整个体,被称为全能干细胞;有些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称为多能干细胞;而有些只能分化为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组织,称为单能干细胞。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干细胞具有细胞分裂和分化能力,A正确。
B.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所以,干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发生减半,B错误。
C.心肌细胞与干细胞形态不相同、生理功能也不同,C错误。
D.失重环境中,活的心肌细胞在收缩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
5.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HIV 病毒,不是传染病
B. 艾滋病可以经过血液、唾液、精液、乳汁等体液传播
C. 艾滋病人的免疫系统正常,能正常地进行劳动
D. 目前控制艾滋病的蔓延主要是对艾滋病人进行治疗
【答案】B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艾滋病病毒感染可导致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详解】A.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为 HIV 病毒,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A错误。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可以经过血液、精液、乳汁等体液传播,B正确。
C.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C错误。
D.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但需要终生服药;因此控制艾滋病的蔓延的主要措施应该是其切断传播途径,减少艾滋病的传播,D错误。
故选B。
6. 下列有关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接种一次即可永久生效
B. 可以对抗引起各类传染病的病原体
C. 一般对人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D. 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详解】A.有的抗体产生后会减弱,所以接种一次即可永久生效说法错误,A错误。
B.抗体具有专一性,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是对所有的病原体,B错误。
C.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疫苗属于抗原,C正确。
D.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不是第二道防线,D错误。
故选C。
7. 下列表示骨、关节、肌肉关系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这样骨骼肌才能牵拉骨绕关节运动,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必须依靠各种器官灵敏的感知环境的变化,下列有关人体感觉及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手指被割破时,是皮肤首先产生了痛的感觉
B. 看电影时从外面明亮处走到黑暗的观影厅里面时,瞳孔由大变小
C. 为防止巨大声响损伤耳结构,可以闭嘴不堵耳或张嘴堵耳
D. 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
【详解】A.手指被割破时,是皮肤作为感受器感受刺激,然后在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了痛的感觉,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看电影时从外面明亮处走到黑暗的观影厅里面时,瞳孔由小变大,B错误。
C.为防止巨大声响损伤耳结构,可以闭嘴堵耳或张嘴不堵耳,才能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C错误。
D.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D正确。
故选D。
9. 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
【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360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不符合题意。
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地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由“地球之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符合题意。
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考查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特点。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这项规定可以( )
A. 减少人口数量B. 减少遗传病发生
C. 使男女比例平衡D. 减少传染病发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几率大。
【详解】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几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几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可见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下列物质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一组是( )
A. 水、葡萄糖、氨基酸B. 脂肪、蛋白质、淀粉
C. 葡萄糖、麦芽糖、淀粉D. 氨基酸、水、淀粉酶
【答案】A
【解析】
【详解】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故选A。
12. 我们不仅应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这一理念牢牢铭刻在心中,还要践行在我们的行动中。下列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B. 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
C. 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
D. 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圈包括了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在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里,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都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也是其中的生物,若是生物圈失去了平衡,人类也就很难在地球上生存了。生物圈能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所以,生物圈保护的中心目标,在于保持各种生态环境的健康,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详解】A.围海造田破坏了原本的生态环境,会对生物圈造成一定的损害,破坏环境,A错误。
B.生物圈包括了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B正确。
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若是是为了发展而破坏环境,最终会自食其果,C正确。
D.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D正确。
故选A。
13. 生物老师安排同学们作了一次克隆牛的“虚拟”实验,方法是选用甲牛(雌性)的卵细胞并去掉细胞核;再取乙牛(雄性)的耳廓边缘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甲牛的去核卵细胞中,将此“组合细胞”培养成胚胎,最后移植到丙牛(雌性)的子宫中怀孕产出。试推断出生的克隆牛的性别( )
A. 肯定是雄性B. 肯定是雌性C. 可能是中性D. 可能是雄性也可能是雌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克隆牛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的细胞核。因此该克隆牛的性状和乙牛(雄性)的完全相同。故出生的克隆牛肯定是雄性。
故选A。
14. 经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消化器官是( )
A. 胃B. 小肠C. 大肠D. 胰腺
【答案】A
【解析】
【详解】醉酒会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喝的酒首先进入人的消化系统,然后由胃来吸收,胃是消化系统中最膨大的部分,胃内有胃黏膜,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酒属辣性,会损伤胃黏膜,严重的会导致胃穿孔、胃出血而危及生命。
故选A。
15. 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是( )
A. 青霉素过敏反应B.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 白细胞清除病原体D. 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详解】AB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青霉素的过敏反应、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都是后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都属于特异性免疫,ABD不符合题意。
C.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具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还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杀灭和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这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和白细胞清除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符合题意。
故选C。
16. 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其部分成分的含量(克/100毫升)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B. ②是原尿,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
C. 与②相比,①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D. ③是尿液,③中没有葡萄糖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①原尿,②血浆,③尿液。
【详解】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所以①是原尿,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作用形成,B错误。
C.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血浆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分析可知,与②血浆相比,①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③是尿液,③中没有葡萄糖与肾小管的重吸收有关,D正确。
故选B。
17. 已知能卷舌是显性性状(由G控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由g控制)。有一对夫妇均不能卷舌,他们生出基因型为GG的子女的概率为( )
A. 0B. 25%C. 75%D. 100%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详解】能卷舌是显性性状(由G控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由g控制),因此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GG或Gg,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gg。这对夫妇生出的孩子均不能卷舌,其基因组成是gg,他们生出基因型为GG子女的概率为0,即gg×gg→gg,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8. 蝗虫能很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是( )。
①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 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③用鳃呼吸
A. ②③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大都属于陆生动物,由于陆地环境气候相对比较干燥,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利于蝗虫觅食避敌和求得配偶等;蝗虫靠气管 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进入体内的门户,适于陆生生活。
【详解】①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利于蝗虫觅食避敌和求得配偶等;②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③蝗虫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进入体内的门户,适于陆生生活,不是用鳃呼吸。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
19. 下列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乌龟、大鲵和蝾螈等
B.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
C.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 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且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比较。
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恒定。
【详解】A.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属于两栖动物,乌龟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
C.爬行动物的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C正确。
D.爬行动物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D正确。
故选A。
【点睛】熟知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表中生物B是生产者
B. 表中生物A是消费者
C. 表中生物C与E可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 表中生物D的数量最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A.生物A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最少,为生产者;生物体B、C、D、E为消费者,A错误。
B.生物A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最少,为生产者,B错误。
C.生物C与E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相差很小,在食物链中可能属于同一营养级,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递减的。表中生物D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最多,因此营养级最高,数量最少,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9分)
2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具有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口无肛门
【解析】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
【详解】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有口无肛门。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点。
22. 如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将其填写完整: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
【答案】 ①. 性状 ②. DNA ③. 细胞核
【解析】
【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①是性状,②是DNA,③是细胞核。
23. 社会行为的特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___,有的群体还形成___________。
【答案】 ①. 组织 ②. 分工 ③. 等级
【解析】
【详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如白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蚁后负责产卵、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喂养蚁后、建筑蚁穴、采集食物、清理蚁穴、搬运蚁后产的卵,甚至移动蚁后等,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有的群体中还形成森严的等级,如狒狒群体各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成为群体中的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
24. 染色体是由______和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
【答案】 ①. 蛋白质 ②. DNA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的组成和DNA是遗传物质。
三、读图理解题(共11分)
25. 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开始的。
(2)图一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用包括____。该食物网由_____条食物链组成。
(3)根据图一的食物网写出一条能量传递效率最低的食物链:_____。
(4)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甲对应的生物是_____。
【答案】 ①. 生产者 ②. 分解者 ③. 5 ④. 草→鼠→蛇→鹰 ⑤. 鹰
【解析】
【分析】解答该题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二是食物链的概念及食物链数目的计算,三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详解】(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草开始的。
(2)图一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用包括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
(3)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低。图一中能量传递效率最低的食物链是→鼠→蛇→鹰。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故能量金字塔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鹰、蛇、鼠、草,故甲对应的生物是鹰。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以及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
26. 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具有丰富的营养。如图所示,海水稻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回答问题:
(1)海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差异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海水稻有芒和无芒是一对______性状。根据以上实验可判断无芒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______上。
(3)已知有芒和无芒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字母A、a表示),实验二有芒亲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若将实验一中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则子二代中无芒海水稻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 ①. 变异 ②. 相对 ③. 隐性 ④. 染色体(DNA) ⑤. Aa ⑥. 25%(1/4)
【解析】
【分析】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叫基因。
【详解】(1)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因此,海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差异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海水稻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实验中有芒与无芒杂交,结果后代全部是有芒,说明有芒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而无芒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叫基因。因此,根据以上实验可判断无芒是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DNA)。
(3)已知有芒和无芒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字母A、a表示),分析可知,有芒由显性基因控制,无芒由隐性基因控制,实验可知,有芒与无芒杂交,亲代无芒基因组成是aa,必有一个a基因传子代,另一个基因来自于亲代有芒,说明亲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
实验二有芒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
(4)实验中亲代的有芒与无芒杂交,后代全是有芒,说明亲代的有芒基因组成是AA,无芒基因组成是aa,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
若将实验一中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遗传图解如下:
分析可知,若将实验一中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则子二代中无芒海水稻所占的比例为25%(1/4)。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主要成分
①
②
③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生物体
A
B
C
D
E
某重金属浓度/ppm
0.05
7
051
58
0.39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南安教研联片中考模拟三模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南安教研联片中考模拟三模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南安教研联片中考模拟三模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南安教研联片中考模拟三模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中学九年级联片教研三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中学九年级联片教研三模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图理解题29.下图是蝗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十一中联片教研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十一中联片教研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图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