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苏州新区实验初中初三语文二模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苏州新区实验初中初三语文二模试题第1页
    2024年苏州新区实验初中初三语文二模试题第2页
    2024年苏州新区实验初中初三语文二模试题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苏州新区实验初中初三语文二模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苏州新区实验初中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答题,默写古诗文名句,赏析诗中“却”字的表达效果,请给文中的划线句子断句,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根据诗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古人常说“造化神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答题。(7分)
    苏州,这座位于太湖之bīn_____的江南名城,以其独特的美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她的美,既体现在自然风光的秀丽,也体现在人文历史的深厚。太湖,碧波荡yàng_____,水天一色,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西山、石湖等风景名胜,更是(甲)_____。春天,樱花如云似霞,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秋天,红叶满山,层林尽染,让人流连忘返。古老的祠堂、庙宇、园林,见证了苏州的沧桑岁月。其中,拙政园、狮子林等更是名闻遐ěr_____,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导yōu_____探胜。更有大大小小的各类博物馆散于街角,藏于巷陌,交融新旧,同构古今,蕴藉风流。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太湖之bīn_____ 碧波荡yàng_____ 名闻遐ěr_____ 寻 yōu _____探胜
    (2)下列词语填入语段甲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目不暇接 B.美不胜收 C.琳琅满目 D.应接不暇
    (3)下列加点词语与文段中加点词“风流”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同窗好友如风流云散,各奔东西。 B.藏于山林乡野,古镇风流犹存。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苏轼写承天寺月色,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2.班级举行猜灯谜活动,大家对下面几个灯谜展开了分析。根据情境,请你完成对话。(2分)
    A.卷尾猴(打一字) B.守株待兔(打一字)
    小新:我发现这两个字谜和十二生肖有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但我不知道它们的谜底是什么?
    小实:我认为灯谜A的“猴”与“申”对应,“申”字卷尾,象形为“电”,A的谜底该是“电”。
    小新:我觉得你说得对,按照这个思路我认为灯谜B中的_____,B的谜底该是_____。
    3.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1)春行江畔,一水东流。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实说:“你看,这不就是孔子说的‘______,______’吗?快中考了,你一定要珍惜时光啊!”
    (2)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了战争决定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_____,_____。但通晓军事的杜牧却把赤壁之战的胜利仅仅归因于“天时:_____,______。这不过是在借史事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3)《西游记》中有“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的说法,遭贬二十二年的刘禹锡有类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用典故表达了这种强烈的物是人非、恍若隔世之感。
    4.阅读《西游记》《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7分)
    [语段一]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 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_____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是甚么?”
    [语段二]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请在[语段一]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内容。(1分)
    (2)请联系两则材料说一说,美猴王和鲁迅尊重师长的不同原因。(3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从下列任意一部名著中选择一位可以做你老师的人,并结合相关情节说明理由。(3分)
    A.《水浒传》 B.《骆驼样子》 C.《海底两万里》
    5.小实在参观完吴江气象科普馆时,看到如下古代的气象工具,他出了一个上联,下联没有完成,请你将下联补充完整。(2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17分)
    湖上急雨
    [南宋]陆游
    溪烟一缕起前滩,急雨俄吞四面山。
    造化等闲成壮观,月明却送钓船还。
    (选自陆游《剑南诗稿》)
    儒者又曰:“而从天下”,谓正从天坠也。如实论之,雨从地上,不从天下,见雨从上集,则谓从天下矣,其实地上也。然其出地起于山。何以明之?《春秋传》曰:“触石而出,肤寸而合①,不崇朝②而遍天下,惟太山③也。”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国各以小大为近远差。雨之出山。或谓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夫云则雨,雨则云矣,初出为云,云繁为雨。犹甚而泥露濡污衣服,若雨之状。非云与俱,云载行雨也。
    (选自东汉王充《论衡·卷十一·说日篇》)
    [注释]① 肤寸而合:形容云气密集。②崇朝:从天亮到早饭时。喻指时间短暂。③ 太山:即泰山。
    6.赏析诗中“却”字的表达效果。(3分)

    7.请给文中的划线句子断句。(2分)
    太 山 雨 天 下 小 山 雨 一 国 各 以 小 大 为 近 远 差。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雨之出山,或谓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

    (2)夫云则雨,雨则云矣,初出为云,云繁为雨。

    9.根据诗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
    10.古人常说“造化神奇”。请结合诗文及下面材料,探究“造化”的神奇之处。(4分)
    材料:气自卑而升上。水出于山,气之化也。水自高而趋下,入于大海,水归本也,盖水、气一也。气为水之本,水为气之化,气钟而水息矣。水流而气消矣。(选自郎瑛《七修类稿》)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13题。(10分)
    从一棵树到一方自然
    有这样一群人,花了一年时间去观察附近的一棵树,并由此进入了大自然的奇妙世界。
    韩慕慧媺将小区里的香樟树命名为“小七”。谷雨那天早晨,韩慕慧媺开窗户,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清香。她推测是樟花的香气。她一直担心自己会错过樟树花期。那一周,她天天用望远镜来遥望“小七”。樟花只有米粒大小,平时走在街上难以望见,这一次她终于迎来了“小七”花满枝头的时刻。
    “动物掌拉空间,植物掌拉时间。”韩莱慧媺更加理解了这句话的深意。重复的生活会让人丧失对时间的感知,而时间的每一点流逝,在植物身上都留有印记。
    不少“树友”是带着孩子一同来观树的。寿瑜瑾带儿子一起端祥了玉兰的冬芽,儿子写下了一首诗:玉兰的花芽长在枝头/就像一支支毛笔/在写什么呢/在书写自己的生命和故事。这让寿瑜瑾很佩服孩子的眼睛,因为玉兰古时的确有“木笔”的叫法。
    时不时地看一看天空
    计云着迷于观云,源于2012年的一次偶遇。那一次野外科考时,他看到一朵云缓缓变成了七彩云,顿时就被震住了,为了弄明白原理,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还请教了观云活动的先行者,最终确认了那片“七彩祥云”叫“环地平弧”,属于冰晶云折射阳光形成的冰晕现象。这些关键词,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对于花鸟鱼虫这些类群而言,一个物种变成别的物种至少需要200万年时间。但一种云变化成另一种云可能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你现在认识了这朵云,不代表一分钟以后你认识它……”对于普通人来说,观云入门容易,深入其中就并不简单了。计云之所以短时间内就能从入门观云到精通天象,是因为有科考调查的经验。
    计云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急于和执着于鉴定云彩,“入门”更重要的心态是享受观察。能够利用碎片时间,时不时地看一看天空,把全部的天空奇观当成一场拼图游戏的人往往能更快地成为高阶玩家。
    做科普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做博物科普第11年,还是有很多人问张辰亮:我知道你这些花鸟鱼虫的名字有什么用?
    “我其实挺烦这种问题的。但既然所有人都在问,与其跟他们对抗,不如想想怎么让这些知识有用。”张辰亮给自己想了一套解释,听起来很平实:可以用你教的知识吹牛。
    现在拍香格里拉、拍墨脱、拍新疆花海之类的纪录片,观众看了或许就会想去那里。等到他们真的现场看到这些物种,会感到特别亲切:哎,这不就是小亮说的那个什么嘛!
    “他们不是瞅一眼就过去了,他们甚至可能会喊,哎,停车停车,我下去要合个影!”张辰亮说,这就是科普的用处,“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不一样。”
    刘华杰是博物学文化的推动者,他形容博物活动“无用而美好”。无用,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虽然参与博物活动的人,也能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最典型莫过于观鸟者加入鸟类调查,但对大多数博物爱好者而言,无论是收获科学认知,还是为科学做贡献,都不是必然的。
    美好的感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刘华杰来说.那意味着自由。自由是当无法出门的时候,通过凝视窗外的一只鸟或者一棵树,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愉悦;自由更是对生命法则的深刻认识,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希望在自然中,你也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份美好。
    (选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38期)
    11.对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孩子把玉兰冬芽比作毛笔是受到玉兰古称的启发。
    B.计云要求博物爱好者必须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储备。
    C.张辰亮认为博物知识的价值是能拿来跟朋友吹牛。
    D.刘华杰认为自由也应该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12.刘华杰形容博物活动“无用而美好”,你认为韩慕慧媺和计云会赞同他的说法吗?为什么?(4分)

    13.如果让你根据下面的提纲补充一则材料,你会预想一个什么标题?为什么?(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7分)
    径山之夜
    草白
    ① 那日黄昏,入赫赫有名的径山。
    ② 一场茶宴,已在山上等候多时。
    ③ 春山、酸月、茶烟,落花、清泉、新竹,厅堂、木来、灯火,人群四方围聚而来,入山
    寺品茗闲谈。淡然、闲散的眼神,每听到会心处,笑意于嘴角眉梢浮现。不自觉,不自知,完全是下意识所为,此种感觉久违了。分享者所诉无非是“茶”,无非是“回归”。回到自己,回到此刻,回到内心。而茶是天赐的媒介。
    ④ 偌大的屋舍,聚着不少人,此到却聚体屏声静气,安静极了。喝茶,问茶,要的就是这份静。人心一旦静定下来,个中滋味自然呈现。素不相识之人也见了真意。茶水相依,水懂茶心,茶亦知水意。两相缱绻,各尽所能,各得所好。
    ⑤ 向来是,人前深意难轻诉,可对于茶,人们是可以倾诉和言说的。话题由茶而起,却不止于茶。我听见春山苏醒、溪鸣山涧、绿叶萌发,听见我与我,我与世界,我与一杯茶之间的恳谈与交心。
    ⑥ 人心静,茶烟起。历史风烟中,往山古道上陆续走来法饮禅师、陆羽、苏东坡,他们开山种茶、煮茶著经、煎茶写诗。之后,欧阳修、陆游、徐谓来过,金农、龚自珍也寻踪而至。(1)无数的本地茶人、异国僧侣,来到径山,喝过径山的茶,数过径山上的云,听过春山里的微雨和落花。每个人都在试图与一座山、一杯茶建立联系。
    ⑦ 日本临济宗的祥师心地觉心,于1249年渡海而来,想拜径山寺无准师范门下。南宋画僧法常正是无准师范的法嗣,他曾将自己的代表作《六柿图》当作礼物赠予同在寺里修行的日僧圆尔辨圆。作为同样渡海而来的僧人,心地觉心也从当时的南宋带走两样宝物,一样是径山寺的豆酱.由此开启了日本酱油的历史·还有一样是杭州护国寺的尺八,形状似萧,音如明月孤峰,成为日本僧人修行的法器。此后,尺八之音绝迹,《六柿图》也成了异国的国宝,只在特殊空间里流荡,但从未被人真正遗忘过。
    ⑧ 未想到径山还是日本茶道的发源地,径山寺的抹茶居然是日本抹茶的鼻祖。而我第一次喝抹茶是在去年秋天日本的金阁寺。那天,我们脱鞋进入一林间茶舍,淡黄色榻榻米上铺着红色长条软毯,众人席地而坐,坐在那红色的一横之上。茶盘端来,只见一红一黑两只小木碗。黑木碗里盛着深绿抹茶,有白花浮在碗面上。红木碗中央点缀着一方小巧、别致的白色糕点,上面分布着山脉和寺庙浮雕,为金阁寺造型;如此精美,竟不忍心食用它,怕破坏造型和面相。
    ⑨ (2)静坐饮茶的十几分钟内,竹编门帘外松风拂动,阳光穿过枝叶洒下点状光斑。光斑落在淡黄而暗旧的榻榻米上,再返照至室内墙上。佛龛里的神像,似也在静听松涛声浪。那一刻所获的安宁竟成了整个旅途的安慰。
    ⑩其实,上径山之前,我们在山脚茶舍里体验过“点茶”。素色茶席上,计有茶勺、茶筅、天目盏、汤瓶、茶盒等物。更有窗外春光,万物生辉。点茶工艺最要紧处是如何注汤去拂,以茶笔击打出白花。上等的点茶,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最终会出现“咬盏”,杯盏里白雾泛起,却纹丝不动。
    ⑪ 我们是首次“点茶”,左手拿盏,右手持茶笼,搅得手腕酸胀,仍不敢片刻歇息。茶汤逐渐起了浮末,颜色由翠绿、奶绿过渡至奶白,好似盛着半盏雪花。
    ⑫ 当灯下回望白日里的点茶,席上妃红色的花枝,竟有重返山野自然的冲动,哪怕只闻一闻草木花树气息也好。灯下,庭院中花树开得繁密,落花也繁密,雷瓣成堆,红蕊层层,好似时间脱下的锦绣外衣。
    ⑬不舍得上床睡去,如此山中春夜,花也醒着,天地万物都在醒时,鸣虫的欢唱也加入进来。喝茶的时候,会听见落花声。抬头的时候,天心一轮,恰是满月辉光。更多的花藏在暗里,夜间看不真切,仿佛在无边的虚空里。如此想着,便觉得这夜晚很不真实,这庭院楼台很不真实,这繁花密林像是人为架设舞台,观身观心如梦似幻。
    ⑭ 陆羽的《茶经》谈茶树实体,“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我想象在那平畴沃野般的茶园里,如果开着一株花树,又是何等灿烂、明亮的景象。
    ⑮这么想时,我抬头,再次看见檐上的月亮。
    (选自2024年4月11日《文学报》,有删改)
    14.山茶宴中,人们品茗闲谈的场景带给作者怎样独特的感受?(4分)

    15.请任选一处文中的画线句子,赏析它的表达效果。(3分)
    (1)无数的本地茶人、异国僧侣,来到径山,喝过径山的茶,数过径山上的云,听过春山里的微雨和落花。
    (2)静坐饮茶的十几分钟内,竹编门帘外松风拂动,阳光穿过枝叶洒下点状光斑。光斑落在淡黄而暗旧的榻榻米上,再返照至室内墙上。

    16.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第⑧ 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未想到径山还是日本茶道的发源地,径山寺的抹茶居然是日本抹茶的鼻祖。

    17.小新同学想为径山茶文化的拍摄短视频进行宣传,你更推荐下面哪一个镜头?说说你的理由,(3分)
    A 径山寺奔赴茶宴 B.金阁寺品味抹茶 C.山脚下体验“点茶”

    18.文章结尾“我抬头,再次看见上的月”,“月”在文中多次出现,请联系文章划波浪线的“月”说一说“月”中蕴含的丰富情感。(4分)

    第三部分(60分)
    19.作文。
    湖心亭的“一”痕、“一”点、“一”齐,诉说着张岱难言的孤寂;爱与暖与希望,汇成一句“你是人间四月天”:“一”杯浊酒,“万”里家遥,道尽范仲淹的思乡之情;不满足于“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让我们可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常常牵连着数字,有时又凝结为数字。
    关于数字“一”,你有过怎样的故事?又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自拟一个包含数字“一”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 不少于600字:③ 不得抄袭、套作:④ 不能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相关试卷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6页。

    苏州新区实验初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

    这是一份苏州新区实验初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3,给以下句子划分停顿,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苏州高新区实验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苏州高新区实验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根据课文默写,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