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无锡卷第11-15题 单项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临考题号押题(无锡专用)
展开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1小题)
1.(2023•无锡•12T)下列趣味实验的目的无法达成的是( )
A.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
B.用灼烧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C.用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D.用蔗糖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答案】D
【解析】A、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可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故选项趣味实验的目的能达成。
B、可用灼烧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故选项趣味实验的目的能达成。
C、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可用铅笔芯做导电实验,故选项趣味实验的目的能达成。
D、用蔗糖水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应使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趣味实验的目的不能达成。
故选:D。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
2.(2022•无锡•12T)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放入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将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B.X>Z>YC.Y>X>ZD.Z>Y>X
【答案】A
【解析】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放入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说明X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Y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X>H>Y。
将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Y>Ag>Z。
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Y>Z。
故选:A。
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共1小题)
3.(2024•无锡一模•12T)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粉末作锁的润滑剂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材料
C.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答案】B
【解析】A、用石墨粉作锁芯润滑剂,因为石墨质软且具有滑腻感,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利用了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活性炭险冰箱的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四.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共1小题)
4.(2022•无锡•13T)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生成的次氯酸钠(NaClO)可用于疫情防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2表示2个氯原子
B.NaCl由离子构成
C.NaClO中氯的化合价为﹣1价
D.NaOH溶液可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解析】A、2个氯原子应表示为2Cl,Cl2表示一个氯气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共2小题)
5.(2024•无锡一模•14T)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食盐分子
B.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不变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Na+和Cl﹣的总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不是只有Na+和Cl﹣,还有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反应前后Na+和Cl﹣的总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2023•无锡•13T)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关系为交叉关系。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B、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有些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选项正确。
C、碱溶液显碱性,属于碱性溶液中的一种,两者之间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六.盐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7.(2024•无锡一模•11T)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答案】B
【解析】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丙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该选项符合题意;
C、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丙中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进入石蕊溶液中时,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七.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2小题)
8.(2023•无锡•11T)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SSO2
B.AgNO3溶液Ag
C.HgOHg
D.Mg(OH)2MgCl2
【答案】A
【解析】A、硫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B、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C、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镁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2024•无锡一模•15T)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H2O2O2SO3
B.铁铁锈FeSO4
C.CuAgAgCl
D.Ba(OH)2BaCl2NaCl
【答案】D
【解析】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
B、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选项错误;
C、铜与氯化银不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共1小题)
10.(2022•无锡•14T)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答案】A
【解析】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X氧化物属于Y化合物,与图示关系对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B、有机物包含糖类,糖类属于有机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有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二者是交叉关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九.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2小题)
11.(2024•无锡一模•13T)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各物质分子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9m
B.丁物质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7:16
D.物质中硫元素质量分数:甲>丙
【答案】D
【解析】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丁分子是水分子,每2m个硫化氢分子与3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了2个二氧化硫分子和2个水分子,反应的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以及生成的分子数分别为4m、6m、4m、4m。
A、由上述分析可知,x=3m+4m=7m,故A说法不正确;
B、丁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B说法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34×2):(32×3)=17:24,故C说法不正确;
D、在物质甲的一个分子中一个硫原子结合两个氢原子,在物质丙的一个分子中一个硫原子结合两个氧原子,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物质中硫元素质量分数:甲>丙,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2.(2023•无锡•15T)如图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7
【答案】B
【解析】A、乙和丙分别是水和氧气,水属于氧化物,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该反应是氮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氧分子和氨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3O2+4NH3,则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3O2+4NH3,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3):(17×4)=24:1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一十.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共1小题)
13.(2022•无锡•11T)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后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不带电
D.原子核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大
【答案】B
【解析】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则金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故A错误;
B通过上述实验,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能说明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正确;
C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因是α粒子在运动中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说明原子核的电性与α粒子相同;故C错误;
D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因是α粒子在运动中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能说明原子内有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故D错误;
故选:B。
一十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1小题)
14.(2023•无锡•14T)艾草中富含的黄酮素(C15H10O2)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酮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D.黄酮素中含有1个氧分子
【答案】C
【解析】A、黄酮素属于有机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则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0+16×2=222,故选项说法正确。
D、黄酮素是由黄酮素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一十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共1小题)
15.(2022•无锡•15T)下列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
B.二氧化碳是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
C.由蜡烛燃烧生成水可推知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D.吹熄蜡烛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A、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有蜡烛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在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生成CO,在氧气充足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物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蜡烛与氧气燃烧生成物中有水,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分析得出蜡烛中一定含有H,可能含有O,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吹灭蜡烛是因为吹气降低了蜡烛周围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效果,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知识必备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是基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基于对常规实验手段、常见仪器使用熟练掌握;基于对各部分知识的融会贯通;基于对实验手段优劣的辨析;具体来说,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考点,它分为实验原理设计和实验操作步骤设计;而评价是从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上来说的,一般遵循以下七个原则:
1、能否达到目的。
2、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3、原料的利用率高低。
4、过程是否简捷优化。
5、对环境有无污染。
6、实验误差的大小。
7、有无创意等等。
最佳方案的设计应该符合这七个原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还必须具有快捷而正确的操作步骤设计。
【解题技巧】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反应原理→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记录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而实验方案的评价应是注意的: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安全环保、节约快捷、效果显著等等;若有不妥,可参考评价的七原则,给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二、酸的化学性质
1、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H+,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电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
2、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显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使用点滴板进行实验优点:操作简单、节约药品、便于对照、效果较好。
(2)与活泼金属反应(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①铁和酸反应: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
②锌和酸反应:Zn+2HCl = ZnCl2+H2↑ Zn+H2SO4 = ZnSO4+H2↑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复分解反应)
①氧化铁和酸反应:Fe2O3+6HCl = 2FeCl3+3H2O Fe2O3+3H2SO4 = Fe2(SO4)3+3H2O
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酸除去铁表面的锈时不宜长时间浸在酸中。
②氧化铜和酸反应:CuO+2HCl = CuCl2+H2O CuO+H2SO4 = 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与碱反应(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①HCl与NaOH反应:HCl+NaOH = NaCl+H2O。
②H2SO4与Ca(OH)2反应:H2SO4+Ca(OH)2 = CaSO4+2H2O。
(5)与某些盐反应:酸+盐→新盐+新酸(复分解反应)
①HCl与CaCO3反应:2HCl+CaCO3 = CaCl2+H2O+CO2↑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
②除硫酸钡以外的钡盐都能与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 2HCl。(注意:HCl 是稀盐酸,不写↑)
③H2SO4与Na2CO3反应:H2SO4+Na2CO3 = Na2SO4+H2O+CO2↑;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④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AgNO3+HCl=HNO3+AgCl↓
【解题技巧】
1、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酸溶液里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2、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时,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溶液。
3、根据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和盐酸的挥发性,可以推断出实验室里制取氢气时,应该选用锌和硫酸反应为好。
4、根据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硫酸反应,不难推出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除铁锈;反过来亦然成立.也就是根据“性质用途”的关系来巧记这类知识,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5、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一般都要用指示剂酚酞试液来帮助判断反应是否完成.也就是,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使溶液成红色),然后再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酸溶液,边滴边振荡(或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
6、根据酸能与碳酸盐(即含有碳酸根的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结合反应速度的快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反应太快,常被用作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和生成物的溶解性(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上,使反应慢且不连续,甚至会中断),可以推断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为好。
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1、从物质的微粒性角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运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例如,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是由于水受热时,水分子获得的能力大,运动加剧,分子间隔逐渐变大,从而使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2、而模型图的应用是指把看不见的、抽象的微观粒子,用能够看到的模型图的形式形象展现出来,以便用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化学反应或实际问题等。
【解题技巧】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微粒观点解释实际问题时,要先看看与哪种粒子有关,然后再联系着该粒子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之。
2、运用模型图来解答有关题目时,要先留意单个原子模型图的说明(即原子模型图所代表的意义和相应的元素符号),然后再逐一分析,综合考虑.尤其是,在解答用模型图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题目时,一定要特别细心地进行全面思考才行;一般要做到以下“六抓”:
(1)抓分子、原子的性质,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5)抓反应基本类型及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
(6)抓单个分子的构成情况;等等。
四、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实质:H+ + OH –=H2O。(中和反应都放热)
3、中和反应的证明
方法1:
方法2.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示无色,再向混合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仍然无色,也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4、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
(2)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
(3)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即胃液的pH值为0.9~1.5),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过多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
(4)调节溶液酸碱性:在科学实验时,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解题技巧】
1、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不能反过来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因为非金属氧化物与碱作用也能生成盐和水(如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可它就不是中和反应;还有酸与金属氧化物作用也能生成盐和水(如用稀盐酸出铁锈的反应),可它也不是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只有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
3、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由于酸和碱的溶液一般是无色,二者反应时的现象不明显,所以往往借助于一些试剂或仪器等(如酸碱指示剂、pH试纸、温度计等),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否进行或恰好完全。
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是含不含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是无机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解题技巧】
1、在对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判别时,首先要明确它们都是化合物的一类;只有确认某物质是化合物以后,才可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即宏观组成特点),来确认它到底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
2、在对有机物进行判别时,不能只看该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还要看它是不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特殊化合物中的一种.如果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它应该属于无机物(因为这类特殊化合物具有无机物的特点,所以把它们看做无机物);如果不是其中的一种又含有碳元素,那么才可以判定它是有机物。
3、值得一提的是: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少数含有碳元素的特殊化合物就属于无机物;还有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也含有碳元素,但它属于单质);同理,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无机物,但是无机物不一定都不含碳元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少数的特殊无机化合物就含有碳元素)。
考点1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2024•高坪区二模)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甲实验:用自制净水器得到不含杂质的水
B.乙实验: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
C.丙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丁实验: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
【答案】B
【解析】A、小卵石和石英砂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能吸附异味及色素,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除去水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不能得到不含杂质的水,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是与水接触,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稀硫酸和氯化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不能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B。
2.(2024•宜都市二模)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如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答案】A
【解析】A.蒸馏水和通入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所以图1实验不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故A错误;
B.75℃热水提供的热量使铜片上白磷燃烧,不能使铜片上红磷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B正确;
C.铁片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比铜活泼;银片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银不如铜活泼。即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故C正确;
D.将硝酸铵固体加入烧杯中的水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饱和石灰水未变浑浊。温度降低,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大。即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故D正确。
故选:A。
3.(2024•攀枝花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A错误;
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点燃甲烷和氢气,分别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烧杯内均有水雾生成,不能鉴别开,故B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C错误;
D、BaCl2溶液呈中性、K2CO3溶液呈碱性、H2SO4溶液呈酸性,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分别是:不变色,变蓝色,变红色,故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4.(2024•沂南县一模)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会直接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下列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
【解析】A、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除了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故选项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稀盐酸和锌粒反应生成氢气,反应过程中氢气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木炭在空气只能烧至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可探究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故选项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5.(2024•海口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A、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均为黑色粉末,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CO和N2均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根据是否出现白色沉淀,可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MgCl2,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考点2 酸的化学性质
6.(2024•新吴区校级一模)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答案】A
【解析】A、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木炭和石墨混合而来的物质是只含有碳元素的混合物,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阴离子带负电荷,但带负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却不是阴离子,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但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还有可能是活泼金属,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3•江阴市校级一模)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m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一种
【答案】C
【解析】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故A错误;
B、n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故B错误;
C、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故C正确;
D、m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含有的阳离子为氢离子和铜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8.(2024•无锡模拟)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反应速度减慢
B.BC段的化学反应是:Fe+2HCl═FeCl2+H2↑
C.D点反应结束
D.E点温度大于A点
【答案】B
【解析】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气压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BC段的化学反应是:Fe+2HCl=FeCl2+H2↑,该选项说法正确;
C、C点反应结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E点温度等于A点,都是室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9.(2023•新吴区模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HClO)可杀死自来水中的细菌,起到消毒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2表示2个氯原子
B.H2O由原子构成
C.HClO中氯的化合价为﹣1价
D.盐酸可用于除铁锈
【答案】D
【解析】A、化学式表示某种物质及该物质的组成或表示1个某分子及该分子的构成,所以Cl2表示氯气或氯气由氯元素组成或1个氯分子或1个氯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故A错误;
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B错误;
C、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从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C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于除铁锈,故D正确。
故选:D。
10.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B.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所以显正价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D.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答案】D
【解析】A、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故A错误;
B、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所以显正价的元素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如:水中氢元素显+1价,故B错误;
C、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可能是碳酸盐或活泼金属,故C错误;
D、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参加反应的氧气能提供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3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11.(2024•大冶市模拟)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氮气分子
B.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N2与生成的H2个数比为1:3
【答案】C
【解析】A、根据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图可知,表示的是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图可知,催化剂参加了反应,但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有1个氮气分子、3个氢气分子,反应后生成2个氨气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图可知及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个数比为1:3,氢气是反应物,不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2024•海口一模)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化学式为HNO3)过程中某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B.物质甲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3:9
D.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A、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反应中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符合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即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故A说法正确;
B、物质甲是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故B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3×46):18=23:3,故C说法错误;
D、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二氧化氮中氧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显+4价,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显+5价,一氧化氮中氧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显+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均为﹣2价,故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3.(2024•榆社县模拟)二氧化碳加氢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定向生成单一高价值产物乙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另一生成物是水
B.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CH
C.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氧分子
【答案】A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另一种生成物是水,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OH,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即二氧化碳分子分解为碳原子与氧原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4.(2024•南山区二模)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甲烷(CH4)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方法,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所有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D.生成物中碳原子与氢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A
【解析】由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图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2H2。
A、该反应前后,碳元素由﹣4价变成0,氢元素由+1价变成0,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碳原子与氢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5.(2024•东阿县二模)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制取硝酸有一个关键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10:9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答案】B
【解析】由工业上制取硝酸的一个重要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4:5,选项说法错误;
B、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30×4):(18×6)=10:9,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氮元素由﹣3价变成+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零变成﹣2价,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考点4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6.(2023•锡山区校级一模)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所以升高温度一定能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答案】D
【解析】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例如碳酸盐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但是升高温度不一定能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比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仍然是高温下的饱和溶液,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酚酞遇碱性物质会变红,因此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7.(2024•洛龙区一模)2024年3月27日,洛阳成为国家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关于水以及资源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有利于缓解淡水资源匮乏
B.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洛阳市区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达标后可排放
【答案】C
【解析】A、海水淡化能获得淡水,有利于缓解淡水资源匮乏,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洛阳市区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达标后可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8.(2024•惠山区一模)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则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钾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碳酸钾一定属于碱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B、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是氢氧化钠不是催化剂,该选项不正确。
C、碳酸钾是盐,该选项不正确。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9.(2023•新吴区模拟)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碳酸盐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答案】A
【解析】A、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还可能是电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碳酸盐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但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还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20.(2024•高坪区二模)学会识图能发展化学思维。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和锌
【答案】D
【解析】A、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减少;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NO3)2═Fe(NO3)2+Cu,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减少,至完全反应后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B、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至常温,故选项图像错误。
C、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含有水,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第一个过程溶剂增加的质量包括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大;至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剂增加的质量只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溶剂增加的质量只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溶剂的质量仍在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要小,故选项图像错误。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等质量的盐酸(HCl)、硫酸(H2SO4)中,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多,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则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和锌,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多,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21.(2024•青羊区二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溶液反应中的pH和温度变化。在盛有一定量X溶液的烧杯中放置传感器,并滴入3滴酚酞试液,然后开启电磁搅拌器,从滴定管中逐滴加入Y溶液,计算机显示数据曲线如图乙和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反应放热
B.滴入Y溶液10mL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a点对应消耗的X和Y的溶质质量之比为36.5:40
D.b点到c点溶液碱性增强是因为发生了反应:H++OH﹣═H2O
【答案】C
【解析】A、随着反应进行,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增大至大于7,说明该反应是向稀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故选项不正确。
B、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滴入Y溶液10mL时pH=7,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仍然是无色,故选项不正确。
C、a点对应消耗的X和Y的溶质质量之比为36.5:40,是因为氯化氢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质量比是36.5:40,故选项正确。
D、b点到c点溶液碱性增强是因为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增强,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考点5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22.(2024•沂南县一模)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碱:纯碱B.单质:液氧
C.混合物:冰水混合物D.有机物:干冰
【答案】B
【解析】A、碳酸钠的俗名为纯碱,属于盐,不属于碱,故A错误;
B、液氧是由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正确;
C、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干冰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
故选:B。
23.(2024•三门峡一模)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B.水、二氧化锰、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C.CH4、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
D.硝酸钾、硝酸铵都属于复合肥
【答案】D
【解析】A、烧碱、浓硫酸均具有吸水性,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都可用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二氧化锰、干冰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含有氧元素,所以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CH4、C2H5OH、CH3COOH都是含有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钾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硝酸铵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4.(2024•柘城县校级二模)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有机物:H2CO3、C6H12O6
B.复合肥料:KNO3、CO(NH2)2
C.空气污染物:CO2、SO2
D.干燥剂:生石灰、浓硫酸
【答案】D
【解析】A、C6H12O6属有机物,H2CO3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是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B、KNO3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SO2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均可作干燥剂,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5.(2024•罗山县一模)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Au、Al、Ag
B.单质:金刚石、水银、氮气
C.氧化物:水、干冰、葡萄糖(C6H12O6)
D.有机物:甲烷、醋酸(CH3COOH)、尿素[CO(NH2)2]
【答案】C
【解析】A、Au、Al、Ag都属于金属元素,故A分类正确;
B、金刚石、水银、氮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B分类正确;
C、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C分类错误;
D、甲烷、醋酸、尿素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D分类正确。
故选:C。
26.(2024•高新区校级模拟)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氢气和煤都属于单质
B.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C.生石灰和石灰石都属于化合物
D.甲烷和乙醇都属于有机物
【答案】D
【解析】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B错误;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甲烷和乙醇都是含碳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题号/年份
2022
2023
2024年一模
2024年考向预测
T11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2024年无锡中考第11-
15题考查中档题,第11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第12题考查酸的化学性质;第13题考查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第14题可能考查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15题可能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T12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T13
考点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碱的化学性质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T14
考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T15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蜡烛燃烧实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单质
氧化反应
碱溶液
中和反应
Y
化合物
化合反应
碱性溶液
分解反应
选项
甲
乙
丙
A
浓氨水
/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氧化物
有机物
饱和溶液
化合反应
Y
化合物
糖类
不饱和溶液
氧化反应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模型图
未知
反应前分子数目
5m
8m
2m
3m
反应后分子数目
m
2m
6m
x
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②逐滴滴加稀盐酸,并振荡
③将无色溶液蒸发
溶液变红(溶液显碱性)
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直到恰好变为无色
得到白色晶体(有新物质生成)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B
鉴别甲烷和氢气
点燃分别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向其中通入氧气,点燃
D
一次性鉴别BaCl2、K2CO3、H2SO4三种溶液
用紫色石蕊试液
A.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B
鉴别CO和N2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
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
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MgCl2
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押无锡卷第28题 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临考题号押题(无锡专用): 这是一份押无锡卷第28题 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临考题号押题(无锡专用),文件包含押无锡卷第28题非选择题原卷版docx、押武汉卷非选择题第28题原卷版docx、押无锡卷第28题非选择题解析版docx、押武汉卷非选择题第28题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无锡卷第27题 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临考题号押题(无锡专用): 这是一份押无锡卷第27题 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临考题号押题(无锡专用),文件包含押无锡卷第27题非选择题原卷版docx、押无锡卷第27题非选择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无锡卷第26题 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临考题号押题(无锡专用): 这是一份押无锡卷第26题 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临考题号押题(无锡专用),文件包含押无锡卷第26题非选择题原卷版docx、押无锡卷第26题非选择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