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教师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13672/0-17173257201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教师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13672/0-17173257202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教师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13672/0-17173257202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学生版) 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13672/1-17173257219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学生版) 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13672/1-17173257219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学生版) 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13672/1-17173257220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为更好地反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特征,学者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指标。耦合发展指数反映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取值在0-1之间,小于0.5表示关系失调,指数越大,表示关系越和谐,即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图示意太原市2007-2016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太原市( )
A. 2007-2012年耦合度在提升,关系协调
B. 2012-2013年耦合度在下降,关系失调
C. 2013年之后生态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
D 2007-2016年生态建设一直取得稳步发展
2. 2013年以后,太原市生态环境指数大幅下降,原因可能是( )
A. 周边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太原市
B. 环境保护部门生态建设力度下降
C.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无提升
D. 城市大建设造成短期内污染加重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耦合发展指数“小于0.5表示关系失调,指数越大,表示关系越和谐”。读图,2007-2012年耦合度在提升,但是前期指数小于0.5,关系失调,A错误;2012-2013年耦合度虽有下降,但高于0.5,关系协调,B错误;2013年后生态环境指数快速下降,而城市化综合指数仍持续上升,反映生态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C正确,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周边农村人口突然在2013年以后大规模涌入太原市的可能性不大(图中城市化综合指数曲线变化不大),A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呈提高趋势,B、C错误;读图可知,2013年之后生态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大幅下降,D正确。故选D。
【点睛】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可能带来① 环境质量下降; ②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③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 ④ 用地紧张。
2022年,新疆渔业总产量达117.3万吨,通过“海鲜陆养”养殖技术,实现了养殖海鲜供应东部大城市,并有部分海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新疆帕米尔高原东部的红旗农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成功发展了水产养殖。图示意“海鲜陆养”农业生产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红旗农场发展海鲜水产养殖的优势条件是( )
A. 地下水盐度高B. 盐碱地广阔C. 年光照变化小D. 热量充足
4. 目前新疆优质海产品主要面向是东部少数大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 )
A. 人口规模大B. 公路密度大C. 消费水平高D. 海产供应少
5. 新疆海鲜能够出口到国外的关键因素是( )
①市场②成本③劳动力④品质
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3. B 4. C 5. A
【解析】
【3题详解】
由已学可知,新疆虽然远离海洋,但因气候干旱,盐碱地面积广,特别是一些地势低洼的地区,盐碱水会汇集于此,借助技术手段创造人工海水环境,从而进行海产品养殖,但当地地下水盐度并不高,A错误,B正确;光照条件随正午太阳高度及昼长的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错误;新疆地区光照充足,但纬度较高,年平均气温较低,并不属于热量充足地区,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新疆优质海产品主要面向的是东部少数大城市”,主要原因是新疆海产品虽然品质好但价格较高,东部大城市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对价格较高的产品有一定的购买力,C正确;人口规模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新疆距离东部大城市较远,海鲜产品的运输方式一般不会选用公路运输,B错误;东部大城市海产供应充足,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新疆海产品能够出口,首先产品品质要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同时市场对优质海产品有需求,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①④正确;新疆海产品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海鲜陆养”,比直接海水养殖成本高,劳动力不是影响海产品能够出口的因素,②③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
连接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麦麦高铁”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达到360km/h的海外高铁,也是沙特阿拉伯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途经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通车后该市游客大增。为保证高铁稳定运行,中铁公司还对铁路沿线实施了固沙工程,图为“麦麦高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导致“麦麦高铁”北段线路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密度B. 地形状况C. 河流走向D. 城市分布
7. 推测保护“麦麦高铁”的固沙工程主要分布在( )
A. 红海沿岸B. 铁路西侧C. 城镇附近D. 铁路东侧
8. 麦麦高铁开通对吉达的积极影响是( )
A. 促进石油产业升级B.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C. 缓解市区交通压力D. 促进大宗货物流通
【答案】6. B 7. D 8. B
【解析】
【6题详解】
图示信息显示,麦麦高铁北段线路基本沿山脉山麓地带分布,说明影响其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正确。该段铁路所经地区为气候干旱的沙漠地区,人口稀少,密度差异不大,A错误。沙漠地区缺少大河和城市,且图中高铁北段线路也没有大河和城市等信息,C、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图示铁路东侧有多片沙漠分布,使铁路受风沙影响比较严重,D正确;据图分析,红海沿岸和铁路西侧沙漠分布面积相对较小,A、B错误;城镇人口聚集,对流沙风沙控制相对较好,不需建设固沙工程,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受高铁开通的影响,抵达吉达的游客大增,可促进其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B正确。高铁主要运送旅客,对石油产业升级、大宗货物流通影响不大,A、D错误。进入该市的人口增加,市区交通压力增大,C错误。故选B。
【点睛】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包括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
诗经《豳风》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意思是周历(古历法之一)七月大火星西沉,天气将渐渐转凉,九月妇女开始缝制御寒的衣物…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旬邑、彬县一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推测“七月流火”中的“七月”最可能相当于现代公历的( )
A. 2月B. 5月C. 9月D. 11月
10. 与《豳风》中描述的现象产生有关的是( )
A. 地球公转运动B. 地转偏向力作用
C. 地方时的差异D. 太阳黑子的年变化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古历法周历七月,天气开始转凉,结合诗词描述的属地陕西可知,为现今历法公历9月,C正确,2月为冬季,A错误;5月气温回升,B错误;11月北方气温已经比较寒冷了,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物候现象和农事生产的变化反应了季节的更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联系,而地球公转是导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A正确;与太阳黑子年变化、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方时差无关,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七月,此诗中凡称月者皆指夏历。古代历法,周正建子,殷正建丑,夏正建寅。周人兼用周、夏两种历法。流,下,即向下降行。火,东方心星,大火星。火星于夏历五月时,在正南方,到七月,就渐向西下,是暑退将寒之时。七月之时,火星向下降行,九月时,官家把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诗篇之所以从暑退将寒时写起,是因为寒冷的冬季是农夫最难熬的季节,以便突出农夫之苦。
由于台风周围气压分布的疏密程度不均匀,其强风区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西北太平洋,一台风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时,通常在台风的右半圆内风较强,而在左半圆内风力较弱。所以台风的右半圆称“危险半圆”(Ⅰ、Ⅳ),左半圆称“可航半圆”(Ⅱ、Ⅲ)。图为台风区内“危险象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航行在台风外围风圈的海轮上,海员在甲板上背风而立,台风眼最可能位于其( )
A. 左前方B. 右前方C. 左后方D. 右后方
12. Ⅰ区域因风速大、海浪高、航行风险最大,称为台风危险象限。原因是Ⅰ区域( )
①海洋宽阔面广,摩擦力很小,风浪会加大
②风向与台风移向一致,两者叠加风速增大
③与副热带高压相邻,气压梯度大,风力大
④因风向右转,船只易被吹进中心,难驶离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13. 为制作台风可能登陆地区的灾害风险强度评估图,可借助( )
A. RS和GPSBB. RS和GISCC. RS和电子地图D. GIS和数字地球
【答案】11. A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台风是低压中心,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背风而立,低压在前方;由于台风的水平气流是在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而形成,所以低压应该在左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各象限内摩擦力无太大差异,①错误;一般台风东侧临近副高,气压梯度大,风力更大,③正确;台风系统整体向行进方向右侧移动,与台风内部水平气流偏转方向一致,叠加效应增大风速,船只更易被吹进中心,难以驶离,所以称之为危险象限,②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台风风险强度的评估涉及台风的位置需要获取影响及可能登陆地相关地理数据(地形、人口和城市分布等)的分析、处理和判断,可借助RS和GIS系统,B正确;GPS主要用来定位、导航,A错误;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对制作评估图作用小,C错误;“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制作评估图不需要用到数字地球,D错误。故选B。
【点睛】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给人类送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对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温盐环流是指依靠海水的温度和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其主要路径是以风海流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并在高纬度处被冷却后下沉到海底,这些高密度的冷水接着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它的暖洋位加热循环。近年来北极浮冰的消融对温盐环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图示意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形成关联最小的是( )
A. 纬度差异B. 大气环流C. 海水密度D. 海陆分布
15. 北极浮冰消融,意味着( )
①海面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减弱②全球的航运沟通可能更迅捷
③全球极端天气现象可能多发④北极熊的活动空间可能扩大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6. 北极浮冰的消融对温盐环流的影响是( )
A 北冰洋海水温度上升,盐度上升,密度减小
B. 北冰洋海水温度下降,盐度下降,密度增大
C. 暖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温盐环流减弱
D. 冷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温盐环流增强
【答案】14. D 15. A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结合材料“温盐环流是指依靠海水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可知,温盐环流是在不同海区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差异,及盛行风的共同影响下形成,ABC不符合题意,与海陆分布关联较小,D符合题意。故选D。
【15题详解】
冰层的反射率高,浮冰消融导致海面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减弱,①正确;浮冰消融会加速北极航道的开通和运营,全球的航运沟通可能更迅捷,②正确;浮冰消融改变了全球热量的时空分布格局,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可能多发,③正确;北极熊可借助浮冰捕猎和活动,浮冰消融压缩了北极熊的生存空间,④错误;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北大西洋温盐环流主要表现为低纬度低盐低密度暖水依靠风海流在海表输送至高纬度海区,变冷变重后下沉,在海底流回低纬其它暖水区。北极浮冰的消融会使得北冰洋水温升高,盐度下降,密度减小,AB错误;变暖的海水从北冰洋流入大西洋,降低了北大西洋下沉海水的盐度和密度,导致温盐环流减弱,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温盐环流,又称"输送洋流"、"深海环流"等,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的运作现况是,以风力驱动的海面水流如墨西哥湾暖流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暖流在高纬度处被冷却后下沉到海底,这些高密度的水接着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他的暖洋位加热循环,一次温盐循环耗时大约1600年,在这个过程中洋流运输的不单是能量(温度 / 热能),当中还包括地球固态及气体资源等,不过温盐环流最受人类关注的是其全球恒温的功能。温盐环流推测主要是由于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之间的盐分及温差对流而触发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位于金沙江流域,干湿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约630mm,年蒸发量却高达3900mm,生态环境脆弱。河谷内旱坡地面积较广,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当地农业技术部门在旱坡地上探索建立了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如图)。罗望子为热带乔木型果树,果实(酸角)有营养、药用等功效,其种植一般选择在头年雨季末期开挖深约1米的种植塘(长、宽分别约为1.4米、0.7米),其中还需保持长边与坡向垂直,待第二年雨季来临时栽种。
(1)评价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2)推测罗望子的种植需在头年雨季末期开挖种植塘及保持长边与坡向垂直的原因。
(3)说明在传统罗望子种植的基础上增加山羊养殖环节的意义。
【答案】(1)有利条件:纬度低,光、热资源充足;旱坡地面积广,土地资源丰富。不利条件:高蒸发,低降水,农业用水紧张,旱灾多发;气候干热,植被覆盖率低,牧草、原料等紧缺;生态脆弱,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
(2)旱坡地水分条件差,土体干燥坚硬,雨季末期,土壤湿度大,较为松软,易开挖,省时省力;保持种植塘长边与坡向垂直,利于截蓄雨水,使回填松土迅速回落和幼苗期保水保肥。
(3)山羊圈养使得牧草需求增加,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减少农副产品的资源浪费,实现牧草饲料的转化增值;为人类提供肉食品和增加经济收入;过腹还田为种植业提供动力、肥料,为人类提供热能;延长食物链,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
【分析】本题本题以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农业生产为材料为背景,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和人地协调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元江河谷地处西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会产生焚风效应,使得降水少;由于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蒸发旺盛,因山高谷深,热量不易散失,形成干热河谷,因此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纬度低,光、热资源充足;由材料“河谷内旱坡地面积较广,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可知旱坡地面积广,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发展农业。当地发展农业不利条件主要表现在:干热河谷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农业用水紧张,容易出现旱灾;气候干热,使得植被覆盖率低,发展畜牧业等的牧草等原料紧缺;旱坡地生态脆弱,而且当地降水集中,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
【小问2详解】
当地为干热河谷,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为坡耕地,不利于保水,因此旱坡地水分条件差,旱季土体干燥坚硬,而在雨季末期,降水使得土壤湿度大,土质较为松软,雨季末期开挖种植塘省时省力;由于当地为旱坡地,水土流失严重,保持种植塘长边与坡向垂直,利于截蓄雨水,同时坡地地形利于回填松土迅速回落,即减少水土流失,又保持了土壤肥力。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山羊养殖需要牧草,山羊圈养使得牧草需求增加,使得当地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罗望子种植的基础上增加山羊养殖,使得牧草得以利用,减少农副产品的资源浪费,实现牧草饲料的转化增值;山羊养殖可以增加羊肉等农产品,为人类提供肉食品,同时增加经济收入;读图可知山羊食用玉米秸秆等和牧草后,产生有机肥,过腹还田为种植业提供动力、肥料,延长产生的沼气为人类提供能源;增加了山羊养殖,延长食物链,也利于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甘宁盆地在地质学上称鄂尔多斯盆地(图1):北起阴山,南抵秦岭余脉,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它在中生代早期开始发育,后期发生过多次海侵与海退;至第四纪奠定当前的基本形态。2019年9月,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该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断层复杂区,该处油气资源具有低压、低渗、低丰度的特点,其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掌握了快速获取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的关键核心技术。下图2为油气成藏过程图。
(1)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该油气矿藏的形成条件
(2)推测该油田直至现在才被勘探发现的原因
(3)说明该油田的发现在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中的作用。
【答案】(1)板块运动导致该地多次成海,利于成油生物的生长;板块运动使该地凹陷形成盆地,利于含油气岩层的形成;构造运动使岩层弯曲形成背斜,利于油气的富集。
(2)该地地质构造复杂,矿藏埋藏点隐蔽;早期勘探技术水平较低,勘探范围有限。
(3)增加国内石油供应量,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促进石油勘探技术进步,提高国内石油勘探能力;增加石油储备,降低石油供给风险。
【解析】
【分析】本题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油气资源的埋藏条件、石油安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鄂尔多斯地区经历了多次板块运动,形成海洋,多次海退海进,有利于成油生物的生长;板块运动导致该地凹陷形成盆地,利于含油气岩层的形成;同时构造运动使得该地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背斜,导致大量油气富集。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2019年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该地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断层复杂区,地质构造复杂,埋藏地点较为隐蔽;目前我国掌握了快速获取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的关键核心技术,而早期勘探技术水平较低,勘探范围有限,因此直到现在才被发现。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鄂尔多斯发现该油气矿藏,可以增加我国石油供应量,可以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石油安全;同时勘探石油 可以促进石油勘探技术进步,提高国内石油勘探能力;增加我国石油储量,增加石油储备,降低石油供给风险。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家们认为在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存在着一道如隐形桥梁般的浅滩,经由澎湖列岛北侧通往台湾岛中南部,称之为东山陆桥。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的更新世冰期东山陆桥曾多次露出海面。
台湾岛中央山脉分布着上万种特有物种。研究发现:中央山脉很多高山特有植物的亲缘种类生长在西南横断山区;更新世冰期横断山区高山植物向低海拔的东部扩张至云贵高原与华南地区;因间冰期扩张至华南地区的高山植物无法继续生存,形成现在台湾中央山脉与横断山区高山特有植物间断分布的格局。下图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
(1)分析台湾岛中央山脉植物种类多样的原因。
(2)说明更新世冰期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植物向华南地区扩张的原因。
(3)推测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特有植物迁移至台湾中央山脉的过程。
【答案】(1)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温暖湿润;中央山脉地势高峻,海拔变化大,山地垂直带谱多;土壤肥沃;人为干扰活动少,生态环境好。
(2)冰期时,气温降低,华南地区的海拔可能升高,其气候条件变得适合高山植物生长;生物活动少,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小,有利于高山植物的扩张。
(3)在第四纪冰河期,由于气温较低,海平面下降,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露出,形成了陆地通道;植物种子或植物体受冰川、风、流水等外力作用从横断山区向东传播;再有动物携带通过这个通道迁移到台湾中央山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台湾中央山脉与横断山区高山”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植物种类多样性,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及图文材料,山脉植物种类多样且独特的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等角度来分析。地理位置: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地形地貌:中央山脉地势高峻,海拔变化大,形成了垂直气候带,使得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同时,由于地形地貌的阻隔,使得植物种类具有独特性;土壤条件:中央山脉土壤肥沃,为植物 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态环境:中央山脉生态环境良好,人为干扰少,为植物种类的保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小问2详解】
冰期时,气温降低,同时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华南地区的海拔可能升高,华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变得适合高山植物生长;冰期时,气温低,生物活动少,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小,物种竞争小,有利于高山植物的扩张。
【小问3详解】
依据图中信息,横断山区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而台湾中央山脉位于台湾岛中部。两者之间相隔较远,但通过大陆架的连接,植物种子或植物体有可能通过风力、水流,冰川等方式向东进行迁移,后由动物携带进入台湾中央山脉。所以,这个迁移过程应该是:在地质历史上,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这为植物物种的迁移提供了可能。在第四纪冰河期,由于气温较低,海平面下降,使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露出水面,形成了陆地通道,使得植物种子或植物体有可能从横断山区通过这个通道迁移到台湾中央山脉。此外,在冰河期,高山地区的气候条件可能相对较好,有利于高山植物的生存和扩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三三模(B)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届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三三模B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三三模B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