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中考三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10月1日,中国18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卓奥友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海拔为8201米,是全球14座8000米以上高峰之一,它与珠穆朗玛峰同属喜马拉雅山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卓奥友峰与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15米)的相对高度是( )
A. 7786米B. 8201米C. 8616米D. 415米
2.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人类活动B. 地壳的运动C. 海平面的升降D. 填海造陆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卓奥友峰海拔为8201米,卓奥友峰与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15米)的相对高度= 8201-(-415)=8616米,故选C。
【2题详解】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壳运动,是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不断抬升,形成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B正确。跟人类活动、 海平面上升、填海造陆无关,ACD错误。故选B。
【点睛】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即选某一指定参考平面为基准面,物体重心在空中距离指定参考平面的垂直距离。
山地两侧降水情况往往不同。下图为山地两侧暖湿气流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若丙地的气温为12℃,则甲地的气温是( )
A. 1.8℃B. 30℃C. 10.2℃D. -6℃
4. 关于乙、丁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B. 丁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少
C. 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D. 丁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多
5. 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季风C. 海陆位置D. 纬度位置
【答案】3. B 4. C 5. A
【解析】
【3题详解】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可知,丙地海拔约为3000米,气温为12℃,甲地海拔约为0米,则甲地气温约为12℃+(3000-0)÷100×0.6℃=30℃。故选B。
【4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丁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这体现的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与季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无关。故选A。
【点睛】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的是( )
A. 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B. ①非洲—②欧洲—③亚洲
C. ①欧洲—②亚洲—③非洲D. ①欧洲—②非洲—③亚洲
7. 图中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
A. 土耳其海峡B. 霍尔木兹海峡C. 马六甲海峡D. 白令海峡
8. 2024年中东地区战争冲突不断,主要是因为( )
①领土之争②宗教之争③石油之争④铁矿之争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答案】6. D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是欧洲,②是非洲,③亚洲,D正确,排除ABC;故选D。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是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之间,是波斯湾海上石油外运的必经之地,所以被称为“世界油阀”,B正确,排除ACD;故选B。
【8题详解】
中东地区战争不断原因是地理位置重要,领土之争,①正确;宗教矛盾复杂,宗教之争,②正确;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之争,③正确;该地区铁矿资源不丰富,④错。①②③正确,故选A。
【点睛】中东地区以高原为主,绝大部分是沙漠,中东地区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在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联系欧洲、亚洲、非洲,故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关于中国人口方面的地理信息,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9. 分析表中数据,归纳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
A. 人口分布非常均匀B.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C. 人口分布很不均匀D. 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10. 四个省区的简称和人口密度的搭配正确的是( )
①苏,人口密度大②鲁,人口密度小③新,人口密度大④藏,人口密度小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由表格可以看出, 江苏、山东属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人口密度大; 新疆、西藏属于我国西部地区, 人口密度小,体现出明显的人口分布不均匀。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由表格可以看出, 江苏(苏)、山东(鲁)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分别是740和600; 新疆(新)、西藏(藏)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分别是12和2,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
【点睛】一般来说, 以黑河—腾冲线为界, 东部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平原、盆地人口多, 山地、高原人口少;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汉族地区人口多,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黄河各河段的不同‘病症’”,完成下面小题。
11. 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B. 人们修筑梯田形成
C. 修景观所致D. 下游因过度放牧,水土流失形成
12. 上图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地上河”的成因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大增,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A正确。修筑梯田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与修景观所致无关,下游是农耕区,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黄河主要流经我国北方地区,到了冬季会有较长时间的冰期,由于部分河段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初冬或初春季节封冻和解冻时间不一致,容易出现凌汛现象,主要是图中的②④段,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流经9各省市,最后注入渤海。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①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草地B. 林地C. 难利用土地D. 耕地
14.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其主要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畜牧业B. ②——林业C. ③——种植业D. ④——渔业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耕地,适合发展种植业,故D正确。②是林地,③是草地,④是难以利用土地,排除ABC。故选D。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耕地,适合发展种植业,A错误;②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山区、东南丘陵的林地,适合发展林业,B正确;③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C错误;④是主要分布西北干旱地区的荒漠,不适合发展渔业,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以下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黄土高原D. 青藏高原
16. ①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壤污染B. 水土流失C. 土地荒漠化D. 水旱灾害多发
17. ②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肥沃的( )
A 红壤B. 黄土地C. 紫土地D. 黑土地
【答案】15. D 16. B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主要是黑土地和黄土地;青藏高原位于青藏地区。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少,加上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目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80%,因此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重中之重,B符合题意。土壤污染不是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A不符合题意。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C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原大量的水土流失加剧了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②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和甜菜等农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符合题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分布着黄土地,东南丘陵分布着贫瘠的红壤,四川盆地土壤为肥沃的紫色土,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区域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巨大价值是( )
A. 供水和运输B. 灌溉与发电C. 供水和养殖D. 养殖与发电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如同生活在一座城市一样,这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同城效应”依赖的是( )
A. 众多的机场B. 国家政策的扶持
C. 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D. 密集的水运网
20. 下面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有( )
A. 泰山、布达拉宫B. 颐和园、黄帝陵
C. 苏州园林、杭州西湖D. 日月潭、青海湖
【答案】18. A 19. C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故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是供水和运输,不包括养殖,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水量平缓,落差小,水能不丰富。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如同生活在一座城市一样,这被称为“同城效应”。C正确;航空运输价格太高,且适合长距离运输,A错误;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关系不大,B错误;水路运输速度太慢,不适合“同城效应”,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长江三角洲地区著名旅游资源有: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江苏周庄、明孝陵、太湖,C正确;泰山位于山东省,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A错误;颐和园位于北京;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B错误;日月潭位于台湾省,青海湖位于青海省,D错误。故选C。
【点睛】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其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水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1. 读我国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B省的主要农业区是____。
(2)该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依次是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
(3)西气东输工程是将A地区丰富的____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
(4)A地区有我国主要的内流河____,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盆地/绿洲)中。
(5)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____。
(6)本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严重B. 水污染严重
C. 大气污染严重D. 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1) ①. 干旱 ②. 河西走廊
(2) ①. 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②.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从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天然气 (4) ①. 塔里木河 ②. 绿洲
(5)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6)B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西北地区图为材料,涉及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灌溉农业、自然景观差异及影响因素,能源开发及主要生态问题等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小问1详解】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据海远,降水稀少,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B是甘肃省,主要农业区是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是冰雪融水发展农业。
【小问2详解】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因此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变化规律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西气东输工程是将A塔里木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A塔里木盆地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受水源的影响,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中。
【小问5详解】
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因此瓜果特别甜。
【小问6详解】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由于滥垦草地、超载放牧等原因造成土地荒漠化严重。故B正确 。
22. 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2)南极地区气候十分寒冷,十分干燥,风也特别大,故南极地区分别获得哪三个称谓?
(3)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多年考察发现,该地区有冰雪融化、冰层变薄的现象,请你解释原因。
(4)为什么南极科学考察建站的时间选在每年的2月?
【答案】(1)长城站、中山站等
(2)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 (3)全球变暖导致
(4)每年的2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发生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气温稍高,有利于科考工作的开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极地区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在南极地区的考察站、南极地区气候特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南极考察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南极地区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立了5个科学考察站,第一个是长城站,其次还有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
小问2详解】
理解分析可知,南极地区气候十分寒冷,十分干燥,风也特别大,分别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的称谓。
【小问3详解】
南极地区冰雪融化、冰层变薄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温上升,是由于人类过度使用矿石燃料,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
【小问4详解】
我国在南极地区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因为每年的2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发生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气温稍高,有利于科考工作的开展。省区
江苏省
山东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740
600
12
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广西多校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西多校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2024年广西多校中考三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