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江西专用)
展开(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分,共24 分。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较大,有利于气体交换的进行
B.肝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胰岛素受体,有利于胰岛素进入细胞
C.吞噬细胞的细胞膜流动性强,细胞内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和处理病原体
D.根尖分生区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的染色质螺旋化程度低,有利于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答案】B
【分析】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越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弱。
2、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
3、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圆饼状,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精子中细胞质较少,外形似蝌蚪,有利于运动等。
【详解】A、红细胞呈圆饼状,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较大,利于气体交换的进行,A正确;
B、肝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不进入细胞,B错误;
C、吞噬细胞膜流动性强,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酶仓库”,能够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正确;
D、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分裂增殖,细胞分裂中,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在间期时需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间期细胞的染色质螺旋化程度低,利于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D正确。
故选B。
2.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C
【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
【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
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
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3.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4+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B.NO3-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C.铵毒发生后,增加细胞外的NO3-会加重铵毒
D.载体蛋白NRT1.1转运NO3-和H+的速度与二者在膜外的浓度呈正相关
【答案】B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而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的协助。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NH4+的吸收是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的,所以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不是来自ATP,A错误;
B、由图上可以看到,NO3-进入根细胞膜是H+的浓度梯度驱动,进行的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NO3-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
C、铵毒发生后,H+在细胞外更多,增加细胞外的NO3-,可以促使H+向细胞内转运,减少细胞外的H+,从而减轻铵毒,C错误;
D、据图可知,载体蛋白NRT1.1转运NO3-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速率与其浓度无必然关系;运输H+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超过一定范围后不成比例,D错误。
故选B。
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两类重要的可遗传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等位基因
B.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突变所造成
C.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但确实改变了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为基因重组而出现基因型为AA、Aa、aa的后代
【答案】A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新基因或新的等位基因,A正确;
B、同胞兄妹间遗传的差异性主要由基因重组所造成,B错误;
C、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也不改变基因的数量和位置,C错误;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出现基因型为AA、Aa、aa的后代,是因为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A。
5.下图表示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结果显示,低温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
B.在图中两个CP点处,表明此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C.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与呼吸速率上升有关
D.图中M点处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最大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光照强度,因变量为CO2吸收速率,即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高光强下,随着叶温升高,净光合速率升高后降低;低光强下,随叶温升高,净光合速率一直降低。
【详解】A、由题图可知温度较低时,低光强和高光强的CO2吸收速率基本相同,A正确;
B、图中高光强和低光强曲线对应的CP处对应的CO2吸收速率均为0,即CP处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B正确;
C、在低光强下,光合速率较低,随温度升高,呼吸速率上升,导致净光合速率较低,故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与呼吸速率上升相关,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曲线对应的纵坐标为CO2吸收速率即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为高光强的最高点,故图中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但由于呼吸速率未知,故不能确定M点处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最大,D错误。
故选D。
6.将白眼雌果蝇(XX)和红眼雄果蝇(XY)杂交,所产生的两千多只子代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甲。某研究人员提出三种假说:①红眼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②X染色体上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但缺失纯合子(细胞内不含该片段)无法存活;③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果蝇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相关情况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假说①成立,该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B.若假说②成立,甲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雄蝇:雌蝇为2:1
C.若在两千多只子代中同时又发现了一只红眼雄蝇,则可能是因为假说③
D.该白眼雌果蝇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缺失了一条X染色体
【答案】C
【分析】果蝇的眼色中,红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根据题意可知,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BY)与一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子代中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
【详解】A、假说①是红眼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A错误;
B、如果假说②成立,由于X染色体上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所以B基因缺失,因此甲的基因型是X-Xb,当其和红眼雄蝇XBY杂交,子代XBX-:XBXb:X-Y(致死):XbY=1:1:1:1,所以子代中雄蝇:雌蝇为1:2,B错误;
C、亲本是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如果假说③成立,由于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则产生了XbXb和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因此和XBY交配,会产生XbXbY的白眼雌果蝇和XB0的红眼雄果蝇,C正确;
D、如果缺失了一条X染色体,则该果蝇基因型是Xb0,为雄性,D错误。
故选C。
7.葡糖脑苷脂病(GD)是一种家族性糖脂代谢疾病,由于缺乏葡糖脑苷脂酶,导致葡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而发病。如图为两个家庭的GD遗传系谱图及相关基因电泳带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仅根据家庭甲或乙即可判断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家庭甲和家庭乙中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最多有5个,最少有1个
C.家庭甲4号与家庭乙4号个体结婚后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D.家庭乙I1与Ⅰ2欲再生一孩子,可通过产前基因检测来判断胎儿是否患GD病
【答案】B
【分析】家庭甲中1号患病,2号和4号个体正常,根据基因电泳带谱可知,1号一个条带,2、3、4号均为两个条带,排除GD为伴性遗传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庭乙中1号和2号个体正常,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基因电泳带谱1、4、5号为两个条带,可判断出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A、根据家庭甲中1号,2号和4号个体的表型及基因电泳带谱可排除GD为伴性遗传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家庭乙中1号和3号、4号个体的表型及基因电泳带谱可判断出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
B、甲图中Ⅰ-2,Ⅱ-3、Ⅱ-4以及乙图中Ⅰ-2,Ⅰ-2、Ⅱ-4可能都为杂合子,因此图示两个家庭中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最多有6个,B错误;
C、家庭甲4号个体与家庭乙4号个体均为GD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结婚后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C正确;
D、家庭I1与Ⅰ2欲再生一孩子,可通过产前诊断,如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胎儿是否患GD病,D正确。
故选B。
8.如图表示某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与该模型所示相符的是( )
A.若F代表脊髓,E代表传入神经,则G、H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B.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F代表下丘脑,则G、H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
C.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则F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G、H可分别代表垂体和下丘脑的生理活动
D.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E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F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G可代表汗腺分泌减少,H可代皮肤血管舒张
【答案】B
【分析】由题图可知:E作用于F,而F又分别作用于G、H,据此为依据进行选项判断。
【详解】A、反射弧的结构依次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若F代表脊髓,E代表传入神经,则G、H不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A错误;
B、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岛中的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浓度的作用,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具有升高浓度的作用,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F代表下丘脑的血糖调节中枢,则G、H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B正确;
C、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产生的兴奋能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从而主动饮水。产生的兴奋也能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尿量减少。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且E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F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G、H可分别代表垂体和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C错误;
D、当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综合和分析,从而引起产热增加,故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而会引起汗腺分泌减少,从而减少散热。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E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F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G可代表汗腺分泌减少,H可代表肾上腺素分泌增多,D错误。
故选B。
9.图一为棉花植株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棉花植株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图一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表现为背地生长,与根部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B.若图一中①处生长素浓度为图二中的B,则②处生长素浓度处于B~D范围
C.当生长素浓度为C时,通过促进细胞质分裂,从而促进棉花植株生长
D.切除①,放置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则生长素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
【答案】D
【分析】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例如,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于是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详解】A、若图一棉花植株水平放置后,由于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芽对生长素敏感性较弱,因而导致近地侧生长比远地侧更快,故①顶芽表现为背地生长;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近地侧生长反而受抑制,因此①顶芽与根部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不相同,A错误;
B、若图一中①处生长素浓度为图二中的B,则②处生长素浓度高于①,且抑制生长,应对应D~E范围,B错误;
C、当生长素浓度为C时,通过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促进棉花植株生长,C错误;
D、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因此生长素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D正确。
故选D。
10.已知一个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生活在组织液中,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分离并置于某溶液E中(溶液中的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同一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只考虑K+、Na+两种离子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的低,Na+浓度比细胞内的高
B.乙图:E液中Na+浓度比组织液中的高
C.丙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中的低
D.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中的相同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乙图中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比甲图的高,说明溶液中进入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多;丙图中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比甲图的低,说明溶液中进入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少;丁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与甲图中的低,说明神经细胞外流的钾离子更多,即E液K+浓度更低。
【详解】A、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内负外正,一般情况下,规定膜外电位为零,则膜内电位为负值。甲图的静息电位为-70,说明K+外流形成的内负外正,细胞内K+浓度比组织液中高,动作电位是Na+内流造成内正外负,为正值;甲图的动作电位为+50,说明组织液中Na+浓度比细胞内高,Na+内流形成了动作电位,A正确;
B、乙图中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比甲图的高,静息电位和甲图相同,说明溶液中进入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多,即E液中Na+浓度比组织液中的高,B正确;
C、丙图中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比甲图的低,说明溶液中进入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少,即Na+浓度比组织液中的低,但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与甲图中的相同,说明E液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C正确;
D、丁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与甲图中的低,说明神经细胞外流的钾离子更多,即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低,甲和丁图的动作电位相同,说明丁图Na+浓度与组织液相同,D错误。
故选D。
11.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属于不同营养级)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共有2条食物链
B.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增长速率最大的是a时期
C.图1中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B
D.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F、D的数量也都将减少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详解】A、根据图1可知,E是生产者,A是二氧化碳库,B、D、F都属于消费者,C是分解者,B、D、E、F每个营养级可能含有多个种群,无法确定含有几条食物链,A错误;
B、种群密度最大的时期即种群数量最多的时刻,故种群丙在 a 、 b 、 c 、 d 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 a 时期,不是增长速率,B错误;
C、图1中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是初级消费者,可以相当于图1中的F,C错误;
D、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少,则F、D的数量也都将减少,D正确。
故选D。
12.如图为酱油的制作流程,其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蛋白酶、脂肪酶等,该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罐发酵类型为有氧发酵,而发酵池发酵为无氧发酵
B.发酵池发酵过程中添加的食盐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
C.发酵罐发酵需要将罐内的 pH 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
D.发酵罐发酵与啤酒生产中的糖化都存在大分子降解的过程
【答案】C
【分析】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需求。例如,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在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详解】A、发酵罐发酵主要是米曲霉起作用,类型为有氧发酵,而发酵池发酵是乳酸菌和酵母菌起作用,为无氧发酵,A正确;
B、高浓度的盐可以使细菌失水,发酵池发酵过程中添加的食盐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B正确;
C 、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C错误;
D、发酵罐发酵过程中,大豆、小麦、麦麸中的大分子降解,啤酒生产中的糖化过程,淀粉转化为麦芽糖,都存在大分子降解的过程,D正确。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错选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16分。
13.实验材料和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向麦芽糖和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利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红色花瓣作材料,便于利用红色原生质层判断其位置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选取成熟叶片比幼嫩叶片层析后色素带更清晰
D.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用酸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
【答案】AB
【分析】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花瓣的颜色是液泡中细胞液内色素的颜色。
【详解】A、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但麦芽糖水解前后都是还原糖,无法确定是否发生水解,A错误;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红色花瓣作材料,红色是细胞液中色素的颜色而不是原生质层,B错误;
C、成熟叶片比幼嫩叶片所含的光合色素更多,所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选取成熟叶片比幼嫩叶片层析后色素带更清晰 ,C正确;
D、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用酸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D正确。
故选AB。
14.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表示相关器官,a、b、c 表示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垂体,其分泌的激素 a 是促甲状腺激素
B.激素c 是甲状腺激素,其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
C.乙表示下丘脑,其细胞含有激素 a 和激素 c 的受体
D.当激素 c的水平降低时,激素 a、b的水平也会降低
【答案】ACD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又因为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
【详解】A、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又因为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甲是下丘脑,其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
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又因为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丙是甲状腺,c是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B正确;
C、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又因为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甲是下丘脑,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下丘脑细胞含有激素c(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不含激素a的受体,C错误;
D、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降低时,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所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和垂体分泌的激素b会增加,D错误。
故选ACD。
15.受伤的双子叶植物能分泌某些酚类物质诱导农杆菌 Ti 质粒中的 Vir 基因区段表达,该表达产物能诱导 Ti 质粒产生一条新的 T-DNA 单链分子。此单链分子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后,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将目的基因插入 T-DNA 中,可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借助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细胞时需添加酚类物质
B.T-DNA 的整合具有随机性,需经过筛选获得符合要求的转化苗
C.目的基因能够表达依赖于 T-DNA 上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D.农杆菌中合成新的 T-DNA 单链需要植物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CD
【分析】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依据主要是:当植物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详解】A、农杆菌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因为多数单子叶植物不能合成酚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在伤口施加相关酚类化合物而使单子叶植物成分农杆菌易感染的植物,从而提高转化效率,A正确;
B、经过转化的植物不一定都得到目的表现型,因为T-DNA的整合是随机的,还需经过筛选(抗性、荧光等)才能获得符合要求的转化苗,B正确;
C、目的基因能够表达依赖于 T-DNA 上的启动子,C错误;
D、农杆菌中合成新的 T-DNA 单链需要农杆菌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D错误。
故选CD。
16.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气候过渡带。为了控制水土流失、阻止土地退化和恢复生态系统健康,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实施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和矿区重建工程。经过持续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条件发生了变化,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高原地表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矿区重建工程遵循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有整体原理、协调原理等
B.高原地表由“黄”到“绿”的转变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组分逐渐增多,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C.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关键在于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D.这个案例说明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BC
【分析】生态工程师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设计的工艺系统。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如利用多层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大吸收光能的面积、利用植物吸附和富集某些微量重金属以及利用余热繁殖水生生物等。
【详解】A、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矿区重建工程要考虑到生物的生态适应性,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故循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有整体原理、协调原理等,A正确;
B、高原地表由“黄”到“绿”的转变过程中,植被越来越多,该生态系统组分逐渐增多,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但是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B错误;
C、矿区废弃地的生态工程恢复关键在于植被的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实施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和矿区重建工程,主要依靠人工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C错误;
D、这个案例中高原地表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说明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形象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灌溉和追肥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1)“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说明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从该角度提出一条生产实践的指导建议: 。
(2)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的比例会逐渐 ,而结合水的比例会逐渐 ,上述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对于其顺利越冬起到什么作用? 。
(3)“缺镁后期株叶黄,老叶脉间变褐亡”,Mg是构成 的元素,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 的功能。
(4)“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农耕者一般在雨前追施化肥的原因是 。
【答案】(1) 不同 适时、适量灌溉
(2) 降低 升高 降低代谢水平,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
(3) 叶绿素 构成细胞中化合物
(4)肥料中的矿质元素需要溶解在水中以离子状态才能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1)寸麦和尺麦属于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发育时期,“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说明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不同;从上述特点可知,在生产实践中应适时、适量灌溉。
(2)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的比例会逐渐降低, 而结合水的比例升高,该变化的意义是降低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利于越冬。
(3)Mg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这说明无机盐具有构成细胞中化合物的作用。
(4)由于肥料中的矿质元素需要溶解在水中以离子状态才能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因此农耕者一般在雨前追化肥。
18.(12分)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死亡时,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为临床中常见的与情感相关的精神类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1)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当抑郁持续超过 以上,则应当咨询精神心理科医生以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症。
(2)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科研人员对抑郁症患者和非抑郁患者的血清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注: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主要成分是T4和T3,Cr为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醇。
①由 分泌的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 (填中文名称)作用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此过程是一种 调节
②T3、T4和Cr都需借助 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在情绪压力下,机体还可分泌糖皮质激素应对压力刺激,长期的情绪压力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从而引起长期压力效应,但在健康人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不会持续增加,原因是 。
③从表中分析得知,抑郁组的TSH含量低于正常组,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2周
(2)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 分级 体液 当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醇对垂体的分泌活动可能存在抑制作用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都由下丘脑和垂体调控,属于分级调节,同时也存在负反馈调节,从而保证了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详解】(1)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当抑郁持续超过2周以上,则应当咨询精神心理科医生以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症。
(2)①TRH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此过程是一种分级调节。
②T3、T4和Cr都分布于血液中的激素类物质,故它们的运输需借助体液,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在情绪压力下,机体还可分泌糖皮质激素应对压力刺激,长期的情绪压力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从而引起长期压力效应,但在健康人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不会持续增加,原因是当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从而使得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不会持续增加。
③TSH是由垂体分泌的作用于甲状腺,比较表格中抑郁组和正常组可知,抑郁症患者的Cr量高于正常组,进而抑制垂体分泌TSH。
【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4分)表皮毛广泛存在于番茄植株的茎、叶表面,是一种由表皮细胞特化而成的毛状结构,可以帮助植株抵御逆境。研究者通过实验探究番茄表皮毛生长发育的遗传机制。
(1)番茄表皮毛是典型的多细胞表皮毛,其形成是表皮细胞 的结果。
(2)将野生型与纯合单基因多毛突变体甲杂交,F1自交后代中野生型与多毛的性状分离比约为 ,说明甲的多毛性状为显性性状。将甲的A基因导入野生型植株获得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及甲相比,发现转基因株系 ,证明A基因是甲的多毛控制基因。
(3)现有B 基因显性突变的多毛突变体乙,B 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将甲、乙杂交,筛选F1中同时具有两种突变基因的植株,其自交获得的F2中超多毛∶多毛∶野生型=6∶5∶1,F2超多毛植株的基因型为 ,F2多毛植株中纯合体占的比例为 。细胞周期蛋白D促进细胞从分裂间期进入到分裂期,参与番茄表皮毛的形成。检测发现,与甲相比,超多毛植株中 D 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 已知A 基因编码的 A蛋白是转录调控蛋白,可与B基因编码的B蛋白相互作用。推测] F2超多毛表型出现的原因是 。
(4)上述研究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还存在 的情况。
【答案】(1)分裂分化
(2) 1∶3 表皮毛数量显著多于野生型,与甲相近
(3) AABb、AaBb 1/5 同时具有A、B基因的个体,A基因表达的A蛋白与B基因表达的B蛋白相互作用,增强了A蛋白对D基因转录激活功能,使D蛋白表达增强,促进了表皮细胞的分裂,从而产生超多表皮毛
(4)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
【分析】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的表现出多因一效。
【详解】(1)多细胞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番茄表皮毛形成是表皮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2)甲的多毛性状为显性性状,则野生型与纯合单基因多毛突变体甲杂交,F1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中野生型与多毛的性状分离比约为1∶3;A基因是甲的多毛控制基因,则A基因导入野生型植株获得转基因株系,野生型植株表皮毛数量显著多于野生型,与甲相近。
(3)B 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突变体乙的基因型是aaBb,突变体甲的基因型是AAbb,F1同时具有两个突变基因的植株基因型是AaBb,自交后代中AA:Aa:aa=1:2:1,但Bb:bb=2:1;其自交获得的F2中超多毛∶多毛∶野生型=6∶5∶1,说明超多毛为AABb、AaBb,多毛为AAbb、Aabb、aaBb,根据比例关系,纯合子占1/5。与甲相比,超多毛植株中 D 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A 基因编码的 A蛋白是转录调控蛋白,可与B基因编码的B蛋白相互作用,可推知,同时具有A、B基因的个体,A基因表达的A蛋白与B基因表达的B蛋白相互作用,增强了A蛋白对D基因转录激活功能,使D蛋白表达增强,促进了表皮细胞的分裂,从而产生超多表皮毛。
(4)根据题目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还可能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即表现了多因一效。
20.(10分)下图是某动物部分细胞增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乙细胞的名称是 ,甲~丁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2)图1中C1D1段可对应图2中的 段,处于图2曲线E2F2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比值为 。在甲~丁细胞中,与图1中D1E1段相对应的细胞有
(3)甲~丁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异常的细胞是 ,出现异常的最可能原因是: 。
(4)若图中异常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正常进行减数分裂Ⅱ,会形成 种类型的配子,其中有 个正常的配子。
【答案】(1) 次级精母细胞 甲、丙、丁
(2) D2E2 1∶1∶0 乙、丙、丁
(3) 丙 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彼此未分离(或减数分裂Ⅰ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级)
(4) 2 0
【分析】分析图解:图甲细胞中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进行减数分裂;乙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丙细胞中由于减一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因此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丁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粒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1: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1C1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1D1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D1E1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图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A2B2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2D2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2F2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1)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指雄性,故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图甲细胞中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甲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中由于减一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因此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丁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粒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甲、丙、丁具有同源染色体,乙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2)图1中C1D1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可对应图2中的D2E2段(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E2F2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核DNA相同,不含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比值为1∶1∶0。图1中C1D1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可对应图2中的D2E2段(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1E1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对应的细胞有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有丝分裂后期)。
(3)甲~丁细胞中,丙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异常,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彼此未分离(或减数分裂Ⅰ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级)。
(4)该异常细胞会产生的2个相同的配子,比正常的配子多一条染色体,与其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会产生的2个相同的配子,比正常的配子少一条染色体,因此,会形成2种类型的配子,其中没有正常的配子。
21.(12分)重组PCR技术是一项新的PCR技术,可将原来两个不相关的DNA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分子。实验小组从猪源大肠杆菌中扩增得到LTB基因和ST1基因片段,用重组PCR技术构建了LTB-STl融合基因。融合基因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CR实验中,为防止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缓冲液、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 。PCR过程中,子链延伸需要在 进行,在 的催化作用下,该酶需要被 (填离子)激活后才能发挥作用。
(2)设计引物时,引物P1与引物P2的碱基序列 (填“能”或“不能”)互补;引物P2与引物P3的碱基序列 (填“能”或“不能”)部分互补,原因是 。
(3)DNA子链是从5′端向3′端延伸。为了使杂交链顺利延伸子链,至少需要经过2次循环才能得到用于杂交的目的链L、S,则第2次循环的目的是 。
(4)杂交链延伸生成LTB-ST1融合基因的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引物。在图中标出杂交链两条母链的3′端和5′端,
【答案】(1) 高压灭菌 耐高温 DNA聚合酶 Mg2+
(2) 不能 能 使LTB基因与ST1基因的单链融合在一起
(3)为杂交链延伸子链起始部位提供3'端
(4) 不需要
【分析】PCR技术:
(1)定义: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能量;
(5)过程:高温变性,DNA双链解旋;低温复性,引物与互补链DNA结合;中温延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子链。
【详解】(1)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缓冲液、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以防外源DNA等的污染;在PCR过程中,子链延伸时温度需上升到72℃在高温条件下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进行,且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需要被Mg2+激活后发挥作用。
(2)为防止引物的碱基配对影响扩增结果,引物P1与引物P2的碱基序列不能互补。LTB基因和ST1基因能融合的关键是引物P2和引物P3部分碱基能互补配对,从而将两个基因融合在一起。
(3)扩增LTB基因时,第一次循环使用引物P2,得到的子链是。DNA子链是从5'端向3'端延伸的,为了使杂交链引物P2的碱基末端提供3'端,需要第二次循环,该次循环使用引物P1,得到的子链为,ST1基因的扩增过程类似。
(4)杂交链延伸生成LTB-ST1融合基因的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引物,两条母链的起始位置的碱基序列即为引物,可以作为子链合成的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3′端,杂交链两条母链的3′端和5′端标注如图。染色体组成
XY、XO
XX、XXY
XXX、YO
性别
雄性
雌性
死亡
组别
T4/(nml·L-1)
T3/(nml·L-1)
TSH/(ng·mL-1)
Cr/(μg·dL-1)
抑郁症
125
2.12
1.86
28.22
正常组
128
2.32
2.20
26.05
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全国卷专用),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丘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模拟卷07-【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模拟卷07-【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7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黄金卷07考试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黄金卷07参考答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拟卷03-【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模拟卷03-【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3解析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黄金卷03考试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黄金卷03参考答案-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