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4年河南省温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4年河南省温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考生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然后在答题卡的标明位置作答。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3.答题时需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
春节期间,陈老师在登云台山茱萸峰的途中发现:登山步道右侧的山坡上仍有积雪,而左侧山坡的积雪已经全部消融,此时山下的积雪也已经全部融化。下图中箭头的方向为上山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中左右两侧坡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右侧是南坡B. 左侧是南坡C. 右侧是阳坡D. 左侧是阴坡
2. 此时山下的积雪已经全部融化,而山上仍有积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B. 坡度C. 坡向D. 海拔
3. 此时陈老师的行进方向是( )
A. 向东B. 向南C. 向西D. 向北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登山步道右侧的山坡上仍有积雪,而左侧山坡的积雪已经全部消融,说明右侧是阴坡,气温较低,左侧是试卷源自 试卷上新,欢迎访问。阳坡,气温较高。由于云台山位于北半球,其南坡为阳坡,北侧为阴坡。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在山地中,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此时山下由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积雪已经全部融化,而山上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仍有积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与地形、坡度和坡向关系不大。结合题意,故选D。
【3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面朝图中箭头所示的上山方向,左侧是南坡,右侧是北坡,可知此时陈老师的行进方向是向西,背向东方。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通常情况下,海拔与气温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温度也就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2024年2月19日,小华乘坐公交车前往焦作火车站,乘车去郑州参加围棋比赛。她要在百货大楼站上车,从火车站南广场进站。下图是小华家附近的公交站牌及交通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小华去火车站乘坐的最便捷的公交线路是( )
A. 20路或5路B. 5路或7路C. 7路或10路D. 10路或20路
5. 当公交车行驶到右图中“”位置时,小华看到的路标可能是( )
A. B. C. D.
6. 焦作市采用了智能公交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站牌查看车辆的实时位置,其意义在于( )
①提高市民出行效率②监控公交实时位置③实现车辆合理调配④提高车辆运行速度
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答案】4 B 5. C 6. C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她要在百货大楼站上车,从火车站南广场进站,结合公交指示牌可知,5路或7路经过百货大楼,火车站南广场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由材料她要在百货大楼站上车,从火车站南广场进站,由图可知,位于工业路与民主路交叉口,小华看到的路标可能是C,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焦作市采用了智能公交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站牌查看车辆的实时位置,其意义在于①提高市民出行效率,②监控公交实时位置,③实现车辆合理调配,①②③正确,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可能会产生交通事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选择和使用地图。例如,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既可以打印在纸上,也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显示。
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中唱到“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歌词描述的地方最可能在( )
A 新疆B. 河南C. 内蒙古D. 浙江
8. 由歌词推测,最适宜当地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 种植业B. 畜牧业C. 渔业D. 林业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歌词中提到的:伊犁、那拉提都是新疆的地名,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雪山、戈壁广布,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从歌词中,“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可知,这里气候干旱,最适宜当地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渔业和林业。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可可托海是新疆重要的高山牧场,牧民选择夏季在该地放牧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丰富,牧草茂盛。
青稞是藏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单产高,营养价值高。下图为西藏青稞种植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对图中青稞种植区表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位于藏南河谷地区B. 青稞种植区内人口稀疏
C. 降水量均大于400mmD. 青稞种植区内湖泊众多
10. 青稞单产高,营养价值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①土壤肥沃,产量高②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③一年一熟,生长时间长,营养物质积累丰富④热量充足,青稞生长快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11. 以青稞为原料制作的当地特色美食是( )
A. 糌粑B. 米线C. 馕饼D. 凉皮
【答案】9. A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青稞种植区主要位于藏南河谷地区,这里热量较为充足,A正确;青稞种植区内城镇、人口较密集,B错误;降水量大部分大于400mm,C错误; 青稞种植区内湖泊较少,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青稞单产高,营养价值高的主要原因是青藏地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②③正确,④错误。土壤肥沃,单产量高不是营养价值高的主要原因,①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糌粑是藏区的一种特色小吃,是以青稞为原料制作的,也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A正确;米线是南方的特色美食,排除B;馕饼是新疆地区的特色美食,排除C;凉皮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美食,排除D。故选A。
【点睛】青藏高原地区农业主要是在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高寒牧区顾名思义,指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主要有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牧区有着优良畜种: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它们能很好的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截至2022年底,巴西总人口2.03亿,城市人口约占87.3%。巴西的人种复杂,白色人种约占一半,混血人种占1/3强,其余为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下图为巴西地形图及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对巴西的地理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 亚马孙平原人口密度较大B. 城市人口比重大于农村
C. 历史上曾经是英国殖民地D. 东南沿海人口密度较小
13. 甲区域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湿热,雨林密布B. 开发较早,经济落后C.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D. 高原内部,交通不便
14. 对巴西的人种结构表述错误的是( )
A. 白种人大多属于欧洲人后裔B. 黑种人是二战后迁移过来的
C. 巴西的土著居民是黄种人D. 混血人种可能为黑白人种后裔
【答案】12. B 13. A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87.3%,城市人口比重大于农村,B正确;历史上曾经是葡萄牙殖民地,C错误;东南沿海人口密度较大,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甲区域位于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因此人口稀少,A正确,CD错误;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较晚,B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巴西的白种人大多属于欧洲人后裔,A不符合题意;黑种人是二战前迁移过来的,B符合题意;巴西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黄种人,C不符合题意;混血人种所占比例较大,多为黑白人种后裔,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千米。面积851.5万平方千米,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我国存在耕地资源分布不均、粮食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主要粮食输出地。下图为中国粮食供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关于我国粮食输入和输出省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粮食输出省区均为内陆省区B. 粮食输出省区主要位于北方
C. 粮食输入省区均为沿海省区D. 粮食输入省区主要位于北方
16. 东北地区成为主要粮食输出地的原因是( )
A. 水热条件较好B. 机械化水平低C. 作物一年一熟D. 人口总数较小
17. 我国粮食运输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最不可能的是( )
A. 航空B. 公路C. 水运D. 铁路
【答案】15 B 16. D 17. A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主要粮食输出省区中,辽宁省属于沿海省区,A错误;主要粮食输出省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B正确;主要粮食输入省区中北京市不属于沿海省区,C错误;主要粮食输入省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消耗少,因此成为主要粮食输出地,D正确;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冷湿,热量不足,A错误;机械化水平较高,B错误;作物一年一熟,年产量较低,不是东北地区成为主要粮食输出地的原因,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空运相比于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运费高、运量小,而粮食一般价格较低、货量较大,因此很少选择空运。结合题意,故选A。
【点睛】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消耗少;平原广布,有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粮食的主要输出地。
“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其外观颜色是鲜艳的绿色。“苹果屋”除了用来防御野生动物的袭击,还可存放长期冰站作业科考设备、工具,作业人员也可就地短暂休息。下图为北极地区简图及“苹果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关于我国北极黄河站的地理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中纬度地区B. 站点附近企鹅多C. 无极昼极夜现象D. 站点能看到极光
19. 以下关于“苹果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可防御北极熊的袭击②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庇护场所③外观为绿色,更容易辨识
④绿色的外观与周边的森林协调一致⑤可以为科考人员提供休息空间
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③⑤D. ②③⑤
20. 北极科考选择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 1月B. 3月C. 6月D. 9月
【答案】18. D 19. C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北极黄河站位于高纬度地区,A错误;企鹅是南极的代表动物,B错误;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站点能看到极光,C错误,D正确。故选D。
【19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其外观颜色是鲜艳的绿色。“苹果屋”除了用来防御野生动物的袭击,还可存放长期冰站作业科考设备、工具,作业人员也可就地短暂休息。故“苹果屋”可以可防御北极熊的袭击,①正确;“苹果屋”是用来存放长期冰站作业科考设备、工具和作业人员短暂休息的地区,不是为野生动物提供庇护的场所,②错误,⑤正确;“苹果屋”外观为鲜艳的绿色,更容易辨识,③正确;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没有森林分布,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至9月,此时间正好是北半球的暖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利于科考,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的科考研究,主要的内容有:全球气候变化特点(气象监测)、海洋环境考察、冰川考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为运输路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如图所示的G3477次(线路①)和G93次(线路②)是从郑州东到南宁东的其中两趟列车。两趟列车的运行距离和运行时间有较大差异,其中G3477次是2023年10月新增的路线。
【殊途同归】
两条线路运行路线区间差异较大,但殊途同归,最后相会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1)G3477次列车的运行距离比G93次列车____,G93次列车运行时间比G3477次列车____。
【乘车提醒】
2024年春节期间,乘坐G3477次列车时,列车员会提醒旅客,一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二要注意缓解耳压不适。高速行驶的列车进入隧道后,气流快,车内压力迅速变化,导致人耳朵内外的气压差变大,人会出现耳部不适。
(2)简述乘坐G3477次列车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原因。
(3)从地形的角度,简述乘坐G3477次列车可能会出现耳压不适的原因。
【经济走廊】
G3477次线路全程1968公里,途经南阳、襄阳、神农架、重庆、遵义、贵阳、荔波等多个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旅游专线。郑州到南宁方向原有行进路径主要沿京广高速铁路运行,运输干线作用明显,承担着中国南北方运输的主要压力。
(4)简述G3477次列车开通的意义。
【答案】(1) ①. 长 ②. 少
(2)G3477次列车大致南北走向,冬季温度差异大,
(3)G3477次列车穿越了山区,需要穿越隧道
(4)带动沿线的旅游业发展、人口就业。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G3477次(线路①)和G93次(线路②)是从郑州东到南宁东的其中两趟列车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交通、地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G3477次列车(线路①)的运行距离比G93次列车(线路②)距离长,G93次列车(线路②)运行时间为7小时38分,G3477次列车(线路①)运行时间为10小时39分,G93次列车运行时间比G3477次列车少。
【小问2详解】
2024年春节期间,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纬度越高气温越低,G3477次列车大致南北走向,温度差异大,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
【小问3详解】
由材料高速行驶的列车进入隧道后,气流快,车内压力迅速变化,导致人耳朵内外的气压差变大,人会出现耳部不适可知,G3477次列车穿越了伏牛山、大巴山、巫山等山区,需要穿越隧道,会出现耳压不适。
【小问4详解】
由材料G3477次列车经过多个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可知,有利于带动沿线的旅游业发展、人口就业,促进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常年盛行西北风,风力强劲,深刻影响着火地岛的地理环境。图1是火地岛位置示意图及乌斯怀亚气候资料图。
【奇特树木】
火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均向同一个方向生长,被称作“醉汉树”。图2是火地岛“醉汉树”景观图。
(1)据材料可推测火地岛“醉汉树”树冠指示____方向,理由是____。
(2)火地岛的地势____,判读理由是____。
【低矮木屋】
火地岛西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森林茂密。乌斯怀亚的传统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较大。图3为南美洲附近板块构造图及乌斯怀亚传统民居景观图。
(3)从房屋建材、屋顶坡度和抗灾能力等角度,分析乌斯怀亚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 ①. 东南 ②. 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把树冠吹向东南
(2) ①. 西高东低 ②. 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3)该地地震频发,低矮的小木屋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深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
【解析】
【分析】本题以火地岛位置示意图、乌斯怀亚气候资料图、火地岛“醉汉树”景观图和南美洲附近板块构造图及乌斯怀亚传统民居景观图为载体,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美洲的气候、地形和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常年盛行西北风,风力强劲,深刻影响着火地岛的地理环境”,可推测火地岛“醉汉树”树冠指示东南方向,理由是树冠在强劲西北风的吹拂下会偏向东南方向。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火地岛河流多自西向东流,由于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可推测火地岛地势为西高东低。
【小问3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地岛地处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低矮的小木屋利于防震;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常年盛行来自太平洋的西北风,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火地岛气温温暖湿润,深林茂密,木材丰富,建造木屋便于就地取材。
2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肯尼亚在绿色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下图为肯尼亚局部示意图和内罗毕气候资料图。
【电力短缺】
多年以来,电力短缺一直是肯尼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至今未实现全民用电。2010年以前,肯尼亚主要电力来源为水能发电,但肯尼亚水电供应极不稳定。肯尼亚不得不大量进口化石能源发电,价格高昂,并且会加剧环境的恶化。
(1)结合图文材料,说出肯尼亚水电供应极不稳定自然原因。
【地热开发】
东非大裂谷纵贯肯尼亚南北,地层断裂带相对集中,地质活动活跃,地热能资源丰富。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平均需要钻探约3000至4000米才能建成一口地热井,而在肯尼亚往往只需钻探1000米左右的深度。
(2)肯尼亚地热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当地地热能资源具有____的特点。
【中肯合作】
中国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凭借自身技术与成本优势,助力肯尼亚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梅嫩加伊地区的索西安地热电站是非洲首个从设计、产品生产到建设、调试完全由中国企业独立完成的地热发电站。建设前期由中国企业投资,使用的也是全套由中国研制并生产的发电设备。中国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他们还优化用工模式,以“传帮带”的形式进行技术培训并考核上岗。
(3)说出中国在肯尼亚绿色能源开发中起到的作用。
(4)简述中肯合作开发绿色能源对肯尼亚的意义。
【答案】(1)肯尼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2) ①. 东非大裂谷 ②. 埋藏较浅,易开采 (3)主导和引领作用
(4)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大气和水的污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促进肯尼亚经济发展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肯尼亚地形图”、“内罗毕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肯尼亚的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肯尼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水力发电不稳定,湿季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水力发电量大;干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水力发电量随之减少。
【小问2详解】
由材料东非大裂谷纵贯肯尼亚南北,地层断裂带相对集中,地质活动活跃,地热能资源丰富可知,肯尼亚地热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当地地热能资源具有埋藏较浅,易开采的特点。
【小问3详解】
由材料中国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与成本优势,独立完成的地热发电站,助力肯尼亚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可知,中国在肯尼亚绿色能源开发中起到主导和引领作用,加快肯尼亚能源转型。
【小问4详解】
中肯合作开发绿色能源对肯尼亚的意义是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大气和水的污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肯尼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肯尼亚经济发展等等;对中国来说,可以推动我国技术创新,扩大中国的海外市场并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等。
2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地。全世界每生产三件服装就有一件来自中国。服装出口为中国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图是中国服装工业分布示意图。
【服装之兴】
普通服装产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早期的服装产业大量集聚于此。
(1)简述我国东部地区早期发展服装产业的优势条件。
【产业之困】
近年来,因土地、能源、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东部沿海地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普通服装产业遇到了巨大的发展困局。
(2)与早期相比,说出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普通服装产业的困局。
【布局之变】
近年来,我国东部部分普通服装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新疆是很多企业的首选地。一方面是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机会把销售渠道向中西部扩展,甚至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向中亚、西亚地区发展。作为四大牧区之一的新疆还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优质亚麻产区。新疆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化纤生产的重要原料。
(3)与四川相比,简述新疆承接东部服装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答案】(1)劳动力充足且廉价;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等。
(2)土地、能源、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并且不利于环保问题的解决,不利于东部沿海经济的持续发展。
(3)靠近原料地;邻国众多,国内外交往便利;土地租金低;政策支持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国服装工业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我国服装产业的分布变化及原因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我国服装产业早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早期发展服装业提供了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另外这里工业基础较好,设施较为完善。
【小问2详解】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东部沿海纺织服装产业逐渐面临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例如劳动力成本增加、土地资源紧张、水电运输等生产管理成本的增加、交通和环保等问题,以及沿海各省的经济扶持政策的取消等,使东部沿海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明显缺乏后劲,经济效益下降,竞争力逐渐失去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考虑迁到中西部地区,近几年已经陆续有若干家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实施了西迁,大规模迁往中西部的序幕就此拉开。
【小问3详解】
新疆承接纺织服装加工业的优势条件: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靠近原料地;临近中亚多国,且有众多铁路、公路连接国内外,利于原料运输和产品外运;新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租金低,内部交易成本低;国家纺织工业调整政策支持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温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温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河南省温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4年山东省高青县(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地理试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第II卷必须用0,秦岭站建成的意义(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