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02,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8页,四大版块,16小题,材料一是莫言在北大的演讲稿,编剧本的重要工作是创编台词,莫言在北大的演讲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
1.全卷共8页,四大版块,16小题。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戏如乾坤,戏里戏外蕴含无限的语文元素。某班开展“戏剧与人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邀你一起参加。
妙笔答卷 (3分)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走进戏曲 (20分)
【品味唱词】
1.阅读唱词《劝千岁》,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8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2分)
xuán ▲ 孙 yān hóu ▲
(2)给文中加点字“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分)
A. dǒu B. dòu
(3)给文中 □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1分)
A. 贯 B. 冠
(4)这段唱词体现乔玄“善劝”。请联系“故事背景”,说说乔玄是怎样说服孙权母子“将计就计结鸾俦”的。(4分)
【故事背景】因刘备久占据荆州,孙权屡讨不还,与周瑜设美人计,假称以妹孙尚香许婚刘备,讴刘备过江囚死东吴。幸得乔玄从中周旋,说服孙权,让孙权母亲国太做主将女儿孙尚香配与刘备。试卷源自 试卷上新,欢迎访问。答:.
【联想名句】
2.“品读”戏曲唱词,“联想”诗文名句。(8分)
【认识脸谱】
3.京剧脸谱颜色具有代表人物性格形象的作用,如红色:忠勇、侠义等;白色:阴险、奸诈等;黑色:粗犷、豪爽等;金色:英勇无敌、桀骜不驯……请从以下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为人物选择合适的脸谱颜色,并结合人物性格形象与相关情节,简要阐明理由。(4分)
A.孙悟空 (《西游记》) B.高俅 (《水浒传》) C.张飞 (《三顾茅庐》)
答:我选 。▲
改编戏剧 (25 分)
某班开展“学习戏剧改编”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项任务。
【材料一】
莫言北大演讲:小说与戏剧
①谈到戏剧,这是我非常深的情结。成为戏剧家的夙愿,首先是由于我从小热爱戏剧,在没读书之前,我先受到了戏剧的教育与熏陶。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接受的历史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是来自戏剧的。因为退回去七八十年,那个时候农村认识字的人很少,大部分老百姓不具备阅读的能力,而且即便你有阅读的能力也没有书可以让你读。这个时候戏剧就承担了为老百姓普及历史知识、传递社会价值观念的道德任务。梁启超也说戏剧就是课堂,演员就是老百姓的老师。农村没有剧院,只有露天的土台子,集市上即兴的演出,实际上就是老百姓学习历史、培养所谓三观的地方。我当时是一个农村的小孩子,刚把能够借到的十几本书看完,骄傲地认为我的学问已经登天了,因为能借到的书都被我看过了。这个时候集市上说的长篇评书,乡村剧团的巡回演出,民间老人们随机的演唱,就变成了我劳动之余最好的文化教育。这种收获当时感受不到,过了许多年之后,当我走上文学之路拿起笔来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才慢慢回忆起当年的场面,才意识到戏曲对于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村子里很多不认识字的老人都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戏文。我爷爷是一个老木匠,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但他能把他看过的几十出戏从头背到尾,而且对哪个地方应该敲锣打鼓,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我想戏剧带来的教益更促使我们反思,在当下我们是不是确实要读那么多的书?也许少些走马观花般的阅读,多些精读,效果会更好。
②我真正的兴趣还是在话剧。我觉得中国作家写话剧特别顺理成章,因为我们中国古典小说的看家本领就是白描。白描就是不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意识流描写,只通过人物的语言和人物的行为动作就可以把一个人物的内心暴露无遗,就可以塑造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我们中国古典小说就靠这个。我们北大的叶朗教授的《中国小说美学》里边对这点有非常充分的论述,大家可以找来看一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改行写话剧就跟写小说差不多了,写人物对话、写人物行为,当然再加上一点剧场描写。西方有的理论家把话剧定义为三要素,第一就是戏剧冲突或者戏剧矛盾,第二就是人物语言,第三就是剧场说明。
③冲突和矛盾实际上就是一回事,就是故事设置的时候应该有一上来就把观众抓住的情节,不要演了半天还是不知所云。作为小说,像《追忆似水流年》那样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舞台上也这样弄的话,我想有的观众会看不下去,大部分观众会受不了。现在我们给人家改电影、改电视连续剧,就要求连续剧第一集必须抓住人,让人看下去。第一集如果没有任何矛盾发生的话,这个电视剧可能收视率就会大大下降。至于戏剧冲突和矛盾,我觉得也是塑造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手段或者说方式。一个人物的性格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暴露出来呢?在特殊环境。我写过关于军事文学的一些肤浅小文章,我说战争这一题材为什么很多作家都乐意写、很多剧作家乐意写,就是因为战争是非正常的人类环境,是非常态的人类生存状态,在战争中随时面临着生和死的考验,钱财的考验在这里变得很微弱了,重要的是活着或者死去。在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前,一个人的本质最容易暴露出来。所以战争文学往往是写人性的试金石,考验人性的试金石。戏剧当然应该借助这样一些成功的经验,在一开始就要把人物放到暴风骤雨当中去进行锻炼,让人物的性格在这样一种考验面前袒露给观众或者读者。
④语言当然是话剧的主要手段,一切实际上还是要靠台词来呈现。好的话剧,我认为是有大量的潜台词需要观众来补充的。真正精彩的不是演员说出来的,是靠观众说出来的。这种潜台词的微妙效果,我想看过好话剧的人都会有亲身的体验。人物的语言或者人物的对话,肯定是话剧最重要的成分,所以我刚才讲,你讲一个话剧故事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必须看台词才能够感觉到所包含的讥讽,暗含的各种各样的潜在意思,才能够感觉到语言的机智、幽默、刻薄,总之没有台词的话剧是不成立的,这是老生常谈了。
⑤关于第三个戏剧要素,即场景的描写,这个我想可繁可简。我也曾经说过,每一部好的小说里面肯定都包含着一部或者几部话剧,或者也可以说一部好的话剧完全可以扩展成一部好的小说,当然扩展成小说的过程当中也添加很多小说的元素,但是最终核心的还是话剧。也就是说一部小说二十万字表达的内容,一部话剧两万字就可以表达得非常充分。所以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写小说的朋友们,也不妨换一下文体,写写话剧。
(摘自《北京文学》2023年第9期)
【材料二】
《孔乙己》课本剧(局部)
【时间:清末某天】
【地点:咸亨酒店】
【人物:孔乙己(57岁)、酒店掌柜(50岁)、小伙计(14岁)】
【咸亨酒店为曲尺形柜台,后面是挂着布帘儿门。柜台上摆着一个盆,盆中放着酒提子、酒漏;墙上挂着咸亨酒店區和粉板。】
第一幕
孔乙己 (上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生今年五十有七岁,人送绰号孔乙己。孔乙己?孔乙己是什么意思?实话告诉您,我也不知道。您瞧瞧,您瞧瞧,读书人读到连名字都没有一个,也实在是惨了点儿。可您没听说过吗?(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羡女呀颜如玉。等我要是中了功名,也像丁举人一样八面威风——买房、置地、娶妻、生子……家里是肉林、酒海。到时候人人都喊我孔大老爷。孔大老爷!唉!对了,到时候,凡是叫过我孔乙己的,我一概不理。哼,不给他们那么大脸。得,咸亨酒店到了。
掌柜的 (出店,拦孔乙己)止步,止步、止步、止步、止步,孔乙己!
孔乙己 何也?
掌柜的 你也不瞧瞧您这身打扮儿,这里面是你坐的地方吗?
孔乙己 我打扮怎么了?
掌柜的 我问你,你这长衫,有多少年没洗了?
孔乙己 你嫌我脏?
掌柜的 你这长衫,穿了几代人都没补了?对喽,是没人给补、没人给补。哈哈哈…
孔乙己 你嫌我穿得破?
掌柜的 外面请、外面请、外面请。
孔乙己 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手。
掌柜的 别看我这里面地界不大,那可是庙小神仙大,是有身份人休闲的地方。
孔乙己 开酒店,赚的是钱,你管我穿什么干嘛?有钱就是大爷,有钱你就得伺候着。你说说,我孔乙己还欠你的钱吗?
掌柜的 不欠。
孔乙己 我赖过你的账吗?
掌柜的 没有,绝对没有。
孔乙己 既然不欠你钱,没赖过你的账,你为何不让我到里面饮酒?好歹我孔乙己也是个读书人不是?
掌柜的 (掌柜侧着身子,用手肘支在柜台上,冷冷地上下打量着孔乙己。突然直起身子向他靠近,在他耳边用近似揶揄的语气问。)既然是读书人,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
孔乙己 (面露愠色)士可杀,不可辱,哼!
掌柜的 得,孔乙己,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就算你行行好,照顾照顾我的买卖还不行吗?等你中了功名、有了钱,我背你到里边喝去。好吗?
孔乙己 你也太损了吧?(往回走)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掌柜的 我小人?孔乙己,不是我说你。看你那点出息,小孩子家看着茴香豆眼馋,张那么大的嘴,可你一人只给一颗,还用手罩住碟子,多乎哉?不多也;多乎哉?不多也;多乎哉?知道的是你捂着几颗苗香豆,不知道还以为你护着一碗红烧肉呢!哈哈哈哈……
孔乙己 你这碟子是不是也太小了点儿?
掌柜的 是,就是小了那么点儿。这是专门为你这号人预备的,碟子大了怕你买不起!再说了,单靠你那一碗酒、一碟茴香豆的大买卖,我还不喝西北风去。
孔乙己 掌柜的!今天,我可是一碟茴香豆,温两碗酒!
掌柜的 小二!孔乙己,温两碗酒,一碟茴香豆!
孔乙己 (排钱)一、二、三、四、六、六、七、八、九。
小伙计 来啦!孔乙己,两碗酒,一碟茴香豆!
掌柜的 喊什么喊,孔乙己一来,你就人来疯!
【掌柜的下场】
第二幕
孔乙己 (B)好、好、好!(接过酒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啊,好酒!好酒哇。
小伙计 孔乙己,你当真读过书吗?
孔乙己 那还用说?
小伙计 孔乙己,听说你写得一手好字,是吗?
孔乙己 那还用说?
小伙计 听说你替人家抄抄书、写写字就能赚钱?
孔乙己 谁说的?
小伙计 听说你特懒、特馋,脾气特坏,写不了几天字,就连人家的纸、笔,还有砚台都丢失了。是吗?
孔乙己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孩子家,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行、非礼勿视……
小伙计 唉,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东西了吧。你看你这么大的人,还读书人呢,干嘛偷人家东西?多寒碜呀。
孔乙己 掌柜的来了!
小伙计 (惧怕的样子)孔乙己!别吓唬人。我问你,你为什么偷人家东西?
孔乙己 你一个小孩子家,怎么也学会侮人清白?
小伙计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人家的书,吊起来打你。是不是,是不是?
孔乙己 窃书,不能算偷、不能算偷。窃书。
小伙计 偷就是窃,窃就是偷,窃书就是偷书。别以为我不懂。
孔乙己 窃书,窃书,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小伙计 就是偷!就是偷!
孔乙己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穷……
小伙计 什么呀,哈哈哈哈。
孔乙己 (C)我说不是偷,就是不是偷,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小伙计 别之乎者也的,不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吗?
孔乙己 你说什么?刚才,你说什么来着?
小伙计 我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孔乙己 你也读过书?
小伙计 啊!
孔乙己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苗字怎样写?……不能写了吧?……来,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应该记着,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要用的。
小伙计 谁用你教,不就是草字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吗?
孔乙己 对对!好哇,好哇……就是草字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可苗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小伙计不屑一顾,下场】
孔乙己 唉,小子不可教也。(起身进店,边走边唱)家有良田靠山河,父做高官子登科,身边美女常陪伴,十七、八岁总活着……
【大师指引】
4.材料一是莫言在北大的演讲稿。第①自然段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又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 (3分)
答:
【了解改编】
5.“小说改编成戏剧”要注意哪些事项?综合教材所学,结合两则材料分条概述。(4分)
答:
【梳理比较】
6.材料二是一个课本剧,由鲁迅小说《孔乙己》改编。学习小组就改编前后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进行了梳理比较,请你联系已学小说《孔乙己》参与探究活动。(11分)
(1)内容梳理比较,完成下表填空。(5分)
(2)探究发现:小说改编成剧本,相关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发生了哪些改变?这样改变有什么好处?请联系材料一简要分析。(6分)
答:
【研究台词】
7.编剧本的重要工作是创编台词。上面课本剧中ABC三处台词,在同名小说《孔乙己》中没有原话,这三处台词的创编好不好?为什么?请你联系原著人物、主题,结合台词上下文,三句选一,简要分析。(4分)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美女呀颜如玉。等我要是中了功名,也像丁举人一样八面威风——买房、置地、娶妻、生子……家里是肉林、酒海。到时候人人都喊我孔大老爷。孔大老爷!
B.好、好、好!(接过酒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啊,好酒!好酒哇。
C.我说不是偷,就是不是偷,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答:我选 句。
【阅读拓展】
8.莫言在北大的演讲中说:“一个人物的性格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暴露出来呢?在特殊环境。”请在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他的人生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A.《骆驼祥子》 祥子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答:我选 。
寻访戏迷 (22分)
《陶庵梦忆》二则 张岱
(甲)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震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①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琉疏如残雪。
余呼小仆携戏具,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薪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撥②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晴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 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乙)彭天锡串戏 (有删改)
彭天锡③串戏④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一肚皮磥砢⑤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
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 “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注释】①噀(xùn)把含在嘴里的液体喷出来。②撥(sà)按揉。③彭天锡:明末业余戏曲演员,江苏金坛人,擅演净、丑戏。④毕戏:客串演戏。⑤磥砢(lěiluǒ)众多的样子。
【赏幽景】
9.给甲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以准确感受月夜美景。 (限断三处) (3分)
月 光 倒 震 入 水 江 涛 吞 吐 露 气 吸 之 睽 天 为 白。
10.甲文画横线句“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有何表达效果?请联系语境简要赏析。 (4分)
答:
【记奇人】
11.下面加点词影响了同学们对“戏迷”的理解,请你解释加点词,扫清词义障碍。 (4分)(1)日晡( ▲ )(2)延其人 ( ▲ )(3)法锦包裹( ▲ ) (4)特于是发泄之 ( ▲ )
12.甲乙两文分别记述了两位爱戏成迷的“奇人”,请任选一文,从选材、写法等角度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选戏伴】
13.张岱迷戏成痴,如果他想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看戏,你觉得下面人物他会选谁?请选择其一,并结合你对张岱的了解说明理由。 (3分)
A迅哥《社戏》 B陆游《游山西村》 C鲁迅《五猖会》 D郭沫若《屈原》
答:我选 。
【寻戏路】
舟次临清①有感故乡梨园之音②
【明】帅机③
清源一望思依然,巨镇殷殷④接鲁燕。
万户烟云明似锦,千航钲鼓响连天。
久羁北土裘应敝,乍听南音泪欲涟。
早岁来游渐潦倒,烹羊沽酒可论钱?
【注释】①临清:今属山东省,别称清源,是古京杭大运河旁的一座重镇,地处南北水上交通要道,为各种戏曲音乐文化的交融、传播地。②梨园:戏曲代称, “故乡梨园之音”指江西弋阳腔。③帅机,江西临川人,明隆庆进士,然在官场屡遭挫折;万历三年,诗人从北京到南京,路经临清码头听到弋阳腔,写下此诗。④殷殷:形容数量广众、人口聚集,众多。
14.在传统戏曲界,向来有“水路即戏路”的说法,表明京杭大运河这条“水路”促进了沿河地区戏曲的发展繁荣,形成“戏路”。请结合注释及上面诗句的相关描写,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3分)
答:
15.诗人在清源码头听到“南音”,产生了哪些感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答:
定位角色 (5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0分)
【材料一】某班将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
“我要演主角,小角色我不想演。”
“可是总得有人演呀,如果人人都演主角,那不成戏呀!”
【材料二】 《中国青年报》对2000位青年人展开调查,结果显示,48.4%的受访者“甘当配角”,51.6%的受访者表示“甘当主角”。
其实,不只是演戏,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面临做主角还是做配角的选择。这些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围绕“主角与配角”这一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立意,题目自拟; (2)记叙文做到叙事清楚、详略得当,写出细节;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逻辑清晰;(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2024 年初中毕 业生学业 水 平调测
语文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妙笔答卷 (3分)
书写规范、工整、美观者加1-3分。
走进戏曲 (20分)
1. (8分)(1)玄 咽喉 (2)A (3) B (每空1分)
(4)(4分)这段唱词体现了乔玄的劝说艺术。首先,乔玄指出刘备具有皇家血统(“靖王的后”“汉帝玄孙”),杀他有政治风险;(1分)其次,盛赞刘备有一个厉害的团队,结拜兄弟关羽、张飞、赵云,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还有个神机妙算的军师诸葛亮,无论斗勇还是斗智均没有胜算;(1分)最后,从杀的后果看,孙刘相争,两败俱伤,让曹操坐收渔利。(1分)乔玄多角度分析囚死刘备的种种后果,成功说服孙权母子,避免了孙刘联盟的破裂。(1分)
2.(8分)①在河之洲 ②策勋十二转 ③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④羌管悠悠霜满地 ⑤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空1分,错字、多字、少字均不得分,第⑥空与唱词相关,连续两句即可。)
3. (4分)
【示例一】我选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适合金色脸谱。金色脸谱象征英勇无敌、桀骜不驯的人物性格形象。孙悟空在护送唐僧取经之路上斩妖除魔,体现出他的英勇无敌;而他有时又比较任性自我,常与唐僧几人发生冲突,如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多次弃师而走,体现出他的桀骜不驯。因此,象征英勇无敌、桀骜不驯的金色脸谱最适合孙悟空的性格形象。
【示例二】我选 B,《水浒传》中的高俅适合白色脸谱。白色脸谱象征阴险、奸诈的人物性格形象。高俅原先是一个放浪子弟,而后发迹成为当朝太尉。他刚上任就报复东京八十万进军教头王进,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只因之前比武时惨败于王进父亲手下,这体现了他的阴险;而后来他的义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冲娘子,百般调戏,并多次计划置林冲于死地,实在奸诈。因此,象征阴险、奸诈的白色脸谱最适合高俅的人物性格形象。
【示例三】我选C,《三顾茅庐》中的张飞适合黑色脸谱。黑色脸谱象征粗犷、豪爽的人物性格形象(1分)。面对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行为,张飞却不以为意,将诸葛亮称作“村夫”,还多次提议将他唤来、绑来,甚至打算放火将诸葛亮烧醒,可见其粗鲁。而张飞虽然粗鲁,刘备也多次斥责,但他依旧有话直说,绝不藏掖半句,可见其豪爽。因此,象征粗犷、豪爽的黑色脸谱最适合张飞的人物性格形象。
(判断1分,结合情节言之有理,3分)
改编戏剧 (25 分)
4.(3分)观点:戏剧具有向老百姓普及历史知识、传递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或:戏剧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教益。或:戏剧承担着历史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任务。)(1分)作者通过回顾自身经历和目睹的农村百姓生活,现身说法;又通过举例子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阐述戏剧对自己和老百姓的熏陶和教育作用。 (2分)
5.(4分)①首先要选择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②以原作为基础进行改编,不能背离原作“戏说”;③简化情节,缩减场面,突出主要人物的活动;④矛盾冲突必须在短时间内反映出来,能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吸引观众;⑤要精心设计戏剧语言,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要高度个性化并具有充分的表现力(有潜台词)⑥以适应演出的需要,适当改变呈现方式。 (每点1分,意近、有理即可)
6. (11分)
(1) (5分)
①白描、介绍性的语言 ②合并到小伙计与孔乙己之间的对话 ③用“听人家背地里谈论”的口吻概述介绍 ④“掌柜”与孔乙己的对话台词呈现 ⑤只有孔乙己、掌柜、小伙计三个人物 (每线1分)
(2)(6分)
变化:(2分)①小说中概述、介绍性的内容(舞台上无法直接呈现),改编成戏剧时,往往融入到人物对话中,以角色的台词方式呈现;(1分)②合并人物与对话,减少出场人物,故事内容相对简化。(1分)
好处(4分):①将不便演的“介绍、概述内容”改遍成角色台词,使故事情节交待更清楚,表演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②合并人物对话与情节,使矛盾冲突更集中,一开场就能抓住观众眼球,增强观赏性;(或:减少出场人物,简化情节,缩减场面,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的活动。)(每点2分)
7.(4分)
【示例】A句创编得好。①忠于原著,生动突现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三句俗语,颇具封建科举功名色彩,是封建时代热衷科举的读书人的口头禅,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与毕生梦想,也体现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以此俗语作为孔乙己的开场台词,生动地表现孔乙己的心理,展示其迂腐的书生形象,并利于揭示小说主题,这一改编与原著精神一致。②有利于推进剧情。从台词上下文语境看,念着此台词时候的孔乙己,正梦想冲动、飘飘欲仙、忘乎所以,全然顾不得店里间只是长衫主顾能坐喝的地方,一直往里冲,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情节——掌柜拦阻他入内。
【示例】B句创编得好。①忠于原著,生动突现人物形象。小说中的孔乙己是个爱酒的落魄书生,个性迂腐,常吟诵诗文故作高雅,又生活困窘忧患不断,所以以引用《短歌行》诗句来作为他的台词,很合其个性。②有利于推进剧情。此时孔乙己念的台词是《短歌行》诗句,自然引来小伙计的关注与调笑:会念诗的读书人“你当真读过书?”“你写得一手好字?”——推进了剧情的展开。
【示例】C句创编得好。①忠于原著,生动突现人物形象。此句台词顺着前面取笑孔乙己“偷书”的情节而来,是孔乙己的“辩解”之词,半文不白,这符合孔乙己说话,尤其是面临尴尬场合时的“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特点,突现其个性形象。②有利于推进剧情。因此台词中有“驷”字,引出下面小伙计“驷马难追”的接话,从而又引出教“茴”字的剧情。
(4分,原因从台词“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三方面作用中任选两方面分析即可,每方面2分,无分析减半给分。)
8. (3分)
【示例】祥子在特殊的环境中展现了鲜明的个性。他面对生活中的那些磨难,逆来顺受:遇到大兵抢车,孙侦探敲诈,把车和钱给了对方;面对虎妞的步步紧逼,他妥协结婚。生活有磨难来临时,祥子都是忍受、妥协,当磨难大到把他打垮时,他就堕落了。他在旧社会特殊的环境中,经历种种磨难,暴露了软弱的、愚昧的的性格。
【示例】保尔在特殊的环境中展现了鲜明的个性。他因战斗、筑路而生了重病时,他没有放弃,而是凭借顽强毅力战胜病魔;当他失明、瘫痪时,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战胜了软弱的自己,拿起笔,用文字来继续革命,他在革命年代特殊的环境中,经历种种磨难,展现了顽强、坚毅的性格。
(经历概括至少两点2分;性格总结1分。)
寻访戏迷 (22分)
9.(3分)月 光 倒 震 入 水/江 涛 吞 吐/露 气 吸 之/噀 天 为 白。
10.(4分)画横线句“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写出了半夜时分月光下金山寺的漆静(幽静)环境。 (1分) (效果的总概括) “漏”字生动地写出了寺老、树高、林密,皎洁的月光只有星星数点穿过树叶投射到地面; “如残雪”指斑驳的月影似将化的残雪,这里巧用比喻写出“漏光”之疏,映衬寺内树木葱茏枝叶茂密。 (2分)整句描写渲染了夜半时分,月下金山寺内幽深、静美的环境,以静衬动,更突出后文张岱于深夜张灯火、喧锣鼓、演大戏的动静之大,从而生动表现张岱痴迷戏曲、特立独行的个性特点。 (1分)
11.(4分)(1)傍晚 (2)邀请 (3)用法锦 (4)在演戏这事上(从演戏这个途径上)
12. (3分)
【示例一】甲文写“奇人”张岱爱戏成迷,主要是通过详写一件“奇事”来完成。具体来说,写张岱痴迷戏曲紧扣一“奇”字,“奇”在随性。(1)正面写他“迷”戏的随性:①戏兴一起,不顾时间。“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二鼓,即二更,相当于21-23点)矣”,等开演应已半夜,“剧完,将曙”,演出整整一个晚上。(1分)②乘兴演戏,不顾环境。“入大殿,皆漆静”,入寺时已夜深人静,寺人皆入梦乡。演戏时又动静颇大,全然不顾环境,不顾演戏扰民。(1分)(2)侧面写张岱“迷”戏之奇:主要通过写“一寺人”被惊醒后的奇特反应。老僧“呵欠与笑嚏俱至”“皆不敢问”,山僧们“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僧人们夸张的反应侧面衬托出张岱演戏的尽兴与投入,表现他对戏剧的痴爱。(1分)
【示例二】乙文写“奇人”彭天锡爱戏成迷,主要从三方面来写他对戏剧的痴迷和演戏之妙。(1)方面概述彭天锡因沉迷于戏剧而不用心经营家业,败光家产的情况;(1分)(2)描写彭天锡演戏的专业追求与高超的艺术水平:不乱编造一字,饰演反面角色炉火纯青,表达内心真情。确实值得欣赏。(1分)(3)由“余”(张岱)观其戏的感受与高度评价(无以言表),侧面写彭天锡的“戏迷”特点。(1分)
13. (3分)
A 选迅哥。迅哥在平桥村这个乐园中感受到的人间温情与友善,在看社戏途中所感受的纯粹的自然美景和率真淳朴的民风民情是张岱所崇尚的。
B.选陆游。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春社临近,各种欢快的祭祀风俗兴起,活动中表现出百姓淳朴可爱的民风,对此诗人表现出由衷的喜爱,体现了他追求淡泊、崇尚淳朴自然简约的情怀,悠闲自然中美好和简朴扑面而来,这一点与张岱心有灵犀。
C.选鲁迅。小鲁迅在《五猖会》中所倡导的人的自然天性不被扭曲,要随性而为,这与张岱的行事风格相契合,他们一定有共同语言。
D.选郭沫若。郭沫若的《屈原》表达的是对国家和百姓的爱与痛,对于大明遗民张岱,这一定会勾起他的忘国亡家的悲伤与痛恨。 (选择1分,诗文分析1分,与张岱结合1分。 )
14. (3分)
从注释看,本诗是诗人从北京南下南京,路经并暂停临清(清源)码头,环望四周,有感而作。在作者眼里,清源是“巨镇”,连接着山东与北京(鲁燕);(1分)人口众多,商贸繁荣,盛况空前(“万户烟云明似锦”);(1分)运河里,“千航”穿梭,“钲鼓”喧天,各种戏曲音乐热闹上演,精彩纷呈,文化交流频繁,观者云集(千航钲鼓响连天)。(1分)水路上的戏曲发展繁荣可见一斑,因此说“水路即戏路” 。
15. (2分)
①诗中“南音”即指“故乡梨园之音”,是诗人故乡的戏曲形式。诗人久羁北土,途径临清意外听到“南音”,不由激起了思乡之情;②他早年外出追求功名,在官场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潦倒”,如今衣衫破旧地来到繁华的“巨镇”清临,颇有失意落寞之感,不禁涕泪涟涟,感慨万千。(每点1分)
定位角色 (50分)
16. (50分))作文评分标准略劝千岁①杀字休出口。老臣②与主说从头。
刘备本是靖王的后,
汉帝(xuán)_▲ _孙一脉流。
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 青龙偃月神鬼皆愁;
白马坡前诛文丑,
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
他三弟翼德威风有,
丈八蛇矛惯取(yān hóu)_▲_;
鞭打督邮他气冲牛斗, 虎牢关前战温侯,
当阳桥前一声吼, 喝断了桥梁水倒流。他四弟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九州;长板坡救阿斗, 杀得曹兵个个愁。
这一班武将哪个有, 还有诸葛用计谋。
你杀刘备不要紧,
他弟兄闻知是怎肯罢休!
若是领兵来争斗, 曹操坐把渔利收。
我扭转回身奏太后,将计就计结鸾俦⑧。
(选自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
【注释】①千岁: 这里指孙权。②老臣: 乔玄, 大乔小乔的父亲, 孙策和周瑜的岳父。③鸾俦: 比喻夫妻。
“品读”戏曲唱词
“联想”诗文名句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天仙配》)
关关雎鸠, ① _▲_。(《诗经·关雎》)
有许多女英雄, 也把功劳建。(《花木兰》)
② _▲_,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救百姓只剩下开仓放粮这条路, 我虽然嶙嶙瘦骨却也有冲天一怒。(《清吏郑板桥》)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③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④_▲_,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听大雁叫长空声声嘹亮,扯起我绵绵的思绪万里长。(《苏武牧羊》)
⑤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好男儿理应该志在四方,忧天下报国家方为栋梁。(《岳母刺字》)
⑥_▲_ _▲_。
小说内容
小说中的呈现形式
剧本中的呈现形式
鲁镇酒店的环境、主客关系
简述、介绍性的语言
以掌柜与孔乙己冲突的对话 (台词)呈现
孔乙己的身份、外貌(衣着)、名字由来
①_
开场自嘲式的上场独白(台词)呈现
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酒客之间、酒客与孔乙己之间的对话描写
②_
孔乙己求功名、谋生情况与喝酒“品行”
③_
分别以小伙计与孔乙己对话台词、掌柜与孔乙己对话台词呈现
取笑孔乙己“没捞到秀才”
“旁人”与孔乙己的对话呈现
④_
出场人物
许多参与取笑的酒客、掌柜、小伙计、讨要茴香豆的小孩子等
⑤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八页,四大题,18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对比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