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01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02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活动一,活动二,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山东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8分)
    三年成长,带给各位同学的不仅仅知识的丰厚,更应该有境界的升华,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学校九年级同学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传承文化,责任在我
    中华璀璨夺目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依然有着无穷的魅力。九年级同学围绕“尊重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对七八年级同学进行主题宣传。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I~3题。
    ①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如同浩浩汤汤的江河,将各种文化传递到我们眼前。在这些文化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同星辰般富丽堂皇,让我们永远为之震hàn。A.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是人们获得民族认同感,增强国家向心力的源泉。
    ②然而,一些年轻人却对这些传统文化不以为然,这是为何?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太少,还是因为现代网络文化的冲击让他们对其价值产生了轻视?撇开这些问题不谈,B传统文化经过漫长时间的洗礼,发挥了塑造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凝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充分作用。
    ③C坚定文化自信,要从理解历史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性为出发点,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否坚固,关键在于是否心底里有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和广泛认同。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不能目空一切,更不能玷污传统文化。礼敬传统文化,hóng扬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更是我们我们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④然而,传统文化参差不齐,也有一些较为负面和落后的内容,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只有剥离了、剔除了那些落后消极的因子,我们才会在文化竞争的格局中做到不被外界迷惑,始终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观。D世界的多元化格局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到全球的文明对话中,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责任。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括号中拼音处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piē tī 撼 弘 B. piě 'tī 憾 弘
    C. 1piē tì 憋 鸿 D. piě 6 撼 鸿
    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富丽堂皇 B.不减为然 C. 目空一切 D.参差不齐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是人们获得民族认同感,增强国家向心力的源泉。
    B.传统文化经过漫长时间的洗礼,发挥了塑造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凝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充分作用。
    C.坚定文化自信,要从理解历史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性为出发点,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D.世界的多元化格局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到全球的文明对话中,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责任。
    第 1 页 共 7 页任务二:岁月如歌,成长纪念
    毕业在即,九年级同学自发设计并组织了“致我难忘的初中生活”毕业纪念册制作活动。 ( ).1.
    4.活动一:采访班级故事。班级故事需要按时间顺序,如实记录三年来班级发生的重大事件。 (4分)r 18
    采访组的小语同学对小文同学进行了以下采访,请根据文段内容,拟写采访的问题。
    小语: ①
    小文:班级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唱响青春,五十公里徒步”,我们班认真筹备,团结合作,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小语: ②
    小文:班级中的重大活动会让班级同学得到成长,或是增加凝聚力,同学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亦或让班级的同学正视问题,迎难而上。
    5.活动二:制作学生文集。为了纪念精彩的初中生活,学校准备把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做成文集。下图是文集编委会给出的构思框架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 (3分)
    2024届学生文集的制作共有三个部分: —————— 然后将所有内容进行排版校对、最后印刷成册。
    二、 (3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 (共21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西湖念语①
    欧阳修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上。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③。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⑥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④,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乐已多。因翻旧阙写以新声之调聊佐清欢。
    【注释】①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②高会:盛大的宴会。③傍,同“旁”。④偶来:偶然到来。特来:专程前来。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月色入户 户:窗户 B 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C.固多于高会 固:本来 D.至欢然而会意 意:意趣,意旨
    第 2 页 共 7 页(三)根据原文默写。 (共8分,每空1分)
    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诗句。
    理想如明灯,信念似火炬。古往今来,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傲然挺立,也为后世留下不朽的诗篇:理想是曹操笔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 ,若出其里” (《观沧海》)的博大襟怀;理想是李贺笔下“② ,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忘身报国的誓词:理想是王勃笔下“海内存知己,③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昂扬乐观;理想是辛弃疾笔下“④ ,人道是,青光更多”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光明向往;理想是宋濂笔下专注学问,不羡慕别人衣食之优“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的知足常乐……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追求理想的路上,我们要像苏轼那样“⑤ ,⑥ ” (《定风波》),即使风雪载途,也要豁达坦荡一路歌;我们还要见贤思齐,从善如流, 闻过则改, 正如孔子所说“⑦ , ⑧ ” (《论语》) 。
    三、整本书阅读(7分)
    15.学校组织开展“年华正好,读书当时”的校园读书节活动。作为学校宣传站的一员,你在校园公众号上,对读书节活动进行专栏推送。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任务一:请你补全“本期主题”中的横线处。 (3分)
    (2)任务二:请你根据要求,参与“专题推送”中的最美少年推荐活动。 (4分)
    第 4 页 共 7 页本期主题
    标题——年华正好, 读书当时
    *小编有话说:
    良辰美景, 莫负韶华; 时光荏苒, 休得挥霍。同学们, 趁这年华好, 我们何不披一身清醒的晨光,于书中, 寻花开花落, 悟云卷云舒呢? 看如今发奋向前, 请君伴书向朝阳!
    *读书有方法:
    关注体裁。名著的文体不同, 自然读法不同。《骆驼祥子》是一部小说,我们会采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方法;《经典常谈》作为一部学术文集,我们可以根据兴趣和目的采用__①__的方法。
    关注内容。《__②__》这本小说一部科幻作品, 阅读时不仅要关注人物的神奇历险, 还要体察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关注意象。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在艾青诗歌创作第一个高峰, 主要意象是“土地”和“___③___”。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的美好愿望和浓郁的爱国之情。
    专题推送
    <<<< 公众号
    标题——谁是你心中的最美少年?
    候选人:
    A. 红小鬼《红星照耀中国》
    B. 少年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少年简·爱《简·爱》
    D. 少年王冕《儒林外史》
    这些候选人是名著中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请从以上四位候选人中推荐一位,并结合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说说你的推荐理由。(要求写出两点)
    快来参与吧!
    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⑩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四方丘、枫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
    ⑪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一眼就能看见长丰大丘里浮起的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让人一番惊喜。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唤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选自《人民日报》)
    19.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稻田的名字并不是随意取的,长丰大丘、荷叶丘的名字来自其形状,尖子丘、昌蒲丘的名字则来自其所在地。
    B.第④段画线句巧妙地使用叠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长丰大丘土地肥沃,带给人满足与享受,表达人们对稻田的热爱。
    C.新初添置农机农具得到政府补贴,椿树塘在乡政府督导组帮助下得到整修,这些都透露出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D.第⑪段画线句运用了虚写,写出“我”对稻田禾苗长势良好的欣喜,也暗含“我”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20.你认为文章第⑥段横线处填入下面哪个句子更好?请说说理由。 (4分)
    A句:田里要放水了,田里要治虫了,田里又要薅草了。
    B句:田里要放水、治虫、薅草了。
    2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我理解和田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父母对于田地的那份情感”的理解。 (6分)
    22.综观全文,请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分别说说文章题目“与稻田重逢”的妙处。 (6分)
    23.按要求作文。
    绿意葱茏,阻挡似火骄阳,为人们撑起一片绿荫。这绿荫是否也出现在我们的成长岁月里?有些人就如这绿荫,他们是为了家庭、为了社会、为了民族撑起了一片绿荫。有些人就如这绿荫,为后辈的幸福快乐、为学生的学有所成、为社会的和谐美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撑起一片绿荫……
    请以“撑起一片绿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第 7页 共7页,四、(31 分)
    (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题(共12分)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我国共有4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位,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布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非物质文化产》)
    材料二
    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重妆”哪吒、“熊猫癖”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孕离二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郎佳子彧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摘编《北京日报》 《“95 后”传承人捏面人20年:把“面人郎”变网红》)
    材料三
    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以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为例,由于诸多新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在这些新水墨画中已经荡然无存。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例如在当代,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此外,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因为它们的寓意不吉祥。”
    (摘编自季中扬 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16.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B.“烟熏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高手等面塑作品,正是注重写实,表达个人感受,才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C.由于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下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D.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以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播,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了大众。
    1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 )
    A.材料一第一段依次介绍了非遗的概念、分类及对其保护的意义。
    第 5 页 共 7 页B.材料一画线句用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
    C.材料三划线句正面论证了手工艺类“非遗”在日常生活的需要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
    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枪炮子弹。做灯讲究吉祥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
    18.山东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三则材料,为山东秧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6分)
    (二)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19~22题。(共19分)
    与稻田重逢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或其他缘故,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长方形的就叫长条丘,荷叶状的叫荷叶丘。在昌蒲洼的田就叫昌蒲丘,在尖子山脚的就是尖子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③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④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足有五亩三分。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串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搬不走你的田。
    ⑤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⑥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其实,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即便身体再健康,也种不动长丰大丘了。可他还是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总不忘和槐三爷唠叨几句,无非是让他提醒一下新初, 。有次新初随口回了一句:“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的闲心嗪。现在种田也有新法子了呢。”给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地里。
    ⑦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那时的爷爷经常搬把竹椅子倚门而坐,望着长丰大丘叹着气。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
    ⑧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我理解和田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父母对于田地的那份情感。他们骨子里和爷爷一样,把自己的一生与田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父母的语气里自有一份难以排遣的无奈。母亲自言自语道:有什么法子呢?又没有哪个愿意来种。
    ⑨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原来新初回到了村里老家,他不想再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来好好种田,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插秧机、施肥机,
    第 6页 共7页7.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甲】文中“相与步于中庭”和《乙】文中“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中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B.【乙】文中的“昔者王子猷之爱竹”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C.【乙】中提到的“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 “采薇”的典故与他有关。
    D.【甲】文中“元丰六年”是采用年号纪元法, 与“庆历四年春” “丙辰中秋”用法相同。
    8.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甲】文篇幅短小,却对月夜的景色作冒细致美妙的描绘,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B.【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无处不是写月光的清澈,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C.【乙】文开篇举出王子猷爱竹、陶渊明爱酒的事例, 自然引出作者喜爱颍州西湖的美景,无论结伴游玩还是独自游玩,都能感受“山水之乐”。
    D.【乙】文中作者领悟到山水美景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快乐已经很多了:既有欣赏西湖美景的惬意,更有与民同乐的自得。
    9.下列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两处不给分。 (2分)
    因翻旧阙A写B以新C声之调D聊佐清欢
    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
    (2)曲水临流, 自可一觞而一咏。
    11.【甲】 【乙】两文中的“闲人”有多重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出两点即可) (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2~13题。 (共7分)
    送李侍御赴安西①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③燕支④北,秦城太白东⑤。离魂莫惆恨,看取宝刀雄!
    【注释】①安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县。②行子:即李侍郎。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③虏障:防御工事。④燕支:山名,在今甘肃,这里代指安西。⑤秦城太白东:秦城即长安。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本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之作,而且两首诗的情感基调相同,昂扬豪迈。
    B. “行子对飞蓬”与“征蓬出汉塞”中的“蓬”都是喻指作者,表达孤独无依和飘泊无定之感。
    C. “燕支北” “太白东”照应“万里”的漫漫征途,只列地名,却将事与情包含其中,意味深长。
    D.诗歌结尾的“雄”字颇有表现力,让人联想到挥了奋击的战斗场面,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13.请结合对诗歌中具体诗句的理解,说说颔联的“一杯”二字中饱含着诗人的哪些“心事”。(要求写出两点)(4分)
    第 3 页 共 7页
    相关试卷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6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8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6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