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玻璃具有( )的特性。
A. 导电B. 吸水C. 透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玻璃是常见的材料之一,它具有透明度高、耐腐蚀、不导电、吸水性差等特性。
2. 陶瓷属于( )材料。
A. 天然材料B. 人造材料C. 新型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陶瓷属于人造材料,一般陶瓷主要的化学成分为:硅、铝、钾、钠、钙、镁、铁、钛,根据陶瓷种类用途不同化学成分含量各不相同。
3. 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曾经用( )来作为记事的材料。
A. 兽皮B. 竹木片C. 光碟
【答案】B
【解析】
【详解】竹简用精致的竹子分段用线串联而成,非常笨重,所以在改良的廉价造纸术出现后被迅速淘汰。竹木片是在纸发明之前的主要记事材料。
4. 古代造纸术是由( )发明的。
A. 蔡伦B. .爱迪生C. 牛顿
【答案】A
【解析】
【详解】略
5. 在水中更容易发生毛细现象的是( )。
A. 塑料B. 铁丝C. 纸巾D. 卵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毛细现象与材料的疏密程度有关,塑料、铁丝、卵石都比较致密,不容易发生毛细现象。纸巾比较疏松容易发生毛细现象。
6. 易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 )。
A. 木屑B. 洗衣粉C. 沙子D. 面粉
【答案】B
【解析】
【详解】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木屑、面粉、沙子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不会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溶解在水中。洗衣粉放入水中,会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能够溶解在水中。
7. 下列物品柔韧性最好的是( )。
A. 木条B. 金属条C. 塑料条
【答案】C
【解析】
【详解】韧性从大到小排列:塑料条>木条>金属条
8. 下列选项中属于气体溶解在液体里的是( )。
A. 盐水B. 汽水C. 75%酒精
【答案】B
【解析】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汽水主要是由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形成的。汽水一般是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了糖水之中,所以B符合题意。
9. 石墨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可能会应用于移动设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领域,它是一种( )。
A. 天然材料B. 人造材料C. 其他
【答案】B
【解析】
【详解】虽然石墨烯是从天然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但它本身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材料,其生产过程通常涉及先进的加工技术,如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以及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等。这些方法展示了石墨烯的独特性和人为制造的过程。
10. 阳光照射下,物体会形成影子,形成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的时候是( )。
A. 中午B. 早晨C. 下午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刚升起时,物体的影子最长,并在物体的西侧,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会越来越短,并逐渐向西北移动,在中午时分,影子最短,朝向北方,然后太阳向西方落下,影子越来越长,朝向东方。
11. 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这是对( )的描述。
A. 纸B. 塑料C. 木头
【答案】C
【解析】
【详解】略
12. ( )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A. 金属B. 陶瓷C. 塑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略
13. 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
A. 位置保持不变 B. 方向保持不变 C. 长短、位置和方向都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位置和方向都发生变化。
14. ( )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而且还可以节约资源。
A. 复合材料B. 天然材料C. 人造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略
15. 人们利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计时的仪器( )。
A 沙漏B. 水钟C. 日晷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们利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计时的仪器是日晷,水钟和沙漏则是利用物体的流动性来计时的。
16. 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和温度是( )。
A. 一成不变B. 变化多端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之前。B符合题意。
17. 在早晨,影子指向_____,在傍晚,影子指向_____。
A. 正西方,正东方B. 正东方,正西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太阳刚升起时,物体的影子最长,并在物体的西侧,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会越来越短,并逐渐向西北移动,在中午时分,影子最短,朝向北方,然后太阳向西方落下,影子越来越长,朝向东方。
18. 下列物品哪些使用的是天然材料( )
A. 木屋B. 轮胎C. 汽车
【答案】A
【解析】
【分析】天然材料指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如砂、石、木材;人造材料又称合成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详解】A.木屋的主要材料是木头,属于天然材料,符合题意;
B.轮胎的主要材料是合成橡胶,属于人工材料,不符合题意;
C.汽车的主要材料是钢铁,属于人工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 夜晚,你向路灯的方向走去,影子在你身体的_____面,而且越来越_____。
A. 正,长B. 背,短C. 背,长
【答案】B
【解析】
【详解】影子总在光源的另一侧,且影子的长短、形状与光源的位置、高度等因素有关。夜晚,向路灯的方向走去,向着光源走去,影子在你身体的背面,随着距离光源越来越近,影子会越来越短。
20. 下面哪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利用了影子的原理?( )
A. 相声B. 皮影C. 小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影子是光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形成的。皮影是根据影子的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B符合题意;相声、小品的艺术表演没有用到影子。
21. ( )可以使肥皂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达到最块。
A. 搅拌B. 用热水C. 粉碎D. 搅拌、用热水、粉碎三种方法。
【答案】D
22. 其他条件相同时,溶解得比较快的是 。
A. 粗盐B. 细盐
【答案】B
【解析】
23. 一般来说,可以溶解的物质在 的条件下溶解得快。
A. 快速搅拌B. 不搅拌
【答案】A
24. 在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我们发现 。
A. 食盐会一直溶解下去。B. 食盐不会一直溶解下去。
【答案】B
25. 下列物品哪些使用的是天然材料( )
A. 木屋B. 轮胎C. 汽车
【答案】A
【解析】
【分析】天然材料指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如砂、石、木材;人造材料又称合成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详解】A.木屋的主要材料是木头,属于天然材料,符合题意;
B.轮胎的主要材料是合成橡胶,属于人工材料,不符合题意;
C.汽车的主要材料是钢铁,属于人工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明辨是非。
26.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27. 一天中太阳越高,物体影子就越长。( )
【答案】×
【解析】
【详解】影子长短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上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下午影子逐渐由短变长。一天中太阳越高,物体的影子就越短。
28. 阳光下任何物体都有影子。( )
【答案】×
【解析】
【详解】影子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要有光;其次,要有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遮光的物体;再次,还要有一个能显示出影子的地方。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有影子产生。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阳光下透明的物体不会有影子,题意错误。
29.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于水。( )
【答案】×
30. 金属、木头、塑料、纸、玻璃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31. 用过的纸只能扔掉,不能重复利用。( )
【答案】×
【解析】
【详解】纸张是由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等组成的。纤维是纸张的基本成分,以植物纤维为主。因此用过的纸可以重复使用。题目说法错误。
32. 麦子磨成面粉后,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麦子磨成面粉后,麦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改变。题干错误。
33. 木头和金属相比较,木头更硬一些。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34. 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35. 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不需要重复利用。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36. 太阳与物体的影子是在同一侧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影子的形成条件就是有太阳或其他发光物质的照射形成的。 太阳照射到物体,如果物体是不透明的,那么就会在物体的另一侧形成影子。
37. 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只能溶解一定的食盐,在水中加入食盐后,开始溶解的速度快,达到饱和后,加入再多的食盐,也不会继续溶解。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量是有限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8.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39.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看不见了,说明消失了。( )
【答案】×
【解析】
【详解】溶解能力是指溶剂在一定的温度(或压力)条件下溶解溶质的能力,溶解于水的物质在水蒸发后还存在,并不是消失不见了。
40. 太阳位置越高,影子越长。( )
【答案】×
【解析】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所以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41. 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
【答案】√
【解析】
【详解】太阳能设备和日晷等的使用,与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42. 没有光源就不会产生影子。( )
【答案】√
【解析】
43. 日晷是古代的计时仪器。( )
【答案】√
【解析】
【详解】太阳钟,也就是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面上的刻度表示一天中的时刻。 古代人们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日晷。
44. 我们使用的家电,如:冰箱、电视机等都是人工材料制作。( )
【答案】正确
【解析】
【分析】人造材料又称合成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详解】我们使用的家电,如:冰箱、电视机等都是人工材料制作。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45. 天然材料来自于大自然,我们可以无限制使用。( )
【答案】×
【解析】
【详解】天然材料来自于自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天然材料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们不能无限制的使用。
46. 瓜子的包装袋一般使用牛皮纸制作。( )
【答案】√
【解析】
【详解】牛皮纸用于包装、纸箱、文件袋、档案袋、信封,主要利用它的柔韧性和吸水性弱的特点。 要做一个装瓜子的纸袋子,应该选用柔韧性强、吸水性弱的牛皮纸,可以产生防潮、耐用的效果。
47. 复印纸比餐巾纸的吸水性强。( )
【答案】×
【解析】
【详解】纸的吸水性跟纸纤维的疏密程度和是否有腊质有关,复印纸和餐巾纸比较,餐巾纸的纸纤维更加疏松,吸水性更好。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8. 蜡熔化后就不是蜡了。 (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蜡熔化后只是形态改变了,没有产生新物质,还是蜡,属于物理变化。题干错误。
49. 冰糖的溶解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
【答案】√
【解析】
50. 水里面溶解的矿物质,有些对人体是有益的。( )
【答案】√
51. 冰糖溶解在水中后就消失没有了。(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对溶解特征的认识,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冰糖溶解在水中,形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它并没有消失。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52. 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
【答案】√
【解析】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25个,判断,选择25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