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
    • 学生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教师版)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教师版)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教师版)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当前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卓玛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如图示意青藏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卓玛直播带货的青藏特产最可能是( )
    A. 乌米饭B. 葡萄干C. 螺蛳粉D. 牦牛肉干
    2.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河谷地带的首要原因是( )
    A.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B. 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
    C.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D. 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3. 青藏地区特色农产品外销难的主要原因是( )
    A. 高寒缺氧B. 知名度低C. 交通不便D. 资金短缺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该地区农业主要是畜牧业,其主要的牲畜是牦牛,所以“直播带货”的西藏特色产品有牦牛肉等,D正确。乌米饭是江浙地区的特色食品,A错误。葡萄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色产品,B错误。螺蛹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主要特征,在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更充足,水源充足,比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B正确。水源和土壤不是首要原因,AC错误。河谷和高原的纬度一样,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上,该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海拔高,地理位置偏僻,其交通比较闭塞,对外联系不便,C正确。高寒缺氧、知名度低、资金短缺等不是其外销困难的原因,ABD错。故选C。
    【点睛】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高寒是该地区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和城市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河谷地带。
    2024年3月18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读“湖南省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湖南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小麦B. 水稻C. 玉米D. 青稞
    5.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流经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中心城区的河流是( )
    A. 沅江B. 赣江C. 湘江D. 汉江
    6.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长株潭地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关于长株潭地区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沙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要发挥人才、科技优势
    ②长株潭地区要推动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③长株潭地区要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
    ④在长株潭地区大力开采、冶炼有色金属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4. B 5. C 6. A
    【解析】
    【4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知,湖南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适宜种植水稻,B正确;小麦、玉米适合北方地区种植,青稞是青藏地区的粮食作物,ACD排除。故选B。
    【5题详解】
    由图及所学知识知,流经株洲、湘潭、长沙的河流是湘江。这三地都是湖南的地级市,位于湖南的东部,湖南的简称湘就取自湘江的湘,C正确;赣江主要流经江西省,汉江主要流经湖北省,沅江流经湖南省西部和贵州省东南部,ABD排除。故选C。
    【6题详解】
    长沙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要发挥人才、科技优势;长株潭地区要推动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长株潭地区要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这些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①②③正确;在长株潭地区大力开采、冶炼有色金属,不利于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④错误。故选A。
    【点睛】长株潭城市群是一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群,这三个城市加强一体化建设,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地区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呈三足立鼎之势,彼此相距30干米,长沙在北,湘潭在西,株洲在东,长株潭地区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长江三角洲号称“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 )
    A. 珠江、南海、东海B. 长江、黄海、东海
    C. 松花江、渤海、黄海D. 长江、东海、渤海
    8. 苏州有些工厂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管理者大多也来自上海。这说明上海对本地区经济发展( )
    A. 具有辐射带动作用B. 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C. 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D. 不能带来人才、技术的支持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与东海、黄海交汇处,B正确,松花江位于东北、珠江位于珠江三角洲、渤海位于北方地区,排除ACD,故选B。
    【8题详解】
    由题意可得,苏州有些工厂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管理者大多也来自上海,说明上海对其有辐射带动作用,A正确;上海能源矿产贫乏,无法提供大量自然资源,B错误;带来污染不属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C错误;上海给该地区带来了人才和技术支持,D错误。综上所述,排除BCD,故选A。
    【点睛】长三角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的条件,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港口,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高新技术。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对长三角区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涌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读“粤港澳大湾区地图”和“香港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9. 香港所属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地中海气候
    10. 香港、澳门长期以来一直在填海造陆,其共同原因是( )
    A. 海岸曲折B. 交通发达C. 地势低平D. 人多地少
    11. 下列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路干线①是京广线B. ②地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C. ②地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D. ③地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12. 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城打工人”主要依赖于( )
    A. 丰富的信息B. 精确的导航C. 便捷的交通D. 发达的旅游
    13.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包括( )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矿产资源丰富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9. B 10. D 11. C 12. C 13. D
    【解析】
    【9题详解】
    香港所属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香港、澳门长期以来一直在填海造陆,其共同原因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缺乏。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③地是澳门,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②地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BD错误;铁路干线①是北京到香港的京九线,A错误;②地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C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这种“双城打工人”主要依赖于便捷的交通,故C正确;丰富的信息、精确的导航、发达的旅游不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这种“双城打工人”的依赖条件,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有:位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①正确;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腹地的发展,②正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国家政策支持,④叙述正确;粤港澳大湾区矿产资源不足,③叙述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点睛】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因此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有两种重要方式,一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二是“下海”——填海造地;澳门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方式主要为填海造地。
    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环抱,气候极端干旱,戈壁、沙漠广布。图1示意塔里木盆地的绿洲、现代城镇、铁路和古城遗址等要素分布,图2示意和(田)若(羌)铁路部分路段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4. 塔里木盆地人口和现代城镇主要分布在( )
    A. 盆地中间B. 盆地边缘C. 高山上D. 沙漠里
    15. 影响图中人口和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B. 水源C. 气候D. 技术
    16. 图2中的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减少占用耕地B. 方便动物通过
    C. 防止风沙掩埋铁路D. 工程造价低
    【答案】14. B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B正确;盆地中间、高山上、沙漠里无城市分布,排除ACD,故选B。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盆地边缘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大片绿洲,其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因此其主导因素是水源,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西北土地荒漠化严重,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案可以防止风沙掩埋铁路,C正确;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以桥代路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A错误;在野生动物较多的地区,如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以桥代路是为了方便动物通过,B错误;以桥代路工程造价更高,D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BD,故选C。
    【点睛】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以干旱为主,降水少,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西北地区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区。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区域以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在盆地边缘呈现环状分布,铁路连接各城镇也呈环状分布。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突出的特点是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读图黄土高原位置、范围示意图及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此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及造成此地区生态问题严重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A. 水土流失,毁林开荒B. 暴雨,季风气候
    C. 洪涝灾害,工程破坏D. 泥石流,梯田农业
    18. 该地区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 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B. 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 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 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由图可知,此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黄河流经,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在于毁林开荒,植被,破坏植被,故A正确;此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但季风气候是形成暴雨的自然原因而不是人为原因,故B表述错误;此地区多洪涝灾害,和工程破坏无直接关系,工程破坏多破坏地表结构,导致水土流失而不是洪涝灾害,故C表述错误;泥石流为黄土高原生态问题之一,但水土流失才是此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故D表述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封坡育林育草,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故B正确;缓坡可以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陡坡不适宜,否则会加重水土流失;河流峡谷可以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陡坡不适宜建设水库;陡坡建设交通,大力发展旅游业,会破坏生态环境。故A、C、D均不适宜,故选B。
    【点睛】黄土高原地区,黄河流经,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在于植被覆盖率低,毁林开荒,修筑梯田。
    读“贵州省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贵州省的地形主要是( )
    A. 高原和山地B. 平原和丘陵C. 高原和盆地D. 高原和平原
    20. 贵州省为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
    ①封山育林②人工种草③大力发展采矿业④坡耕地改梯田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海拔多高于500米,地势起伏大,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丘陵、盆地比重小,故选A。
    【20题详解】
    贵州省为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采取的治理措施有①封山育林②人工种草④坡耕地改梯田,①②④正确。大力发展采矿业会破坏地表植被,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和石漠化,③错误。故选B。
    【点睛】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 图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2为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丁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是_____________地区,其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确定丁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之间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地势/降水/气温)。
    (2)乙地区耕地以__________(水田/旱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图2中属于乙地区民居景观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②)。
    (3)导致图1中③④⑤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纬度/海陆位置/地形)。
    (4)图1中甲、丙地区的界线大致与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丙地区农业以__________(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答案】(1) ①. 青藏 ②. 高寒 ③. 地势
    (2) ①. 水田 ②. 水稻 ③. ②
    (3)海陆位置 (4) ①. 400 ②. 畜牧业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传统民居素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导因素、耕地类型、粮食作物、民居景观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丁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其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高寒,故确定丁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之间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乙是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区,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图2中属于乙地区南方地区的民居景观的是②。
    【小问3详解】
    图1中③④⑤三地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递减,故导致图1中③④⑤三地景观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区域甲是北方地区、区域丙是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也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远,降水少,草场广布,该区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商品粮约占1/4,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高达50%以上,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材料二 2020年黑龙江省和河南省面积人口对比:黑龙江省面积40.07万平方千米,人口3135.01万;河南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9936.55万。
    材料三 图1是东北三省位置示意图,图2是2020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统计图。
    (1)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丘陵和___________为主,①处是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______平原,孕育了肥沃的黑土。
    (2)东北三省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填“水田”或“旱地”),农作物熟制一般为_________;由图2可知,东北三省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①大量出口粮食②保护耕地资源③科技培育良种④鼓励农民种粮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4)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1) ①. 山地 ②. 松嫩
    (2) ①. 旱地 ②. 一年一熟 ③. 玉米
    (3)B (4)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地广人稀,本地粮食需求少;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东北三省位置示意图、2020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统计图为材料,涉及东北地区的地形、农业生产条件、粮食安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山地主要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①处是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孕育了肥沃的黑土,是我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小问2详解】
    东北三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不丰富,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熟制一般为一年一熟。由图2可知,东北三省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玉米。
    【小问3详解】
    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②保护耕地资源③科技培育良种④鼓励农民种粮,②③④正确。大量出口粮食,更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①错误。故选B。
    【小问4详解】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东北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沃野千里;东北平原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型机械化耕作;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寒潮多发,病虫害少;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本地粮食需求少,商品率高。
    23. 读“台湾岛铁路干线、河流、山脉分布图”(图1)和“高雄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东临________洋,西隔_________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高雄属于_________气候。
    (3)台湾岛的东部地形为________,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
    (4)台湾岛的铁路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
    (5)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台湾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①. 太平 ②. 台湾
    (2)热带季风 (3) ①. 山地 ②. 西部平原
    (4)沿海环岛分布 (5)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或: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台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台湾岛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高雄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小问3详解】
    台湾岛的东部地形为山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小问4详解】
    台湾岛的铁路呈环形分布,主要原因是台湾中部是山地,沿海以平原为主,人口和城 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小问5详解】
    台湾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24. 读“北京市地图”(左图)和“北京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京津冀地区位置优越,处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东临我国的内海——_______海。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北京市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
    (2)从气候特点来看,该区域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方面是__________,非常利于农作物生长。
    (3)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________等。
    (4)北京举办奥运会,主要体现的城市职能是______。
    A. 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B. 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
    C. 信息中心、服务中心D. 航空中心、海运中心
    (5)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优势是__________。
    A. 劳动力廉价B. 土地资源丰富
    C. 矿产资源丰富D. 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答案】(1) ①. 渤 ②. 西北高、东南低
    (2)雨热同期 (3)颐和园、故宫、天坛、十三陵、长城 (4)B (5)D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北京市地图和北京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北京的城市职能、自然环境概况、历史古城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材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分析,京津冀地区位置优越,处于华北平原北端,东临我国的内海渤海,北京市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受地势影响,所以流经北京市的主要自然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小问2详解】
    读图分析,京津冀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本区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等。
    【小问3详解】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这些历史遗产丰富的北京的内涵,体现了北京厚重的历史。
    【小问4详解】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举办奥运会,主要体现的城市职能是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B正确,故选B。
    【小问5详解】
    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优势是科技发达、人才众多,D正确;北京劳动力价格高,A错误;北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缺乏,BC错误;故选D。

    相关试卷

    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温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温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温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河南省温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模拟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