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鲁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24866/0-17175376762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鲁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24866/0-1717537676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鲁教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24866/0-17175376763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鲁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鲁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2.[2023·河北]材料的应用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水盆 B.纯棉毛巾 C.陶瓷餐具 D.黄金饰品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材料:生铁、硬铝、青铜 B.盐类:苛性钠、小苏打、纯碱
C.铵态氮肥: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 D.溶液:盐酸、生理盐水、白酒
4.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人们可以无节制地向它索取各种资源
B.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式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海洋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水资源库,如何获取廉价的淡水对缓解淡水危机意义重大
D.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
5.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为氯化铁 B.X只能为硫酸
C.Y可以为氢氧化铜 D.Y不一定是水
6.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NaOH、NaCl B.NaCl、KCl、KNO3
C.NaOH、NaCl、HCl D.MgCl2、AgNO3、NaOH
7.“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因此黄铜的硬度高于铜和锌
B.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是置换反应,所以有单质气体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C.Na2O、CaO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因此所有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
成碱
D.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8.[2023·潍坊,双选]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9.甲、乙两个化工厂分布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箭头所指为工厂排水渠中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得的水样经化验只含有NaOH和Na2SO4;调整两厂废水流量,在c处取得的水样其外观是红褐色浑浊,经化验,溶液中只含有NaCl,则b处所含物质是( )
A.Fe(OH)3、NaCl
B.Fe(NO3)3、BaCl2
C.FeCl3、BaCl2s
D.FeCl3、HCl
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①: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B.图②: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图③: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D.图④:在密闭容器中,引燃镁条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5分)
11.(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现有聚乙烯塑料、食盐、硝酸铵、甲烷、牛奶五种物质,其中:
①属于氮肥的是 ;②富含蛋白质的是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④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⑤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适当补充一些富含 元素的食品。
12.(5分)氯化钠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海水“晒盐”是通过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食盐。
(2)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生产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制碱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产物中可作氮肥的是 ;
②产物中NaHCO3比NH4Cl先结晶析出。请结合生产原理及示意图解释其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分)[2023·南充]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丝常用作导线,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 性。
(2)生活中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 写出实验室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锌片和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4.(18分)[2023·扬州]某酸性含铜废水(主要含CuCl2,还有少量HCl)有多种处理方法。
(1)方法一:向废水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将所得金属回收处理得
产品。
①加入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气体,其化学式为 。
②过滤所得金属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2)方法二:向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70 ℃条件下充分反应,得碱式碳酸铜。
①加入Na2CO3溶液后,废水的pH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碱式碳酸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OH)x(CO3)y,x和y需满足的关系式为 。
③若反应温度过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 (填化学式)。
(3)方法三:用生石灰或石灰石调节废水的pH,向1 L废水中分别加入两种物质,测得废水的pH随加入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是 (填化学式)。
②加入石灰石调节废水的pH,溶液的pH始终小于7,原因是 。
③每吨生石灰的价格约为460元,每吨石灰石的价格约为130元。联合使用生石灰和石灰石,将这两种物质先后加入1 L废水中,调节废水的pH至约为7,经济效益较好的可行方案为 。
15.(8分)[2023·江西]烧碱-纯碱法净化卤水过程产生的盐泥中主要含有CaCO3及少量的Mg(OH)2和NaCl。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以该盐泥为原料制备CaCl2的操作流程:
(1)步骤①中操作a的名称是 。
(2)步骤②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的试剂X应选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
A.KOH溶液 B.Ca(OH)2溶液 C.Na2SO4溶液 D.Ca(NO3)2溶液
(4)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包括降温结晶,说明CaCl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6.如图所示,某同学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记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结果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①溶液可能呈中性; ②溶液可能呈酸性;
③溶液可能呈碱性。
【实验探究】
【分析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2)若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提出了两种方案:
方案1:取样,用pH试纸测定,若pH<7,则溶液呈酸性;若pH=7,则呈中性。
方案2:取样,向其中加入 ,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17.为测定某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5 g该镁矿石粉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除杂,得到只含有MgSO4和H2SO4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100 g,将该100 g混合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取40 g氢氧化钠溶液,分4次加入到盛有100 g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计算:
(1)100 g混合液中硫酸镁的质量。
(2)该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5 g镁矿石中的镁元素全部转化为100 g混合溶液中MgSO4中的镁元素)
(3)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一、1.B
2.A 【点拨】塑料水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纯棉毛巾是用棉纤维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陶瓷餐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黄金饰品是用黄金等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
3.B 4.A
5.D 【点拨】X不可能是氯化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不能生成硫酸钡,A错误;X不一定是硫酸,也可能是硫酸钠等,B错误;Y不可以是氢氧化铜,因为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CuSO4===Cu(OH)2↓+BaSO4↓,不符合上述化学方程式,C错误;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Y不一定是水,也可能是氢氧化钠等,D正确。
6.C 7.A
8.B、C 【点拨】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会把CaCO3转化为CaCl2;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C。
9.C
10.C 【点拨】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pH逐渐减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pH为7,当酸过量时pH小于7,A正确;氢氧化钠和盐酸先反应,没有沉淀生成,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B正确;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开始消耗硫酸质量相同时,产生的氢气一样多,则开始有一段两线重合,最终铁比锌产生的氢气多,C错误;在密闭容器中,引燃镁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元素的质量不变,D正确。
二、11.(1)①硝酸铵 ②牛奶 ③甲烷 ④食盐 ⑤聚乙烯塑料 (2)钙(或Ca)
12.(1)蒸发结晶 (2)①CO2;NH4Cl ②同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且反应时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氯化铵大
13.(1)导电 (2)刷漆(或涂油等,合理即可);Fe2O3+3H2SO4===Fe2(SO4)3+3H2O (3)Zn(NO3)2、Cu(NO3)2
【点拨】(1)铜丝常用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2)生活中可采用刷漆、涂油等措施防止铁制品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3)将一定质量的锌片和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待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反应后滤液呈蓝色,说明发生了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Cu(NO3)2。
14.(1)①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H2 ②Fe、Cu
(2)①增大 ②x+2y=2 ③CuO
(3)①Ca(OH)2 ②CuCl2的溶液呈酸性
③先加入12 g石灰石,再加入4 g生石灰
【点拨】(1)①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②反应中铁过量,则反应后过滤得到的金属为Fe、Cu。(2)①加入碳酸钠反应后稀盐酸被消耗,酸性减弱,则溶液的pH增大;②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其中氢氧根离子为-1价,碳酸根离子为-2价,Cu为+2价,则2-x-2y=0,
x+2y=2;③CuO为黑色固体,若反应温度过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则该固体可能为CuO。(3)①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②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此时溶液显酸性;生石灰溶于水会将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反应掉,此时溶液显碱性,以此推断CuCl2的溶液呈酸性,则反应后溶液会呈酸性,pH<7;③由图像可知,与氯化铜反应的氧化钙固体质量为24 g-20 g=4 g,与稀盐酸反应的石灰石固体质量为12 g,因此最优方案为先加入12 g石灰石,再加入4 g生石灰,这样成本最低。
15.(1)过滤 (2)Mg(OH)2+2HCl===MgCl2+2H2O (3)B (4)减小
【点拨】(1)操作a将固体、溶液分离,该操作为过滤。(2)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步骤②中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分析流程图信息知,步骤③向氯化钙、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试剂X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镁固体和氯化钙溶液,结合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可知试剂X为氢氧化钙溶液,B正确。(4)步骤④中对氯化钙溶液进行降温结晶获得氯化钙晶体,说明氯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三、16.【实验探究】溶液变红色
【分析思考】(1)NaCl、NaOH
(2)铁粉(或碳酸钙粉末等)
【点拨】【实验探究】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分析思考】(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NaOH。(2)在酸性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或碳酸盐,可产生气体。
四、17.【解】(1)设100 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x。
2NaOH+MgSO4===Na2SO4+Mg(OH)2↓
120 58
x 1.160 g
eq \f(120,58)=eq \f(x,1.160 g) x=2.4 g
(2)该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g×eq \f(24,120)×100%÷5 g×100%=9.6%
(3)设10 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由表中数据知10 g NaOH溶液反应,生成1.044 g-0.464 g=0.58 g Mg(OH)2。
2NaOH+MgSO4===Na2SO4+Mg(OH)2↓
80 58
y 0.58 g
eq \f(80,58)=eq \f(y,0.58 g) y=0.8 g
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eq \f(0.8 g,10 g)×100%=8%
答:(1)100 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2.4 g;(2)该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6%;(3)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鉴别铵态氮肥和钾肥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分离CaCl2和CaCO3粉末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然后蒸发结晶
C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CaCl2
滴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检验NaOH溶液在空气中部分变质
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 mL,滴入1~2滴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呈碱性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实验编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10
10
10
10
烧杯中生成沉淀的总质量/g
0.464
1.044
1.160
1.160
相关试卷
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填空题,探究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鲁教版):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鲁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Ag—108,2%,【解】81,5 143,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沪教版):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沪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B.唾液,5 D.洗涤剂,7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