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乐安中学八年级5月段考-化学阶段性检测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doc
    • 练习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pdf
    • 练习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答题卡.pdf
    • 练习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答案.docx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第1页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第2页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第3页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第1页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第2页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第3页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答题卡第1页
    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答案第1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乐安中学八年级5月段考-化学阶段性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乐安中学八年级5月段考-化学阶段性检测,文件包含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doc、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pdf、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答题卡pdf、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检测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14题每题1分,15-32题每题2分,共50分)
    1.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
    A.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并发出求救信号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电线由于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灭火
    2.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使水分解 D.清除可燃物
    3.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要有氧气 B.一定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一定会放出热量 D.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4.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B.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C.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5.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而不是平放在地面上,这是因为( )
    A.使热量散失快 B.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C.使木材和空气接触充分 D.更易积聚热量
    6.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以下物品:①蔗糖 ②酒精 ③烟花爆竹 ④汽油、煤油.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7.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体积分数,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天然气B.氢气C.氮气D.一氧化碳
    8.门窗紧闭的厨房,一旦发生煤气泄漏,极易引起火灾,当你进入厨房闻到极浓的异味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立即打开电灯,寻找煤气的泄漏处 B.立即打开排气扇进行换气
    C.立即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 D.用灭火器朝煤气泄漏处喷洒二氧化碳
    9.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对该海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所以应禁止开采海底石油
    B.可以用燃烧法处理泄漏的石油,既快速又无污染
    C.石油是化石燃料,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D.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可以无节制的使用石油资源
    10.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是纯净物 B.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不是化石燃料 D.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11.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D.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2.1.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装置B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C.装置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CO2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1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在锅里着了火,盖上锅盖——隔绝氧气 B.森林灭火时,设置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家具起火,用水扑来灭——降低温度 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
    14.某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请你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降低 B.温度低于纸杯的着火点 C.没有与氧气接触 D.纸杯不是可燃物
    15.自然界中的下列过程与二氧化碳的循环无关的是( )
    A.酸雨的形成B.化石燃料的燃烧
    C.人和动植物的呼吸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于灭火 B.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C.用于制碳酸饮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7.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在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8.如图实验设计,能制取二氧化碳并可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是( )
    A.B.C.D.
    19.以下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是( )
    A.将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
    B.用棉花分别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C.汽油、柴油失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倒扣到桌面上
    20.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t℃时,10 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
    B.t℃时,把10 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
    C.把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 g
    D.t℃时,把31.6 g氯化钠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1.6 g
    21.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不能支持燃烧 B.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CO2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2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C.酒精跟水以任意比互相溶解时,酒精作溶质,水作溶剂
    D.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23.生活中有很多清洗脏物的方法:暴力摩擦法、物质溶解法、化学反应法、乳化作用法等。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C.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溶液
    D.溶液是均一的,内部各处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同
    25.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6.一杯1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5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27.将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入KNO3晶体D.加NaCl晶体
    28.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29.对“16%的硝酸钾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16g硝酸钾 B.100g硝酸钾溶液溶解有16g硝酸钾
    C.将16g硝酸钾溶解于84g水中所得的溶液 D.将硝酸钾与水按4:21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30.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你会发现有许多小气泡自动冒出,这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外界的某些因素有关。下列关于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31.如表所示为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63.9g
    C.6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110g
    D.10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多
    32.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33.能源、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煤燃烧会排放出SO2、NO2等有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SO2、NO2会发生反应生成SO3和X两种物质,则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判断依据是 。
    (2)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来源于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
    是 (填序号)。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将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D.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乙醇汽油是汽车常用的燃料之一,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天然气也为相对清洁型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4.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主要成分为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A、图B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 :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如果停止往装置B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将会 .
    (2)图A薄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红磷未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
    的 ,红磷的着火点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白磷的着火点.
    (3)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以上均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35.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上可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如图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合作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 g,需要水 mL。量筒应该 (选填50mL“或“100mL”)。若量水时仰视刻度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2)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填装置序号)。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进行的操作是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4)图③的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某同学进行图⑥的实验操作,将水倒入烧杯的过程中,不小心向外洒出一小部分,如果其它操作都正确,则最后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6%(选填“>”“=”或“<”)。
    36.图1是三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1可知,同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50℃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名称)。
    (2)图1所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填名称)。
    (3)若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选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4)现有4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大小为硝酸钾 氯化钠(选填“>”、“=”或“<”)。
    (5)若a、b、c分别代表上述三种物质,图2是在室温下,烧杯中a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b物质的溶液和试管②中c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当从室温升至60℃时,发现烧杯中a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①中b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c物质析出,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37.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1,请回答:
    (1)写出编号Ⅱ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B或C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 ,选用C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 。
    (3)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2实验装置并验证了二氧化碳的性质。
    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 ;装置G可以用来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说的密度比空气 ,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4)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1G),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 (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5)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三.计算题(共10分)
    38.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表:(假设反应匀速进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25g。
    请计算:
    (1)表中的“m”为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烧杯和药品质量/g
    137.8
    135.6
    m
    134.5
    134.5

    相关试卷

    广饶县乐安中学2023-2024第二学期期中限时作业--八年级化学:

    这是一份广饶县乐安中学2023-2024第二学期期中限时作业--八年级化学,文件包含八年级化学测试题docx、八年级化学测试题pdf、八年级化学答案docx、八年级化学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每题4分共36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