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粤教沪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26823/0-17175739818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粤教沪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26823/0-17175739819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粤教沪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26823/0-17175739819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粤教沪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粤教沪版),共14页。
第九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题)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C.C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D.D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第2题)A.甲漂浮,甲所受浮力大于乙所受浮力B.乙漂浮,乙所受浮力小于甲所受浮力C.甲沉底,甲所受浮力小于乙所受浮力D.乙沉底,乙所受浮力小于甲所受浮力3.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块,C为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4.刘星取一只空牙膏皮,一次将它挤瘪,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桌面上同一杯水中,结果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A.图甲中的牙膏皮受到的浮力大B.图乙中的牙膏皮受到的浮力大C.甲、乙两图中,牙膏皮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甲、乙两图中,牙膏皮受到的浮力无法比较5.[2023·株洲]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第5题)A.F甲>F乙 B.F甲<F乙C.ρ甲>ρ乙 D.ρ甲<ρ乙6.如图所示,将一个空心铁球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铁球恰好悬浮,若沿虚线方向将铁球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A.大块的将下沉,小块的将上浮B.大块的将上浮,小块的将下沉C.两块都将上浮D.两块都将下沉7.下列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到的浮力大B.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体积越小,则所测液体密度越大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不适用于气体D.潜艇像鱼一样是靠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的浮力,实现上浮、下潜的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小金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打开天窗,其他车窗关闭,如图甲所示,空气通过天窗流动的方向是 (填“车内→车外”或“车外→车内”),原因是 。为防止车轮打滑,小金想在汽车尾部装上尾翼,其剖面如图乙、丙所示,则尾翼安装方向应是图 所示。9.如图所示,甲、乙是将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情形,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甲 ρ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较:F甲 F乙(前两空均填“<”“>”或“=”),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的刻度数值比液面下方的刻度数值 。(第9题)10.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潜艇模型,为了让悬浮在水中的潜艇上浮,小明应该 (填“向右拉”或“向左推”)注射器,在潜艇露出水面前,潜艇所受浮力 ,潜艇上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 。(后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10题)11.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00t,该轮船满载货物时受到水的浮力是 N;若该轮船从大海驶入内河,轮船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轮船要 (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g取10N/kg)12.据报道,直-18改进型直升机降落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甲板上,该航母满载时排水量为70000t,在海水中的吃水深度为11m。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航母的最低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某架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若航母排开的海水体积减少了7m3,则该直升机的重力是 N。(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13.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现将重为G的圆柱体分别放入三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容器;乙容器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圆柱体在三个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14.将一体积为80cm3的实心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则此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 (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且此物块的密度为 kg/m3;若将该物块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会有 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三、作图题(本题3小题,共7分)15.(1)(2分)如图(a)所示,质量为400g的小球静止在杯中,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小球受到的力。(g取10N/kg)(2)(3分)如图(b)所示,实心木块被绳子拉着浸没在水中,画出此时木块的受力示意图。(O为重心)(3)(2分)如图(c)所示,把置于水面上方甲位置的小球松手后,小球竖直下落至乙位置悬浮在水中。请画出小球从甲位置下落至乙位置的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大小随小球下落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四、实验题(本题3小题,共19分)16.(6分)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先在空气中测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是1.0N,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他测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对应数据如下表。(1)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2)(2分)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F-h图线。(3)当h= 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在水中。(4)如果改用浓盐水做实验,作出F-h图线上h=6cm点的位置变 (填“高”或“低”),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探究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17.(5分)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如图甲所示,当阀门K关闭时,A、B两竖直细玻璃管中的液面 (填“相平”或“不相平”)。(2)打开阀门K,待水流稳定后,B管下端的水流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管下端的水流速度,所以B管下端水压较 (填“大”或“小”),B管中液面较 (填“高”或“低”)。(3)应用上述结论,我们做出合理地预测:如图乙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时大 B.b点时大C.一样大 D.均有可能18.(8分)某实验小组做“探究金属块浸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按照如图A、B、C、D的顺序进行实验。(1)请将下面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标出)(2)小星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浮=G排”,他认为上述实验进行了四次测量,符合多次实验的要求,所以该结论是可靠的。你同意小星对实验数据的这一处理方法吗? ,你的理由是 。(3)你认为图中的实验操作最佳的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2分)19.(6分)用电子测力计悬挂一个“冰墩墩”模型玩具,使“冰墩墩”的双脚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冰墩墩”,直至其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未与水底接触)。“冰墩墩”下放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与“冰墩墩”双脚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1)“冰墩墩”受到的重力。(2)“冰墩墩”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冰墩墩”的平均密度。20.(6分)小亮在学习了“浮力”之后,做了一个观察鸡蛋悬浮的实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如图所示,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厚度可忽略),向容器中注入10cm深的水,再取一个鸡蛋,称得其质量为55g,将它轻轻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测得水面升高了0.5cm;然后向容器中加食盐并不停地搅动,直到鸡蛋恰好悬浮起来为止。请计算:(ρ水=1.0×103kg/m3,g取10N/kg)(1)容器中未放入鸡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2)当鸡蛋悬浮起来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少?六、综合题(本题3小题,共20分)21.(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国的“飞行器”(1)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海拔9032m,超过珠峰的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g取10N/kg)①该浮空艇总质量约2625kg,它受到重力的大小约为 N。②已知海拔4300m处的空气密度约为0.8kg/m3。如图甲所示,该浮空艇在营地升空前体积达9060m3,此时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 N。③“极目一号”浮空艇内部有三层:上层装有氦气(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得多),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当悬浮于空中的浮空艇需要 ____________(填“上浮”或“下降”)的时候,可以用上层的氦气排出下层的部分空气,以此改变自身重力,同时使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 (2)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用作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它其实就是一种灯笼。先用很轻的竹篾扎成框架,再用纸糊严,并在下面留口。在灯笼的下面固定一个小碟,在碟内放入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温度为20 ℃时,空气密度为1.2kg/m3,下表给出了一些空气密度和温度的对应关系。①如图乙所示的孔明灯体积大约为0.02m3,环境气温为20 ℃,则孔明灯受到的空气浮力为 N。②如果孔明灯的制作材料和燃料总质量为6g,20 ℃时,孔明灯内空气的重力应该不大于 N。③上题中至少灯内空气的温度要达到 ℃,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22.(1)(2分)端午节到了,小明在吃粽子时,想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粽子的体积,他先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再用细线将粽子悬吊在水中,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天平的测量结果为 g,据此算出该粽子的体积为 __________c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2)(6分)如图所示的是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情景。方案一:小明用金属块按照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①由实验步骤A、B、C、D中测力计的示数可得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和其排开水的重力G排的关系是F浮 (填“>”“<”或“=”)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进行调零B.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达到溢水口C.金属块没有浸没在水中②小明改正错误后,重做实验,得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5N,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方案二: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不计)进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向下移动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若弹簧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FA、ΔFB,则ΔFA (填“>”“<”或“=”)ΔFB,此过程中,溢水杯对支架的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6分)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海水使之沉入海底。设某一节密封长方体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海水前受到的浮力F浮= N。(2)在对密封沉管灌海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至少为 kg,此时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等于 N。(3)(2分)当密封沉管灌海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请用浮力的知识来解释其原因。答: 。答案一、1.D2.B 【点拨】根据图像可以计算a、b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2g1cm3=2 g/cm3,ρb=1g2cm3=0.5 g/cm3。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由于a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甲会沉底;b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乙会漂浮。由于甲沉底、乙漂浮,故甲排开的水的体积大于乙排开的水的体积,由F浮=ρ液gV排可知,甲所受的浮力大于乙所受的浮力,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3.A4.B 【点拨】牙膏皮的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m甲=m乙,G甲=G乙,甲下沉,F浮甲<G甲,乙漂浮,F浮乙=G乙,所以F浮甲<F浮乙。5.D 6.B7.B 【点拨】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轮船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液体的密度越大,故B符合题意;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潜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并不是靠改变自身体积,故D不符合题意。二、8.车内→车外;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的,使车内气压大于车外的;丙9.<;=;小10.向左推;不变;变小【点拨】潜艇是根据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为了让悬浮在水中的潜艇上浮,需减小潜艇自身的重力,即要排出模型中的水,所以向左推注射器,把模型中的水排出。在潜艇露出水面前,潜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潜艇所受浮力不变。潜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前),潜艇上表面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变小,根据p=ρ水gh可知,潜艇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11.1×106;不变;下沉一些【点拨】该轮船满载货物时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m排g=100×103 kg×10 N/kg=1×106 N。若该轮船从大海驶入内河,因轮船漂浮,轮船所受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重力不变,则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因为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浮力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轮船驶入内河后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故轮船要下沉一些。12.7×108;1.1×105;7×104【点拨】该航母满载时排水量m排=70 000 t=7×107 kg,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7×107 kg×10 N/kg=7×108 N,满载时该航母最低处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海水gh=1.0×103 kg/m3×10 N/kg×11 m=1.1×105 Pa。因为航母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则F浮'=G',由于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直升机的重力G直=G-G',则G直=G-G'=ΔF浮=ρ海水ΔV排g=1.0×103 kg/m3×7 m3×10 N/kg=7×104 N。13.丙;等于;F甲=F乙=F丙14.漂浮;0.95×103;64【点拨】假设此物块浸没于水中,则V排=V物=80 cm3,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 kg/m3×80×10-6 m3×10 N/kg=0.8 N。物块放入水中实际受到的浮力F浮'=m排g=76×10-3 kg×10 N/kg=0.76 N<0.8 N,因此,物块处于漂浮状态。物块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G=F浮'=0.76 N,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物块的质量m=Gg=0.76N10N/kg=0.076 kg=76 g,已知物块的体积为80 cm3,则物块的密度ρ物=mV物=76g80cm3=0.95 g/cm3=0.95×103kg/m3。因为物块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物块在酒精中会沉底。由ρ=mV可知,物块静止时排开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物=0.8×103 kg/m3×80×10-6 m3=64×10-3 kg=64 g。三、15.【解】(1)小球的重力G=mg=400×10-3 kg×10 N/kg=4 N。如图(a)所示。 (2)如图(b)所示。(3)如图(c)所示。【点拨】小球从甲位置下落,在未浸入水中时,杯内水面不变,小球逐渐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杯内水面上升,当小球刚浸没继续下落至乙位置悬浮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综上可知,杯内水面先不变后上升再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增大再不变,如图所示。四、16.(1)0.8 (2)如图所示。(3)6 (4)高;液体密度【点拨】(1)由于第1次实验时圆柱体的浮力为0.2 N,而圆柱体的重力为1 N,故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拉=G-F浮=1 N-0.2 N=0.8 N。(3)由图像可以看出,当h=6 cm以后,随着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的增加,浮力不再发生变化,说明h=6 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于水中。(4)如果用盐水做实验,当h=6 cm时,圆柱体也是浸没于盐水中,但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会增大,图线上h=6 cm点的位置会变高,这样是为了探究液体的密度对浮力大小的影响。17.(1)相平 (2)小于;大;高 (3)B【点拨】(1)当阀门K关闭时,A、B两竖直细玻璃管组成了一个连通器,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A、B两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2)打开阀门K时,B管的底部比A管底部横截面积大,B管下端的水流速度小于A管下端的水流速度;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B管底部水的压强大,所以B管内的液面较高。(3)由于圆形水管左粗右细,当水经过a、b两点时,b点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泡经过b点时的体积大于a点时的体积。18.(1)①3 ②1 ③2 ④1 ⑤1(2)不同意;表格中这一组实验数据只能作为一次实验数据,所以是实验次数太少(3)DABC五、19.【解】(1)由图乙可知,当“冰墩墩”没有浸入水中时,“冰墩墩”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2)由图乙可知,“冰墩墩”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示=10 N-2 N=8 N。(3)“冰墩墩”的体积V=V排=F浮ρ水g=8N1.0×103kg/m3×10N/kg=8×10-4 m3,“冰墩墩”的平均密度ρ=mV=GgV=10N10N/kg×8×10-4m3=1.25×103 kg/m3。20.【解】(1)未放入鸡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10×10-2 m=1 000 Pa。(2)鸡蛋的体积V蛋=SΔh=100 cm2×0.5 cm=50 cm3=5×10-5 m3,由鸡蛋恰好悬浮可知V排=V蛋=5×10-5 m3,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此时盐水的密度ρ盐水=F浮gV排=GgV排=mV排=55×10-3kg5×10-5m3=1.1×103 kg/m3。六、21.(1)①2.625×104 ②7.248×104 ③上浮(2)①0.24 ②0.18 ③ 11322.(1)152.4;52.4 (2)方案一:①>;B ② 4×103 方案二:变小;=;不变【点拨】(1)如图所示,此时天平的称量结果为100 g+50 g+2.4 g=152.4 g;粽子排开水的质量m排'=152.4 g-100 g=52.4 g=0.052 4 kg,粽子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0.052 4 kg×10 N/kg=0.524 N;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粽子的体积V'=V排'=F浮'ρ水g =0.524N1.0×103kg/m3×10N/kg =0.524×10-4 m3=52.4 cm3。(2)①由实验步骤A、C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 N-1.5 N=0.5 N。由实验步骤B、D可知,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G总-G桶=1.9 N-1.5 N=0.4 N,所以F浮>G排。整个过程,弹簧测力计都没有进行调零,只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不影响两次测量之差,故A不符合题意;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达到溢水口,被金属块排开的水没有全部流进小桶,导致小桶内排开水的重力偏小,浮力大于重力,故B符合题意;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物体浸没及未浸没的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②金属块的质量m=Gg=2N10N/kg=0.2 kg,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5 N,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V排=F浮ρ水g=0.5N1.0×103kg/m3×10N/kg=5×10-5 m3,则金属块的密度ρ=mV=0.2kg5×10-5m3=4×103 kg/m3。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重物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逐渐变小。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是重物受到的浮力,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是重物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ΔFA=ΔFB。因为重物受到的浮力等于溢出水的重力,所以此过程中,溢水杯对支架的压力不变。23.(1)6×108 (2)变大;3×106;6.3×108 (3)沉管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下表面与海水不接触,不受海水向上的压强,向上的压力为0,根据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沉管不再受海水的浮力,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点拨】(1)沉管灌海水前处于漂浮状态,受平衡力作用,F浮=G管=mg=6×107 kg×10 N/kg=6×108 N。(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密封沉管灌海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变大,受到海水的压强将变大;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浮力等于沉管和注入海水的重力,即F总浮=G总=G管+G海水,沉管浸没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F总浮=ρgV=1.0×103 kg/m3×10 N/kg×(180 m×35 m×10 m)=6.3×108 N,至少注入海水的重力G海水=F总浮-G管=6.3×108 N-6×108 N=3×107 N,至少注入海水的质量m=G海水g=3×107N10N/kg=3×106 kg。浸没在海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因为沉管刚好浸没在海水中,故沉管的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为0,沉管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就等于沉管此时受到的浮力,即F下=F总浮=6.3×108 N。实验次数123456h/cm24681012F/N0.20.40.60.60.60.6金属块的重力/N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N桶和桶中的水的总重力/N空桶的重力/N金属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N4① ② ③ ④_____⑤ 温度/℃90100110120130密度/(kg·m-3)0.970.940.910.880.85
第九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题)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C.C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D.D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第2题)A.甲漂浮,甲所受浮力大于乙所受浮力B.乙漂浮,乙所受浮力小于甲所受浮力C.甲沉底,甲所受浮力小于乙所受浮力D.乙沉底,乙所受浮力小于甲所受浮力3.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块,C为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4.刘星取一只空牙膏皮,一次将它挤瘪,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桌面上同一杯水中,结果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A.图甲中的牙膏皮受到的浮力大B.图乙中的牙膏皮受到的浮力大C.甲、乙两图中,牙膏皮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甲、乙两图中,牙膏皮受到的浮力无法比较5.[2023·株洲]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第5题)A.F甲>F乙 B.F甲<F乙C.ρ甲>ρ乙 D.ρ甲<ρ乙6.如图所示,将一个空心铁球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铁球恰好悬浮,若沿虚线方向将铁球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A.大块的将下沉,小块的将上浮B.大块的将上浮,小块的将下沉C.两块都将上浮D.两块都将下沉7.下列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到的浮力大B.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体积越小,则所测液体密度越大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不适用于气体D.潜艇像鱼一样是靠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的浮力,实现上浮、下潜的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小金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打开天窗,其他车窗关闭,如图甲所示,空气通过天窗流动的方向是 (填“车内→车外”或“车外→车内”),原因是 。为防止车轮打滑,小金想在汽车尾部装上尾翼,其剖面如图乙、丙所示,则尾翼安装方向应是图 所示。9.如图所示,甲、乙是将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情形,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甲 ρ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较:F甲 F乙(前两空均填“<”“>”或“=”),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的刻度数值比液面下方的刻度数值 。(第9题)10.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潜艇模型,为了让悬浮在水中的潜艇上浮,小明应该 (填“向右拉”或“向左推”)注射器,在潜艇露出水面前,潜艇所受浮力 ,潜艇上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 。(后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10题)11.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00t,该轮船满载货物时受到水的浮力是 N;若该轮船从大海驶入内河,轮船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轮船要 (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g取10N/kg)12.据报道,直-18改进型直升机降落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甲板上,该航母满载时排水量为70000t,在海水中的吃水深度为11m。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航母的最低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某架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若航母排开的海水体积减少了7m3,则该直升机的重力是 N。(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13.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现将重为G的圆柱体分别放入三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容器;乙容器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圆柱体在三个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14.将一体积为80cm3的实心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则此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 (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且此物块的密度为 kg/m3;若将该物块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会有 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三、作图题(本题3小题,共7分)15.(1)(2分)如图(a)所示,质量为400g的小球静止在杯中,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小球受到的力。(g取10N/kg)(2)(3分)如图(b)所示,实心木块被绳子拉着浸没在水中,画出此时木块的受力示意图。(O为重心)(3)(2分)如图(c)所示,把置于水面上方甲位置的小球松手后,小球竖直下落至乙位置悬浮在水中。请画出小球从甲位置下落至乙位置的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大小随小球下落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四、实验题(本题3小题,共19分)16.(6分)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先在空气中测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是1.0N,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他测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对应数据如下表。(1)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2)(2分)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F-h图线。(3)当h= 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在水中。(4)如果改用浓盐水做实验,作出F-h图线上h=6cm点的位置变 (填“高”或“低”),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探究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17.(5分)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如图甲所示,当阀门K关闭时,A、B两竖直细玻璃管中的液面 (填“相平”或“不相平”)。(2)打开阀门K,待水流稳定后,B管下端的水流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管下端的水流速度,所以B管下端水压较 (填“大”或“小”),B管中液面较 (填“高”或“低”)。(3)应用上述结论,我们做出合理地预测:如图乙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时大 B.b点时大C.一样大 D.均有可能18.(8分)某实验小组做“探究金属块浸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按照如图A、B、C、D的顺序进行实验。(1)请将下面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标出)(2)小星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浮=G排”,他认为上述实验进行了四次测量,符合多次实验的要求,所以该结论是可靠的。你同意小星对实验数据的这一处理方法吗? ,你的理由是 。(3)你认为图中的实验操作最佳的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2分)19.(6分)用电子测力计悬挂一个“冰墩墩”模型玩具,使“冰墩墩”的双脚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冰墩墩”,直至其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未与水底接触)。“冰墩墩”下放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与“冰墩墩”双脚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1)“冰墩墩”受到的重力。(2)“冰墩墩”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冰墩墩”的平均密度。20.(6分)小亮在学习了“浮力”之后,做了一个观察鸡蛋悬浮的实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如图所示,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厚度可忽略),向容器中注入10cm深的水,再取一个鸡蛋,称得其质量为55g,将它轻轻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测得水面升高了0.5cm;然后向容器中加食盐并不停地搅动,直到鸡蛋恰好悬浮起来为止。请计算:(ρ水=1.0×103kg/m3,g取10N/kg)(1)容器中未放入鸡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2)当鸡蛋悬浮起来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少?六、综合题(本题3小题,共20分)21.(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国的“飞行器”(1)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海拔9032m,超过珠峰的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g取10N/kg)①该浮空艇总质量约2625kg,它受到重力的大小约为 N。②已知海拔4300m处的空气密度约为0.8kg/m3。如图甲所示,该浮空艇在营地升空前体积达9060m3,此时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 N。③“极目一号”浮空艇内部有三层:上层装有氦气(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得多),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当悬浮于空中的浮空艇需要 ____________(填“上浮”或“下降”)的时候,可以用上层的氦气排出下层的部分空气,以此改变自身重力,同时使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 (2)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用作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它其实就是一种灯笼。先用很轻的竹篾扎成框架,再用纸糊严,并在下面留口。在灯笼的下面固定一个小碟,在碟内放入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温度为20 ℃时,空气密度为1.2kg/m3,下表给出了一些空气密度和温度的对应关系。①如图乙所示的孔明灯体积大约为0.02m3,环境气温为20 ℃,则孔明灯受到的空气浮力为 N。②如果孔明灯的制作材料和燃料总质量为6g,20 ℃时,孔明灯内空气的重力应该不大于 N。③上题中至少灯内空气的温度要达到 ℃,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22.(1)(2分)端午节到了,小明在吃粽子时,想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粽子的体积,他先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再用细线将粽子悬吊在水中,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天平的测量结果为 g,据此算出该粽子的体积为 __________c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2)(6分)如图所示的是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情景。方案一:小明用金属块按照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①由实验步骤A、B、C、D中测力计的示数可得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和其排开水的重力G排的关系是F浮 (填“>”“<”或“=”)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进行调零B.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达到溢水口C.金属块没有浸没在水中②小明改正错误后,重做实验,得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5N,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方案二: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不计)进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向下移动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若弹簧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FA、ΔFB,则ΔFA (填“>”“<”或“=”)ΔFB,此过程中,溢水杯对支架的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6分)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海水使之沉入海底。设某一节密封长方体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海水前受到的浮力F浮= N。(2)在对密封沉管灌海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至少为 kg,此时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等于 N。(3)(2分)当密封沉管灌海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请用浮力的知识来解释其原因。答: 。答案一、1.D2.B 【点拨】根据图像可以计算a、b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2g1cm3=2 g/cm3,ρb=1g2cm3=0.5 g/cm3。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由于a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甲会沉底;b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乙会漂浮。由于甲沉底、乙漂浮,故甲排开的水的体积大于乙排开的水的体积,由F浮=ρ液gV排可知,甲所受的浮力大于乙所受的浮力,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3.A4.B 【点拨】牙膏皮的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m甲=m乙,G甲=G乙,甲下沉,F浮甲<G甲,乙漂浮,F浮乙=G乙,所以F浮甲<F浮乙。5.D 6.B7.B 【点拨】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轮船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液体的密度越大,故B符合题意;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潜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并不是靠改变自身体积,故D不符合题意。二、8.车内→车外;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的,使车内气压大于车外的;丙9.<;=;小10.向左推;不变;变小【点拨】潜艇是根据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为了让悬浮在水中的潜艇上浮,需减小潜艇自身的重力,即要排出模型中的水,所以向左推注射器,把模型中的水排出。在潜艇露出水面前,潜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潜艇所受浮力不变。潜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前),潜艇上表面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变小,根据p=ρ水gh可知,潜艇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11.1×106;不变;下沉一些【点拨】该轮船满载货物时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m排g=100×103 kg×10 N/kg=1×106 N。若该轮船从大海驶入内河,因轮船漂浮,轮船所受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重力不变,则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因为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浮力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轮船驶入内河后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故轮船要下沉一些。12.7×108;1.1×105;7×104【点拨】该航母满载时排水量m排=70 000 t=7×107 kg,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7×107 kg×10 N/kg=7×108 N,满载时该航母最低处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海水gh=1.0×103 kg/m3×10 N/kg×11 m=1.1×105 Pa。因为航母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则F浮'=G',由于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直升机的重力G直=G-G',则G直=G-G'=ΔF浮=ρ海水ΔV排g=1.0×103 kg/m3×7 m3×10 N/kg=7×104 N。13.丙;等于;F甲=F乙=F丙14.漂浮;0.95×103;64【点拨】假设此物块浸没于水中,则V排=V物=80 cm3,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 kg/m3×80×10-6 m3×10 N/kg=0.8 N。物块放入水中实际受到的浮力F浮'=m排g=76×10-3 kg×10 N/kg=0.76 N<0.8 N,因此,物块处于漂浮状态。物块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G=F浮'=0.76 N,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物块的质量m=Gg=0.76N10N/kg=0.076 kg=76 g,已知物块的体积为80 cm3,则物块的密度ρ物=mV物=76g80cm3=0.95 g/cm3=0.95×103kg/m3。因为物块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物块在酒精中会沉底。由ρ=mV可知,物块静止时排开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物=0.8×103 kg/m3×80×10-6 m3=64×10-3 kg=64 g。三、15.【解】(1)小球的重力G=mg=400×10-3 kg×10 N/kg=4 N。如图(a)所示。 (2)如图(b)所示。(3)如图(c)所示。【点拨】小球从甲位置下落,在未浸入水中时,杯内水面不变,小球逐渐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杯内水面上升,当小球刚浸没继续下落至乙位置悬浮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综上可知,杯内水面先不变后上升再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增大再不变,如图所示。四、16.(1)0.8 (2)如图所示。(3)6 (4)高;液体密度【点拨】(1)由于第1次实验时圆柱体的浮力为0.2 N,而圆柱体的重力为1 N,故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拉=G-F浮=1 N-0.2 N=0.8 N。(3)由图像可以看出,当h=6 cm以后,随着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的增加,浮力不再发生变化,说明h=6 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于水中。(4)如果用盐水做实验,当h=6 cm时,圆柱体也是浸没于盐水中,但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会增大,图线上h=6 cm点的位置会变高,这样是为了探究液体的密度对浮力大小的影响。17.(1)相平 (2)小于;大;高 (3)B【点拨】(1)当阀门K关闭时,A、B两竖直细玻璃管组成了一个连通器,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A、B两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2)打开阀门K时,B管的底部比A管底部横截面积大,B管下端的水流速度小于A管下端的水流速度;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B管底部水的压强大,所以B管内的液面较高。(3)由于圆形水管左粗右细,当水经过a、b两点时,b点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泡经过b点时的体积大于a点时的体积。18.(1)①3 ②1 ③2 ④1 ⑤1(2)不同意;表格中这一组实验数据只能作为一次实验数据,所以是实验次数太少(3)DABC五、19.【解】(1)由图乙可知,当“冰墩墩”没有浸入水中时,“冰墩墩”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2)由图乙可知,“冰墩墩”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示=10 N-2 N=8 N。(3)“冰墩墩”的体积V=V排=F浮ρ水g=8N1.0×103kg/m3×10N/kg=8×10-4 m3,“冰墩墩”的平均密度ρ=mV=GgV=10N10N/kg×8×10-4m3=1.25×103 kg/m3。20.【解】(1)未放入鸡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10×10-2 m=1 000 Pa。(2)鸡蛋的体积V蛋=SΔh=100 cm2×0.5 cm=50 cm3=5×10-5 m3,由鸡蛋恰好悬浮可知V排=V蛋=5×10-5 m3,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此时盐水的密度ρ盐水=F浮gV排=GgV排=mV排=55×10-3kg5×10-5m3=1.1×103 kg/m3。六、21.(1)①2.625×104 ②7.248×104 ③上浮(2)①0.24 ②0.18 ③ 11322.(1)152.4;52.4 (2)方案一:①>;B ② 4×103 方案二:变小;=;不变【点拨】(1)如图所示,此时天平的称量结果为100 g+50 g+2.4 g=152.4 g;粽子排开水的质量m排'=152.4 g-100 g=52.4 g=0.052 4 kg,粽子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0.052 4 kg×10 N/kg=0.524 N;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粽子的体积V'=V排'=F浮'ρ水g =0.524N1.0×103kg/m3×10N/kg =0.524×10-4 m3=52.4 cm3。(2)①由实验步骤A、C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 N-1.5 N=0.5 N。由实验步骤B、D可知,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G总-G桶=1.9 N-1.5 N=0.4 N,所以F浮>G排。整个过程,弹簧测力计都没有进行调零,只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不影响两次测量之差,故A不符合题意;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达到溢水口,被金属块排开的水没有全部流进小桶,导致小桶内排开水的重力偏小,浮力大于重力,故B符合题意;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物体浸没及未浸没的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②金属块的质量m=Gg=2N10N/kg=0.2 kg,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5 N,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V排=F浮ρ水g=0.5N1.0×103kg/m3×10N/kg=5×10-5 m3,则金属块的密度ρ=mV=0.2kg5×10-5m3=4×103 kg/m3。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重物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逐渐变小。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是重物受到的浮力,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是重物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ΔFA=ΔFB。因为重物受到的浮力等于溢出水的重力,所以此过程中,溢水杯对支架的压力不变。23.(1)6×108 (2)变大;3×106;6.3×108 (3)沉管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下表面与海水不接触,不受海水向上的压强,向上的压力为0,根据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沉管不再受海水的浮力,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点拨】(1)沉管灌海水前处于漂浮状态,受平衡力作用,F浮=G管=mg=6×107 kg×10 N/kg=6×108 N。(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密封沉管灌海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变大,受到海水的压强将变大;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浮力等于沉管和注入海水的重力,即F总浮=G总=G管+G海水,沉管浸没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F总浮=ρgV=1.0×103 kg/m3×10 N/kg×(180 m×35 m×10 m)=6.3×108 N,至少注入海水的重力G海水=F总浮-G管=6.3×108 N-6×108 N=3×107 N,至少注入海水的质量m=G海水g=3×107N10N/kg=3×106 kg。浸没在海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因为沉管刚好浸没在海水中,故沉管的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为0,沉管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就等于沉管此时受到的浮力,即F下=F总浮=6.3×108 N。实验次数123456h/cm24681012F/N0.20.40.60.60.60.6金属块的重力/N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N桶和桶中的水的总重力/N空桶的重力/N金属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N4① ② ③ ④_____⑤ 温度/℃90100110120130密度/(kg·m-3)0.970.940.910.880.85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