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竹竿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展开1. 一个因数=( )÷( ),被除数=( )×( ),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 )。
【答案】 ①. 积 ②. 另一个因数 ③. 商 ④. 除数 ⑤. 被除数 ⑥. 商 ⑦. 逆运算
【解析】
【分析】本题根据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可知,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可知,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详解】由分析得: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要能根据其中的两个量表示出第三个量。
2. 东东在计算120×(□+5)时,不小心算成了120×□+5,比实际结果少( )。
【答案】595
【解析】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120×(□+5)=120×□+120×5,再与120×□+5相减求差。
【详解】120×(□+5)
=120×□+120×5
=120×□+600
120×□+5和120×□+600相差600-5=595。
比实际结果少595。
3. 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5×16=240,240÷12=20,综合算式:( )。
420÷30=14,14+20=34,7×34=238,综合算式:( )。
【答案】 ①. 15×16÷12=20 ②. 7×(420÷30+20)=238
【解析】
【分析】第1题,此题先算乘法,后算除法,乘法与除法属于同级运算,所以综合算式乘法在前,除法在后。
第2题,此题先算除法,接着把这个商与20相加,最后算这个和与7的积,所以要将除法与加法写在小括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不到1元,欢迎访问。号里,小括号外是乘法。
【详解】15×16=240,240÷12=20,综合算式:15×16÷12=20。
420÷30=14,14+20=34,7×34=238,综合算式:7×(420÷30+20)=238。
4. 15×53+53×85的简便方法第一步是( ),利用了乘法的( )(填运算律);计算102×75的时候,应先把( )写成( ),再用( )(填运算律)计算就会比较简便。
【答案】 ①. (15+85)×53 ②. 分配律 ③. 102 ④. 100+2 ⑤. 乘法分配律
【解析】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15×53+53×85时,先计算15+85,再用这个和乘53。计算102×75时,将102看成100+2,分别用100和2乘75,再将两个积相加。
【详解】15×53+53×85
=(15+85)×53
=100×53
=5300
102×75
=(100+2)×75
=100×75+2×75
=7500+150
=7650
15×53+53×85的简便方法第一步是(15+85)×53,利用了乘法的分配律;计算102×75的时候,应先把102写成100+2,再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就会比较简便。
5. 用一根48厘米长的铁丝,折成底边是16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顶角是( )度。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角是28度,则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度和( )度。
【答案】 ①. 60 ②. 90 ③. 62
【解析】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用铁丝长度减去底边长度,再除以2,即可求出每条腰的长度。(48-16)÷2=16(厘米),可知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可知,每个角都是180÷3=60(度)。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90度。一个角是28度,另一个角是(180-90-28)度。
【详解】(48-16)÷2
=32÷2
=16(厘米)
180÷3=60(度)
此三角形的顶角是60度。
180-90-28=62(度)
则另外两个角分别是90度、62度。
6. ________叫列,________叫行,确定第几列从________往________数,确定第几行从________往________数。
【答案】 ①. 竖排 ②. 横排 ③. 左 ④. 右 ⑤. 上 ⑥. 下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可得:竖排一般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是第几列时,一般是从左边数起,确定是第几行时,一般是从前面数起,由此即可填空。
【详解】由分析可得: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确定第几列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从上往下数。
【点睛】此题考查生活中行与列的确定方法。
7. 用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 )角,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 )。
【答案】 ①. 平 ②. 360°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正好是一个平角的度数,四边形的对角线可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因此,四边形的内角和是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用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36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多边形内角和,关键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和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6分。)
8. 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多有一个直角,至少有一个锐角。( )
【答案】×
【解析】
【分析】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其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据此判断。
【详解】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多有一个直角,至少有2个锐角。
故答案为:×
【点睛】这道题考查三角形的分类,明确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
【答案】×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所以“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定义的了解与掌握。
10. 25×32×125简便计算时,要用到乘法结合律。( )
【答案】√
【解析】
【分析】乘法结合律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c×b=a×(c×b)。25×32×125简便计算时,可以将32写成4×8,然后再根据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判断。
【详解】25×32×125
=25×(4×8)×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所以25×32×125简便计算时,要用到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11. 40×5÷40×5=1。(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按照从左到右顺序,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40×5÷40×5
=200÷40×5
=5×5
=25
40×5÷40×5=25。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12. 确定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用两个数据。( )
【答案】√
【解析】
【分析】确定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一般用数对表示,数对是两个数,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
【详解】确定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用两个数据。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方法的理解与解题能力。
13. 任何数都可以做因数,任何数都可以做除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0乘任何数都得0,而在除法中0作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0不能作除数,据此来解答。
【详解】任何数都可以做因数,0不能作除数,其它的数都能作除数,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4. 如果点A从(3,2)走到(8,2),再走到(7,1)最后到(2,1),把它走过的路程顺次连接起来,是一个( )图案。
A. 平行四边形B. 正方形C. 长方形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据此分别找出各个数对表示的位置,再顺次连接起来,判断这个图形是什么。
【详解】如图:
如果点A从(3,2)走到(8,2),再走到(7,1)最后到(2,1),把它走过的路程顺次连接起来,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A
15. 不能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
A. 1600÷25÷4B. 500÷25×4C. 2700÷6÷15
【答案】B
【解析】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A.1600÷25÷4=1600÷(25×4),所以A选项中算式能用除法的性质简便计算;
B.500÷25×4,算式中先除后乘,不能用除法的性质;
C.2700÷6÷15=2700÷(6×15),所以C选项中算式能用除法的性质简便计算;
故答案为:B
16. 1620与320的差除以80减去60的差,商是多少?列式为( )。
A. (1620-320)÷80-60B. 1620-320÷(80-60)C. (1620-320)÷(80-60)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先分别计算1620-320以及80-60,再计算除法。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可知,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需要给1620-320以及80-60添上小括号。
【详解】(1620-320)÷(80-60)
=1300÷20
=65
商是65。
列式为:(1620-320)÷(80-60)
故答案为:C
17. 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和一定( )直角。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
【答案】A
【解析】
【分析】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依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如果两个锐角和不大于90°,那么第三个角将大于等于90°,就不再是锐角三角形。
则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和一定大于直角。
故答案为:A
18. 用数对(x,5)表示位置时,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可能在第5行B. 它一定在第x行C. 它一定在第5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据此解答。
【详解】数对(x,5)表示第x列第5行,则它一定在第5行。
故答案为:C
四、计算。(共34分)
19. 口算。
85+225= 480÷80= 0÷52= 128÷4= 410-55=
460÷23= 75×40= 560÷70= 125×8= 910×20=
【答案】310;6;0;32;355
20;3000;8;1000;18200
【解析】
20. 脱式计算。
63-(521+504)÷25 15÷[(17-8)÷3]×78
[175-(49+26)]×23 480÷[4×(50-40)]
【答案】22;390;
2300;12
【解析】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计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中括号外的除法和乘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1)63-(521+504)÷25
=63-1025÷25
=63-41
=22
(2)15÷[(17-8)÷3]×78
=15÷[9÷3]×78
=15÷3×78
=5×78
=390
(3)[175-(49+26)]×23
=[175-75]×23
=100×23
=2300
(4)480÷[4×(50-40)]
=480÷[4×10]
=480÷40
=12
21. 用简便方法计算。
87×101-87 25×107×4
372×19+372×27-372×36 95×102
【答案】8700;10700
3720;9690
【解析】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1-1,再用87乘这个差。
(2)根据乘法交换律,交换107和4的位置,先计算25×4,再用这个积乘107。
(3)根据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9+27-36,再用372乘这个得数
(4)根据乘法分配律,将102看成100+2,用95分别乘100和2,再将两个积相加。
【详解】87×101-87
=87×101-87×1
=87×(101-1)
=87×100
=8700
25×107×4
=25×4×107
=100×107
=10700
372×19+372×27-372×36
=372×(19+27-36)
=372×10
=3720
95×102
=95×(100+2)
=95×100+95×2
=9500+190
=9690
五、计算图中∠1的度数。(共4分)
22. 求图中∠1的度数.
【答案】110°
【解析】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用180度-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求出三角形的第三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的度数是180度,用180减去第三个内角即可.
【详解】180°-(180°-50°-60°)
=180°-70°
=110°
答:∠1是110°.
六、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0分。)
23. 王阿姨买了一束花,里面有百合6枝,玫瑰4枝,每枝百合15元,4枝百合钱可以买3枝玫瑰,王阿姨这束花共用去多少元?
【答案】170元
【解析】
【分析】用每枝百合的价钱乘4,求出4枝百合的价钱,也就是3枝玫瑰的价钱,再除以3,求出每枝玫瑰花的价钱。用每枝玫瑰的价钱乘4,求出4枝玫瑰花的价钱。用每枝百合的价钱乘6,求出6枝百合的价钱。再将两个价钱相加,求出这束花的总价钱。
【详解】15×4÷3
=60÷3
=20(元)
6×15+4×20
=90+80
=170(元)
答:一共用去170元。
24. 光明小学有故事书34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的3倍多105本,光明小学有科技书多少本?
【答案】1125本
【解析】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用340×3,求出故事书的3倍是多少本,再用故事书3倍的本数加上105,即可求出科技书的本数。
【详解】340×3+105
=1020+105
=1125(本)
答:光明小学有科技书1125本。
25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公路,甲工程队每天修180米,乙工程队每天修路220米,两队同时开工,中间甲队因机器问题停工一天,最终经过6天完成了这条路,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答案】2220米
【解析】
【分析】甲工程队每天修180米,甲实际工作了5天,180乘5可以求出甲工程队修路的长度,乙工程队每天修路220米,乙队修路6天,220乘6可以求出乙队修路的长度,最后把两个积相加即可。
【详解】220×6+180×(6-1)
=1320+180×5
=1320+900
=2220(米)
答:这条路全长2220米。
26. 用一根绳子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24厘米,腰长15厘米,如果用这根绳子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18厘米
【解析】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底边长+2×腰长,据此求出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也就是这根绳子的长度。用这根绳子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则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也等于这根绳子的长度。等边三角形的周长=边长×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周长÷3,据此解答。
【详解】24+15×2
=24+30
=54(厘米)
54÷3=18(厘米)
答: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8厘米。
12,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竹竿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12,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竹竿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选择,填空,整百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竹竿镇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竹竿镇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竹竿镇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竹竿镇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