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1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2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表达·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运用(40分)
    (一)(共19分)
    阅读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学习第一、二单元课文,请完成1~4题。
    1. 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分qí( ) jué( )别 荫bì( ) 静mì( ) 干sè( )
    zǐ妹( ) lì( )临 liá亮( ) 徘徊( ) 水波粼粼( )
    2.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群花枝招展的青春靓女,像刚出笼的小鸟,聚集在一条小船上。
    B. 他说话总给人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C.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 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使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3. 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令”等谦辞。如“家父”,又叫“家严”、“家君”;“家母”,又叫“家慈”;令弟、令妹、令侄。
    B.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课文《金色花》是他的一首散文诗。
    D.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冬天风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4. 对下列选项中划线语句的修辞手法及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理解:“像眼睛,像星星”,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草丛中的野花细小而明艳的特点。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采用拟人写法,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C.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济南的冬天》)理解:“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山坡表面被比喻成“带水纹的花衣”,写出了颜色的层次变化。
    D.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济南的冬天》)理解: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作者对小山的爱怜,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二)学习古诗文,老师要求我们背默名句、常识,请完成第5题。(共11分)
    5. 背默。
    (1)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3)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列举一则交友名句(要求含两小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6.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班级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小题。
    (1)仿照例句,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朋友是一本书,总是在你困惑的时候揭示正确的答案。
    (2)小兵同学收集到一则俗语:“跟着蜜蜂采花朵,跟着苍蝇上厕所”,却不理解意思,请你为他解说,要求在解说的过程中再引用一句意思相同的俗语或名句。
    (3)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你会怎么说?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老师选择三篇作品,请完成下面小题。
    【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
    7.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 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 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 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8.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与友期行( ) (2)下车引之( )
    (3)子可去( ) (4)子令吾去( )
    9. 用斜线( / )给文中画波浪线内容断句,限断三处。
    大 军 至 一 郡 尽 空 汝 何 男 子 而 敢 独 止?
    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11. 【乙】【丙】两文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你从中懂得的交友之道。
    (三)名著阅读
    精读《朝花夕拾》相关语段。
    [语段一]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远房的叔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语段二]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语段三]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语段四]“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2. 【名著•内容概括】认真阅读以上四个语段,请分别概括童年鲁迅遭遇到了哪些事?
    13. 【名著•形象分析】从上题归纳的这些事中可看出童年小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语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4. 【名著•内容评价】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成年之后的鲁迅又是如何审视自己的童年时光呢?请任意结合两个语段从不同的角度谈谈鲁迅对童年时所受教育的反思。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散文阅读
    田野上的白发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A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B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经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B我没说话,把母亲推进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⑪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2)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 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 ④段中“在母亲停下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 ⑪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4)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美文,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情,请你运用朗读技巧,从划波浪线的A、B句中选择一句,说说会做怎样的朗读处理,读出怎样的感情。提示:朗读技巧主要包括停连、重音、语速、语调。
    我选_____句,我的处理和理由:_________
    (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三、表达·交流(60分)其中列提纲10分(包括题目2分,内容及中心4分、段落及大意4分)。
    16. 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你一定接触了新老师,认识了新朋友。
    请你从“温暖、耐心、负责、热情、勤奋、认真、专注”中选一个词,将“他(她)是这样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细致描写,通过事件表现出他(她)的性格或思想品质,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②不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运用(40分)
    (一)(共19分)
    阅读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学习第一、二单元课文,请完成1~4题。
    1. 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分qí( ) jué( )别 荫bì( ) 静mì( ) 干sè( )
    zǐ妹( ) lì( )临 liá亮( ) 徘徊( ) 水波粼粼( )
    【答案】 ①. 歧 ②. 诀 ③. 蔽 ④. 谧 ⑤. 涩 ⑥. 姊 ⑦. 莅 ⑧. 嘹 ⑨. huái ⑩. lín
    【解析】
    【详解】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识记。
    分歧:fēn qí,意见不一致。
    诀别:jué bié,指再无会期的离别。
    荫蔽:yīn bì,(枝叶)遮蔽,隐蔽。
    静谧:jìng mì,意思是安静。
    干涩:gān sè,干燥而不润泽。
    姊妹:zǐ mèi,姐妹。
    莅临:lì lín,意思是来到,来临,光临。
    嘹亮:liá liàng,形容声音清脆洪亮。
    徘徊:pái huái,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粼粼:lín lín,意思是形容水流清澈、闪亮的样子。
    2.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群花枝招展的青春靓女,像刚出笼的小鸟,聚集在一条小船上。
    B. 他说话总给人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C.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 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使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此处形容青春靓女,符合语境;
    B.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这里形容说话的态度,符合语境;
    C.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此句语境是“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此处用“喜出望外”前后矛盾,此项有误;
    D.各得其所: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此处形容班主任针对同学们的长处安排工作,安排得恰到好处。符合语境;
    故选C。
    3. 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令”等谦辞。如“家父”,又叫“家严”、“家君”;“家母”,又叫“家慈”;令弟、令妹、令侄。
    B.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课文《金色花》是他的一首散文诗。
    D.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冬天风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令”不是谦辞,多用作敬辞,用来称呼对方的亲属,例如“令弟”“令妹”等。
    故选A。
    4. 对下列选项中划线语句的修辞手法及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理解:“像眼睛,像星星”,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草丛中的野花细小而明艳的特点。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C.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济南的冬天》)理解:“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山坡表面被比喻成“带水纹的花衣”,写出了颜色的层次变化。
    D.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济南的冬天》)理解: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作者对小山的爱怜,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错。应该是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的情景。故选B。
    (二)学习古诗文,老师要求我们背默名句、常识,请完成第5题。(共11分)
    5. 背默。
    (1)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3)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列举一则交友名句(要求含两小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 断肠人在天涯 ④. 马致远 ⑤. 山岛竦峙 ⑥.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⑦.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⑧. 海日生残夜 ⑨. 江春入旧年 ⑩. 海内存知己 ⑪.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详解】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涯、竦峙、胳膊、残”等字词容易写错。至于第(6)小题,选择表达“交友”的名句填写作答。
    (三)(10分)
    6.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班级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小题。
    (1)仿照例句,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朋友是一本书,总是在你困惑的时候揭示正确的答案。
    (2)小兵同学收集到一则俗语:“跟着蜜蜂采花朵,跟着苍蝇上厕所”,却不理解意思,请你为他解说,要求在解说的过程中再引用一句意思相同的俗语或名句。
    (3)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你会怎么说?
    【答案】(1)示例:朋友是一盏灯,总是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照亮前方的路途。
    (2)小明同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跟品质好的人做朋友,好事会越来越多,跟品质不好的人做朋友,祸害(坏的结果)会越来越多。与另一个俗语“跟好人学好人”表达的意思一样,你懂了吗?
    (3)示例:林芳,你好,我是×××,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球迷。我们俩同桌,真是缘分,今后请多多关照!”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例句是“朋友是……,总是在你……的时候为你……”的形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如:朋友是一首歌,总是在你忧伤的时候响起悠扬的音乐。答案是多元的。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理解“跟着蜜蜂采花朵,跟着苍蝇上厕所”的意思,要抓住“蜜蜂”与“花朵”,“苍蝇”与“厕所”的关系,题目要求再引用一句意思相同的俗语或名句,可借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次强调和什么人在一起的重要性。如:这句话的意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接触什么样的环境,过什么样的生活。有句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交友很重要。这样说,你理解了吗?
    【小问3详解】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题干“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可知,要主动结交林芳做朋友。首先要有称呼,然后介绍自我的情况,最后提表达作为同桌交友的愿望即可。注意语言要得体。示例:林芳,你好!我是xxx,我性格外向,喜欢文学和运动,很高兴认识你,很幸运成为你的同桌,今后我们可以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让我们做个好朋友,好吗?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老师选择三篇作品,请完成下面小题
    【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
    7.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 第二联“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 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 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8.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与友期行( ) (2)下车引之( )
    (3)子可去( ) (4)子令吾去( )
    9. 用斜线(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内容断句,限断三处。
    大 军 至 一 郡 尽 空 汝 何 男 子 而 敢 独 止?
    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11. 【乙】【丙】两文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你从中懂得的交友之道。
    【答案】7. C 8. ①. 约定 ②. 牵,拉 ③. 离开 ④. 你
    9.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10. (1)(友人)过了中午也没有来,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2)朋友身体有病,不忍离开他,宁愿用我的生命代替友人的生命。
    11. 甲文,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时间出行能够做到,可见:做人交友要讲求诚信的道理。乙文,朋友有病,哪怕大敌当前,荀巨伯也不愿舍弃他,可见:交友应有情有义。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C.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因脱离母腹而渐现,用“生”字将“海日”人格化,运用拟人的手法;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残”字写出了“海日(新生事物)”的不可违抗之力。“入”字将“江春”拟人化,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入”字表现“江春”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表现时交替、暗示时光流转,暗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分析不恰当;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
    ②句意:下车去拉元方。引:牵,拉;
    ③句意:你赶紧离开。去:离开;
    ④句意:你却要我离开。子:你。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语法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
    “大军至”是现状的陈述,“一郡尽空”是对“大军至”产生的结果的描绘,故此断开。“汝何男子”是疑问句,“而敢独止”中的“而”表转折,竟然,放在句首起到加强语气作用,故此可断开。
    可据此断句: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重点词有:
    ①舍:舍弃,丢下;去:离开;乃:才;至:到。
    ②疾:病;委:舍弃;宁:宁愿;以:用。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比较阅读。
    从【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可以知道,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时间出行。因此,做人交友要讲求诚信的道理。
    从【乙】文“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可以知道,朋友有病哪怕大敌当前,荀巨伯也不愿舍弃他。因此,交友应有情有义。
    【点睛】参考译文:
    【甲】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丙】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胡人军队已经来到,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三)名著阅读
    精读《朝花夕拾》相关语段。
    [语段一]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远房的叔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语段二]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语段三]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语段四]“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2. 【名著•内容概括】认真阅读以上四个语段,请分别概括童年鲁迅遭遇到了哪些事?
    13. 【名著•形象分析】从上题归纳的这些事中可看出童年小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语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4. 【名著•内容评价】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成年之后的鲁迅又是如何审视自己的童年时光呢?请任意结合两个语段从不同的角度谈谈鲁迅对童年时所受教育的反思。
    【答案】12. ①“我”无法获得心爱的《山海经》。②“我”为那时儿童读物的单调乏味感到悲哀。③父亲让“我”背书。 ④“我”很不情愿我向先生请教问题,遭到先生的呵斥。
    13. 小鲁迅是一个有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很强的孩子。这可以从他向老师请教未知的问题和喜欢画有许多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可以看出。从语段二中他不喜欢压抑童心的单调的儿童读物和不喜欢父亲在他想去看五猖会而让其读书中可见他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天性。
    14. 四个语段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儿童教育存在的弊端。从四个语段中可以看到大人的世界与孩子的世界是割裂的,大人并不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也无法获得平等对待。想要一本《山海经》却无人关心,想要解决个问题却受到老师的呵斥,想要看场五猖会却要背无法理解的书。而那时的儿童读物也非常稀缺,因此,孩子的世界是孤独而又枯燥乏味的,以至于看到“恶鬼一般的魁星像”也天天看不厌。成年之后的鲁迅回忆往事,一方面是对那些美好的人和事的深深眷恋,同时也不回避存在的鄙陋之处,以此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共同思考儿童教育问题。
    【解析】
    【12题详解】
    考查对名著的理解与记忆。根据语段所写内容,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然后用什么人做什么事的方法概括即可,注意语言要简练。
    语段一出自《阿长与〈山海经〉》,写我对《山海经》的渴慕;
    语段二出自《二十四孝图》,鲁迅说:“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写我为那时儿童读物的单调乏味感到悲哀;
    语段三出自《五猖会》,此篇写父亲让我背书,我很不情愿;
    语段四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我向先生请教问题,却遭到先生的呵斥。
    【13题详解】
    考查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根据语段一中的“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可知,小鲁迅喜欢看《山海经》,对于其中一些神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根据语段二中“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和选段三中的他非常反感父亲顾及自己想看会的心情,非得让自己背书,可知他是一个向往自由,不喜受拘束的人。
    语段四,我向先生请教问题,看出小鲁迅是一个有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很强的孩子。
    【14题详解】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四个语段都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长大后的鲁迅对对于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童年时所受教育的反思。小孩子爱看有趣的书,却无人关心理会;爱看庙会,父亲却要他背无法理解的书;有疑问想问老师,却受到老师的呵斥。读不懂的书,枯燥的要死,孩子喜欢的书非常稀缺,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被塾师发现要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成年之后的鲁迅回忆往事,一方面是对那些美好的人和事的深深眷恋,同时也不回避存在的鄙陋之处。据此结合语段内容作答即可。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散文阅读
    田野上的白发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A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B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经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B我没说话,把母亲推进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⑪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2)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 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 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 ⑪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4)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美文,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情,请你运用朗读技巧,从划波浪线的A、B句中选择一句,说说会做怎样的朗读处理,读出怎样的感情。提示:朗读技巧主要包括停连、重音、语速、语调。
    我选_____句,我的处理和理由:_________
    (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 (3)D
    (4) ①. A前两个“漂浮”要轻声,稍缓慢语速,以表现母亲田野劳作的艰辛;后两个“漂浮”稍重读,以表现我被受感动内心的哀伤痛苦之情,整个句子语调是低沉的。 ②. B“太累”重读,“跪”、“艰难”重读,表现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的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整个句子语调是低沉的,表现我备受感动内心的哀伤痛苦之情,对母亲的心疼。(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5)“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要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题干要求提炼重点语句概括。根据文章第④段“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和第⑥段“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可概括为:母亲深夜敲盆驱赶老鼠。根据文章第⑧段“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经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可概括为:母亲双膝跪在泥水里插秧。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这里要求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要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结合相关语句和具体语境分析。本句运用比喻手法,本体是“水田里嫩绿的秧苗”,喻体是“绿色的地毯”;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行行地立起来”将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人格化。同时运用两种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水田中的秧苗的美丽景象,凸显了母亲的劳动成果,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D.“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错误,此文是要表现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怀念和赞美;
    故选D。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的技巧。
    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据此来确定朗读时的停连、重音、语速、语调。
    ①A句写我看到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之后,内心沉沉的,体会到母亲在田野劳作的艰辛,内心非常难过,因此整个句子语调是低沉的。前半句“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是叙述性的,“漂浮”要轻声,稍缓慢语速;后半句“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是抒情性的,“漂浮”稍重读,语调深情的,以表现我当时又心痛又无奈的复杂心情。
    ②B句写母亲为了抢季节忙着插秧累得只能跪在田里插秧的情景,表现了母亲的劳累、艰难和不易。从后文“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可知,我当时对母亲的心疼,内心极为痛苦。因此朗读时语速要慢一些,语调低沉而饱含真情,将“太累”“跪”“艰难”重读,突出母亲长时间劳作的疲惫艰难但仍然拼命坚持的状态。读最后一句“艰难地爬行”时,声音要有延长,读成“爬——行”,仿佛亲眼看着母亲在慢慢地爬,引起听众的共鸣。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全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分析判断。本文的标题是“田野上的白发”,全文围绕“白发”组材,表达对“白发”母亲的赞美,可以看出“白发”就是全文叙事的线索;从第①段“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可知“白发”正是母亲形象的特征,作者着力描写“白发”,是为了突出母亲的勤劳;结合第⑩段“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可知,作者借“白发”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赞美。
    三、表达·交流(60分)其中列提纲10分(包括题目2分,内容及中心4分、段落及大意4分)。
    16. 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你一定接触了新老师,认识了新朋友。
    请你从“温暖、耐心、负责、热情、勤奋、认真、专注”中选一个词,将“他(她)是这样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细致描写,通过事件表现出他(她)的性格或思想品质,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②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答案】参考例文
    他是这样坚强
    黝黑的面孔,大大的招风耳,还有那欢笑起来不太协调的脸庞。没错!他就是我们班那个调皮机智的徐楷!
    我眼中他好像一个“怪人”,他总是在上课时冒出几句怪异的调子,从而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在一旁,像个没事人儿的样子。
    似乎他一直就是个调皮的人,我一直这么认为着,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运动会的男子1000米就要开始了!一向运动细胞活跃的徐楷成了我眼中的焦点,我们渴望他能为我们班夺得荣誉!徐楷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一点也不调皮了,只见他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砰”——发令枪一响,所有运动员都把吃奶的劲使出来,个个都犹如脱缰的野马,好像前方有着什么无限动力,他们双臂不停摆动,好似机器一样,根本停不下来。大家都奋力地互相追赶着,这时操场上四处响起“加油”声……我担心徐楷那瘦小的身体是否承受得住,只见他毫不示弱,已经超过前方那几个高大的男生了。他来了,脖子上青筋暴起,脸色就像那刚红的大苹果。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面部表情很痛苦,在跑的同时脚部好像有些不太正常,终于他忍不住了,他狠狠地摔在地上,好一会没动,我想他肯定很累了吧!我们班这次一定败得很惨!
    但是我错了!
    他慢慢地爬起来,一点儿一点儿,他站了起来,承受着巨大的疼痛,流着汗,咬着牙,一步步挪向终点为二十四班的集体荣誉而奋力一搏!
    此刻我感动了!他有着我们想象不到的坚强,有着我曾经看不到的那一面,他在失败与成功中选择,最终坚持跑完了1000米,虽败犹荣啊!
    他那小小的身躯散发出巨大的力量,真是个强大的小宇宙啊!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都该像徐楷一样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半命题”形式,并限定了补题的范围。分析引导语:引导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分析半命题:“他(她)”是写作的对象,根据引导语可知,应是自己的新老师或新朋友。“这样”是一个指示代词,无特殊指向。补题范围“温暖、耐心、负责、热情、勤奋、认真、专注”皆为褒义词,从中选择一个,作为他或她的精神品质,表达自己对他或她的敬佩之情与学习之意。写作思路:应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某一个老师或某一个朋友,并用具体的典型事件来突出其某种品格。为了丰富作文的内容,可在文中叙述多件事,但要注意事件的详略。创作时,应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尾段可用抒情或议论来抒发真情,表达自己对某人的敬佩之情与学习之意。
    相关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画横线的词语,用“/”断句,限两处,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海底两万里》有不同的翻译版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七上语文答题纸docx、七上语文试题20231215docx、七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月考):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语文试卷_八上语文试题docx、八上语文答题纸docx、八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